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防护新冠病毒肺炎指导意见

陕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防护新冠病毒肺炎指导意见

ID:75340729

大小:8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U-1387
陕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防护新冠病毒肺炎指导意见_第1页
陕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防护新冠病毒肺炎指导意见_第2页
陕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防护新冠病毒肺炎指导意见_第3页
陕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防护新冠病毒肺炎指导意见_第4页
陕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防护新冠病毒肺炎指导意见_第5页
陕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防护新冠病毒肺炎指导意见_第6页
陕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防护新冠病毒肺炎指导意见_第7页
陕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防护新冠病毒肺炎指导意见_第8页
陕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防护新冠病毒肺炎指导意见_第9页
陕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防护新冠病毒肺炎指导意见_第10页
资源描述:

《陕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防护新冠病毒肺炎指导意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陕西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防护新冠病毒肺炎指导意见继经历2003年SARS、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之后,2019年12月以来武汉市发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感染,疫情来势凶猛,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新冠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截止2020年2月26日,全国累计确诊病例78191例,远远超过了2003年的SARS。所幸我们国家反应非常迅速,疫情发生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迅速发布公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策略,协调联动,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目前,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及各个方舱医院均已投入使用,各个医院开始了病毒集中歼灭战,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医院陆续有确诊患者出院,出现“空床”现象;全国各地的物资仍在源源不断的向湖北输送;来自各地的最美“逆行”医疗队多批次集结援鄂。湖北以外地区的疫情也已经获得了极大地缓解,政府开始主导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国人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群防群治,就一定能打赢这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这次疫情当中,有较多医护人员感染病例。相比发热门诊、呼吸科和重症医学科,对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人员而言,在诊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触来自患者上呼吸道的黏膜及分泌物,其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和职业暴露危险更要高于呼吸内科、感染科、隔离病房等常规认为的高风险科室。因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预防和管理是重中之重。合理的防控不仅有助于减少病毒的院内交叉感染、提高医疗效率,同时也能兼顾医患个体利益及公共卫生层面的利益。 第一部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及解读,为防治新冠肺炎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南。一、病原学特点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二、流行病学特点(一)传染源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三、临床特点(一)临床表现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二)实验室检查 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乳酸脱氢酶(LDH)、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部分危重者可见肌钙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重型、危重型患者常有炎症因子升高。在鼻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为提高核酸检测阳性率,建议尽可能留取痰液,实施气管插管患者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三)胸部影像学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四、诊断标准(一)疑似病例。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1.