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颈椎椎弓根内固定初步体会x

下颈椎椎弓根内固定初步体会x

ID:74411515

大小:20.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1-07

下颈椎椎弓根内固定初步体会x_第1页
下颈椎椎弓根内固定初步体会x_第2页
下颈椎椎弓根内固定初步体会x_第3页
下颈椎椎弓根内固定初步体会x_第4页
下颈椎椎弓根内固定初步体会x_第5页
资源描述:

《下颈椎椎弓根内固定初步体会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下颈椎椎弓根内固定初步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置钉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5例颈椎骨折患者,通过术前CT检查了解颈椎椎弓根走行方向、直径等个性特征,三维重建确定进钉点,凭手感逐毫米扩大进行孔道,并根据需要行C臂X光正、侧、斜位透视判断,探测骨孔回壁均为骨性,然后置钉。结果:5例患者共置入下颈椎椎弓根钉20枚,术中、术后无椎动脉及脊髓损伤加重情况。术后X线检查螺钉位置良好,无螺钉误置。经3~20个月随访,1例患者术后3个月因高位截瘫并发症死亡,4例患者无内固定失效。结论:下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术前充分进行影像学资料准备,个性化置钉,可取

2、的良好的固定效果。[关键词]下颈椎;椎弓根;置钉技术;螺钉[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b)-159-02下颈椎椎弓根螺钉以其牢固的内固定使其应用日益广泛,但其特殊的部位及毗邻关系也导致风险性较大。我们自2005年10月开展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5例,手术操作体会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第5页共5页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21~54岁,均为下颈椎损伤,共置入椎弓根螺钉20枚,其中1例置入6枚螺钉,1例为2枚颈椎椎弓根螺钉加2枚胸椎椎弓根螺钉,3例为4枚椎弓根螺钉。1.2手术方法1.2.1

3、手术显露手术在持续颅骨牵引下,俯卧于头颈架上,保持头颈处于中立位,切口自枕外隆凸至C7棘突,骨膜下剥离肌肉显露C2~C7棘突、椎板、侧块,直至侧块外缘。1.2.2进钉点根据术前X线片、CT、CT三维重建图象确定进钉点。Abumi认为C3~C7进钉点为固定椎的上位椎的下关节突下端略下方侧块外缘内侧约5mm处[1]。我们的经验认为,以九分区外上象限内个性化确定进钉点较为准确。1.2.3扩孔置钉方法用2mm磨钻于预定进钉点处将骨皮质磨出小凹,按预定进钉角度逐毫米扩孔,如遇阻力则适当调整方向,预定扩孔达椎弓中部(约20mm左右)即停止扩孔,探测骨孔回壁均为骨性后

4、置钉。并用C臂X光机作正、侧、斜位透视,沿原扩孔方向旋入螺钉,长度为22~32mm,预弯并安装钛杆(图1~4)。2结果本组共置入20枚螺钉,术中、术后无椎动脉损伤,无脊神经根损伤加重情况,术后X线片检查螺钉位置良好,无螺钉误置,内固定牢固。经过3~20个月随访,1例患者术后3个月因高位截瘫并发症死亡,4例患者固定良好,无断钉、断棒、螺钉松动退出等现象,骨折部位已达骨性愈合,有2例患者神经功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恢复。3讨论第5页共5页下颈椎是指C3~C7,椎弓根是椎骨前后的连接部分,呈筒状,周围呈皮质骨,中间有少量松质骨,这一结构有利于螺钉坚强的固定。实验表

5、明,颈椎椎弓根内固定稳定性明显优于前路AO钢板螺钉,椎弓根螺钉拔出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