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605.1-2006 无公害江山白菇 第1部分菌种

DB33- 605.1-2006 无公害江山白菇 第1部分菌种

ID:72446035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1-06

DB33- 605.1-2006 无公害江山白菇 第1部分菌种_第1页
DB33- 605.1-2006 无公害江山白菇 第1部分菌种_第2页
DB33- 605.1-2006 无公害江山白菇 第1部分菌种_第3页
DB33- 605.1-2006 无公害江山白菇 第1部分菌种_第4页
DB33- 605.1-2006 无公害江山白菇 第1部分菌种_第5页
DB33- 605.1-2006 无公害江山白菇 第1部分菌种_第6页
DB33- 605.1-2006 无公害江山白菇 第1部分菌种_第7页
资源描述:

《DB33- 605.1-2006 无公害江山白菇 第1部分菌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6-05-27实施2006-03-27发布无公害江山白菇第1部分:菌种Non-environmentalpollutionJiangshanenokimushroomPart1:SpawnDB33/605.1—2006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ICS67.080B39备案号:前言本部分的4.4、7.4为强制性条款。DB33/605-2006《无公害江山白菇》按部分发布,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菌种;——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本部分为DB33/605-2006的第1部分。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本部分

2、起草单位:江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江山市白菇产业化协会。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占才水、杨明华、胡群英、巫优良、毛小伟、周建林、毛利荣。无公害江山白菇第1部分:菌种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江山白菇菌种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保质期、运输。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江山白菇固体菌种生产、经销。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

3、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15569—1995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江山白菇由江山市农科所为主选育,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96年第18次会议认定的白色金针菇品种。3.2母种(一级种或试管种)由孢子培育、子实体组织或基质菌丝分离纯化后在琼脂培养基上繁殖的菌丝体及其培养基质。3.3原种(二级种)由母种移植到固体培养基(不包括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繁殖的菌丝体及其培养基质。3.4栽培种(三级种或生产种)由原种移植到固体培养基上繁殖的菌丝体及其培养基质。3.5菌丝自溶菌龄过长、高温影响、

4、导致生理老化、菌丝解体而产生黄色代谢水的现象。3.6杂菌除江山白菇菌丝体以外的其它菌类。3.7积水培养基含水量过高而导致的水分沉积现象。3.8原基尚未分化的子实体原始形态。3.9菌皮徒长菌丝在基质表面形成的膜状物。3.10脱壁菌龄过长或其他非侵染因子导致的菌丝体萎缩、色泽变暗、培养基收缩的离壁现象。3.11高温圈高温导致菌丝生长不良、受到抑制形成圈状发黄或发暗现象。3.12气生菌丝在培养基表面空间生长的菌丝。3.13粉孢子菌丝细胞分隔断裂而成的一种薄壁、链状无性孢子。3.14培养基培养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液体或固体混合物。3.15角变因菌丝体局部变异或感

5、染病毒而导致菌丝变细、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