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音听诊课件

心音听诊课件

ID:77044093

大小:176.5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1-22

心音听诊课件_第1页
心音听诊课件_第2页
心音听诊课件_第3页
心音听诊课件_第4页
心音听诊课件_第5页
心音听诊课件_第6页
心音听诊课件_第7页
心音听诊课件_第8页
心音听诊课件_第9页
心音听诊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心音听诊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音听诊心音心音(heartsound)指由心肌收缩、心脏瓣膜关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大动脉壁等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它可在胸壁一定部位用听诊器听取,也可用换能器等仪器记录心音的机械振动,称为心音图。心脏收缩舒张时产生的声音,可用耳或听诊器在胸壁听到,亦可用电子仪器记录下来(心音图)。可分为第一心音(S1)第二心音(S2)。(正常情况下均可听到)。第三心音(S3通常仅在儿童及青少年可听到),第四心音(S4正常情况很少听到)。从心脏产生的心音经过组织的介导传到胸壁表面,其中以骨传导最好,血液和肌肉次之,肺和脂肪组织最差,所以在肺气肿和肥胖的患者从胸壁听录到的心音较正常人

2、为轻,振幅低。正常心脏在舒缩活动中产生的心音频率为1~800Hz。人听觉比较敏感的是其中40~400Hz的频带,20Hz以下的振动人耳听不见。心音强度、频率及相互关系可以反映心瓣膜、心肌功能及心内血流的状况。在正常心脏,心脏喷血速度加快等因素可产生生理性杂音。在心脏与大血管病变时,心肌收缩力改变、心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或心内血流速度变化,均可使心脏舒缩活动中振动,幅度或频率发生明显变化,改变正常心音的强度、频率,还可产生异常的心音或心脏病理性杂音。这些变化有助于诊断心脏血管病,观察病情、推断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选择治疗方法,估计预后等。实验目的学习心音的听取方法,了

3、解心音的特点,识别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实验原理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由于瓣膜的关闭及血液的流动所产生的振动形成了心音。心音的音响可传至胸壁,故用听诊器在胸前壁上能听到心音。第一心音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第二心音标志心室舒张的开始。第一心音:音调较低、持续时间较长、约为0.10~0.12秒。出现在心室收缩期,是心室开始收缩的标志。主要由房室瓣关闭及相伴随的心室壁振动形成。第二心音: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短、约为0.08~0.10秒。出现在心室舒张期,是心室开始舒张的标志。主要由动脉瓣关闭等形成。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第三心音发生在第二心音后0.1~0.2秒,频率低,它的产生与血

4、液快速流入心室使心室和瓣膜发生振动有关,通常仅在儿童能听到,因为较易传导到体表。第四心音由心房收缩引起,也称心房音实验工具:听诊器人实验步骤受试者安静端坐,胸部裸露。观察心尖搏动部位、范围。确定各听诊部位:二尖瓣听诊区: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心尖部)。三尖瓣听诊区:胸骨右缘第四肋间或胸骨剑突下。主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为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三肋间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4. 听心音:检查者戴好听诊器,注意听诊器的耳具应与外耳道开口方向一致(向前),以右手拇指、食指轻持听诊器探头紧贴于受试者胸部皮肤上,按上述听诊部位依次听取

5、心音,根据两个心音特点注意区分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如难以区分时,可同时用手指触诊心尖搏动或颈动脉脉搏,此时出现的心音即为第一心音。注意事项1.室内必须保持安静以利听诊。2.听诊器胶管不得交叉、扭结,勿与它物磨擦,以免发生磨擦音影响听诊。3.如呼吸音影响听诊,可嘱受试者暂停呼吸片刻。注意事项实验结果记录和分析:将听诊到的心音、心率、心律记录下来,比较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实验结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