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专题江南的冬景导学案1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 学案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江南的冬景导学案1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 学案

ID:76940532

大小:9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1-21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江南的冬景导学案1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 学案_第1页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江南的冬景导学案1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 学案_第2页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江南的冬景导学案1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 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江南的冬景导学案1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 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南的冬景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涮羊肉(shuàn)蛰居(zhé)乌桕(jiù)赭色(zhě)恣意(zì)槎桠(cháyā)剥花生米(bāo)剥削(bō)脂粉(zhī)丰腴(yú)曝背谈天(pù)夹衣(jiá)夹克(jiā)泊船(bó)湖泊(pō)月晕(yùn)远阜(fù)埠头(bù)绿林(lù)(2)选词填空。①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C的情调。(A、明媚B、明净C、明朗)②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B,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A、萧条B、肃杀C、凄凉)③因

2、为睛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A的机会自然也多。(A、逍遥B、潇洒C、悠然)④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C异境。(A、居住B、居家C、蛰居)⑤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B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A、记忆B、铭刻C、铭记)(3)江南的冬天给作者的感受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性回答。可爱、迷人、美丽、一种明朗的情调【课堂讨论】1、本文写江南的冬景,为什么要从北国冬景写起?答:通过与北国冬景的比较,更加鲜明

3、地突出了江南冬景的晴朗和暖的特点,体现出了江南冬天可以曝背谈天、营屋外生涯的情趣。2、文章描写了哪些优美的画面来表现江南冬景?请简要概括并简析其特征(每幅画面的概括及简析不超过12个字)⑴曝背谈天图图特征可爱、晴朗和暖⑵寒郊散步图(冬日春意图、午后冬郊图)图特征蕴含生气⑶微雨冬霖图(或寒村微雨图)图特征悠闲、迷人⑷江南雪景图(江南冬雪图)图特征美丽3、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图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示例:午后冬郊图——描绘的是一副充满生气的明丽画面。在丰腴润泽的江南冬郊的青天碧落下,有白色的芦花,有红叶,有顶着白色乌桕籽的乌桕树,还有顶部赭色、根部带点绿意的小草

4、。。作者将充满生气的色彩点染到了画里,使整个画面色彩浓艳亮丽,对比鲜明,让人感到和煦温暖,生机盎然。寒村微雨图——小桥流水人家、孤村细雨烟树、乌蓬茅屋酒客。画面色彩素朴淡雅,意境朦胧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人感到情调悠闲,胸襟洒脱,得失俱亡,宠辱不惊。画面结尾引用唐五代诗人李涉的诗,朦胧悠远的意境、极其浓郁的诗意荡涤“绿林豪客”的心灵,原先的暴躁不安,如今已变成平淡冲和,这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寒村微雨图迷人的魅力。江南雪景图——日暮时分,瑞雪纷纷,寒意森森,佳酿既陈,炉火正旺,与老友围炉对坐,推杯换盏,暖意融融。更深人静,瑞雪已停,月下梅花,投影于路,阵阵

5、酒香,沁人心脾。偶尔传来几声犬吠,乃是行人叩门投宿。清晨破晓,孩童雪中嬉戏,忽一孩童跑来,报告惊喜发现:“前面村口,深雪之中,一枝红梅,傲雪怒放!”作者在描绘本幅画面时,并未正面写景,而是避实就虚,巧妙化用前人诗句,并借读者丰富的想象来表现江南雪景的意境。这也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笔法,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课后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2、依次填入下面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C)3、阅读课文七、八两小节,完成下列练习。(1)第七节中,作者以一种什么心

6、情写出了江南的迷人冬景?结合文本加以阐述。悠闲的心情(阐述略)(2)“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这句话如何理解?江南的冬景实在美得诗情画意,人到此境界,当可与自然合一,尘世的碌碌俗物,名利之心,纷争之意,更难立足于此。自然迷人,使人旷达洒脱,不计荣辱得失。(3)“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这一句中,以“味”来作“红黄”的量词,是不是用错了?说说你的看法。“红黄”是视觉印象,以味觉的“味”来表示“画出”的意思,这里运用“通感”手法,表现出诗情画意。(4)这两节写江南的冬景,并没有作过多的实景描绘,说说作者写法

7、上的特点。这两节未作过多实景描绘,而是通过想象描画、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手法,将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意象丰富,带有很强的作者个体性情的印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