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申论写作如何立意才不偏题

国考申论写作如何立意才不偏题

ID:76169543

大小:7.9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1-14

国考申论写作如何立意才不偏题_第1页
国考申论写作如何立意才不偏题_第2页
资源描述:

《国考申论写作如何立意才不偏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国考申论写作如何立意才不偏题要写好一篇申论,立意很重要。出国留学网整理了国考申论写作如何立意才不偏题,更多申论资讯将持续更新,敬请及时关注本网站。国考申论写作如何立意才不偏题一、什么是文章的立意立意顾名思义就是找文章的核心观点、核心思想,也就是文章写作的总论点,而总论点包括主题+角度。只要我们写文章时找准总论点,然后围绕论点展开论述,主题肯定不会跑偏,分数当然也不会低。二、立意的判断标准写申论文章时,最主要依据以下两点:题干和材料。并且题干与材料一定有内在的关系。所以说我们给文章立意时要参照以下两个标准:1、作文立意一般要

2、来自于给定资料。如果脱离材料作答,肯定是拿不了高分的。在申论作文题目要求中一般有这么一句话“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这句话的意思是,文章的立意也就是论点要来源于给定资料,但是论证论点的论据是“不拘泥于给定材料”,可以用材料之外的观点来论证论点。2、作文立意一定要明确。立意明确是指要有明确的思想倾向和角度,要方向明确,是好是坏观点鲜明。比如:文化输出是大国发展之基。“文化输出”是主题,它“是大国发展之基”,这就有了一个明确的角度。有了明确的角度后,后面的论述就要以这个角度为准展开论述。相反的,又比如“论和谐社会”

3、,这个主题就没有明确的角度,就没办法展开。所以说立意一定要有明确的角度,还要明确的展现出来,比如在标题,或者在每一段的开头都要明确的论述出来。三、如何确定文章立意我们知道一篇文章的立意包含主题+角度,它们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和关键,那么如何确定文章的主题和角度呢。接下来,我们以2017年国考真题来具体讲解一下如何确定文章立意:例如:参考给定资料,“以水为师”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1)见解明确、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第一

4、步:审清楚题目,获得关键信息。确定立意首先要从题干入手,要遵循题干优先于材料的原则。题干要求是“以水为师”为题目,很明显是命题作文,文章的主题已经确定,要以水为老师,所以不管我们如何写,都要围绕“以水为师”才可以,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千万不要偏离主题。第二步:阅读材料,梳理材料逻辑,找准文章角度,确定总论点。题干要求“以水为师”为题,主题已经给定,但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角度,所以就需要我们去材料里面去挖掘。从论证逻辑上看,既然是以水为师,则必然要明确学习水的哪些品质、然后如何学以及它的积极作用,这是我们的文章角度,也是我们要展

5、开的论点。接下来就要梳理材料,从材料里寻找水的哪些品质需要我们去学习。材料3中提到了“柔是‘水’为突出的特性”。这里我们可以想到学习水的“柔性”,可以拓展到社会实践中,要善于运用柔性的力量。材料5中也提到水的很多品质。第一、二段引用“易经”、“老子”、“爱因斯坦”的名言,主要讲了“水的变化性”,“水变化多端,水无定形,随境而适”。这里我们可以拓展到推陈出新、大胆创新、适应环境等等。再看第三段,引用了孔子的名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海纳百川,水与仁者均具有包容性”,还有材料的最后一句话,“仁者智者携手悠

6、游于山水之间,既乐山又乐水,仁智兼备相得益彰。”这里面提到了水的“仁”和“智”,还有水的包容性。这些水的优秀的品质,我们都可以联系实际进行拓展,小到为人处世,大到治国为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