流行病学史(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吏或居住史,(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融史;(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4)聚集性发病。2.临床表现(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2)具有上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 (二)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1.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2.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五、临床分型(一)轻型。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二)普通型。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三)重型。符合下列任何一条:1.出现气促,RR>30次/分;2.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3.动脉血氧分压〔pa02)/吸氧浓度(Fi02)<300mmHg(四)危重型。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2.出现休克;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六、鉴别诊断(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型表现需与其它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鉴别。(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与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及肺炎支原体感染鉴别,尤其是对疑似病例要尽可能采取包括快速抗原检测和多重PCR核酸检测等方法,对常见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三)还要与非感染性疾病,如血管炎、皮肌炎和机化性肺炎等鉴别。七、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后,应当立即进行单人间隔离治疗,院内专家会诊或主诊医师会诊,仍考虑疑似病例,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并采集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同时在确保转运安全前提下立即将疑似病例转运至定点医院。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患者,即便常见呼吸道病原检测阳性,也建议及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第二部分耳鼻喉科诊疗特点及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殊性(一)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症状易与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混淆: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以发热症状(少数患者无发热表现)伴随流感症状为主,与绝大多数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主诉鼻塞鼻痒、咽喉痛、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相似,依靠单纯问诊和简单检查,医生无法识别。对于临床一线的耳鼻咽喉科医师而言,这类患者往往比已确诊患者所带来的职业暴露风险更大。(二)医患面对面近距离接触:在耳鼻咽喉科接诊检查时,医生须面对面超近距离下对摘下口罩的患者进行直接咽喉部及鼻腔检查。患者呼气、张口发“啊”音等情况下均容易有飞沫传染的可能性。(三)耳鼻咽喉专科检查中气溶胶导致空气传播风险与物表污染导致的接触传播:目前已经国家卫健委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打喷嚏、咳嗽等)和接触传播(用接触过病毒的手挖鼻孔、揉眼睛等)。“气溶胶”是一种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空气中。当进行专科检查(如鼻内窥镜、喉镜检查),内窥镜触碰鼻腔粘膜或咽喉部粘膜反射应激引起患者打喷嚏或不由自主的咳嗽、干呕和哈气等情况所产生的气溶胶悬浮空气中,从四面八方进入口罩边缘的缝隙,进入呼吸道,易发生交叉感染。第三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控背景下耳鼻喉科防护意见有鉴于此,陕西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质控中心根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工作特点,结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提出的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控背景下的几点防护建议,制定陕西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防护新冠病毒肺炎指导意见,供全省各个医院同道们参考。一、存在问题 当前疫情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疫情防控管理,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1)如何及时甄别早期疑似病例,避免医护和疑似病例接触时防控力度不够;(2)如何做好医护和患者之间、接触疑似传染源的医护和其他医护之间的隔离和防护;(3)如何及时对疑似病患和普通专科病患采取分区管理和隔离措施;(4)如何管理本科室支援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做好其与本科医护在生活和工作上的隔离;(5)医护人员在不同情况下接触病患,如何正确选择防护级别。一、防控原则1.