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doc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doc

ID:7272648

大小:5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2-10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1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2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3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4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农业概论选修课课程论文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财务管理16-1班姓名:古丽娜尔·麦麦提2013年11月11日1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前言玉米属早熟禾科(Poaceae)玉蜀黍族(Maydeae)一年生谷类植物,学名Zeamays,起源於北、中、南美洲。植株高大,茎强壮,挺直。叶窄而大,边缘波状,于茎的两侧互生。雄花花序穗状顶生。雌花花穗腋生,成熟後成谷穗,具粗大中轴,小穗成对纵列後发育成两排籽粒。谷穗外被多层变态叶,称作包皮。籽粒可食玉米用作饲料、食物和工业原料,在许多地区作为主要食物,但营养价

2、值低於其他谷物,蛋白质含量也低,并缺乏菸草酸,若以玉米为主要食物则易患糙皮病。玉米的谷蛋白质低,不适於制做面包。在拉丁美洲,玉米广泛用做不发酵的玉米饼。美国各地均食用玉米,做成煮或烤玉米棒子、奶油玉米片、玉米糁(在南方制成玉米粗粉)、玉米布丁、玉米糊、玉米粥、烤饼、玉米肉饼、爆玉米花、糕饼等各式食品。除食用外,玉米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籽粒加工方式有多种︰湿磨法是将籽粒在稀的亚硫酸溶液中浸泡40~60小时;乾磨法是用喷雾或蒸汽使籽粒短期濡湿;发酵法是将淀粉转化为糖,又加酵母使糖转变为酒精。植株的不可食用部

3、分可供工业应用,玉米秆用於造纸和制墙板;包皮作填充材料;玉米芯作燃料,可烧炭,也用来制工业溶剂。玉米是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种植范围从北纬58°(加拿大和俄罗斯)至南纬40°(南美)。世界上整年每个月都有玉米成熟。玉米是美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一半,其中约2/5供外销。中国年产玉米占世界第二位,以下是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3(一)播前准备1、土地准备(1)土地耕翻,施足基肥:冬前土地应进行秋翻、冬灌或春灌。耕翻深度要达到25cm以上,要求

4、耕深一致,翻垄均匀;秸秆还田和绿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结合耕翻,将全部有机肥料、氮肥的40%~50%及磷肥的70%~80%作基肥全层深施。(2)播前土壤封闭及整地:整地前用50%乙草胺100~150g、或90%乙草胺(禾耐斯)80~100g、兑水30~40kg,均匀喷洒土壤表面对杂草进行土壤封闭,随后进行耙磨整地,达到“齐、平、松、碎、净、墒”标准的待播状态。2、种子准备(1)选用优良杂交种:优良杂交种,具有良好的增产潜力,是玉米取得高产的基础。应结合各地的生态类型,选用适宜的良种。(2)种子精选:按照精准种子的

5、要求,使用达到国标(GB4404.1-1996)二级良种标准以上的商品种子。纯度96%以上,净度99%以上,发芽率85%以上,水分含量不高于13%。种子色泽光亮,籽粒饱满,大小一致,无虫蛀、无破损,以满足精准播种的要求。(3)种子处理:播种前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适当的专用种衣剂包衣种子,或根据需要选用相关的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等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达到防治病虫害,促进生长的目的。(4)播种机具的调试:按照精准播种的要求调试好播种机具的传动、排种、追肥等部件。(二)播种技术1、适宜的播种期确定适宜播种期的确定

6、应参考以下三个方面:(1)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2)播种时的土壤墒情;(3)保证能够在生长季节正常成熟(这对无霜期较短地区的玉米制种十分关键)。玉米发芽最低温度为6~7℃,10~12℃13为幼芽缓慢生长的温度。因此,在土壤墒情允许的情况下(田间持水量大于60%),春玉米适宜播种期一般掌握在5~10cm地温稳定在10~12℃时播种,出苗较快而整齐,有利于苗期培育壮苗;播种过早,出苗时间延长,出苗不整齐,易烂种。如果考虑土壤墒情及保证无霜期较短的地区玉米能够正常成熟,可在5~10cm地温稳定在10℃左右时适期早播。地膜

7、覆盖玉米可提前至5~10cm地温8~10℃时播种。2、播种方式根据收获机械来配置播种方式,目前玉米生产中主要有60cm等行距播种和60+40cm宽窄行两种播种方式。 3、播种量采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播种,每亩下种8000~10000粒。玉米播种量因种子大小、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计算公式为:亩播种量(kg)=×1.5~2例如:亩计划留苗密度为4500株,种子千粒重为280g,种子发芽率为85%,则亩播量=4500×280×1.5÷(1000×1000×85%)=2.22kg4、株距配置根据计划定苗密度

8、确定株行距。计算公式为:60cm等行距播种株距(cm)=60+40cm宽窄行播种株距(cm)=5、播种深度适宜的播种深度,是根据土质、土壤墒情和种子大小而定,一般以4~6cm为宜。如果土壤质地粘重,墒情较好,可适当浅些;土壤质地疏松,易于干燥的砂壤土地,可适当深些;大粒种子,可适当深些;但一般不要超过8cm。应当注意,在土壤墒情、肥力较好的土壤播种过浅,会在苗期产生大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