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

防治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

ID:77163265

大小:144.16 KB

页数:75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199****5913
防治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_第1页
防治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_第2页
防治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_第3页
防治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_第4页
防治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_第5页
防治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_第6页
防治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_第7页
防治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_第8页
防治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_第9页
防治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_第10页
资源描述:

《防治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一、目的5二、适用范围5三、质量通病治理的重要意义5第一节结构标高、轴线尺寸控制措施5(一)、轴线的控制5(二)、标高的控制51.高程测量52.施工测量控制6第二节后浇带部位、变形缝部位及地下室漏水通病防治措施7(一)、后浇带部位漏水通病防治措施71现象72原因分析83治理措施8(二)、地下室变形缝渗漏的处理91、事故特征92、原因分析93、处理方法10(三)、地下室漏水通病防治措施101、概述102地下室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10第三节房心回填土、基坑回填土、散水下沉、断裂通病防治措施15(一)、房心回填土主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51.填方边坡塌方(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152.填土出现橡皮土153.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164.房心回填土沉陷16(二)、土方回填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与防治171、场地积水172、填方出现橡皮土17 3.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184.土方滑坡19(三)、散水下沉、断裂通病防治措施19第四节构造柱钢筋偏移通病防治措施20(一)、.柱、墙钢筋位移20(二)、受力筋保护层不符规20(三)、绑扎接头松脱20(四)、柱箍筋接头未错开布置21(五)、弯起钢筋方向错误21(六)、钢筋接头位置错误,受力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不够,在连接区段内接头数量超规范21(七)、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够,箍筋数量不足;绑扎不牢211、箍筋不方正222、成型尺寸不准确223.已成型的钢筋变形224.圆形钢筋直径不准225.钢筋代换后根数不能均分236箍筋弯钩形式不对237、钢筋连接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38、钢筋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6第五节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6第六节墙面抹灰面空鼓、裂缝通病防治措施31第七节梁底砌体裂缝通病防治措施34(一)砌体干缩裂缝34(二)砌体沉缩裂缝35(三)线胀系数的影响36(四)沿预埋暗线管处的裂缝36(五)施工操作不当引起的裂缝37(六)框架结构变形引起砌体开裂37(七)砌体抹灰层空鼓、开裂、渗漏砌体抹灰层空鼓、开裂的主要原因38第八节楼地面砼找平层起砂、空鼓、裂缝通病防治措施39 (一)、地面起砂39(二)、地面空鼓40(三)、地面面层不规则裂缝41(四)、带坡度地面倒泛水42(五)、浴厕间地面渗漏滴水42(六)、水泥踢脚板空鼓、裂缝43(七)、水泥混凝土面层有污染、色泽不一44(八)、水泥楼梯踏步空鼓44(九)、界格(分格)条不顺直,显露不均匀,观感差45(十)、板块面层楼地面主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45第九节抹灰面阴阳角不顺直、不方正通病防治措施及门窗洞口尺寸误差控制措施51第十节油漆工程平整度、垂直度控制措施54第十一节窗口与墙节点处、窗台渗水通病防治措施58第十二节瓦屋面、卫生间渗漏通病防治措施62第十三节外装色泽不一,大角窗套、装饰线条不顺直,有保温层的外墙面不平整等防治措施71(一)、门窗洞口移位变形71(二、)梁柱接头几何尺寸不规则;上下柱错台72(三、)截面尺寸、垂直度、平整度、轴线位移超允许值过大72(四)、位移、倾斜72第十四节排水管道倒坡、渗漏、地漏标高掌握不准确等通病防治措施73(一)、室内给水安装主要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73(二)、塑料给水管漏水74(三)、管道结露74(四)、室内排水安装主要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74(五)、排水管道堵塞75(六)、排水管道甩口不准75(七)、卫生器具安装主要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75(八).池排水栓或地漏周围漏水76(九)、座便器安装不牢固76 (十)、室内采暖安装主要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76(十一)、散热器支管坡度过大或倒坡77(十二)、管道堵塞77(十三)、管道保温外观粗糙77(十四)、散热器安装不稳固77(十五)、铸铁散热器漏水78(十六)、管道面漆色泽不一致78第十五节电气工程箱体开孔不规范,布线不整齐、不美观,开关不贴标识等通病防治措施78(一)、普通灯具安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78(二)、软线吊灯的保险扣脱出吊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79(三)、吊链式、吊杆式日光灯不垂直,吊链呈“八”、“V”形,灯罩不水平79(四)、成排灯具不顺直79(五)、需接地的灯具金属外壳没接地或接零79(六)、花灯扣碗盖不住洞口80(七)、灯具油漆脱落,外观变形80(八)、普通灯具安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80(九)、通病治理计划目标80(十)、采取措施80(十一)、开关、插座、风扇安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81(十二)、接地装置安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82一、目的为规范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落实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提高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效果,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二、适用范围本措施适用于银川建发兴洲花园B区工程项目。三、质量通病治理的重要意义这些质量问题将会影响建构筑物的结构功能,建构筑物的结构功能包括下列三性:安全性、适应性、耐久性,三性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例如:水池出现裂缝就会漏水,严重影响适用性;再如混凝土构件出现仅有0.11—1mm 的裂纹,就会加快混凝土的老化、腐蚀或钢筋的锈蚀等,最终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也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甚至会危及到人生命安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希望引起相关人员注意。四、质量通病的概念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由于量大面广,因此对建筑工程质量危害很大,是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的主要障碍。五、防治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第一节结构标高、轴线尺寸控制措施(一)、轴线的控制1.定位放线依据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图确定平面控制方案和施测精度,以规划部门指定的建筑红线桩,国家高程标准桩及现场放点进行现场轴线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点的引测。并且测量前,对测量仪器进行鉴定,并出具测量仪器合格鉴定结果报告。2.平面控制网的测设(二)、标高的控制1.高程测量①.高程控制网的测设a.依据测绘管理部门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不少于三个),采用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符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b.依据测绘管理部门提高的水准基点,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再进行联测,测出场区半永久性点的高程。②.高程施工测量B.±0.000以下标高控制施工测量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0.000以下标高的施测独立基础或筏板基础的标高测设采用水准仪及塔尺进行测设,地下室的标高采用钢尺传递法进行测设。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设置边坡稳定位置,可使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 ,建筑物主体完成立即换算建筑物具地面的标高标明(建筑+0.500米线)用煤斗弹线在混凝土柱、或混凝土墙板上,再用红油漆标三角标注,(填写建筑物+0.500米线的明确标识)。b.±0.000以上高程的传递在第一层的柱子浇筑好后,从柱子下面的已有标高点(通常是+0.500米线)向上用钢尺沿着柱身量距。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修正。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2.施工测量控制①轴线及标高的测设拆模后,根据轴线控制中心线测设在靠近柱底的基础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测设标高点,供支立竖向模板时定位及定标高使用。②柱顶抄平柱子模板校正好后,选择不同行列的2~3根柱子,从柱子下面已设好的50线标高点,用钢尺沿柱身向上量距,引测2~3个相同的标高点于柱子上端模板上。在平台上放置水准仪,以引测上来的任一标高点作为后视,施测各柱顶模板标高,并闭合于另一点作为校核。③结构完成以后在每一层使用墨线与红色油漆在柱墙上测出建筑+0.500m标高作出统一标识。④楼板标高控制楼层标高检测主要注意以下几点:a.支模架水平钢管、楼板模板高度复核;b.浇砼时设板面+500mm标高线复核;c.浇砼时采用拉线控制标高。③施工误差控制a.测量必须使用经检测合格的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等。应将仪器按规定进行严格的检验,防止因仪器本身误差造成测量误差。b.每次投测时,应将仪器安置牢固,保证仪器操作整平的精度,投测时应采用正倒镜的投测方法。c.投测时间应选在无风、阴天、避免烈日和雨天,减少自然条件对投测精度的影响。d. 测量上作从始至终由固定的专职测量员担任,重要的轴线定位、测量应由总工程师会同专业工长进行检查、复核。每次浇筑楼层板、柱前后均应对轴线、垂直度、标高等进行检查,如有差错应及时校正。3.高层的标高传递高层建筑物施工中,要由下层梯板向上层传递标高,以便使楼板、门窗口、室内装修等工程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标高传递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利用皮数传递高程在皮数杆上自±0.500m起,门窗口、过梁、楼板等构件的标高都已标明。一层楼砌好后,则从一层皮数杆起,一层一层往上接。吊钢尺测量法,在楼层的四个大角、下吊钢尺,在角柱、或剪力墙的钢筋上面,用水准仪读数,把下层标高传到上层,的钢筋或混凝土柱上面弹线,并明确采用红三角标记。第二节后浇带部位、变形缝部位及地下室漏水通病防治措施(一)、后浇带部位漏水通病防治措施1现象后浇带分基础底板、外墙和楼板后浇带,并相互贯通,其宽度一般为800~1000mm。完工后,有的在后浇带两侧的接合部位产生渗水,有的湿渍斑斑,严重的渗漏水成线状。2原因分析2.1混凝土底板和墙体后浇带两侧未做企口带或没有安装金属止水带。有的虽已安装了金属止水带,但止水带位移,两侧混凝土厚度不一致。2.2钢筋密集,后浇带两侧支模困难,阻隔方法不当,因漏浆、振捣不到位导致混凝土酥松。2.3后浇带内的钢筋锈蚀严重。底板缝内灰渣未彻底清理,两侧旧混凝土未凿毛,铺浆后即浇筑混凝土。2.4后浇带使用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等级没有提高,微膨胀剂掺量少,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不严,振捣不细致,新旧混凝土结合不牢固。2.5养护未及时覆盖,浇水次数少,养护期没有达到规定时间就提早拆模。3治理措施3.1后浇带两侧宜用木模封缝,尽量减少混凝土水泥浆流失。3.2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之前,必须做好以下各点:排干缝内积水,清掉灰渣,剔除两侧松散石子直至坚实层,力求平整;已预埋了钢板止水带的,应除去钢筋或钢板止水带上的锈皮,冲洗后,压缩空气清除积液和灰渣;缝缘未做企口带也没有安装钢板止水带的,应粘贴BW橡胶止水条; 3.2.4后浇带两侧粘贴BW橡胶止水条时,旧混凝土粘贴面宜事先抹一层水泥浆带,止水条接头搭接长度30-50mm,金属丝扎牢,用水泥钉固定。止水条粘贴位置:墙体垂直缝,应粘贴在墙中至外层钢筋的内侧;底板、现浇板水平缝,应粘贴在靠近板表面的上层钢筋下面。混凝土浇灌前,应避免雨水、浇水浸泡止水条;后浇带混凝土须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旧混凝土高0.5~1级,内掺占水泥重14%~15%的UEA或WG-HEA膨胀剂。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泵送混凝土)。3.3混凝土浇灌前,后浇带两侧旧混凝土面宜事先抹一层原配合比砼去除粗骨料。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时,棒头不得触及止水条。3.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终凝前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3.5现浇板后浇带下部的模板不得过早拆除。必须拆除时,带内及两侧应保留立柱且逐层上下对齐,防止出现变性裂缝而造成渗漏。(二)、地下室变形缝渗漏的处理1、事故特征地下室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是地下室防水工程的重要部位。由于变形缝的构造主法不同,渗漏特征也有所差别,见表1—1—1地下室变形缝渗漏形式特征表1—1—1构造形式埋入式止水带变形缝渗漏后埋式止水带变形缝渗漏粘贴式氯丁胶片变形缝渗漏涂刷式氯丁胶片变形缝渗漏事故特征多发生于变形缝下部及止水带的转角处沿后浇覆盖层混凝土的两侧产生裂缝渗漏水表面覆盖层空鼓、收缩,出现裂缝漏水表面覆盖层空鼓、收缩,出现裂缝漏水2、原因分析由于变形缝的构造做法不一样,造成渗漏水的原因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如表2—1—1所列。