国家现已经逐步开始复工复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也将逐步开展患者收治工作,但眼下形势并不适于工作全面开展。对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非急症的普通患者,尤其是气道密切相关的疾病,如咽喉疾病尤其是需要气管切开的患者,尽量避免住院治疗,待疫情完全彻底控制后择期入院治疗。2.对于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如在院外发病,应转运至当地卫健委指定的定点医院进行治疗;如已在院内就诊,应及时隔离,固定专人处理,启动院内专家会诊,并向上级卫健委汇报。如确实需要有创治疗(如:气管切开等)或进行紧急外科手术时,手术知情同意书签字原则上应由与患者无密切接触史的家属签署。有密切接触史的患者家属可在隔离状态下电话沟通并录音作为凭证,无家属者按常规流程上报医务处备案。术后转入指定的具有负压隔离的监护室,进行单间隔离,并按国家规定尽快启动病原学检测流程,如排除新型冠中病毒感染的肺炎,可按常规处理。如确诊应考虑转运至当地卫健委指定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3.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在感染病例诊断和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但是核酸样本的采集工作,即鼻咽拭子需要深入到鼻咽部及扁桃体窝,各医院检验人员并不具备相关知识,有时候需要耳鼻喉科医生的协助和指导。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在这次疫情中就承担了医院的核酸样本的采集工作。标本采集风险很高,采集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反射、咳嗽等均可产生大量气溶胶,对采集人员造成极大的危险。采集标本需要配备三级防护,取样可将拭子沿鼻底向后直达鼻咽部 旋转擦拭粘膜,另一根拭子擦拭腭弓、扁桃体窝及咽后壁取样。取样要求动作轻柔、多点取样。三、医护人员个人防护1.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2.当个人防护用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或破损时,应及时更换。3.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应一次性使用。4.采取飞沫隔离、接触隔离和空气隔离防护措施,根据不同情形,采取不同人群的分级防护要求:1)建议进行日常查房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和穿工作服。2)建议在门/急诊预检分诊处、门诊护士站、医师门诊、内镜检查室等诊疗所场需配备防护用品(属三级防护):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隔离衣、护目镜/防护面屏、乳胶手套。3)进行吸痰、呼吸道标本采集、气管切开术、支气管镜检查、气道护理等操作/手术时一定需配备防护用品(属三级防护):工作服(或手术衣)、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屏、乳胶手套。四、病房防控策略1.从管理层面开始启动,快速主动实施针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预防性防控措施(1)科室尽快组建疫情应急指挥小组:应急指挥小组成员包括科主任、科室党支部书记、护士长、医师及护士职工代表,目的是合理整合现有资源、制定符合学科特色的感染管理相应流程和制度,完成人员和物资的合理调配,全面掌控学科在疫情防控中的动态情况,为应对疫情奠定了自上而下良好的管理基础,并且注意第一时间组织学习落实国家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管理条例和有关治疗规范流程。(2)针对科室医务人员和确诊及疑似病例进行快速评估和人员调配:出现疑似病例时,科室应急指挥小组统一安排,按照国家的管理规定立刻启动对全科室医护人员身体状况的内部排查,主要措施包括:① 由专人负责每日搜集整理科室内部疫情数据的统计及上报。有助于在院内疫情尚未得到良好处理的阶段,一旦科室内有医护人员不幸受到波及,能够迅速地识别出有症状感染者,以及锁定无症状疑似病例/科室内部密切接触者和健康人,避免造成更大范围的医护人员间交叉感染。②此次防控的关键在于如何识别和管控疑似病例。患者入院前可先进行血常规、胸部CT以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以进行筛查。胸部CT的表现是确认疑似病例的关键指标,核酸结果取决于取样操作规范程度和试剂盒本身的检测准确率,核酸阴性并不能够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旦胸部CT高度可疑,就应将病患当作疑似病例来管控处理。③必须重视疑似病例的管控,疑似病例一旦出现,立即通知科内全员知晓,并上报医院,科内全员掌握对疑似病例的诊疗规范和防控级别,迅速将疑似病例和非疑似病例分区管理。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人员对呼吸道传染病防护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尚有欠缺。而此次新冠病毒已被纳入国家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可见其人际间传播能力及危害程度。科室疫情应急指挥小组应组织学习新冠病毒肺炎相关防控指南、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规范与指南等文献。所有文献及培训视频可通过微信工作群及科室公众号下发,减少聚集的同时,确保科室内医护人员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最新知识,具备良好的自我防护意识、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迅速掌握正确的一二三级防护着装及防护措施。⑤加强心理疏导,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和紧迫性,致使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在心理上受到不同程度甚至强烈的冲击。如果发现有心理状态不稳定的同事,可联系相关工作人员积极进行心理自助和疏导,缓解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3)迅速完成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各工作区域诊疗环境的整体改造,创造符合呼吸道隔离标准的工作环境。