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报社见习报告

暑期报社见习报告

ID:7400203

大小:33.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14

暑期报社见习报告_第1页
暑期报社见习报告_第2页
暑期报社见习报告_第3页
暑期报社见习报告_第4页
暑期报社见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暑期报社见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暑期报社见习报告暑期报社见习报告XX年7月.正是这个夏天最炎热的时候.一个学年又已悄悄结束.同学们回家的回家,打工的打工,热闹的校园里渐渐寂静下来.而我的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都说光阴似剑,岁月如梭.这才是一转眼的工夫.两年的大学生活就已经永远和我们告别了.让人不能不感慨万端.然而静下心来仔细盘点这两年的生活与学习,又不能不让人失望.由于缺乏社会实践和学习方法存在问题,我的学习已严重地和专业要求背离.因此这个暑期,我必须利用足够的时间参加专业实践,用实践来指导理论学习.使自己的学习与专业方向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做出见习的决定后,我对选择见习单位也作了一番分析.因

2、为这次系里要求的见习与下一学年的专业实习相比要求较低.而我也是第一次迈入正规媒体.因此我没有选择兰州的都市类报刊.而是选择了一家地级报纸<<XX日报>>.暑期见习报告从7月25号开始,8月15号结束,我在XX省XX市<<XX日报>>社见习.<<XX日报>>创刊于1986年8月.是中共XX市委机关报.自XX年始开办对开四版彩报,每周七刊,采用毛主席手笔做报头.其发行范围以市内三县两区为主.是XX地区最大的平面媒体.来到报社的第一天,就让我感到十分意外.以前老以为报社里总是忙忙碌碌,杂乱无章

3、的.而在这座大楼里,你却难得看到几个匆忙的身影,记者们全都外出采访去了.在记者部办公室里,只有张主任一人坐在办公桌前,他和编辑部的同志们一样,就等着记者们下午回来交稿.这让我感到,新闻虽然给人非常迅速及时的印象,但是新闻工作有其内在规律性.慢也慢不了,急也急不得.只要人们各司其位,尽职尽责.就能够平稳应对任何紧急情况.第二天一早,社里就安排我去采访。带我的记者是一位年轻人。一问才知道。他正是今年师大新闻系的毕业生。能在这里遇到校友,自然感到非常亲切。我们一起坐车去了市区南部的银光公司。这是一家大型军工企业。今天我们要采访的正是由中国军事工业集团在这里举办的具

4、有较高规格的技工选拔赛。由于我们事前对比赛的内容和目的了解很少,下车之后我们便分头行动,他去和电视台等相关媒体的记者交流,了解此次比赛的背景材料。我则拿着笔记本,迅速记下赛场上有关比赛的全称,口号及时间安排等内容。完毕之后,我们一起进入大礼堂,工作人员得知我们是新闻工作者,赶忙引我们落坐于记者席。并在我们的要求下,在大会开始之前给我们拿来了相关材料。这样,在大会召开的同时,我们已经完成了稿件的构思。中午回到报社,不一会就把稿子赶出来了。之后有一次下乡采访,地点在靖远县东湾镇,这里是全市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当地政府为了更好地做好宣传,要求我们稿件必须第二天

5、见报。当天回来之后,我们立即投入写作。但是,在合理引用相关材料的基础上,我们遇到了这样两个难题。一是报道的主题很难把握。到底是赞美军民共建,还是宣传新农村建设。没有作出选择。二是材料本身漏洞太多。存在严重的语法错误。而且内容空洞。最后,我们做出了部分舍弃,选择了军民共建小康社会这一主题。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报道。使报道变得紧凑而且富有内容。后来还有一次特别的采访,让我终生难忘。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和几位已是记者的学兄学姐在办公室里聊天,聊着聊着都不约而同聊到了天气。大家都在埋怨天气酷热难耐。这时,一位实习生说:“都已经立秋了,怎么还这样热啊”。这一句话提醒

6、了大家。是啊,都已经立秋了,怎么还这样热呢?我立即建议一位学姐咨询气象局。于是她给气象局打了电话。得知未来数天内将持续高温,我们赶紧写了一篇名为《秋老虎逞威铜城》消息,在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暑降温的同时,还列出了注意事项和饮食清单。这篇关注人民生活的报道第二天就见报了。见习期间,我还随报社记者一同走上XX市区街头,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了许多感人的瞬间。在XX区举行资助贫困大学生劝募活动之时,我就拍到一位小学生向捐款箱里投入50元钱的感人场面。可惜我对光线把握不太好。使这张照片最终没有见报。除此之外,我还积极参加报社举办的业务培训,聆听前辈们从事新闻工作的经验。学到

7、了许多书本上根本无从学到的知识。三周的见习时间很短很短,无法让我学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一切。但是,参与到实践之中让我感到很充实。总结整个见习期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我国新闻事业有了新的认识.新闻作为人民的事业,社会的事业,它的存在是建立在人民需要的基础之上的.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中坚力量.党报更是如此.在学校上课讨论时,同班同学都曾一致地认为党报的内容形式单一,没有趣味性,面临着没有读者的困境.到现在才知道这些担忧全是多余.从<<XX日报>>的情况来看,它所起的巨大作用并不依赖于面对面地交流.而是通过特定读者向下传

8、递,对基层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应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