地下室变形缝渗漏原因表2-1—1变形缝构造渗漏原因分析埋入式止水带变形缝1)止水带未采取固定措施,浇筑混凝土时被挤偏2)止水带两翼的混凝土包裹不严,振捣不密实3)钢筋过密,凝混土浇筑方法不当,骨料集中下部4)浇筑混凝土时马虎,止水带周围的灰垢、杂物未清除干净,或止水带被破坏 后埋式止水带变形缝1)预留凹槽位置不准,止水带在两侧宽度不一2)凹槽表面不平,过分干燥,素浆层薄,防水带下有残存空气3)铺止水带与覆盖层施工间隔过长,素灰层干缩或混凝土收缩4)止水带未按有关规定进行预处理,与混凝土衔接不良粘贴式氯丁胶片变形缝1)粘贴胶片的基层表面不平整、不坚实、不干燥2)胶粘剂不符合要求,粘贴时间掌握不好,粘贴时局部有气泡3)覆盖层过薄,胶片在水压力下剥离,使覆盖层开裂破坏4)胶片搭接长度不够,粘结不严5)当用水泥砂浆作覆盖层时,过厚开裂涂刷式氯丁胶片变形缝1)变形缝两侧基面粗糙,胶层涂刷厚薄不均匀,或胶层被割破2)转角部位及半圆沟槽上的玻璃布粘贴不实,局部出现气泡3)缝隙处的半圆凹槽被覆盖层填实,不能伸缩变形4)覆盖层过薄或过厚,产生空鼓或干缩裂缝3、处理方法由于变形缝的构造不同,造成渗漏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因此在进行渗漏处理时,应针对工程具体情况进行补漏。3.1埋入式止水带渗水可按前述“裂缝漏水处理方法”进行修补堵漏。3.2后埋式止水带变形缝漏水须全部剔出,按照“裂缝漏水处理方法”进行修补堵漏。3.3粘贴式氯丁胶片变形缝渗漏应剔出覆盖层,重新进行氯丁胶片粘贴。3.4涂刷式氯丁胶片变形缝渗漏应剔除覆盖层,按上述“裂缝漏水处理方法”堵漏后,重新涂刷氯丁胶片处理。3.5粘贴橡胶板处理法对于地下水压力较小,渗漏不太严重的变形缝,可采用粘贴橡胶板进行处理。将变形缝两侧轻微拉毛,宽约200mm,使其表面平整、干燥、清洁,再将橡胶板锉成毛面,搭接部分锉成斜坡,在基层和橡胶板上同时涂刷XY-401胶,待表面呈弹性时迅速粘贴,用工具压实,最后在胶板四周用密封材料封严。(三)、地下室漏水通病防治措施1、概述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日益繁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市的高层建筑和人防工程越来越多,地下室防水工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地下室发生渗漏是质量通病,特别是我市属岩溶地形,地下水丰富,常年地下水位偏高,有的建筑在枯水期施工时, 由于水位较低,未发现渗漏,但一到了丰水期,水位上升,便出现不同程度地渗漏,且渗漏部位呈不规则状,给修补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多年的现场施工管理所积累的经验,现对地下室渗漏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如下:2地下室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2.1混凝土自防水原因分析:混凝土骨料级配不合理以及加非高效膨胀剂及减水剂量较大,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甚至抗压强度降低导致渗漏。防治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骨料级配,应选用高效膨胀剂及减水剂量,膨胀剂膨胀率应≥0.35%,并掺加一定比例的合符质量要求的粉煤灰,对减少混凝土裂缝也是有效的。2.2墙根与底板交界处漏水原因分析:将墙根与地面抹灰层剔除15~30cm宽,发现二者交界处有漏水点,将该部分剔凿之后上部墙面渗水大大减轻,说明墙面渗水很大程度受墙根漏水影响。这是由于振捣下一步底板混凝土时,前一步已振捣完的底板和墙根20~30cm高处混凝土受牵连振动,墙根混凝土在模板支护下没有下沉,而底板混凝土受振动下沉,则在墙根处拉裂。同时,该部位应力过于集中,养护不及时也易造成干裂引起渗漏。防治措施:在振捣下步底板混凝土时,不要将振捣棒插到上步混凝土内及两步混土交界处,要离开一定距离,且应大于振捣棒振幅距离,避免已振捣完的底板和墙根混凝土再次受振捣;浇筑20~30cm高墙根混凝土应比底板晚3~5h,注意振捣棒不要插入已初凝的底板混凝土内。2.3蜂窝、麻面、狗洞未处理或处理不彻底至渗漏原因分析:由于振捣混凝土不密实,出现蜂窝、麻面、狗洞,而处理时,未剔除混凝土至密实处即抹砂浆。防治措施:使用振动棒时,要做到“快插慢拔”,防止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使混凝土能填满振捣棒拔出时所造成的空洞。2.4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造成渗漏原因分析:外部地下水通过底板外侧面很薄的钢筋保护层进入底板钢筋周围,顺钢筋方向,向地下室内部渗水。这种现象在底板堵漏时曾多次发现。防治措施:建议设计地下室时,底板外侧、外墙外侧钢筋保护层应适当加厚,施工单位放样、加工、绑扎钢筋时应取负差,同时在钢筋网上绑扎一定数量的预制砼垫块, 避免钢筋由于胀模造成几乎无保护层,并且钢筋绑扎前,对钢筋保护层及钢筋位置焊固定支架来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图例:钢筋保护层缺陷漏水预防措施。保护层缺陷漏水预防措施示意图保护层缺陷漏水预防措施示意图2.5支模钢筋造成底板渗漏水原因分析:为支设外墙板模板,在底板上埋设支模钢筋,施工后在底板上表面切割钢筋,由于钢筋无保护层,容易形成化学腐蚀,造成严重渗水。防治措施:在埋没支模钢筋处增加止水环,止水环与钢筋满焊严密,两端止水环与两侧模板之间加垫木,拆模后去垫木,沿止水环平面将钢筋割掉,凹坑用膨胀水泥砂浆封堵。2.6穿墙支模螺杆处理方法不当造成漏水原因分析:外墙、边梁穿墙梁螺杆止水板焊接不严密,止水板过小过薄或穿墙杆在外墙面、粱面切割时留头较长,外部抹砂浆时未能将钢筋头盖严,特别是钢筋头露在抹灰层之外,做防水时穿破防水层,在地下水作用下形成化学腐蚀,并不断向内墙方向腐蚀造成漏水。防治措施:采用预螺栓,支模时预埋螺栓固定模板。拆模后将螺栓锯平,然后用水泥砂浆抹平。模板支设示意图:2.7混凝土中有杂物造成渗漏原因分析:混凝土中有木楔、木板、木方、聚苯板、砖头、编织袋等杂物时易造成渗漏。2.7.2防治措施:模板施工时,应加强检查,将残留在模板内的杂物及时清理干净,浇捣混凝土最好使用散装水泥,避免使用袋装水泥时,由于操作工人麻痹大意,在上料过程中将袋装残片遗留在料斗内与混凝土一同搅拌。2.8沉降缝、施工缝处止水带偏位造成漏水原因分析:沉降缝、施工缝处漏水比较普遍,对于采用橡胶止水胶带,由于缝中橡胶止水胶带不易固定牢靠,浇捣混凝土时经常跑位,有的跑位严重,特别是顶板和底板止水带常落在下层钢筋上。水平止水带下方混凝土不易密实,常形成蜂窝、麻面、狗洞等。对于采用钢板止水带,由于钢板厚度过薄、高度不够,钢板连接处焊缝厚度不够,焊缝质量差有沙眼、夹杂、气泡等,钢板预埋位置不正确、固定方法不当;混凝土浇捣后,钢板预留高度不够,钢板处混凝土不密实、浮浆太多。防治措施:施工中应焊钢筋骨架将止水带固定在准确位置上,待水平止水带下方混凝土浇捣密实后,再固定止水带。选用钢板止水带厚度不应小于8、高度不应小于400,焊缝厚度、焊缝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钢板止水带采用钢筋焊接固定在外壁剪力墙钢筋上, 位置正确待混凝土后强度达75%时,撤除固定钢筋;按钢板预留高度在混凝土边上弹出墨线,派责任心强的石工沿墨线将施工缝处浮浆、松散砼凿除。2.9外墙防水层做法不合理形成渗漏原因分析:拆模之后混凝土表面存在较多水眼,若直接做涂料防水层,涂料表面同样会形成许多孔眼,这是造成地下室漏水的根源。另外若虽抹找平层,但不搓平压实压光,做涂料防水层后会造成涂膜厚薄不均匀,表面有孔眼。防漏措施:外墙做涂料防水层前,必须先抹水泥砂浆找平层,并且赶平压光。另外回填砂石时,因基础很深必须用串筒,不能直接用车往槽坑翻倒,以免砂石砸毁保护层和防水层。2.10外墙钢筋密集漏水原因分析:在堵漏剔凿找漏水点时,发现漏水常出现在外墙柱交接处和拐弯顶板内钢筋集中区,原因是这些部位空间小,浇捣困难,混凝土不易密实,造成渗漏。防治措施:应用铁锲或木将钢筋暂时分隔开,再浇捣混凝土,最好采用同标号细石混凝土浇捣,并派专人管理。2.11钢管接头不严形成渗漏原因分析:管道周围混凝土浇捣不密实,形成蜂窝、孔洞,特别是大直径管道底部更不容易捣实,穿墙管不适应外力或温度变形,产生裂缝漏水。防治措施:在管道底部开设浇筑振捣孔,待其底部混凝土浇捣密实后,再将孔封严。为防止变形,可在墙体內先预埋较穿墙管径大100mm的管套,并加焊止水环,然后将穿墙管与管套之间的缝隙用石棉(沥青麻丝)水泥填密实,这样可适应一定的变形。2.12预埋件部位漏水原因分析:预埋件安装前未将锈皮式油渍清除干净,影响与混凝土的粘结,形成缝隙向导致漏水,预埋件周围混凝土,特别是预埋件多的部位,未浇捣密实,形成蜂窝、孔洞,引起漏水。防治措施:预埋件安装前应除锈,除油污处理,在预埋件较绸密的地方,用同标号细石混凝土将预埋件周围浇捣密实,并同相邻混凝土筑成整体,不留施工缝。2.13后浇带漏水原因分析:后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接缝处,由于先浇混凝土跑浆不密实形成漏水。防治措施: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应将先浇混凝土凿毛、剔除松散部位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刷水泥浆一道作结合层。浇筑后,用麻袋覆盖,浇水养护,防止收缩产生裂缝。2.14施工缝漏水 原因分析:外墙水平施工缝埋设钢板止水带后一般不漏不渗水,而竖直施工缝设置钢板止水带后仍会漏水、渗水,原因是竖直。第三节房心回填土、基坑回填土、散水下沉、断裂通病防治措施(一)、房心回填土主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填方边坡塌方(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1.1产生原因:边坡坡度偏陡。1.1.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干净;与原陡坡接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或填方土料采用淤泥质土等不合要求的土料。1.1.3边坡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回填压(夯)实。1.1.4坡顶坡脚未做好排水设施。由于水的渗入,土内聚力降低,或坡脚被冲刷而导致塌方。2.2防治措施: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按要求清理基底和做阶梯形接槎;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在边坡上下部做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2.填土出现橡皮土2.1产生原因:在含水量较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黏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行夯击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使土内水分不易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施工后有轮式车辆碾压。2.2防治措施:2.2.1夯实填土时,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进行回填。2.2.2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走,如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下0.5m。2.2.3施工后严禁轮式车辆碾压。2.2.4可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土中降低含水量,或将橡皮土翻松、晾干、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3.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3.1产生原因: 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土颗粒过大,含石块等硬质填料;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土作填料。土的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因而达不到最优含水量下的密实度要求。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或碾压机械行驶速度过快。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影响深度较小,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3.2防治措施: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土料过筛;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械性能,通过试验确定含水量,控制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加强现场检验,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如土料不合要求,可采取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土料含水量过大,可采取翻松、晾晒、风干或掺入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过小时,在回填压实前适当洒水增湿;如碾压机具能量过小,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4.房心回填土沉陷4.1产生原因:回填土料含有大量有机杂质和大块冻土。填土未按规定厚度分层回填夯实,或底部松填,仅表面夯实,密实度不够。房心处局部有软弱土层或地坑、坟坑、积水坑等地下坑穴,施工时未处理或未发现,使用时超重造成局部塌陷。4.2防治措施:选用合格回填土料,控制含水量在最优范围内;严格按规定分层回填、夯实;对房心原自然软弱土层进行处理;将有机质清理干净,地坑、坟坑、积水坑等进行认真处理。(二)、土方回填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与防治1、场地积水1.1.现象场地平整以后出现局部或大面积积水。1.2原因场地平整面积较大、填土过深、未分层夯实。场地周围没有做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或者排水设施设置不合理,排水坡度不满足要求(1‰-2‰)。测量误差超过规范要求。 1.3预防措施在施工前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情况,合理设置排水坡(要求坑内不积水,沟内排水沟通畅),排水沟等设施,并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结合。如果施工工期跨雨期的,要做好雨期施工现场排水措施。场地地回填土按规定分层回填夯实,要使土的相对密实度不低于85%。1.4治理方法明沟排水法。沿场地周围开挖排水沟,再在沟底设集水井与其相连,用水泵直接抽走(水沟和集水井宜布置在施工场地基础边距0.4m以外,场地的四周或四角每隔20-40m应设1个集水井);深沟排水法。如果场地面积大、排水量大、为减少大量设置排水沟的复杂性,可在场地外距基础边6-30m开挖1条排水深沟,使场地内的积水通过深沟自流入集水井,用水泵排到施工现场以外沟道内。利用工程设施周围或内部的渗排水系统或下水道,将其在场地一侧或两侧设排水明沟或暗沟,把水流引入渗排水系统或下水道排走,此法较经济。2、填方出现橡皮土2.1现象打夯以后,基土发生颤动、受压区四周鼓起形成隆起状态(土体体积未变化),土体长时间不稳定。   2.2原因使用了含水量比较大的腐植土以及泥炭土或者粘土、亚粘土等原状土土料回填。2.3预防措施现场鉴别,要求回填土料“手握成团,落地开花”。回填前,不允许基坑内有垃圾,树根等杂物,清除基坑内积水,淤泥。2.4治理方法如果土方量很小,挖掉换土,用2:8或3:7的灰土(雨,冬季不宜用灰土,避免造成灰土水泡,冻胀等事故),砂土进行回填.如果面积大,用干土、石灰、碎砖等吸水材料填入橡皮土内.如果工期不紧,把橡皮土挖出来,晾晒后回填.3.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3.1填土的场地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引起比较大的变形,地基稳定性降低。3.2.原因 土料含水量太小,影响了夯实(碾压)的效果,造成夯实(碾压)不密实;含水量太大,则易形成橡皮土。土料不符合设计或施工要求,有机质超过规范要求(大于5%)。填土过厚,未分层夯实。机械能力不够,应符合表1要求。表1机械能力压实机具分层厚度(mm)每层压实遍数平碾250-3006-8振动压实机250-3503-4柴油夯实机200-2503-4人工打夯<2003-43.3预防措施选择回填的土料及其性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填土密实度应根据工程性质的要求而定,压实系数等于土的密度除以土的最大干密度。设计有要求时,要通过现场土工实验,并且严格进行分层回填夯实,加强对土料含水量的控制。3.4治理方法换土回填:翻出晾晒、风干后回填;填入吸水材料;施打挤密桩。4.土方滑坡4.1现象土体受到雨水,浸水,风化,气候,振动等因素的影响,土体的边坡下滑。4.2原因边坡放坡坡度不够。地下水、地表水进入土层,使土的剪切引力增大,内抗剪强度降低,影响边坡稳定。土体下面有坡度过大的岩层。4.3预防措施基底应有足够的坡度,尽量做成台阶形。对于永久性场地,边坡坡度应按设计要求放坡;如果没有设计要求,应该执行规范要求的不同土质放坡坡度的规定。尽量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尽量避免在边坡附近堆重物加载,排水沟距坡脚要有一定的距离(不小于0.3m),避免在可能滑坡的地方使用爆破和发生大的振动。 4.4.治理方法砂浆覆盖法:用于施工工期较短的临时性基坑边坡。