在疫情尚未完全解除,当防护设备、物资、人员准备尚不充分时,学科需关停普通门诊及门诊部分相关检查项目,并对门诊实施彻底消毒。同时,必须在现有工作区域格局的基础上,尽快完成整体分区改造,使其符合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隔离标准,使隔离区、潜在污染区、清洁区相对分开,医护人员与患者通道分开 。最大限度地确保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务人员掌握相关操作规范。清洁区包括更衣室、值班室、库房等。潜在污染区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包括医务人员办公室、正常患者及部分走廊。隔离区是和患者有接触且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包括诊疗室、隔离病房、检查室、公用厕所等。急诊患者诊疗区域及新收住入院的患者均应首先设置于隔离区,新收住入院患者在隔离区观察3天未见异常可转入潜在污染区。每个区域需放置手消毒剂,配备人机同室空气消毒机,紫外线消毒灯,及常规喷消物品(有效氯浓度的喷消物品或75%酒精);依据《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A/T367.2019)》进行空气消毒,以及仪器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应严格分类管理。疑似或确诊病例所产生的废物均应按感染性废物管理和处理。在工作区域分区改造完成、工作人员防护装备配备齐全的基础上,逐步开放门诊,以满足群众必要的医疗需求,但仍应控制接诊数量,严格把控内镜检查这些高风险操作的适应证。(4)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减少人员流动,加强对住院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原则上不设陪护,确需陪护的患者应严格控制陪护人数且相对固定,一人一陪,陪护人员必须体温测量,并督促教育做好手卫生。2.临床诊疗层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防控新冠病毒肺炎院内感染的措施(1)重视对住院患者的筛查:住院患者入院前应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的诊断标准,对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进行详细的询问,并先进行血常规、胸部CT以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以进行筛查,若无异常再收住入院。(2)重视常规诊疗行为中的自我防护:如前所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大量的诊疗操作不可避免均会接触患者上呼吸道黏膜,部分查体和/或内镜操作均可导致患者出现咳嗽、恶心、喷嚏进而造成体液的飞溅,形成气溶胶,更进一步增加了诊疗过程中交叉感染的风险。在常规诊疗中,一部分具有传染性的“非典型病例”的存在,使得加强自身防护成为最为关键也最为重要的措施。 以目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分会发布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务人员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职业防控建议》为依据,对耳鼻喉科门诊常规查体及病房诊疗操作推荐防护标准如下:①前鼻镜检查,额镜下口咽部检查:应要求至少达到二级防护标准,即: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外科医用口罩或防护面罩、防护眼罩、工作服外加套一次性防护服或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一次性乳胶手套。②鼻出血止血、门急诊外伤清创缝合换药,抽鼻腔填塞物,咽瘘换药,气道开放术后伤口换药:因存在体液喷溅风险,则应做到三级防护,即: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诊疗过程中,除了防护装备到位,每一个在岗医务人员更需要时刻牢记防护流程,强调防护意识的增强。任何一个人、一个细节的失误,都可能满盘皆输。医务人员要做到检查每位患者前后均进行手卫生。终末诊疗结束后,可行鼻腔冲洗,流水漱口,全身清洁,耳道用75%酒精棉签擦拭消毒。③鼻咽喉内镜检查,因其检查环节会由于患者的呛咳、喷嚏、恶心等造成大量气溶胶,具有极高的传染性疾病控制风险。在内镜清洗消毒的过程中,同样容易对医护人员造成感染。参考倪晓光教授的《疫情期间鼻咽喉镜检查的防护建议及操作流程》,我们建议需采取以下严格的防控措施:a.需严格把握内镜检查适应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地区应尽可能避免鼻咽喉内镜检查。在没有充分防护的条件下,建议暂停鼻咽喉内镜检查。对确实因病情需要的急诊和危重病患者,在间接喉镜或前鼻镜下不能满意窥视及操作并且不宜推迟诊疗的情况下,如隐匿的咽部异物、影像学下高度疑似肿瘤、难治性鼻出血等,建议先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初步筛查,推荐行胸部CT检查,若无可疑迹象,可考虑在充分防护的情况下进行检查操作,并告知患者存在感染的潜在风险。接诊患者时需详细询问有无发热病史及流行病学史并予以记录,如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及时上报,并建议在定点医院和严格三级防护下进行操作。b.内镜操作及清洗消毒均为三级防护,防护要求:穿戴防护服外加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和/或防护面屏、双层一次性医用手套、一次性长筒鞋套,必要时需戴全面型自吸式过滤式呼吸器或动力送风呼吸器。c.减少患者恶心及咳嗽反应,充分麻醉满意后,选择经鼻 快速完成鼻咽喉内镜检查及活检操作,此时患者可佩戴口罩遮住口腔,如过程中患者出现频发喷嚏或咳嗽、吐痰等表现,要求在该患者检查结束后立即对房间进行紫外线消毒15分钟之后再进行下一个患者的检查。d.实行内镜检查预约制度,减少诊室人员聚集,实行单人全流程完成检查后再继续下一个患者的检查流程,控制检查的间隔时间大于10分钟。(3)重视疫情下急诊手术指征的严格把控和防护流程:①严格把控急诊手术适应证:出于对疫情防控的需要,首先迅速对急诊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如果存在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如急性喉梗阻、气管异物、威胁生命的头颈部外伤等,应立刻进入绿色通道手术流程。