南美白对虾子虾“红线病”及其防治

南美白对虾子虾“红线病”及其防治

ID:70587043

大小:1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11-23

南美白对虾子虾“红线病”及其防治_第1页
南美白对虾子虾“红线病”及其防治_第2页
南美白对虾子虾“红线病”及其防治_第3页
南美白对虾子虾“红线病”及其防治_第4页
南美白对虾子虾“红线病”及其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美白对虾子虾“红线病”及其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美白对虾子虾“红线病”及其防治在南美白对虾育苗过程中,危害较大的病害是子虾的“红线病”,刚得病的池子就由于症状明显,虾苗很难卖出,并且影响到整个育苗场的虾苗销售。笔者在近几年的育苗过程中,针对“红线病”发生发展的规律,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有效地防范了“红线病”的发生,并且在去年的南美白对虾育苗过程中首次治愈了患“红线病”的子虾,结束了“红线病”不可治愈的历史。  “红线病”的症状  “红线病”与“红体病”症状完全不同,刚发生“红线病”的育苗池,患病子虾早期就出现红线症状,首先病虾腹部淋巴系统变红,形成一条纵贯腹部的红线,产生明显的“红线病”症状,病虾表

2、现为摄食量减少,活力减弱,变态时间延长,随着时间的延长,虾体瘦弱,“红线病”病虾越来越多,体色由晶莹透明变为红色,病虾基本不发生大量的死亡,大都被正常虾吃掉,吃掉病虾的正常虾也被感染成“红线病”。此病在子虾培育阶段都出现,不受子虾规格的影响。  “红线病”发生的条件  “红线病”的病原现在还没有研究清楚,主要发生在子虾阶段,属非暴发性传染性疾病,有人认为是细菌病(弧菌等),有人认为是病毒病,还有人认为是真菌病和虾苗由于环境的剧烈变化所产生的应激反应,但使用抗细菌、病毒和真菌的药物进行治疗基本没有疗效,应激反应不应该具有传染性,所以笔者认为是由于以下几点

3、的综合影响所产生的结果。  笔者认为在育苗室内“红线病”发生的条件是:  1.池内环境恶化。子虾时密度大于15万尾/立方米时,每天必须保持1倍~1.5倍的换水量,否则因子虾的摄食量大、代谢废物多,池内的环境容易恶化,从而容易发生“红线病”,如果赶上阴雨天或池水处理不及时,换水所用海水质量差和换水量不足,则更容易发生“红线病”病害。  2.子虾的营养不足,虾体虚弱或过量投饵。南美白对虾的子虾非常贪食,育苗场为节约投入往往投喂不足、饵料质量差或不适口,造成子虾营养不足,虚弱,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引发“红线病”的发生。或者正好相反,因为南美白对虾的子虾非常贪食

4、,投喂不足往往会发生互相残食,尤其是p2、p3、p4阶段互残现象尤为严重,为防止和降低互残,投饵量往往过大,易造成水质恶化,也就易引发“红线病”的发生。  3.育苗池内环境变化剧烈,大规格子虾难以适应,从而产生剧烈的应激反应所至。主要发生在降盐和降温的时候,降盐和降温的幅度过大,造成子虾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停食、虚弱,从而引发“红线病”。  4.传染发病。与发生“红线病”的池子共同使用观察、换水、温度计、盐度计等工具,从而造成“红线病”的传染。因为早期“红线病”症状明显,而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