在边坡上抹水泥砂浆20-25mm厚保护,为防止脱落,在上部及底部应搭盖不少于80mm,同时在土中适当锚筋连接,在坡脚设排水沟。混凝土护面法:用于邻近有建筑物的深基坑边坡。在坡面垂直插入直径10-12mm,长40-50cm钢筋,坡面铺直径6mm、纵横间距200mm的钢筋网片,浇筑40-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土袋或砌石压坡法:用于深度在5m以内的临时性基坑边坡。在边坡下部用麻袋或砌石压住坡脚,边坡高3m以内可采用单排顶砌法,5m以内、水位较高时用二排顶砌或一排一顶构筑法,以保持坡脚稳定。在坡顶设挡水土堤或排水沟,防止冲坏坡脚。土方工程涉及面大,劳动繁重,施工条件复杂,对后续主体工程的质量、进度更是影响重大,所以通过对一些常见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提高在土方工程施工中对这些问题的预防和处理。1帕斯卡或1牛顿/平方米=1.0197×10-4吨力/平方米1M=101.972吨力/平方米(三)、散水下沉、断裂通病防治措施1、现象散水下回填土发生沉陷,导致散水下沉、断裂、裂缝。2、原因分析(1)回填土一次铺填过厚,没有进行严格的分层夯实。2.1回填土中干土块或有机物大而多,难以夯实,待遇水湿润或浸泡后就产生沉陷。3、预防措施3.1回填土料中不得有大于50mm直径的干土块或大石块;含有机质的土料不能作有夯实要求的填料。严格按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分层夯实。素土夯实系数必须达到0.94。防冻涨层300厚的砂夹石回填、压实达到0.96。3.2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应与建筑物之间应留出1020mm宽的缝隙,缝内填嵌柔性密封材料。附属工程的面层和基层(含基土等各构造层)均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水泥混凝土散水必须设置纵向伸缩缝,一般其沿长米间距不宜大于3m。3.3施工中散水下填土质量应符合《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的有关规定。填土必须分层夯实、分层隐蔽、分层做土工试验。散水基土应均匀密实,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宜小于0.94。 第四节构造柱钢筋偏移通病防治措施(一)、.柱、墙钢筋位移1、原因:固定钢筋的措施不可靠,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被碰撞,偏离固定位置。2、防治措施:墙、柱主筋的插筋与底板上、下筋要固定绑扎牢固,确保位置准确。必要时可附加钢筋支架电焊焊牢,混凝土浇筑前、后应有专人检查修整。(二)、受力筋保护层不符规1、露筋原因:1.1混凝土保护层垫块间距太大或脱落。1.2钢筋绑扎骨架尺寸偏差大,局部接触模板。1.3混凝土浇筑时,钢筋受碰撞位移。2、防治措施:2.1混凝土保护层垫块要适量可靠。2.2钢筋绑扎时要控制好外形尺寸。2.3混凝土浇筑时,应避免钢筋受碰撞位移。混凝土浇筑前、后应设专人检查修整。(三)、绑扎接头松脱1、原因:搭接处没有扎牢,或搬运时碰撞、压弯接头处。2、防治措施: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扎牢。扎结部位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3处。搬运已扎好的钢筋骨架应轻抬轻放,尽量在模板内或模板附近绑扎搭接接头。(四)、柱箍筋接头未错开布置1、原因:绑扎柱箍筋骨架时疏忽所致。2、防治措施:按施工图特征、采取相应的图集做好钢筋绑扎技术交底工作。(五)、弯起钢筋方向错误1、原因:没有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未认真核对图纸。2、防治措施:对操作人员专门交底,必须在钢筋上挂牌标识。 (六)、钢筋接头位置错误,受力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不够,在连接区段内接头数量超规范1、原因:没有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未认真核对图纸。2、防治措施:对操作人员专门交底,梁、柱、墙钢筋接头较多时,翻样配料加工时,应根据图纸预先画出施工翻样图,注明各号钢筋搭配顺序,并避开受力钢筋的最大弯矩处。(七)、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够,箍筋数量不足;绑扎不牢1、原因:未认真执行设计和规范的要求,箍筋绑扎不牢。2、防治措施:认真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设置箍筋加密区,箍筋绑扎要牢固。(八)、浇灌混凝土不搭马道,乱踩钢筋野蛮施工;竖向插筋无扶正措施造成钢筋位移1、原因:操作人员成品保护意识不强,技术交底未进行成品保护要求。2、防治措施:加强对操作人员成品意识,建立工序交接制度,并在技术交底中进行成品保护措施交底,浇灌混凝土必须搭设马道。(九)、钢筋分项未按规定执行现场“挂牌”制度1、原因:现场工序验收交接制度规定不清,现场操作人员无现场“挂牌”制度的认识。2、防治措施:建立健全工序交接制度,并在技术交底中对现场“挂牌”制度进行交底。(十)、梁柱接头处柱箍筋数量不足或漏绑1、原因:因操作困难,未绑加密箍筋;采用模外绑梁筋,后落入梁底,加之梁柱接头早已封模,无法绑梁、柱接头柱箍筋。2、防治措施:应合理安排先绑梁筋,待补上梁、柱接头柱箍筋后,再封梁侧模的操作方法。(十一)、总体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箍筋不方正矩形箍筋成型后,拐角不呈90o,或两对角线长度不相等。钢筋弯钩平直长度不够,箍筋弯钩角度不符合要求。1.1原因:箍筋边长成型尺寸与图纸要求误差过大;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没有逐根对齐。1.2防治措施:注意操作,使成型正确;当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应在弯折处逐根对齐。 2、成型尺寸不准确已成型的钢筋尺寸和弯曲角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原因:下料不准确;画线方法不对或误差大;用手工弯曲时,扳距选择不当;角度控制没有采取保证措施。防治措施:加强钢筋配料管理工作,预先确定各种形状钢筋下料长度调整值。根据钢筋弯制角度和钢筋直径确定好扳距大小。为保证弯曲角度符合要求,在设备和工具不能自行达到准确角度的情况下,可在成型案上画出角度准线或采取钉扒钉做标志的措施。3.已成型的钢筋变形钢筋成型后外形准确,但在堆放或搬运过程中发现弯曲、歪斜、角度偏差。原因:成型后,往地面摔得过重,或因地面不平,或与别的物体或钢筋碰撞成伤;堆放过高或支垫不当被压弯;搬运频繁,装卸“野蛮”。防治措施:搬运、堆放要轻抬轻放,放置地点要平整,支垫应合理;尽量按施工需要运至现场并按使用先后堆放,以避免不必要的翻垛。4.圆形钢筋直径不准原因:圆形螺旋筋成型所得的直径尺寸与绑扎时拉开的螺距和钢筋原材料弹性性能有关,直径不准是由于没有很好的考虑这两点因素。防治措施:应根据钢筋原材料实际性能和构件所要求的螺距大小预先确定卷筒的直径。当盘缠在圆筒上的钢筋放松时,螺旋筋就会往外弹出一些,拉开螺距后又会使直径略微缩小,其间差值应有计算确定。5.钢筋代换后根数不能均分同一编号的钢筋分几处配置,配料时进行规格代换后因根数变动,不能均分于几处。原因:在钢筋材料表中,该号钢筋只写总根数,在钢筋进行代换时忽略了钢筋分几处布置的情况。防治措施:在配料加工钢筋前进行钢筋代换计算时,要预先参看施工图,看该号钢筋是否分几处布置,如果是应按分根数考虑代换方案。 6箍筋弯钩形式不对箍筋末端未按规定不同的使用条件制成相应的弯钩形式。原因:不熟悉箍筋使用条件,忽视规范规定的弯钩形式使用范围;配料任务多,各种弯钩形式取样混乱。防治措施:熟悉各种弯钩的应用范围和相关规定,特别是对于斜弯钩,是用于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结构,在钢筋加工的配料过程中要注意图纸上的标注和说明。7、钢筋连接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7.1钢筋闪光对焊接头中有氧化膜、未焊透或夹渣。原因:.1焊接工艺方法使用不当。.2焊接参数选择不合适。.3烧化过程太弱或不稳定。.4烧化过程结束到顶锻开始之间的过度不够急速或有停顿,空气侵入焊口。7.1.1.5顶锻速度太慢或带电顶锻不足。.6顶锻留量过大,顶锻压力不足,使焊口封闭太慢或未能真正密合。7.1.2防治措施:7.1.2.1选择适当的焊接工艺。7.1.2.2重视预热作用,掌握预热要领,减少预热梯度。7.1.2.3确保带电顶锻过程,采取正常的烧化过程。7.1.2.4避免采用过高的变压器级数施焊,以提高加热效果。7.1.2.5加快顶锻速度。7.1.2.6增大顶锻压力。7.2过热:从焊缝或近缝区断口上可看到粗晶状态。原因:.1预热过分,焊口及其近缝区金属强烈受热。.2预热时接触太轻,间歇时间太短,热量过分集中于焊口。.3沿焊件纵向的加热区域过宽,顶锻留量偏小,顶锻过程不足以使近缝区产生适当的塑性变形,未能将过热金属排除于焊口之外。.4为了顶锻省力,带电顶锻延续较长,或顶锻不得法,致使金属过热。 7.2.2防治措施:7.2.2.1根据钢筋级别、品种规格等情况确定其预热程度,在施工中严加控制。7.2.2.2采取低频预热方式,适当控制预热的接触时间、间歇时间以及压紧力。7.2.2.3严格控制顶锻时的温度及留量。7.2.2.4严格控制带电顶锻过程。7.3脆断:在低应力状态下,接头处发生无预兆的突然断裂。脆断可分为淬硬脆段、过热脆断和烧伤脆断几种情况。原因:.1焊接工艺方法不当。.2对焊接性能较差的钢筋,焊后虽然采取了热处理措施,但因温度过低,未能取得有效的效果。7.3.2防治措施:7.3.2.1针对钢筋的焊接性,采取相应的焊接工艺。7.3.2.2正确控制热处理程度。7.4烧伤:钢筋与电极接触处表面微熔及烧伤。原因:.1钢筋与电极接触处洁净程度不一致,有氧化物,夹紧力不足,局部区域电阻很大,因而产生了不允许的电阻热。.2电极外形不当或严重变形,导电面积不足,致使局部区域电流密度过大。7.4.2防治措施:.1清除钢筋被夹紧部位的铁锈和油污。.2清除电极内表面的氧化物。.3改进电极槽口形状,增大接触面积。.4夹紧钢筋。7.5接头弯折或轴线偏移:原因:.1钢筋端头歪斜。.2电极变形太大或安装不准确。.3焊机夹具晃动太大。7.5.2防治措施:7.5.2.1正确调整电极位置。 7.5.2.2修整电极钳口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7.5.2.3矫直钢筋的弯头。7.6.钢筋电渣压力焊(轴线偏移、弯折)原因:.1钢筋端部歪扭不直,在夹具中夹持不正或倾斜。.2夹具长期使用磨损,造成上下不同心。.3顶压时用力过大,使上钢筋晃动和移位。.4焊后夹具过早放松,接头未及冷却,使上钢筋倾斜。7.6.2防治措施:7.6.2.1矫直钢筋端部。7.6.2.2正确安装夹具和钢筋。7.6.2.3避免过大的挤压力。7.6.2.4及时修理或更换夹具。7.7钢筋电渣压力焊(咬边)原因:.1焊接时电流太大,钢筋熔化过快。.2上钢筋端头没有压入熔池中,或压入深度不够。.3停机太晚,通电时间过长。7.7.2防治措施:7.7.2.1减小焊接电流。7.7.2.2缩短焊接时间。7.7.2.3注意上钳口的起始点,确保上钢筋挤压到位。7.8未焊合:上下钢筋在结合面处没有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原因:.1焊接过程中上钢筋提升过大或下送时速度过慢;钢筋端部熔化不良或形成断弧。.2焊接电流小或通电时间不够,使钢筋端部未能得到适宜的熔化量。.3焊接过程中设备故障,上钢筋卡住,未能及时压下。7.8.2防治措施:7.8.2.1在引弧过程中精心操作,防止操纵杆提的过快或过高,间隙太大发生断路灭弧;也应防止操纵杆提的过慢,钢筋粘连短路。7.8.2.2适当增大焊接电流和延长焊接通电时间,使钢筋端部得到适宜的熔化量。 7.8.2.3及时修理焊接设备,保证正常使用。7.8.2.4合理选择焊接参数,正确掌握操作方法。7.9.钢筋锥螺纹连接钢筋套丝缺陷:原因:操作工人未经培训或操作不当。防治措施:对操作工人进行培训,取得合格证后再上岗。接头露丝:拧紧后外露丝扣超过一个完整扣。原因:接头的拧紧力矩值没有达到标准或漏拧。防治措施:规定的力矩值,用力矩扳手拧紧接头。连接完的接头必须立即用油漆做标记,防止漏拧。8、钢筋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骨架外形尺寸不准、歪;扣筋被踩向下位移原因:多根钢筋端部未对齐,绑扎时个别钢筋偏离规定位置。防治措施:绑扎时将钢筋端部对齐,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扭曲。第五节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通病名称: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2.通病表现:由于温度应力、混凝土自身的干燥收缩以及施工工艺粗糙,造成现浇楼板沿进深方向或开间方向通长裂缝,也有的裂缝沿预埋管方向或在楼板角部斜向发生。这些裂缝基本为贯通裂缝,裂缝宽度一般为㎜。住宅楼板出现的裂缝,多数为变形引起的裂缝,主要影响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但较大裂缝对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也有一定的影响。3.防治措施:3.1设计措施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在未设梁的板的边缘部位设置暗梁,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现浇板配筋设计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细且密的配筋方案。砌体结构温度伸缩缝间距宜40米左右,一般情况下不得超过45米。混凝土结构应按设计规范的要求设置伸缩缝,处于不利条件下的混凝土结构应减小伸缩缝间距,当伸缩缝间距大于规范规定的最大间距时,设计应提出抗裂缝的特殊措施。设置连续的现浇混凝土外挑檐或外挑构件时,必须每12米左右设缝断开,缝宽20㎜,缝内用苯板填塞,装修时用建筑密封膏封闭处理。并应在板底设置双向抗裂钢筋,6@200㎜。 应加大现浇板的刚度。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设计厚度不应小于100mm,厨房、厕浴、阳台板不得小于80mm,当埋设线管较密或线管交叉时,板厚不宜小于120mm。对于过长的单向板,设计时应进行抗裂验算,合理确定加密分布筋的配置。相邻房间楼板厚度比不应超过1.5:1。楼板厚h≤150㎜时,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板厚h>150㎜时,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h,且不应大于250㎜,楼板钢筋最小间距不应小于70㎜。有条件的工程项目,可逐步推广焊接网片钢筋。单向板应沿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配筋量不宜小于15%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配筋量,且配筋率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筋间距不宜大于250㎜,直径不宜小于6㎜。跨度大于4.2米及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楼板,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设置抗裂钢筋,其配筋率不应小于0.1%,对屋面板及顶层边单元板等部位,还应适当增加配筋率。现浇板,应采取抗裂措施。在混凝土浇筑时,清理杂物洒水湿润,在预埋线管处上部加设∅6钢筋纵横向@200,或线管以上加设钢丝网。在混凝土浇筑中振捣,必须严格振捣工艺、严格标高几何尺寸,在混凝土初凝前,用木抹子搓毛两遍再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水份流失,按气温情况在能上人的情况下,再加设棉毯一层,洒水湿润保证养护期的质量。在工期紧的情况下,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80%时,减少楼层的材料集中堆放,应减少塔吊在成型现浇板上面的裂缝。设计应注明楼板端部钢筋锚固长度。阳台悬挑板跨度1.0m≤l≤1.5m时,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板厚不小于120㎜。剪力墙结构住宅结构长度大于45m且无变形缝时,宜在中间位置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处应设置双层钢筋,后浇带混凝土与两侧混凝土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宜小于1个月。屋面及建筑物两端的现浇板及跨度大于4.2m的板应配制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8mm。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的数量、规格不应少于7φ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3,且不得小于1.2m。在现浇板的板宽急剧变化处、大开洞削弱处等易引导收缩应力集中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8mm,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截面积的0.15%,且不小于φ6@200。