一般急诊手术患者仍应常规接受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各项筛查之后,方进入常规手术流程。其中包括:食管异物、儿童耳鼻咽喉异物、耳鼻喉头颈外科范围内各种需要外科干预的外伤、需要切开引流操作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炎症性疾病、复杂鼻出血处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范围内由于炎症、肿瘤等因素可能造成重要器官功能受损需要手术干预的病例等。②新冠病毒肺炎防控期间,对疫情期间需接受急诊手术的患者,为了更好地保护医护人员、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同时对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救治,应与麻醉科手术室积极协作,制定疫情期间相关急诊手术的流程,力求使其更加规范、高效、安全。需要强调的是,由于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症状不典型,甚至可能在术前筛查中漏检,因此我们格外要求对于疑似病例和术前无感染证据的手术患者,术后仍需再次行胸部CT和/或新冠病毒核酸复查,并密切追踪结果。③对全麻急诊手术进行分类管理。a.头颈部外伤清创缝合及切开引流术:至少做到二级防护,在常规手术基础上带护眼罩,N95口罩,双层外科手套,术区活力碘消毒之后再加用75%酒精消毒。b.消化及呼吸道腔镜手术(食管异物,气道异物,鼻出血):需穿戴防护服外加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和/或防护面屏、双层一次性外科手套、一次性长筒鞋套,必要时需戴全面型自吸式过滤式呼吸器或动力送风呼吸器。c.气道开放手术:属于产生气溶胶的高风险操作,需在负压层流手术间完成,同上需严格三级防护,戴全面型自吸式过滤式呼吸器 或动力送风呼吸器。如全麻插管下改气管切开,需麻醉医生配合,不仅要使自主呼吸停止,而且挑开气管环前壁前一定要先关闭呼吸机暂停辅助通气。插入气管套管,套管球囊打气,呼吸管路连接密封后,才能打开呼吸机辅助通气。喉梗阻等无法气管插管,需局部麻醉下气管切开时,在切开气管环之前,可面罩密闭给氧同时阻挡口鼻飞沫溅出,在挑开气管环前壁前一定要严格止血,在麻醉医生配合用肌松药使自主呼吸完全停止后,再置入气管套管,以免咳嗽喷溅污染。四、门诊防控策略(1)加强预检分诊工作。在门/急诊入口处或大厅设立体温检测,张贴告示告知发热患者需至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应尽量在网上分时段预约挂号,减少集中就诊,诊室门口设置缓冲区,减少聚集。(2)门诊医师接诊患者时应询问其流行病学史;对于有明确流行病学史者,应逐级上报;若无流行病学史,则按照常规专科诊治。(3)如有条件应做到候诊区域和诊疗区域的隔离,并保持良好通风条件。同时应尽量缩短候诊时间,可考虑分时段预约就诊。如确无条件实现上述目标,且医用防护物资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所在医疗机构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减少或全面暂停普通门诊,仅保留急诊。(4)重视常规诊疗行为中的自我防护:对耳鼻喉科门诊常规查体及诊疗操作推荐防护标准同前。①前鼻镜检查,额镜下口咽部检查:应要求至少达到二级防护标准,即: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外科医用口罩或防护面罩、防护眼罩、工作服外加套一次性防护服或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一次性乳胶手套。②鼻出血止血、门急诊外伤清创缝合换药,抽鼻腔填塞物,咽瘘换药,气道开放术后伤口换药:因存在体液喷溅风险,则应做到三级防护,即: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诊疗过程中,除了防护装备到位,每一个在岗医务人员更需要时刻牢记防护流程,强调防护意识的增强。任何一个人、一个细节的失误,都可能满盘皆输。医务人员要做到检查每位患者前后均进行手卫生。终末诊疗结束后,可行鼻腔冲洗,流水漱口,全身清洁,耳道用75%酒精棉签擦拭消毒。③鼻咽喉内镜检查,因其检查环节会由于患者的呛咳、喷嚏、恶 心等造成大量气溶胶,具有极高的传染性疾病控制风险。在内镜清洗消毒的过程中,同样容易对医护人员造成感染。参考倪晓光教授的《疫情期间鼻咽喉镜检查的防护建议及操作流程》,我们建议需采取以下严格的防控措施:a.需严格把握内镜检查适应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地区应尽可能避免鼻咽喉内镜检查。在没有充分防护的条件下,建议暂停鼻咽喉内镜检查。对确实因病情需要的急诊和危重病患者,在间接喉镜或前鼻镜下不能满意窥视及操作并且不宜推迟诊疗的情况下,如隐匿的咽部异物、影像学下高度疑似肿瘤、难治性鼻出血等,建议先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初步筛查,推荐行胸部CT检查,若无可疑迹象,可考虑在充分防护的情况下进行检查操作,并告知患者存在感染的潜在风险。接诊患者时需详细询问有无发热病史及流行病学史并予以记录,如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及时上报,并建议在定点医院和严格三级防护下进行操作。b.内镜操作及清洗消毒均为三级防护,防护要求:穿戴防护服外加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和/或防护面屏、双层一次性医用手套、一次性长筒鞋套,必要时需戴全面型自吸式过滤式呼吸器或动力送风呼吸器。c.减少患者恶心及咳嗽反应,充分麻醉满意后,选择经鼻快速完成鼻咽喉内镜检查及活检操作,此时患者可佩戴口罩遮住口腔,如过程中患者出现频发喷嚏或咳嗽、吐痰等表现,要求在该患者检查结束后立即对房间进行紫外线消毒15分钟之后再进行下一个患者的检查。d.实行内镜检查预约制度,减少诊室人员聚集,实行单人全流程完成检查后再继续下一个患者的检查流程,控制检查的间隔时间大于10分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希望在疫情完全解除之前,全省同道能尽快从科室管理、人员及物资、诊疗环境、临床诊疗过程等多个方面完成整体防控体系的升级,达到在保证日常诊疗工作的同时,最大可能地避免医患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我们必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