3.2施工措施模板支护模板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支模前,必须进行模板设计和刚度验算,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刚度时,其最大变形值不得超过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支架的压缩变形值或弹性挠度,不得超过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安装上层现浇楼板的模板及其支架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不允许采用拆除模板后再用顶柱支顶的方法。模板支撑体系的拆除时间,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⑴ 必须隔层拆除;⑵浇注层楼板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75%以上,跨度8米以上的现浇板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00%。后浇带所在跨度内的模板不得随本层其他跨模板一起拆除,应保证其模板和支撑体系不受扰动,待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再行拆除。模板应选用钢支撑体系,采用钢管、配套顶丝支模体系。示意图:现浇板模板支撑体系示意图:梁模板加固示意图:框架梁模板支撑示墙模板加固示意图:T型墙加固示意图梁柱模板接头处洗部处理示意图:梁柱接头处模板加固示意图钢筋安装:按图施工,严格保证钢筋位置。钢筋保护层要按规范要求设置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强度不应低于m15,面积不小于40×40㎜,间距1m左右,垫块上预留18#绑扎固定铅丝;不得采用碎石片等代替垫块使用;双层钢筋必须放置架铁,架铁的钢筋直径不应小于上层受力钢筋降一级的直径,且不应小于10㎜,架铁间距500㎜-800㎜,根据分布筋的直径适当调整。按图纸要求埋设线管,线管应固定在板厚的中间位置,并应尽量避免线管交叉重叠,必须交叉时,应选用接线盒方式或在其上部增设钢筋网片,?4@40㎜;线管直径大于20㎜时应采用金属导管。钢筋绑扎完毕后,必须做好隐蔽验收。为严格保持钢筋和预埋管的位置,必须安排专人看筋,保证钢筋的位置正确。现浇楼板设置的温度应力钢筋,应与原有支座负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进行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混凝土浇筑预拌混凝土使用单位在订购预拌混凝土前,应根据工程不同部位和环境提出对混凝土性能的明确技术要求。掺合料总掺量不应大于水泥用量的30%。对高强、高性能和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建设单位、施工总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参与配合比设计。应加强对现浇楼板负弯矩钢筋位置的控制。控制负弯矩钢筋位置应设置足够强度、刚度的通长钢筋马镫,马镫底部应有防锈措施。双层上排钢筋应设置钢筋小马镫,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预拌混凝土运至现场后,当产生坍落度损失影响泵送时,严禁加水,应由厂家采用高效减水剂调整,但掺加量应事先由试验确定,并经现场技术负责人同意后使用。浇注楼板混凝土时,用2m 刮杠及时找平,在混凝土收水前,用木抹子搓压一遍后,随即覆盖好塑料薄膜。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内,应对混凝土加以塑料薄膜覆盖和棉毯蓄水养护、定时在棉毯上洒水养护,一般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加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少于14天,养护方法应使用喷雾器,设专人喷洒,喷洒次数应以能保持混凝土完全处于湿润状态为准。当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可使用塑料布覆盖或涂刷养护剂。已浇筑的混凝土楼板,在24小时以内且强度达到5mpa以前,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继续施工后应严格控制施工荷载,并应分散布置,施工操作过程中应避免重物冲击楼板。施工缝和后浇带的位置应按规范和设计留置,对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面,必须进行界面处理。浇筑混凝土时,必须铺设施工人员操作通道,任何情况下不得随意踩踏钢筋;泵送混凝土管道输送路径,必须设专用管道支架,不得扰动钢筋和模板。在现浇混凝土楼板结构层上做下道工序施工之前以及住宅工程交工前,必须对全楼现浇楼板各进行一次洒水试验,观察楼板底面,发现裂缝立即处理,把通病消灭在竣工验收之前,并形成记录(地面辐射供暖可不进行交工前洒水试验)。第六节墙面抹灰面空鼓、裂缝通病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空鼓现象,如墙面空鼓,地面空鼓。根据不同的做法又可分为不同种类,墙面有抹灰墙面,磁砖墙面,石材类砖面等。地面有水泥地面,地板砖地面,石材地面以及其它特种地面。对于不同材质,不同的的基层,造成空鼓的原因也不尽相同。这里主要是关于抹灰墙面的问题。抹灰基层常见的有:砖墙,混凝土墙面,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等。抹灰的种类一般有混合砂浆和水泥砂浆。混合砂浆一般用于砖墙面,对于混合砂浆一般不会发生空鼓现象。当水泥砂浆抹面时,如果施工过程中控制不严极易出现出现空鼓。下面针对不同的情况来说明:1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抹灰空鼓和裂缝的主要原因1.1加气混凝土砌块技术特性的影响(1)收缩较大,特别是龄期28d前的收缩不仅数值大,而且发展快。(2)吸水率大,干燥的加气混凝土砌体容易吸收抹灰层中的水分,影响砂浆强度与墙面粘结力。(3)导湿性差,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水速度仅为粘土砖的1/4~l/5,当墙体含水率不足,新抹砂浆层中的水分会不断被加气混凝土砌块吸去,造成砂浆强度和粘结力下降,抹灰层粉化、空鼓、剥落。(4)解湿时间长,加气混凝土砌体表面水分蒸发较快,内部水分蒸发较慢,造成砌体和抹灰面水分蒸发不同步,干燥收缩变形差大,使抹灰层收缩开裂、空鼓。(5) 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表面呈鱼鳞状,并有疏松颗粒,若抹灰前未清理干净,会在砌体和抹灰层间形成隔离层,因粘结力下降而出现空鼓。(6)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燥收缩比抹灰砂浆大,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条件下,两者之间的干燥收缩应力差导致空鼓。(7)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较低,在抹灰砂浆强度较高时,砌体承受砂浆收缩应力的能力往往不足而导致空鼓。(8)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不均匀性影响。这方面的问题较多,诸如砌块外形尺寸偏差过大,造成灰缝宽窄不一,抹灰厚薄不匀,导致收缩变形差异;又如加气混凝土砌块密度不一致,造成变形也不一致;再如砌块出厂时间、存放条件、环境影响、施工操作等诸多原因都可能造成其含水率不一致,而产生变形差。此外,砌块缺损(表面孔洞、裂缝、酥松等)也会影响墙体与抹灰层之间的粘结。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抹灰层空鼓或裂缝。(9)砌块尺寸过大,墙面灰缝少,墙体对抹灰层嵌固力不足,易造成抹灰面空鼓。1.2普通抹灰砂浆性能的影响(1)砂浆的保水性差,其水分易被加气混凝土砌块吸收而影响砂浆硬化,其强度、粘结力也随之下降。(2)若砂浆强度过高,其弹性模量也高,因收缩而产生的应力也较大,这种应力往往超过砂浆层的抗拉能力而导致开裂。(3)制作砂浆的原材料质量差,如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石灰膏质量差、砂子过细或含泥量高等都可能造成抹灰层开裂。1.3施工操作影响(1)砌块含水率控制不当,加气混凝土砌块吸水慢,没有提前浇水湿润。(2)砌体灰缝饱满度达不到规范要求,灰缝不密实或有空头缝。(3)墙面凹凸不平过大,导致抹灰层过厚,易出现开裂、空鼓。(4)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柱、梁、板连接处未按设计要求嵌填密实,未采取加强措施。(5)砌体墙面浮尘、鱼鳞状酥松物未清理干净。(6)砂浆制作不良,如配合比控制不准,砂浆搅拌时间不足,出机后停放时间过长等。(7)抹灰不分层进行,或两层间隔时间太短。(8)门窗框与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连接不牢。1.4设计构造问题(1)结构构件(柱、梁、板)与砌块间的连接、填塞要求不明确,没有适当的加强构造措施。因钢筋混凝土与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温、湿度变形不一致而造成开裂。(2)建筑物立面设计未能考虑适应温度应力变化,如外墙粉饰未设分格缝,或分格缝间距过大。加气混凝土砌体外墙,特别是山墙的抹面没有适当的防裂、防空鼓的构造措施。 (3)抹灰材料选用不合理,尤其多见的是墙面抹灰砂浆强度要求过高。  (4)装饰板条的约束。有的工程外墙面设计有装饰板条分格,因为施工时,先作墙面抹灰,后作装饰板条粉刷,这些装饰板条实际上加大了整个墙面抹灰的约束,所以更易开裂。(5)外墙基的防水层性能不良。一般在-0.06m标高处设20mm厚防水砂浆防水层,这种作法并不能完全阻止墙基下的水分向上移动,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作用下,墙体与涂料间形成水气,使涂料起泡、裂缝。2.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空鼓、裂缝预防的解决方案2.1砌块质量控制建议设计采用堆积密度不小于600~700kg/m3(B06、B07)的砌块作墙体材料;砌筑时,砌块出厂龄期大于28d;砌块应防止雨淋。2.2砌块墙体质量控制(1)砌块砌筑前应提前2d浇水湿润,砌筑时,还应向砌筑面适量浇水。(2)严格控制灰缝厚度(宽度)、平整度、垂直度和饱满度。边砌边用原浆勾缝(勒缝),缝深度一般为3~5mm,以加强砌体对抹灰面的嵌固作用。(3)认真检查验收框架柱、构造术与砌块墙体的拉结筋,保证数量、位置正确无误。(4)墙体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并停歇至少7d以后,再将其补砌挤紧;也可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塞紧、填嵌密实。(5)楼面上砌筑砌块时,应先砌4皮普通粘土砖,以免做水泥踢脚线时产生空鼓、裂缝。2.3抹灰砂浆选择(1)实践证明,无论用加气混凝土砌筑砂浆还是抹面砂浆,砂浆与基材的适配性都很重要,如何提高抹面砂浆的抗裂能力尤其重要。随着加气混凝土使用量的加大,对于使用于这种特殊要求的抹面砂浆体系的要求必将出现。(2)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砂浆性能重点注意以下要求:(1)增加基层砂浆的粘结力;(2)尽量降低砂浆自重;(3)降低砂浆的弹性模量,以减少收缩应力;(4)应采用低强度等级的水泥配制抹灰砂浆。(3)抹灰层与基层、抹灰层与抹灰层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应接近或缓慢过渡,以减少温、湿度变形产生的应力差。2.4加强抹灰质量控制(1)墙面清扫、清洁,重点是清除浮灰和鱼鳞状颗粒,对其他污斑、油渍、尘土等污物也应清理干净。(2)除清扫、清洁外,关键是控制墙面的含水率。比较成功的作法是墙面洒水3遍,每遍洒水时间控制在20min左右,洒第3遍水后,当墙表面呈似干非干时,马上甩拉毛。检验洒水质量的标准是,以水渗入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1—2mm为准。 (3)由于钢筋混凝土与加气混凝土砌体的温、湿度变形不一致,所以接缝处易出现裂缝。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在接缝处先抹一层专用粘结砂浆,然后贴玻纤网格布,宽度为100~200mm,铺贴在粘结砂浆面上,并用抹子边拍边抹,以出浆为准,最后进行砂浆抹灰。第七节梁底砌体裂缝通病防治措施(一)砌体干缩裂缝普通混凝土砌块采用机械自动化生产,出于硬性混凝土机械振压成型,水灰比小,水泥用量小,—般强度较高,干燥收缩值可控制在0.4mm/m以内: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由于采用的集料成分不同,砌块的毛细孔不同,含水率与大水收缩值不同,不同厂家的产品,其砌块的干燥收缩值变化较大。据生产厂家产品抽检的不完全统计,干燥收缩值在0.26mm/m至0.99mm/m之间。一般小型砌块的质量密度较小,强度较低,干燥收缩值相对较大。当墙体的面积较大时,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干燥,会出现收缩变形。其产生收缩应力大于砌体抗拉强度,砌体就会拉裂,墙体形成一道或多道竖向贯通裂缝。如果强度低、干燥收缩值大、龄期不足,或含水量大的小型砌块上墙,这种裂缝尤为严重。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1、砌体材料的选定。用于外墙的普通砌块,密度不大于1300kg/m3,十燥收缩值不大于0.3mm/m,抗压强度不小于7.5MPa:用于内墙的普通砌块,密度和干燥收缩值指标同外墙要求,抗压强度不小于5MPa。不让不合格的砌块进入施工现场,这是控制砌体干缩裂缝的一个重要措施。2、面积较大的墙体采用在墙体内增设构造梁柱的措施。如墙体长度超过5m,可在中间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当墙体高度超过3m(≤120mm厚墙)或4m(≤180mm厚墙)时,须在墙高中腰处增设钢筋混凝土腰梁。3、严格控制以胶凝材料为原料的砌块的龄期,不足28天的不应进入施工现场。不少人对这个问题认识不足,一些生产厂家对砌块的生产日期疏厂管理,往往以堆放场地不足为由要求进入施工现场;或者对一些以蒸压养护为牛产工艺的砌块,以强度已接近设计要求为由,认为即可使用等等。其实这是片面的。因为混凝土制品,在90天前,干缩率与时间的曲线关系是呈直线变化的。有资料表明,如果以90天的干燥收缩值为基准,28天只完成收缩的80%左右。而且这类砌块28天前含水率大,物理化学变形不稳定,干燥收缩值大,特别是蒸压加气混凝土.出釜时含水率有时高达60 %以上,而干燥速度慢是其一个特点。所以《规程》规定,不得使用龄期不足28天的砌块。4、分别掌握各种砌块,卜墙时的含水率。一般的小型砌块含水率高,水份蒸发而引起的收缩值大。实验证明,混凝土砌块如再次被浸湿、干燥,将产生膨涨、收缩。第二次含水饱和后的再次干燥,干缩稳定期约为15天,收缩率为第一次的80%左右。《规范》规定,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和蒸压灰砂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的含水率分别控制为5%~8%和15%、20%以内。因而砌体在生产储存期、运输、现场堆放等均要防止被水浸湿,雨期还应做好对砌块和砌体的遮盖。施工时,一般提前1至2天洒水稍作湿润,砌块含水深度以表层8mm~10mm为宜。(二)砌体沉缩裂缝砌体沉缩裂缝是砌体干缩裂缝的一种特殊现象。它叠加了砌体的干缩和砂浆内水份蒸发收缩两种因素。在砌体自重作用下出现的水平裂缝,多出现在框架结构梁底与砌体的交接处;一些3m一4m跨度,两端为框架柱或墙体转角处的墙体,因土拱现象,其沿水平方向的沉缩裂缝会出现在离楼板高1.5m以上的墙体中部。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1、要控制砌体砌筑过程的日砌高度,使砌体有适当沉缩过程。小犁砌休每口的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5m或—步脚架高度内。2、距框架梁底部约300mm高度的砌体,至少须隔口,待—厂部砌体变形稳定后再砌筑,按《规范》规定在抹灰前(一般约在砌体完成后7天)才砌筑。3、框架梁下与砌体交接处,砌筑难度大,墙顶与梁底不易紧密结合,将来易开裂。应选用同材料的小件砌体,以60度角斜放侧砖,顶满砂浆挤紧,不允许出现空隙亮缝。(三)线胀系数的影响框架结构中,混凝土墙柱与砌体交接处,或使用了不同墙体材料的交接处等,都是不同材料结合的地方。由于两种材料的线胀系数不同,在温度变化时,尺寸变化不一致,再加上大气环境干湿的变化影响,使结合处产生两者不同的变形差异,导致沿交接处出现贯通性裂缝。在广东地区,冬天的气温达到全年的最低点,天气也最干燥,这正是框架结构非承重墙的冷缩和干缩产生最大值的外部环境,所以大多的砌体裂缝是经过冬天以后才出现的。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1 、框架结构设计预留的墙柱拉结钢筋,是用以抵抗不同材料收缩时产生的拉应力。使用小型砌块砌筑,拉结钢筋应与砌块尺寸模数相适合。砌体施工时,应将拉结钢筋展平砌入砌体内,而且砌体与框架柱(或剪力墙)之间应用砂浆挤满,不留缝隙。2、不同的墙体材料应混砌。不同墙体材料的交接处必须安放拉结钢筋。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密度和线胀系数是成正比的,密度越小,线胀系数越小,反之则越大。为了避免不同密度的加气混凝土混砌引起的裂缝,《规范》规定了不同密度等级、强度等级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应混砌,加气混凝土砌块也不得和其他砖、砌块混砌。(四)沿预埋暗线管处的裂缝常用的砌体内预埋水电暗线管的施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砌体砌筑前,安装工按墙体墨线先装好应埋于砌体内的暗线管,在砌筑时配合将位置调正;另一种做法是在砌体砌筑后(或底层灰浆抹灰后),按管线的走向凿槽坑,再将暗线管固定于砌体内。按第一种方法,砌筑碰到竖向的暗管,用斩砖避让。但使用小型砌块,不能随意裁锯,如用较多的砂浆填充,则造成了无搭槎的通缝,形成砌体内最薄弱的位置,也是砌体裂缝出现较多的地方。按第二:种做法,如砌筑砂浆强度不足就凿槽坑,使砌体受到扰动,影响了砌块间的粘结,破坏了墙体的整体性。或者在藏暗线管后,沟槽内的砂浆填塞刁;饱满密实,填塞砂浆因收缩造成与墙体抹灰层结合不牢。这些均会形成沿预埋暗线管处的裂缝。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1、按第一种方法施工,应在线管位置的砌体预埋拉结钢筋,砌筑砂浆回填密实。2、按第二种方法施工,在砌筑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使用专用工具钻孔开槽,不得引起砌体松动、破坏和裂缝。3、埋管固定后,应用砌筑砂浆分遍将线管沟槽填平墙面,特别注意管子周边要饱满密实。对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应用蒸压加气混凝土修补砂浆填塞。4、抹灰层内宜沿预埋线管位置设金属抗裂网。(五)施工操作不当引起的裂缝通过调查,发现不少裂缝是由于下列施工操作不恰当所引起的,如灰缝不饱满,砌块干砌、瞎缝;使用断裂砌块;砌块早期受到扰动:接槎不合理;预留洞口填塞不严;门窗洞顶平旋模板刚度不足,使砌体下沉变形;使用了超过初凝期的砌筑砂浆。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1、 上述的不当操作,皆违反了《规范》的规定。技术人员及施工管理人员只有认真学习和熟悉这些标准,才能正确指导施工,及时纠正操作不妥的现象。2、工人应培训上岗。新型墙体材料与传统的黏土砖在材质特性上有较大的差别,砌筑的要求也有不同,工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砌筑方法,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砌体的质量。(六)框架结构变形引起砌体开裂框架结构由于温度变化而导致变形,是较普遍的现象。国家现行的结构设计规范对框架结构提出伸缩缝设置的间距,是减弱结构变形的一个构造措施。日前较多的超长结构用后浇带来解决不设伸缩缝。后浇带能有效解决现浇混凝土施工早期产生的较大收缩现象。后浇带浇捣以后,温度的差异仍会影响超长结构产生较大的变形。在外露的屋面层,变形造成了顶层的框架侧移,拉动了砌体的开裂。裂缝常出现在顶层框架梁底,往往边跨比中跨明显。常见开裂有梁底水平裂、门窗洞口边角水平裂、斜裂、框架柱与纵墙接合处分离裂等,裂缝宽度也较大。这种裂缝的产生不是墙体材料引起的,它涉及结构构造、使用材料及其组合、基础形式、气候条件以及施工工艺等多种因素,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课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设计。上设置伸缩缝;采用合理有效的屋面保温隔热层:提高顶层框架柱的刚度;或在结构与砌体之间,以及砌体内增加拉结钢筋和构造钢筋,提高砌体的抗裂能力:在施工中,砌体工程严格按标准操做,采取提高工程质量等综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七)砌体抹灰层空鼓、开裂、渗漏砌体抹灰层空鼓、开裂的主要原因砌体抹灰层空鼓、开裂、渗漏砌体抹灰层空鼓、开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砌体裂缝位置,抹灰层多出现空鼓、裂缝:二是砌块表而光滑,使抹灰层与基层粘结不牢:三是抹灰材料与基层材料特性不一致,当面层材料强度高于基层材料时,基层限制了抹灰层的收缩引起面层抹灰开裂:四是抹灰砂浆稠度过大,水份骤然蒸发引起收缩裂:五是抹灰层过厚,出现灰浆流淌下坠;六是基层清理不足,表面含水量掌握不好;七是砌体灰缝不饱满,以及以上提到砌体、抹灰层开裂现象,在有防渗漏要求的位置,如外墙、厨房、卫生间等地方出现渗漏现象。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1、严格执行《规范》,提高砌体工程质量服砌体裂缝出现。2、抹灰前修补墙面灰缝缺陷,清理基层,提前2天湿润表面,在基层与抹灰层间做界面剂,一般可用胶质水泥浆做过渡层,随即抹卜抹灰砂浆。 3、掌握基层洒水湿润的尺度很重要。框架梁柱与砌体结合处,两种材料吸水率不一致,洒水要分别对待。如使用不同类型砌块,含水率增大,不利于干缩裂缝的控制;基层过于干燥会使抹灰层砂浆与砌体结合处骤然失水,影响粘结强度而产生空鼓。4、合理选用抹灰砂浆的配合比。当抹灰层超厚时应分遍抹灰,控制每遍抹灰层厚度。过厚的抹灰层应挂防裂网。5、抹灰层砂浆强度高于基层时应分遍抹过渡层,加挂防裂网。6、当墙体为空心砖、轻质砖、多孔材料等时,建议外墙面做防水砂浆20mm厚。外墙不同材料交接处宜在找平层中附加金属网,网的宽度宜200mm~300mm。超过9层的住宅、24m以上的公共建筑或防水要求高的部分,外墙找平层抹灰应满挂金属网。7、外墙如采用空心小型砌块,应选择盲孔双排孔的砌块,两孔间肋厚应≥20mm。8、有防水要求的位置,如厨房、卫生间等,当采用小型砌块时,建议墙底部做200mm高的C20混凝土墙垫。9、空心砌块外墙门窗洞边200mm内的砌体应用实心砌块砌筑,窗台处也应用实心砌块,或设置钢筋混凝土窗台板。第八节楼地面砼找平层起砂、空鼓、裂缝通病防治措施(一)、地面起砂(1)现象:地面表面粗糙,光洁度差,颜色发白,不坚实。随时间的增加出现面层水泥硬壳剥落,露出松散的水泥和砂子。(2)原因分析:1)水泥砂浆拌合物的水灰比过大。2)压光工序按排不当,地面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3)养护不当。4)水泥地面尚未达到足够的强度就上人走动或进行下道工序施工。5)水泥强度等级低,或用过期结块水泥、受潮结块水泥。6)砂子粒径过细。(3)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水灰比。用于地面面层的水泥砂浆的稠度不应大于35mm(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计),用混凝土和细石混凝土铺设地面时的坍落度不应大于30mm。 2)掌握好面层的压光时间。水泥地面的压光一般不应少于三遍。第一遍应在面层铺设后随即进行,先用木抹子均匀搓打一遍,使面层材料均匀、紧密,抹压平整,以表面不出现水层为宜。第二遍压光应在水泥初凝后、终凝前完成(一般以上人时有轻微脚印但又不明显下陷为宜),将表面压实、压平整。第三遍压光主要是消除抹痕和闭塞毛细孔,进一步将表面压实、压光滑(时间应掌握在上人不出现脚印或有不明显的脚印为宜),但切忌在水泥终凝后压光。3)水泥地面压光后,应视气温情况,一般在一昼夜后进行洒水养护,或用草帘、锯末覆盖后洒水养护。有条件的可用黄泥或石灰膏在门口做坎后进行蓄水养护。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泥地面,连续养护的时间不应少于7d。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水泥地面,连续养护的时间不应少于10d。4)合理安排施工流向,避免上人过早。水泥地面应尽量安排在墙面、顶棚的粉刷等装饰工程完成后进行,避免对面层产生污染和损坏。如必须安排在其他装饰工程之前施工,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如铺设芦席、草帘、油毡等,并应确保7~10d的养护期。5)水泥宜采用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安定性要好,过期、结块的水泥不得使用。6)砂子宜采用粗、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用于面层的细石和碎石粒径不应大于15mm,也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2%。(二)、地面空鼓(1)现象:地面空鼓多发生于面层和垫层之间,或垫层与基层之间,用小锤敲击有空鼓声。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开裂,严重时大片剥落,破坏地面使用功能。(2)原因分析:1)垫层(或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有浮灰、浆膜或其他污物。特别是室内粉刷的白灰砂浆沾污在楼板上,极不容易清理干净,严重影响垫层与面层的结合。2)施工时,垫层(或基层)表面不浇水湿润或浇水不足,过于干燥,使面层砂浆失水过快。另外干燥的垫层(或基层)未经冲洗,表面的粉尘难以扫除,对面层砂浆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3)垫层(或基层)表面有积水,在铺设面层后,积水部分水灰比突然增大,影响面层与垫层之间的粘结,易使面层空鼓。4 )面层与垫层(或垫层与基层)之间涂刷的水泥浆结合层过早已风干,或扫浆法撒的干水泥面不均匀形成干灰层。5)涂刷界面剂处理不符合要求。6)混凝土面层厚度不一致。(3)预防措施:1)严格处理底层(垫层或基层)。认真清理表面的浮灰、浆膜以及其他污物,并冲洗干净。如底层表面过于光滑,则应凿毛。2)面层施工前1~2d,应对基层认真进行浇水湿润,使其具有清洁、湿润、粗糙的表面。3)面层铺设前清扫基层的积水,达到湿润无积水。4)注意结合层施工质量。素水泥浆结合层在调浆后应均匀涂刷,不得采用先撒干水泥面后浇水的扫浆方法。素水泥浆的水灰比以0.4~0.5为宜。刷素水泥浆应与铺设面层紧密配合,严格做到随刷随铺。铺设面层时如果素水泥浆已风干硬结,则应铲去重新涂刷。5)在基层清理干净以后,均匀涂刷界面剂。6)控制基层平整度,用2m靠尺检查,其凹凸度不应大于10mm,以保证面层厚度均匀。(三)、地面面层不规则裂缝(1)现象:裂缝部位不固定,形状也不一,预制板楼地面或现浇板楼地面上都会出现,有表面裂缝,也有连底裂缝。(2)原因分析:1)水泥安定性差或用刚出窑的热水泥,凝结硬化时的收缩量大。或采用不同品种、或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混杂使用,凝结硬化的时间以及凝结硬化时的收缩量不同而造成面层裂缝。2)砂子过细,或含泥量过大。3)面层养护不及时或不养护,产生收缩裂缝。4)首层地面填土质量差,楼面预制板灌缝处理不好。5)面积较大的楼地面未留伸缩缝,结构变化处无伸缩缝。6)使用外加剂过量而造成面层较大的收缩值。(3)预防措施:1)水泥在使用前应做安定性试验,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的水泥不得混用。不得使用过期、结块的水泥。2)砂子宜采用粗、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用于面层的细石和碎石粒径不应大于 15mm,也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2%,3)水泥砂浆终凝后,应及时用湿砂或湿草袋覆盖养护,防止产生早期收缩。刮风天施工水泥地面时,应遮挡门窗,避免直接接受风吹,防止因表面水分迅速蒸发而产生收缩裂缝。4)面层水泥砂浆拌合物应严格控制用水量,水泥砂浆的稠度不应大于35mm,混凝土坍落度不应大于30mm。5)回填应夯填密实,如地面以下回填土较深时,还应注意做好房屋四周的地面排水,以免雨水灌入造成室内回填土沉陷;预制板缝灌缝处理应符合要求。6)面积较大的楼地面,应从垫层开始设置变形缝,且垫层和面层伸缩缝在同一位置。室内一般设置纵、横向缩缝,其间距和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处应为6m×6m,结构变化处也要设缝。7)混凝土面层中掺用外加剂时,严格按规定控制掺加用量,并加强养护。(四)、带坡度地面倒泛水(1)现象:地漏处地面偏高,地面倒泛水,积水。(2)原因分析:1)阳台(外走廊)、浴厕间的地面一般应比室内低20~50mm,但有时因图纸设计成一样平,施工时又疏忽,造成地面积水外流。2)施工前,地面标高抄平弹线不准确,施工中未按规定的泛水坡度冲筋、刮平。3)浴厕间地漏安装过高,以致形成地漏四周积水。4)土建施工与管道安装施工不协调,或中途变更管线走向,使土建施工时预留的低漏位置不合安装要求,管道安装时另行凿洞,造成泛水方向不对。(3)预防措施:1)阳台、浴厕间的地面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比室内地面低20~50mm。2)施工中首先应保证楼地面标高准确,抹地面前以地漏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冲筋,找好坡度,用刮尺刮平。抹面时注意不留洼坑。3)水暖工安装地漏时,应注意标高准确,不要超高,完成后的地漏低于楼地面面层5mm。4)加强土建施工和管道安装施工的配合,控制施工中途变更,认真进行施工交底,做到一次留置正确。 (五)、浴厕间地面渗漏滴水(1)现象:浴厕间地面常有积水,顶棚表面经常潮湿,沿管道边缘或管道接头处渗漏滴水。(2)原因分析:1)土建施工对浴厕间楼地面混凝土浇筑质量不够重视。2)管道预留孔位置不正确,剔凿造成孔洞过大。3)浇补穿越楼板管道四周空洞混凝土时,清洗不干净,浇捣不密实,浇捣后养护不好,致使混凝土质量低劣或有干缩裂缝,防水做法不符合要求。4)楼面坡度设置不妥,防水层施工不认真。5)安装座便器、浴盆等的排水口预留标高不准,方向歪斜,上下接口不严。6)管道内掉入异物,管道支(托)架固定不牢。7)地漏设置粗糙等。(3)预防措施:1)重视浴厕间楼地面混凝土浇筑质量,施工时该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振捣密实,认真养护。2)楼面上预留的管道孔洞上下位置应一致,防止出现较大误差,避免剔凿。3)管道安装好后,宜用细石混凝土认真补浇穿越楼板管道四周洞口。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楼面结构的混凝土提高一级,并认真做好养护。按要求做好防水施工。4)认真做好防水层施工,施工结束后应做蓄水试验(蓄水20~30mm,24h不渗漏为合格),合格后方可铺设地面面层。铺设地面前应检查找坡方向和坡度是否正确,保证地面排水通畅。5)座便器在楼板上的排水预留口应高出地面(建筑标高)10mm,切不可歪斜或低于楼地面。浴盆在楼板上的排水预留口应高出地面(建筑标高)10mm,浴盆的排水铜管插入排水管内不应少于50mm。上下管道的接口缝隙内缠绕的油盘根绳应捻实,并用油灰嵌填严密。6)管道安装过程中凡敞口的管口,应用临时堵盖随手封严,防止杂物掉入管膛内。排水管道应用吊筋或支(托)架固定牢固,排水横管的坡度应符合要求,使排水畅通。管道安装后应及时进行注水试压(用于上水管)和注水试验(用于下水管)。7)地漏安装标高应正确,地漏接口安装好地漏防水托盘后,仍应低于地面20mm,以保证满足地面排水坡度。8)地面防水、管根处理按规范要求施工。 (六)、水泥踢脚板空鼓、裂缝(1)现象:多发生在面层与底层之间,也有底层与基层之间的,用小锤敲击时有空鼓声,并常伴有裂缝,严重时会剥落。(2)原因分析:1)抹面前基层不浇水湿润,基层表面过于干燥。基层表面未清理干净。2)用石灰砂浆打底,或罩面灰抹到踢脚板位置。3)水泥砂浆过稀,或是一次抹的太厚使砂浆下坠,降低了粘结力。4)养护不良。5)未设分格缝(界格条)。(3)预防措施:1)基层应清理干净,抹面前一天应充分浇水湿润。抹面时先在基层上刷一度素水泥浆,水灰比控制在0.4左右,并随刷随抹。2)严禁用石灰砂浆或混合砂浆打底。当先抹墙面白灰、后抹踢脚板时,应严格防止将白灰抹至踢脚部位。3)水泥砂浆不应过稀,稠度应控制在35mm左右,一次粉抹厚度以10mm为宜,粉抹过厚应分层操作。4)按做地面的工艺进行养护。5)按1~2m设置界格条。(七)、水泥混凝土面层有污染、色泽不一(1)现象:面层有污染、破损,颜色不均匀。(2)原因分析:1)后续施工成品保护不好,造成污染、破损。2)大面积地面用了非同批号、同品种水泥,所用材料配合比不一致。(3)预防措施:1)面层完成、后续工程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可采用塑料布或草帘子遮盖,或散锯末或砂子覆盖。2)同层施工时,应采用同品种、同批号的水泥,使用同一配合比并计量准确、搅拌均匀。 (八)、水泥楼梯踏步空鼓(1)现象:水泥楼梯踏步空鼓主要表现在踏步的立面空鼓、裂缝,有的踏步平面和休息平台也产生空鼓、裂缝。(2)原因分析:1)基层清理不干净,浮浆未凿除,浮土未冲洗,造成黏结不好。2)水泥砂浆过稀,或是一次抹得太厚使砂浆下坠,降低了黏结力。3)成品保护不好,在面层强度不够的情况下走人或受到碰击,影响了面层与基层的结合。(3)预防措施:1)抹水泥楼梯踏步之前,应降落地灰及浮浆凿除,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但不得有积水。2)水泥砂浆不应过稀,稠度应控制在35mm左右,一次粉抹厚度以10mm为宜,粉抹过厚应分层操作。3)施工完的楼梯段要进行封闭,并认真养护,在强度低于5MPa时不得走人和受到碰击。(九)、界格(分格)条不顺直,显露不均匀,观感差(1)现象:界格(分格)条不顺直,高低不一,界格处面层不平整,观感差。(2)原因分析:1)界条埋设不牢固,在浇筑混凝土时,扰动变形。2)界条埋设高度不一。3)界条处面层抹压不好,未进行细部处理。(3)预防措施:1)界格条应粘贴牢固。铺设面层前应仔细检查一遍,发现粘贴不牢而松动或弯曲的,应及时更换。在面层铺设完后也要及时检查,发现有变形的要及时调整。2)界格条埋设要挂线找平,高度要一致,以免面层抹压时在界格条处发生高低不平和界格条显露不均匀现象。3)面层抹压时,在界格条处要认真做好细部处理,避免出现撅嘴或凹陷现象。(十)、板块面层楼地面主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天然石材地面色泽纹理不协调 现象:铺好后的地面板块面层,色泽、纹理不协调一致。一个空间的板块地面中,有的色泽较深或较浅,纹理各异,观感较差。2)原因分析:(1)不同产地的天然石材混杂使用,色泽、纹理不一致。(2)对同一产地的天然石材,铺设前没有进行色泽、纹理的挑选工作,来料就用。(3)同一间地面正式铺贴前,没有进行试铺,铺贴结束后才发现色泽、纹理不协调。3)防治措施:(1)不同产地的天然石材在进料、贮存、使用中应予区别,不应混杂使用。(2)同一产地的天然石材,铺设前也应进行色泽、纹理的挑选工作,将色泽、纹理一致或大致接近的用于同一间地面,铺设后容易协调一致。(3)同一间地面正式铺贴前,应进行试铺。将整个房间的板块安放地上,察看色泽和纹理情况,对不协调部分进行调整,然后按序叠起后正式铺贴,达到整体和谐协调。4)地面面层空鼓现象:地砖、大理石、花岗岩等板块铺设的地面粘结不牢,人走动时有空鼓声或板块松动,有的板块断裂。原因分析:(1)基层清理不干净或浇水湿润不够,水泥素浆结合层涂刷不均匀或涂刷时间过长,致使风干硬结,造成面层和垫层一起空鼓。(2)垫层砂浆应为干硬性砂浆,如果加水较多或一次铺得太厚,砸不密实,容易造成面层空鼓。(3)板块背面浮灰没有刷净和用水湿润,有的进口石材背面贴有塑料网络,铺贴前没有撕掉,影响粘结效果。(4)操作质量差,锤击不当。(5)成品保护不好,过早使用。防治措施:(1)地面基层清理必须认真,并充分湿润,以保证垫层与基层结合良好,垫层与基层的纯水泥浆结合层应涂刷均匀,不能用撒干水泥面后再洒水扫浆的做法。(2)垫层砂浆应用1:3~1:4干硬性水泥砂浆,铺设厚度以25~30mm为宜,如遇有基层较低或过凹的情况,应事先抹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铺放板块时比地面线高出3~4mm为宜。如砂浆一次铺得过厚,放上板块后,砂浆底部不易砸实,往往会引起局部空鼓。(3 )石板背后的浮土杂物必须清理干净,对背面贴有塑料网络的,铺贴前必须将其撕掉,并事先用水湿润,等表面稍晾干后进行铺设。(4)板块铺贴二次成活,第一次试铺后,用橡皮锤敲击。即要达到铺设高度,也要使垫层砂浆平整密实,根据锤击的空实声,搬起板块,增减砂浆,浇一层水灰比为0.5左右的素水泥浆,再安铺板块,四角平稳落地,锤击时不要砸边角,垫木方锤击时,木方的长度不要超过单块板块的长度,也不要搭在另一块已铺设的板块上敲击,以免引起空鼓。(5)板块铺设24h后,应洒水养护1~2次,以补充砂浆在硬化过程中所需的水分,保证板块与砂浆粘结牢固。(6)灌缝前应将地面清扫干净,把板块上和板缝内的砂浆用开刀清除掉,灌缝应分次进行,用刮板往缝内刮浆,务使水泥浆填满缝子和部分边角不实的空隙内,灌缝后粘滴在板块上的砂浆应用软布擦洗干净。灌缝24h后再浇水养护,然后覆盖锯末等保护成品进行养护。养护期间禁止上人走动。(7)结合层强度达到5MPa方可上人走动。5)地砖地面爆裂拱起(1).现象:地砖地面由夏季进入秋、冬季节时,易在夜间发生地面地砖爆裂并有拱起现象。(2).原因分析: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春、夏季节气温较高时铺设的地面。主要是由于地砖与铺设砂浆的线膨胀系数不同所致。水泥砂浆、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为(10~14)×10-6/oC,地砖的线膨胀系数为3×10-6/oC,两者相差3~5倍。且铺设时温度越高,铺设砂浆中水泥掺量越多,地砖密实度越大,两者的线膨胀系数相差亦越大。尤其是夏天铺设的地面,当进入秋、冬季节时,随着室内气温逐渐降低,铺设砂浆逐渐收缩,它的收缩值比地砖的收缩值相应要大3~5倍,不同步的收缩变形,最终造成地面地砖爆裂拱起。当铺设砂浆中水泥掺量越高,地砖拼缝过紧,以及四周与砖墙挤紧时,爆裂拱起的情况越严重。防治措施:(1)铺设地砖的水泥砂浆配合比宜为1:2.5~1:3,水泥掺量不宜过大,砂浆中适量掺加白灰为宜。(2)地砖铺设时不宜拼缝过紧,宜留缝1~2mm,擦缝不宜用纯水泥浆,水泥砂浆中宜掺加适量的白灰。(3)地砖铺设时,四周与砖墙间宜留2~3mm空隙。6)楼梯踏步防滑条施工质量差现象:(1)防滑条高出踏级面太多,使行人有硌脚的感觉。 (2)防滑条高出踏级面太少,起不到防滑作用。(3)光滑地面(磨光花岗岩、大理石、水磨石、地面砖)无设防滑条,防滑条翘起或脱落。原因分析:(1)采用钢屑水泥防滑条时,事先埋设在面层内的木条深度较浅,为使防滑条铺设有一定厚度,盲目增加高度。采用铜条作防滑条时,锯缝的缝隙较浅,铺设后高出踏级面太多。(2)铺设防滑条时,预留的槽内未认真清理,抹面不细致使防滑条粘结不牢而松动翘起或脱落。(3)防滑条铺设后,上人过早,反复踩踏而使防滑条松动、翘起甚至脱落。防治措施:(1)施工前应将防滑条的操作要求向施工操作人员进行认真交底。防滑条离踏级边以30mm为宜,钢屑水泥防滑条宽度宜为20~25mm,用圆阳角抹子将圆捋实。防滑条高出踏级面以3mm为宜。(2)施工中应精心操作,缝隙内应清洗干净,并刷水泥浆(用于钢屑水泥防滑条)后再行铺设防滑条。(3)应按照规定设置防滑条。防滑条施工完成后,应做好成品保护,不应过早上人踩踏,防止造成松动、翘起或脱落。7)楼梯起步踏级和最终踏级高度不一致.现象:楼梯梯段的起步踏级与最终踏级的高度不一致,行人上下行走时的脚感很不舒服。.原因分析:这种情况常发生在楼梯踏级面层的材料品种与厚度和楼面面层的材料品种与厚度不一致时。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楼梯踏级的宽度和高度一般是一致的,加上楼梯抹灰前弹好标准斜坡线后,就能做到踏级的宽度和高度尺寸一致。但当楼梯踏级面层材料品种与厚度和楼面面层材料的品种厚度不一致时,就会使楼梯的起步踏级高度偏小,而最终一级的踏级高度偏大。.防治措施:图纸会审时,应弄清楚楼梯面层和楼面面层材料的品种和厚度要求,当面层材料的品种和厚度不同时,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就要注意调整楼梯起步踏级和最终踏级的级高尺寸,以使面层完成后,整个梯段踏级的级高尺寸取得一致。8)板块地面污染(水渍、泛碱、污物),观感差现象:板块地面施工完后,出现水渍、泛碱,有污物,色泽不一,严重影响观感质量。原因分析: (1)板块材料的吸水率不一致,吸水率大的吸水率小的板块在施工过程中吸收的水分不能同时蒸发掉,留有水迹,造成色泽不统一。(2)板块在铺贴前(特别是底层地面和潮湿的楼面),没有对块材(特别是石材)的六面做防污染处理,会出现水渍、泛碱和污染现象。(3)保护不好,铺贴完的面层被后续施工污染。防治措施:(1)铺贴板材前要进行选材,同一场所应选用同品种、同批号的产品,施工前应对板块做吸水率试验,不合格的不得用于工程。(2)各类板材,特别是对花岗岩、大理石,应在块材的六面做防污染处理。(3)铺贴完房间最好进行封闭,不能封闭的应进行覆盖保护,避免被油污、涂料等污染。9)板块地面(花岗岩、大理石、地面砖)二次打磨现象:板块地面(花岗岩、大理石、地面砖)的板缝处,在铺设完后进行了二次打磨,生成缝隙不清晰、光泽不一致。原因分析:(1)块材在铺贴时,接缝处理不好,接缝高低差超过允许偏差。为减小超差点进行了二次打磨。(2)块材的规格不能满足要求,厚薄不均匀,有翘曲,铺贴时对缝不平,出现高低差而进行了二次打磨。防治措施:(1)块材铺贴时应严格按照工艺标准进行施工。铺设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层时要用长木杆刮平,铺贴块材时,要边角对齐,锤击时掌握高度一致。水泥浆粘结层铺设厚度要均匀。(2)铺贴前应进行认真选材,剔除翘曲变形的板块,厚度相同的板块贴在同一房间内。10)大面积板块地面有裂缝现象:大面积板块地面(大厅、餐厅、休息厅、候车室等),施工后过一段时间,会出现裂缝。原因分析:(1)板块地面产生裂缝,主要是地面回填土不实、高低不平或基层过冬时受冻;沟盖板水平标高不一致,灌缝不严;门口或门洞下部基础砖墙砌得太高,造成垫层厚薄不均或太薄,引起板面裂缝。(2)结构沉降不稳定,垫层材料收缩不稳定,暗敷电线管过高,周围砂浆固定不好,造成面层裂缝。 (3)基层清理不干净,预制混凝土楼板板缝及端头缝浇灌不密实,影响楼板的整体性和刚度,地面荷载过于集中引起裂缝。(4)未留变形缝,在温差较大的环境中,由热胀冷缩引起的裂缝。防治措施:(1)首层地面房心回填土应分层夯实,不得含有杂物和较大冻块,冬期施工回填土要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受冻。大厅等较大面积混凝土垫层应分块断开,也可采取适当的配筋措施,以减弱地面沉降和垫层混凝土收缩引起的面层裂缝。门口或门洞处基础砖墙最高不超过混凝土垫层下皮,保持混凝土垫层有一定的厚度;门口或门洞处宜在门口两边镶贴分格条,对解决该处裂缝有一定作用。(2)板块地面的混凝土垫层浇筑后应有一定的养护期,使垫层基本收缩后再做面层;荷载较大的或分布不均匀的房间,混凝土垫层中最好加配钢筋(双向φ6@150~200mm)以增加垫层的整体性。板缝和板头缝必须用细石混凝土浇筑严实。暗敷电线管不应太集中,管线上面至少应有20mm混凝土保护层,电线管集中或较大的部位,垫层内可采用加配钢筋网做法。(3)做好基层表面清扫处理,保证上下层粘结牢固。(4)板块面层在铺设时,应结合板块的排列和结构变形留置一定数量的变形缝,留缝应从垫层做起并与面层留缝在同一位置上。留置的变形缝应用有弹性的材料嵌填。11)板块排列不好,影响观感现象:板块排列不对称,同一房间内四周边的板块尺寸不统一,有小于1/2~1/3的板块。踢脚板和地面板块不对缝。原因分析:(1)铺贴前没有进行板面设计,板块排列随意。(2)进行板面设计时没有考虑周边处的板块尺寸,或在施工中不愿进行切割,以致出现小于1/2~1/3的板块。(3)所用的踢脚板材料尺寸与地面板块不对应,无法对缝。(4)踢脚板镶贴时,从一个边开始按顺序排列,没有考虑与地面板块的对缝。防治措施:(1)铺贴前应进行板面设计,从中央向四周排块,使之对称。(2)进行板面设计时,通过调整整个房间中心点(可以是板缝的十字交叉点,也可以是一块板块的中心点),使周边不出现小于1/2~1/3的板块。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板面设计图进行镶贴。 (3)踢脚板应选用同地面板块同尺寸的材料。(4)踢脚板镶贴时,应地面板块的板缝进行排列,当地面周边采用非整板块时,踢脚板材料要做相应的切割。12)变形缝处有开裂现象:楼地面镶贴完成一段时间后,在变形缝处的板块有不规则裂缝,有渗漏现象。原因分析:(1)各构造层的变形缝没有贯通,或与结构的变形缝位置不对应,当结构变形时,引起不规则裂缝,造成面层板块空鼓、变形和开裂。(2)变形缝内嵌填不严,面层缝未用密封材料封闭,造成渗漏。(3)面层缝所嵌密封材料与板块粘结不牢、有开裂,起不到封闭作用。防治措施:(1)楼地面的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等变形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与结构相应的缝位置一致。除假缝外,均应贯通各构造层。(2)变形缝内要清洗干净,应先用沥青麻丝填实,再以沥青胶结料填嵌后用盖板封盖,盖板应与面层齐平。面层缝应采用密封材料勾缝。(3)面层的变形缝在打胶之前,应对板块的侧面进行清理,保持洁净、干燥,并涂刷基层处理剂(与密封材料化学结构相近并与板块有良好的黏结性)。嵌填的密封材料应具有弹塑性、黏结性、施工性、耐候性、水密性、气密性和拉伸压缩性。第九节抹灰面阴阳角不顺直、不方正通病防治措施及门窗洞口尺寸误差控制措施l、抹灰砂浆的配比和稠度等,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掺有水泥或石膏拌制的砂浆,应控制在初凝前用完。2、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的阳角,宜用l:2.5水泥砂浆做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3、抹灰用的脚手架要离开墙面200~250mm。4、将混凝土墙面等表面凸出部分凿平,对蜂窝、麻面、露筋、琉松等凿到实处,用1:2.5水泥砂浆分层补平。5、对于砖墙,应在抹灰前一天浇水湿透,对于加气混凝土墙面,因其吸水速度较慢,应提前一天浇水湿透。 6、基层处理:清除墙面的灰尘、污垢、碱膜等附着物,要洒水润湿7、套方、吊直,做灰饼,抹底层灰前必须先找好规矩,即四角规方、横线找平,立线吊直,弹出基准线和墙裙增踢脚板线,属于中级抹灰时,可先用托线板检查墙面平整、垂直程度,并在控制阳角方正过曲的情况下大致确定抹灰厚度后,进行挂线"打墩"。8、墙面冲筋:将砂浆墩结硬后,使用与抹灰层相同的砂浆。在上下砂浆墩之间做宽约30-50mm的灰浆带,并以上下砂浆墩为准用压尺推平,冲筋完成后应持其稍干后才能进行墙面底层抹灰作业。9、做护角:根据砂浆墩和门框边离墙面的空隙,用方尺规方后,分别在阳角两边吊直和固定好靠尺板,抹出水泥砂浆护角,并用明角抹子推出小圆角,最后利用靠尺板,在阳角两边50mm以外位置,以40度斜角将多余砂浆切除、清净。10、抹底层次和中层次:在场体湿润的情况下抹底层灰,底层灰宜用1:1.6水泥混合砂浆,待底层灰稍干后,再以同样砂浆锦中层灰,中层灰抹磨平后,应全面检查其垂直度、平整度、明阳角是否方正、顺直,发现问题要及时执补处理,对于后做踢脚线的上口及管道背后位置等及时清理干净。11、面层抹石灰砂浆:等中层有七成干后,用1:3石灰砂浆抹面层,分两遍压实磨光,先用灰匙拭上砂浆,然后用刮尺逢平,持灰浆"收身"后再淋稀石灰水,并用磨板打磨起浆后,用灰匙赶平压光至表面平整光滑。墙面基层清理→浇水湿润→堵补预留孔洞、电箱槽、盒等→吊垂直、套方、找规矩、抹灰饼→墙面冲筋→抹底灰、中层灰→抹罩面灰→(有水泥踢角和墙裙时)抹水泥踢脚或墙裙→养护施工方法(1)基层清理:应清除表面杂物,残留灰浆、舌头灰、尘土等。(2)浇水湿润:一般在抹灰前一天,用软管或胶皮管或喷壶顺墙自上而下浇水湿润,每天宜浇二次。(3)堵补预留孔洞、电箱槽、盒等:堵补工作作为一道工序由专人负责。在堵洞前将洞内杂物、灰尘等物清理干净,浇水湿润,采用豆石干硬混凝土将洞槽塞严,并在洞口较深、长部位加钉钢丝网,用1:1:6水泥混合砂浆,把洞口、箱、槽、盒周边压抹平整、光滑。 (4)本工程内墙抹灰层的平均总厚度规定为20mm,(抹灰面层厚度按墙体轴线进行检查计算)按基层表面平整垂直情况,吊垂直、套方、找规矩、抹灰饼。抹灰厚度分层一般不应大于7mm,当墙面凹度较大时应分层衬平。灰饼宜用1:3水泥砂浆抹成5cm见方形状。房间面积较大时应先在地上弹出十字中心线,然后按基层面平整度弹出墙角线。(5)墙面充筋:当灰饼砂浆达到七八成干时,即可用与抹灰层相同砂浆充筋,充筋根数应根据房间的宽度和高度确定,一般标筋宽度为5cm。两筋间距不大于1.5m。当墙面高度小于3.5m时宜做立筋。大于3.5m时宜做横筋,做横向充筋时做灰饼的间距不宜大于2m。(6)抹底灰:底灰选用1:1:6水泥混合砂浆,一般情况下充筋完成2h左右可开始抹灰为宜,抹前应先抹一层薄灰,要求将基体抹严,抹时用力压实使砂浆挤入细小缝隙内,接着分层装档、抹与充筋平,用木杠刮找平整,用木抹子搓毛。(7)抹罩面灰:面灰选用1:1:4水泥混合砂浆,应在底灰六七成干时开始抹罩面灰(抹时如底灰过干应浇水湿润),罩面灰两遍成活,厚度约2mm,操作时最好两人同时配合进行,一人先刮一遍薄灰,另一人随即抹平。依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然后赶实压光,压时要掌握火候,既不要出现水纹,也不可压活,压好后随即用毛刷蘸水将罩面灰污染处清理干净。施工时整面墙不宜甩破活,如遇有预留施工洞时,可甩下整面墙待抹为宜。(8)抹水泥踢脚(或墙裙):根据已抹好的灰饼充筋,底层抹1:3水泥砂浆,抹好后用大杠刮平,木抹搓毛,常温第二天用1:2.5水泥砂浆抹面层并压光,抹踢脚或墙裙厚度出墙面6mm。(9)养护:抹灰常温24h以后应进行喷水养护。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内装饰装修工程抹灰质量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立面垂直度2用2m垂直检测尺检查 2表面平整度2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3阴阳角方正2用直角检测尺检测4墙裙、踢脚上口直线2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样板制:在大面积施工前先抹样板墙,检查样板墙的抹灰质量是否达到以上的标准,并结合样板墙对施工工人进行技术交底。2、必须对抹灰墙面进行全数检查,不符质量标准的必须进行修复。3、抹灰工程质量关健是:粘结牢固,无开裂、空鼓和脱落,施工过程应注意:①严格各层抹灰厚度,防止一次抹灰过厚,造成干缩率增大,造成空鼓、开裂。②抹灰基层表面应彻底清理干净,对于表面光滑的基体(如:构造柱、配筋带、抱框等)应进行毛化处理,配制界面处理剂胶浆,界面处理剂∶水泥∶砂=1∶1∶1-1.5。用刷子扫帚等工具甩刷于基层上,拉毛成粗糙面,待表面干燥后或24小时以后再抹灰。③抹灰前应将基体充分浇水均匀润透,防止基体浇水不透造成抹灰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体吸收,造成质量问题。④抹灰砂浆中使用的材料应充分水化,防止影响粘结力。4、抹灰工程技术关健要求:不同材质基体交接处表面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采用贴钢丝网加固,钢丝网与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成品保护措施1、抹灰前必须将门、窗口与墙间的缝隙按工艺要求将其嵌塞密实,对木制门口应采用铁皮、木板或木架进行保护,对塑钢或金属门、窗口应采用粘膜保护。2、抹灰完成后对墙面及门、窗加以清洁保护,门、窗口原有保护层如有损坏的应及时修补确保完整直至竣工验收。3、在施工过程中,搬运材料、机具以及使用小推车时,要特别小心,防止碰、撞、磕划墙面、门、窗口等。后期施工操作人员严禁蹬踩门、窗口、窗台,以防损坏棱角。4、抹灰时墙上的预埋件、线槽、盒、通风篦子、预留孔洞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时灰浆漏入或堵塞。5、拆除脚手架、跳板、高马登时要加倍小心,轻拿轻放,集中堆放整齐,以免撞坏门、窗口、墙面或棱角等。 6、当抹灰层未充分凝结硬化前,防止快干、水冲、撞击、振动和挤压,以保证灰层不受损伤和有足够的强度。7、施工时不得在楼地面和休息平台上拌合灰浆,对休息平台、地面和楼梯踏步要采取保护措施,以免搬运材料或运输过程中造成损坏。第十节油漆工程平整度、垂直度控制措施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润色油粉→满刮油腻子→刷油色→刷第一遍清漆(刷清漆、修补腻子、修色、磨砂纸)→安装玻璃→刷第二遍清漆→刷第三遍清漆2.木制品清色油漆操作工艺1)基层处理:首先将木制品基层面上的灰尘、油尘、油污、斑点、胶迹等用刮刀或碎玻璃片刮除干净。注意不要刮出毛刺,也不要刮破抹灰墙面,然后用1#砂纸顺木纹打磨,先磨线角,后磨四口平面,直到光滑为止。木制品基层有小块活翘皮时,可用小刀撕掉。重皮的地方应试胶用小钉子钉牢固,如重皮较大或有烤糊印疤,应由木工修补。2)润色油粉:用大白粉24,松香水16,熟桐油2(重量比)等混合搅拌成色油粉(颜色同样板颜色)装在小油桶内。用棉丝蘸油粉反复涂于木材表面,擦进木材棕眼内,而后用麻布擦净,线角应用竹片除去余粉。注意墙面及五金上不得沾染油粉。待油粉干后,用1#砂纸轻轻顺木纹打磨,先磨线角、裁口,后磨四口平面,直到光滑为止。注意保护棱角,不要将棕眼内油粉磨掉。磨光后用潮布将磨下的粉末、灰尘擦净。3) 满刮油腻子:腻子的重量配合比为石膏粉20,熟桐油7,水适量(重量比),并加颜料调成石膏色腻子(颜色浅于样板1-2色),要注意腻子油性不可过大或过小,如油性大,刷时不易浸入木质内,如油性小,则易钻入木质内,这样刷的油色不易均匀,颜色不能一致。用开刀或牛角板将腻子刮入钉孔、裂纹、棕眼内。刮抹时要横刮竖起,如遇接缝或节疤较大时,应用开刀、牛角板将腻子挤入缝内,然后刮平。腻子一定要刮光,不留野腻子。待腻子干透后,用1#砂纸轻轻顺木纹打磨,先磨线角、裁口,后磨四口平面,注意保护棱角,打磨至光滑为止。磨光后用潮布将磨下的粉末擦净。4)刷油色。先将铅油(或调和漆)、汽油、光油、清油等混合在一起过罗(颜色同样板颜色),然后倒在小油桶内,使用时经常搅拌,以免沉淀造成颜色不一致。刷油色时,应从外至内、从左至右、从上至下进行,顺着木纹涂刷,刷木制品时不得污染墙面,刷到接头处要轻飘,达到颜色一致;因油色干燥较快,所以刷油色时动作应敏捷,要求无缕无节,横平竖直,顺油时刷子要轻飘,避免出刷绺。油色涂刷后要求木材色泽一致,而又不盖住木纹,所以每一个刷面一定要一次刷好,不留接头,两个刷面交接棱口不要互相沾油,沾油后要及时擦掉,达到颜色一致。5)刷第一遍清漆:a.刷清漆:刷法与刷油色相同,但刷第一遍用的清漆应略加一些稀料(汽油)撤光,便于快干。因清漆粘性较大,最好使用已用出刷口的旧刷子,刷时要注意不流、不坠、涂刷均匀。待清漆完全干透后,用1#或旧砂纸彻底打磨一遍,将头遍清漆面上的光亮基本打磨掉,再用潮布将粉尘擦净。b.修补腻子:一般要求刷油色后不抹腻子,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油性略大的带色石膏腻子,修补残缺不全之处,操作时必须使用牛角板刮抹,不得损伤漆膜,腻子要收刮干净,光滑无腻子疤(有腻子疤必须点漆片处理)。c.修色:木材表面上的黑斑、节疤、腻子疤和材色不一致处,应用漆片、酒精加色调配(颜色同样板颜色)或用由浅到深漆比色调合漆(铅油)和稀释剂调配,进行修色;材色深的应修浅,渚的提深,将深浅色的木料拼成一色,并显出木纹。d.磨砂纸:使用细砂纸轻轻往返打磨,然后用潮布擦净粉末。6)安装玻璃:详见细砂纸轻轻往返打磨,然后用潮布擦净粉末。 7)刷第二遍清漆:应使用原桶清漆不加稀释剂(冬季可略加催干剂),刷油动作要敏捷,多刷多理,清漆涂刷得饱满一致,不流不坠,不亮均匀,刷完后再仔细检查一遍,有毛病及时纠正。刷此遍清漆时,操作环境要整洁,宜暂时禁止通行,最后将木门窗有梃钩钩住或用木楔固定牢固。8)刷第三遍清漆:第二遍清漆干透后首先要进行磨光,然后过水布,最后刷第三遍清漆。3.冬期施工:冬期施工室内油漆工程,应在采暖条件下进行,室温保持均衡,一般不宜低于10℃,不得突然变化。同时应设专人负责开关门窗以利通风排除湿气。五、质量标准参见DBJ01-26-96(分册)第条至20.5.3条规定,严格执行。六、成品保护1.每遍油漆前,都应将地面、窗台清扫干净,防止尘土飞扬,影响油漆质量。2.每遍油漆后,都应将门窗扇用梃钩钩住,防止门窗扇、框油漆粘结,破坏漆膜,造成修补及损伤。3.刷油漆后应将滴在地面或窗台上及污染在墙上的油点清刷干净。4.油漆完成后应派专人负责看管。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漏刷:漏刷一般多发生在门窗的上、下冒头和靠合页小面以及门窗框、压缝条的上、下端部和衣柜门框的内侧等。其主要原因是内门扇安装时油工与木工不配合,故往往下冒头未刷油漆就把门扇安装了,管理不到位,往往有少刷一遍油的现象。其他漏刷问题主要是操作者不认真所致。2.缺腻子、缺砂纸:一般多发生在合页槽、上中下冒头、榫头和钉孔、裂缝、节疤以及边棱残缺处等。主要原因是操作未认真按照工艺规程去操作所致。3. 流坠、裹楞: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漆料太稀,漆膜太厚或环境温度高,油漆干性慢等都易造成流坠、裹楞。二是由于操作顺序和手法不当,尤其是门窗边棱分色处,如一旦油量大和操作不注意就往往容易造成流坠、裹楞。4.刷纹明显:主要是油刷子小或油刷未泡开刷毛发硬所致。应用相应合适的刷子并把油刷用稀料泡软后使用。5.粗糙:主要原因是基层不干净,油漆内有杂质或尘土飞扬时施工,造成油漆表面常发生粗糙现象。应注意用湿布擦净,油漆要过罗,严禁刷油时清扫或刮大风时刷油。6.皱纹:主要是漆质不好、兑配不均匀、溶剂挥发快或催干剂过多等原因造成。7.五金污染:防止五金污染除了操作要细,宜将门锁、拉手、插销等五金后装(但可以事先把位置和门锁孔眼钻好),确保五金洁净美观。第十一节窗口与墙节点处、窗台渗水通病防治措施硬PVC塑料门窗安装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塑料门窗安装工程。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硬PVC塑料门窗的规格、型号、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适用于负荷不超过800N/m2。门窗框连接件(铁脚)与洞口墙体连接,一般采用机械冲孔胀管螺栓固定;或预埋木砖螺丝固定;应根据需要备齐。门窗小五金应按门窗规格、型号配套。门窗安装时应准备木楔、钢钉。密封膏应按设计要求准备。并应有出厂证明及产品生产合格证。嵌缝材料的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 目攻螺丝、木螺丝根据需要准备。水泥:325号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砂:过5mm筛子,筛好备用。豆石:准备少许。主要机具:线坠、粉线包、水平尺、托线板、手锤、扁铲、钢卷尺、螺丝刀、冲击电钻、射钉枪、锯、刨子、小平锹、小水桶、钻子等。2.2作业条件:结构工程已完,经验收达到合格标准,已办好工种之间的交接手续。按图示尺寸弹好门窗位置线,并根据已弹好的+50cm水平线,确定好安装标高。校核已留置的门窗洞口尺寸及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问题的应及时改正。检查塑料门窗安装时的连接件位置排列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塑料门窗表面色泽是否均匀。是否无裂纹、麻点。气孔和明显擦伤。准备好安装时的脚手架及做好安全防护措施。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弹线找规矩→门窗洞口处理→安装连接件的检查→塑料门窗外观检查→按图示要求运到安装地点→塑料门窗安装→门窗四周嵌缝→安装五金配件→清理3.2本工艺应采用后塞口施工,不得先立口后搞结构施工。塑料门窗框装连接件见图8-4。 3.3检查门窗洞口尺寸是否比门窗框尺寸大3cm,否则应先行剔凿处理。3.4按图纸尺寸放好门窗框安装位置线及立口的标高控制线。3.5安装门窗框上的铁脚。3.6安装门窗框,并按线就位找好垂直度及标高,用木楔临时固定,检查正侧面垂直及对角线,合格后,用膨胀螺栓将铁脚与结构牢固固定好。3.7嵌缝:门窗框与墙体的缝隙应按设计要求的材料嵌缝如设计元要求时用沥青麻丝或泡沫塑料填实。表面用厚度为5~8mm的密封胶封闭,做到防水作用。3.8门窗附件安装:安装时应先用电钻钻孔,再用自攻螺丝拧入,严禁用铁锤或硬物敲打,防止损坏框料。3.9安装后注意成品保护,防污染,防电焊火花烧伤,损坏面层。4质量标准4.1保证项目:塑料门窗及其附件和玻璃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4.l.2塑料门窗必须安装牢固,预埋铁件的数量、位置、埋设和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塑料门窗安装位置及开启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2基本项目:塑料门窗扇关闭紧密,开关灵活,无阻滞回弹,无变形和倒翘。塑料门窗附件安装齐全,安装牢固,位置正确、端正,启闭灵活,适用美观。塑料门窗框与墙体间的缝隙填嵌饱满密实,表面平整,嵌塞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塑料门窗表面洁净、平整,颜色一致,无划痕碰伤,无污染,拼接缝严密。4.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8-5。5成品保护 5.1窗框四周嵌防水密封胶时,操作应仔细,油膏不得污染门窗框。5.2外墙面涂刷、室内顶墙喷涂时,应用塑料薄膜封挡好门窗,防止污染。5.3室内抹水泥砂浆以前必须遮挡好塑料门窗,以防水泥浆污染门窗。5.4污水、垃圾、污物不可从窗户往下扔、倒。5.5搭、拆、转运脚手杆和脚手板,不得在门窗框扇上拖拽。5.6安装设备及管道,应防止物料撞坏门窗。5.7严禁在窗扇上站人。5.8门窗扇安装后应及时安装五金配件,关窗锁门,以防风吹损坏门窗。5.9不得在门窗上锤击、钉钉子或刻划,不得用力刮或用硬物擦磨等办法清理门窗。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运输存放损坏:运输时应轻拿轻放,存放时应在库房地面上用方枕木垫平,并坚直存放,并应远离热源。6.2门窗框松动:安装时应先在门窗外框上按设计规定的位置打眼,用自攻螺丝将镀锌连接件紧固;用电锤在门窗洞口打孔,装入尼龙胀管,门窗安装后,用木螺丝将连接件固定在胀管内;单砖及轻质墙,应砌混凝土块木砖,以增加和连接件的拉结牢固程度,使门框安装后不松动。塑料门窗安装允许偏差表8-5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门窗框两对角线长度差≤2000mm>2000mm35用钢卷尺检查2平开窗窗扇与框搭接宽度差1用深度尺或钢板尺检查3平开窗同樘门窗相邻扇的横端角宽度差2用拉线和钢板尺检查4门扇开启力限值扇面积≤1.5m2≤40N用100N弹簧秤钩住拉 推拉扇门扇开启力限值扇面积>1.5m2≤60N手处启闭5次取平均值5门窗扇与框或相邻扇立边平行度2用1m钢板尺检查6门扇对口缝或扇与框之间立横缝留缝限值2~47弹簧门扇门扇与地面间隙留缝限值2~78门扇对口缝关闭时平整2用深度尺检查门窗框(含拼樘料)正、侧面垂直≤2000mm2用1m托线板检查9门窗框(含拼樘料)正、侧面垂直>2000mm3用1m托线板检查10门窗框(含拼樘料)水平度2用1m水平尺和楔形塞尺检查11门窗框标高5用钢板尺检查,与基准线比较12双层门窗内、外框、梃(含拼樘料)中心距4用钢板尺检查6.3门窗框与墙体缝隙未填软质材料:应填入泡沫塑料或矿棉等软质材料,使之与墙体形成弹性连接。6.4门窗框安装后变形:填缝时用力过大,使之受挤变形,不得在门窗上铺搭脚手板。6.5门窗框边未嵌密封胶:应按图纸要求操作。6.6连接螺丝直接锤入门窗框内:没按规矩先用手电钻打眼,后拧螺丝。6.7污染:保护措施不够,清洗不认真。6.8五金配件损坏:由于安装后保管不当,使用时不注意。7质量记录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7.1门窗产品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7.2五金配件的合格证。7.3保温嵌缝材料的材质证明及出厂合格证。7.4密封胶的出厂合格证及使用说明。7.5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第十二节瓦屋面、卫生间渗漏通病防治措施(一)、卫生间漏水:作业条件1、厕浴间楼地面垫层巳做完,穿过厕浴闻地面及楼面的所有立管、套管已做完,并己固定牢固,经过验收。管周围缝隙用1:2:4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楼板底需吊模板)。2、厕浴间楼地面找平层已做完,标高符合要求,表面应抹平压光、坚实、平整,无空鼓、裂缝、起砂等缺陷,含水率不大于9%。3、找平层的泛水坡度应在2%(即1:50)以上,不得局部积水,与墙交接处及转角处、管根部位,均要抹成半径为10mm的均匀一致、平整光滑的小圆角,要用专用抹子。凡是靠墙的管根处均要抹出5%(1:20)坡度,避免此处积水。4、涂刷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将尘土、杂物清扫干净,表面残留灰浆硬块及高出部分应刮平,扫净。对管根周围不宜清扫的部位,应用毛刷将灰尘等清除,如有坑洼不平处或阴阳角未抹成圆弧处,可用众霸胶:水泥:砂=1:1.5:2.5砂浆修补。5、基层做防水涂料之前.在突出地面和墙面的管根、地漏、排水口、阴阳角等易发生渗漏的部位,应做附加层。6、厕浴问墙面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定(四周至少上卷300mm)做防水的部位,墙面基层抹灰要压光,要求平整,无空鼓、裂缝、起砂等缺陷。穿过防水层的管道及固定卡具应提前安装,并在距管50mm范围内凹进表层5mm,管根做成半径为10mm的圆弧。7、根据墙上的+0.5m水平控制线,弹单出墙面防水高度线,标出立管与标准地面的交界线,涂料涂刷时要与此线平。8、厕浴间做防水之前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安全低压灯等)和通风设备。9、防水材料一般为易燃有毒物品,储存、保管和使用要远离火源,施工现场要备有足够的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施工人员要着工作服,穿软底鞋,并设专业工长监管。10、环境温度保持在+5℃以上。11、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先做样板间,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全面施工。材料要求1、主体材料 SBS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材料是以沥青、橡胶、合成树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水乳型弹性沥青防水涂料。SBS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材料质量要求:SBS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在使用前,必须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现场见证取样),其技术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外观:黑色粘稠液体粘结强度:≥0.3Mpa柔度:在-20℃±2℃,2h绕中ф3mm金属棒半周,涂膜无裂纹剥落现象。1、主要辅助材料:玻璃丝布(幅宽9Ocm,14目)或无纺布。众霸胶或108胶:修补基层用。水泥:32.5级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修补基层用。石渣:直径为2mm左右,粘结过渡层用.含泥量不大于l%。施工机具电动搅拌器、搅拌桶、小漆桶、塑料刮板、铁皮小刮板、橡胶刮板、弹簧秤、毛刷、滚刷、小抹子、油工铲刀、笤帚、消防器材、风机等。质量要求项序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主控项目1防水涂料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排水坡度、预埋管道、设备、固定螺栓的密封符合设计要求3地漏地漏顶应为地面最低处,易于排水,系统畅通一般项目1排水坡、地漏排水设备周边节点应密封严密,无渗漏现象2密封材料使用柔性材料,嵌填密实,粘贴牢固3防水材料均匀,不龟裂,不鼓泡4防水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涂刷第一遍涂料→细部构造和加强层→铺贴玻璃丝布(或无纺布)同时刷第二遍涂料→铺第二层布刷第三遍涂料→刷第四遍涂料→蓄水试验操作工艺基层处理 先检查基层水泥砂浆找平层是否平整,泛水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面层凹凸不平处,用水泥砂浆找平,或用水泥腻子补平,用钢丝刷、铲刀等将粘结在面层上的浆皮铲掉,最后用笤帚将尘土打扫干净。(一)涂刷第一遍防水涂料用搅拌器将防水涂料搅拌均匀,倒入小桶中使用,用棕刷或滚刷蘸SBS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满刷一遍,要先上后下,先高后低,涂刷要均匀,不得漏刷,表面不得出现流淌堆积现象,第一遍涂料兼做冷底子油。(二)细部构造加强层阴阳角先做一遍加强层,即将玻璃丝布(或无纺布)铺贴于上述部位,同时用棕刷刷SBS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要贴实、刷平,不得有折皱,墙面防水加强层往墙面四周卷起100mm高,平层铺150mm。做管子根部加强层时,可将玻璃丝布(或无纺布)剪成锯齿形,铺贴在管周表面,上端与标准地面平,下端贴实在管根部平面上,宽为150mm,同时刷SBS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要贴实贴平。为了保证加强层质量,要做两层加强层,第二层做法同第一层,刷涂料时要满刷,玻璃丝布(或无纺布)不得有漏刷、铺贴不实等缺陷。(三)铺玻璃丝布(或无纺布)同时刷第二遍防水涂料细部加强层做完,可进行大面积操作,将玻璃丝布(或无纺布)按基面形状尺寸剪好、摊平,保证玻璃丝布(或无纺布)搭接不小于100mm。紧跟着用棕刷在己铺好的布上涂刷第二遍涂料,直到玻璃丝布网眼布满涂料。涂刷时,使布均匀地粘结在基层上,不得有漏涂和皱褶。一般平面从低处向高处施工,按顺水接搓从里向门口施工,先水平面施工后垂直面施工。(四)铺第二层布刷第三遍涂料待第二层涂料干燥后,同上述方法铺第二层布刷第三遍涂料。(五)刷第四遍涂料第三遍涂料干燥后,用棕刷或滚刷满刷第四遍涂料,表面撒一层石渣,干透后做蓄水试验。SBS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的遍数和玻璃丝布(或无纺布)的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可参照上述方法。(六)防水层细部做法1、管根与墙角(见图4-4)2、地漏处细部做法(见图4-5)3、门口细部做法(见图4-6)(七)SBS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防水层的验收 根据防水涂层施工工艺流程,对每道工序进行认真检查,做好记录,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防水层施工完成并实干后,对涂层质量进行全面验收,要求满涂不间断,厚度均匀一致,封闭严密,涂布层数达到设计要求,无起鼓、脱落、开裂、翘边等缺陷,表面光滑,经检查验收合格可进行蓄水试验,蓄水深度高出标准地面20mm,24h无渗漏为合格,可进行保护层施工。一、成品保护1、防水层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穿平底鞋作业,穿过地面及墙面等处的管件和套管、地漏、固定卡子等,不得碰损、变位。涂防水涂膜时,不得污染其他部位的墙地面、门窗、电气线盒、暖卫管道、卫生器具等。2、防水层每层施工后,要严格加以保护,在厕浴间门口要设醒目的禁入标志,在保护层做完之前,任何人不得进入,也不得在上面堆放杂物,以免损坏防水层。3、地漏或排水口在防水施工之前,应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杂物进入,确保排水畅通,蓄水合格,将地漏内清理干净。4、做防水保护层时,不得在防水层上拌砂浆,铺砂浆时铁锹不得触及防水层,要精心操作,不得损坏防水层。二、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防水层空鼓、有气泡:主要是基层清理不干净,底胶涂刷不匀或者找平层潮湿,含水率高于9%;涂刷之前未进行含水率检验,造成空鼓,严重者造成大面积鼓包。因此在涂刷防水层之前,必须将基层清理干净,并做含水率试验。2、地面面层施工结束,进行蓄水试验,有渗漏现象:主要原因是穿过地面和墙面的管件、地漏等松动,烟风道下沉,撕裂防水层;其他部位由于管根松动或粘结不牢、接触面清理不干净产生空隙,接搓、封口处搭接长度不够,粘贴不紧密;防水保护层施工时可能损坏防水层;第一次蓄水试验蓄水深度不够。因此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相关工序应认真操作,加强责任心,严格按工艺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涂膜防水层施工后,进行第一次蓄水试验,蓄水深度必须高于标准地面20mm,24h不渗漏为止,如有渗漏现象,可根据渗漏具体部位进行修补,甚至全部返工。地面面层施工后,再进行第二遍蓄水试验,24h无渗漏为最终合格,填写蓄水检查记录。3、地面排水不畅:主要原因是地面面层及找平层施工时未按设计要求找坡,造成倒坡或凹凸不平而存水。因此在做涂膜防水层之前,先检查基层坡度是否符合要求,与设计不符时,应进行处理后进行防水施工,面层施工时也要按设计要求找坡。 1、地面二次蓄水后,已验收合格,但在竣工使用后仍发现渗漏现象:主要原因是卫生器具排水口与管道承插口处未连接严密,连接后未用建筑密封膏封密实,或者是后安卫生器具的固定螺丝穿透.防水层而未进行处理。在卫生器具安装后,必须仔细检查各接口处是否符合要求,再进行下道工序。要求卫生器具安装时注意成品保护。2、瓦屋面漏水处理措施本施工工艺适用于防水等级为Ⅱ级、Ⅲ级、Ⅳ级屋面防水,在大风或地震地区,则应采取措施使瓦与屋面基层固定牢固材料准备平瓦种类较多,主要为粘土平瓦、水泥平瓦与基层固定牢固注:上表所列的重量、有效面积、每平方米块数供参考。1)粘土平瓦(模压成形)的形状见图,其外观检查内容和方法见下表:2)脊瓦:其形状如下图:3)檩条、掾条、封檐板:二、施工机具瓦刀、泥桶、线坠、墨斗、铁抹子、方尺、铁水平、水桶、喷壶、靠尺、锹、扁錾子、手推车、沥青壶、长毛刷、扁毛刷、尼龙线、钉锤、木锤、活动扳手、螺丝刀、角钢桌、卷尺、手锯、钢丝钳、上弯扳手、下弯扳手、开口器、皮带吊索、吊具、橡皮锤、电动砂轮、切割机、手电钻、射钉枪和射钉、钨钢电动圆盘锯四、施工工艺流程1.1.操作工艺顺序清理基层→干铺卷材→钉顺水条→钉挂瓦条→铺瓦→检查验收→淋水试验1.2.操作要点1. 基层上的的灰尘、杂物清扫干净后,自上而下、平行于屋脊干铺一层卷材。卷材搭接顺序流水方向,搭接宽度不少于50mm。按设计要求间距在卷材上钉顺水条压实。顺水条表面应平整。1.在顺水条上拉通线铺钉挂瓦条,其间距应根据瓦的尺寸和屋面坡度确定。挂瓦条应铺贴牢固,上棱成一直线,表面平整。2.铺瓦前要选瓦。凡缺边、掉角、裂缝、砂眼、翘曲不平、张口缺爪的瓦,不得使用。通过铺瓦预排,山墙和天沟处如有半瓦,应预先锯号。3.上瓦要自上而下两坡同时对称上,严禁单坡上瓦,以防屋架受力不均导致变形,挂瓦宜采用“一步九块瓦”方法。上瓦时九块平瓦整齐捆成一摞,均匀平稳的摆在屋面上,位置应相互交错。4.挂瓦应从两坡的檐口同时对称开始。每坡屋面从左侧山头推进。屋面端头用半瓦错缝。瓦要与挂瓦条挂牢,瓦爪与瓦槽要搭接紧密,并保证搭接长度。檐口瓦要用镀锌铁丝栓牢于檐口挂瓦条上。当屋面坡度大于50%时、大风和地震地区,每片瓦均需用镀锌铁丝固定于刮瓦条上。瓦搭接要避开主导风向,以防漏水。檐口要铺成一条直线,瓦头挑出檐口长度50~70mm。天沟处的瓦要根据宽度及斜度弹线锯料沟边瓦要按设计规定伸入天沟内50~70mm,靠近屋脊瓦处的第一排瓦应用水泥砂浆固定牢。但切忌灰浆突出瓦外,以防止此处渗漏。整坡瓦面应平整,行列横平竖直,无翘角和张口现象。5.脊瓦要在平瓦挂完后拉线铺放。接口需顺主导风向。扣脊瓦要用1∶2.5石灰麻刀砂浆铺座平实,其搭接缝用水泥石灰砂浆嵌填,缝口平直,砂浆严密。铺好的屋脊斜脊表观平直无起伏现象。在泥背或钢筋混凝土基层上铺放平瓦时,前后坡应自上而下同时对称、分别分两层铺抹,待第一层干燥后再抹铺第二层,随抹随铺平瓦。质量标准:主控项目1.平瓦及脊瓦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批报告.2.平瓦必须铺置牢固,地震设防地区或坡度大于5%的屋面,应采取固定加强措施。一般项目1.挂瓦条应分档均匀,铺钉平整、牢固;瓦面平整,行列整齐,搭接紧密,檐口平直,脊瓦在两坡面瓦上的搭盖宽度,每边不小于40mm;瓦伸入天沟、檐沟的长度为50~70mm;天沟、檐沟的防水层伸入瓦内的宽度不小于150mm;瓦头挑出封檐板的长度为50~70mm;突出屋面的墙或烟囱的侧面瓦伸入泛水宽度不小于50mm。2.脊瓦应搭盖正确,间距均匀,封堵严密,屋脊和斜脊应顺直,无起伏现象。3. 泛水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顺直整齐,结合严密,无渗漏,平瓦屋面与立墙及突出屋面结构等交接处,均应做泛水处理。天沟、檐沟的防水层,应采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沥青防水卷材、金属板材或塑料板材等材料铺设。成品保护瓦屋面属非上人屋面,严禁在瓦屋面上行走及堆放材料。安全与环境1.卷扬机操作工应持证上岗。2.屋面临边应有护栏及竖挂安全网进行围挡。3.操作工人进岗前应进行三级安全教育。4.对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5.操作工人在屋面作业时严禁乱扔乱抛材料。6.操作工人上岗前正确佩戴安全帽并严禁酒后作业。7.现场临时用电应按照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进行设置。8.破损材料应集中运到垃圾堆放区。施工注意事项1.平瓦屋面的横缝、竖缝,一般不得同砂浆封堵。如需封堵时,封堵砂浆不应露出缝口之外,可将砂浆嵌入瓦下,避免砂浆干缩开裂后,水从裂缝中渗入漏水;2.挂瓦时,操作工人应避免在瓦上行走。如必须时,脚应踩在瓦的端头,使瓦不被踩断。挂瓦过程中发现坏瓦,应及时剔除更换。质量记录1.使用的各种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及进场的复试记录;2.隐蔽工程检查资料及各工序的质量评定资料;3.施工中的配合比、计量记录、养护记录,工序间的交接资料;4.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5.施工日志第十三节外装色泽不一,大角窗套、装饰线条不顺直,有保温层的外墙面不平整等防治措施(一)、门窗洞口移位变形原因:浇筑时洞口两侧混凝土未对称、均匀进行浇筑、振捣。 防治措施:浇筑时应防止混凝土冲击洞口模板,洞口两侧混凝土应对称、均匀进行浇筑、振捣。模板穿墙螺栓应紧固可靠。(二、)梁柱接头几何尺寸不规则;上下柱错台原因:梁柱接头模板碎拼,未进行专项模板设计,加固不牢。上下楼层轴线定位放线有误差。防治措施:梁柱接头模板应进行专项模板设计,采用定型模板,严禁碎拼,并加固牢靠。楼层放线应对不同层位进行复核,并有专人负责,防止误差积累或放错线。(三、)截面尺寸、垂直度、平整度、轴线位移超允许值过大原因:(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平,未用抹子找平压光。(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支撑松动,土层浸水,致使新浇筑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3)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时就上人,使表面出现凹凸不平或印痕。防治措施:(1)混凝土浇筑后严格按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2)模板、支撑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支柱和支撑必须支承在坚实的土层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并防止浸水,以保证结构不发生过量下沉。(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模板和支撑情况,如有松动变形,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加固好。(4)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上人操作。(四)、位移、倾斜基础、柱、墙以及预埋件中心线对定位轴线,产生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的偏移,或柱、墙垂直度产生一定的偏斜(称倾斜),其位移或倾斜值均超过允许偏差值。原因:(1)模板支设不牢固或斜撑支顶在松软地基上,混凝土振捣时产生位移或倾斜。如杯口采用悬挂吊模法,底部、上口如固定不牢,常产生较大的位移或倾斜。 (2)门洞口模板及预埋件固定不牢靠,混凝土浇筑、振捣方法不当,造成门洞口和预埋件产生较大的位移。(3)放线出现较大误差,没有认真检查和校正,或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造成轴线累积误差大,或模板就位时没有认真吊线找直,致使结构发生歪斜。防治措施:(1)模板应固定牢靠,对独立基础杯口部分如采用吊模时,要采取措施将吊模固定好,不得松动,以保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2)模板应拼缝严密,并支顶在坚实的地基上,无松动;螺栓应紧固可靠,标高、尺寸应符合要求,并应检查核对,以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或倾斜。(3)门洞口模板及各种预埋件应支设牢固,保证位置和标高准确,检查合格后,才能浇筑混凝土。(4)现浇框架柱群模板应左右均拉线以保持稳定;现浇柱预制梁结构,柱模板四周应支设斜撑或斜拉杆,用法兰螺栓调节,以保证其垂直度。(5)测量放线位置线要弹准确,认真吊线找直,及时调整误差,以消除误差累积,并仔细检查、核对,保证施工误差不超过允许偏差值。(6)浇筑混凝土时防止冲击门口模板和预埋件,坚持门洞口两侧混凝土对称均匀进行浇筑和振捣。柱浇筑混凝土时,每排柱子底由外向内对称顺序进行,不得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以防止柱模板发生倾斜。独立柱混凝土初凝前,应对其垂直度进行一次校核,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7)振捣混凝土时,不得冲击振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以防止模板产生变形或预埋件位移或脱落。第十四节排水管道倒坡、渗漏、地漏标高掌握不准确等通病防治措施(一)、室内给水安装主要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室内给水隐蔽管道漏水或断裂表现在地面或墙面局部返潮或渗水严重影响使用。1.1.原因分析: 一是水压试验不严格;二是管材、管件有裂缝或砂眼以及接口处渗漏;三是管道支墩位置位移,受力不均匀,造成接口处断裂;四是冬季施工时水压试验完毕后管道内水没排净,造成管道或管件冻裂;五是管道埋土未夯实,造成管道接口处受力过大,接口处渗漏。1.2.治理方法:1)要在施工前严格检查管材及管件的产品质量,严格按《山东省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要求进行水压试验。2)管道严禁敷设在冻土或未经夯实的松土上,管道支墩要按规定设置;冬季进行水压试验完毕后要用空压机吹洗干净;管道埋土要分层夯实,避免管道局部受力过大,造成接口处渗漏。(二)、塑料给水管漏水2.1.表现在管道通水后接口处或管件渗漏。2.2.原因分析:未按规定进行水压试验;热熔或电熔温度过大和过小,没按规定施工;管材管件本身产品质量不好。2.3.治理方法:1)要把好材料进场关,不合格材料不准使用。2)要严格按《山东省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水压试验。(三)、管道结露3.1.表现在夏季管道结露,特别是安装在顶棚的给水管道会误认为管道漏水。3.2原因分析:管道没有防结露保温措施;保温不严密,保温厚度不够;保温材料不合格。3.3治理方法:1)按设计要求选择保温材料。2)认真检查保温质量,确保保温层厚度和严密性。3)当设计无要求时施工单位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设计变更。(四)、室内排水安装主要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4.1.塑料排水管道穿楼板处漏水4.2.防治措施:1.易产生积水的房间,如厨房、厕所等,应设置地漏。 2.地坪应严格找坡,坡向地漏,坡度以1%为宜。3.排水塑料管穿楼板处在管外壁粘贴与管道同材质的止水环,与细石混凝土接触的管外壁可涂刷胶粘剂再涂抹细砂,模板支设要牢固,与楼板接触紧密、无缝隙,浇捣细石混凝土分两次进行,细心捣实。(五)、排水管道堵塞5.1防治措施:及时封堵管道甩口,防止杂物掉进管内。5.1.2管道安装时,应对管道对光检查,是否有杂物。5.1.3卫生器具安装前认真检查管道甩口,并清理管内杂物。5.1.4.保持管道坡度顺直,不得有倒坡。5.1.5.合理使用管件,埋地管道应使用Y型三通、立管底部应使用两个45o弯头,以便流水通畅。5.1.6.验收前应做管道通球和通水试验检查。(六)、排水管道甩口不准6.1防治措施:6.1.1.预流孔洞时应掌握卫生器具的安装尺寸,套管绑扎要牢固(以免浇灌混凝土时位移)。6.1.2.立管安装前应对照图纸对预留的孔洞进行修正,必要时应做样板。(七)、卫生器具安装主要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7.1大便器与排水管连接处漏水防治措施:楼板灌洞前,应对孔洞周边进行清理,支设模板,将孔洞浇水湿润,用不低于C20混凝土分二次进行浇灌、捣实,浇灌后的孔洞宜低于楼板10~20mm,用水泥砂浆抹光、压实。安装大便器排水管时,甩口高度必须高出地面10mm,坐标应准确。安装大便器时,铸铁排水管承口应选用大口径管或塑料管箍,以保证蹲便器插口插入的深度,大便器排出口应对准承口中心,四周的油泥应均匀、密实,经检查合格后再进行隐蔽。大便器安装应稳固、牢靠,严禁出现松动或位移。 蹲便器皮碗处漏水防治措施:1).大便器安装前先检查冲水口是否光滑,选用相应的胶皮碗,不得使用再生胶制作的产品,绑扎皮碗时应注意不要划伤皮碗。2).冲洗管应与冲水口对正,胶皮碗不得扭曲,用14号铜丝正反方向绑扎两道。3).冲洗管与大便器连接处,经通水试验检查无渗漏后,填砂防护,再进行抹面或镶贴面层。(八).池排水栓或地漏周围漏水8.1防治措施:8.1.1.排水栓或地漏安装,应在抹面或镶贴面层之前进行安装。8.2.2.安装后应对孔洞周边进行清理,应支设模板,将孔洞浇水湿润,用不低于C20混凝土分二次进行浇灌、并捣实。(九)、座便器安装不牢固9.1防治措施:9.1.1.埋设地脚螺栓时,应认真清理孔洞并浇水湿润,待水泥砂浆达到强度后,再安装大便器(胀管螺栓可在安装大便器时一次完成)。9.1.2.安装大便器时,大便器底部应使用砂白灰填充,大便器稳固后,不得随意晃动。9.1.3.地脚螺栓紧固后,应对大便器底部挤压出的余灰进行清理,待干燥后,使用防水密封胶对大便器周边进行封闭。(十)、室内采暖安装主要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采暖干管坡度不符合要求1.1.防治措施:1)管段焊接或丝接后,应对管段进行调直后再进行安装。2)管道支、托架间距应严格按要求敷设。3)管道穿墙处堵洞时,要检查坡度是否符合要求。 (十一)、散热器支管坡度过大或倒坡11.1.防治措施:1)测量立管长度应在土建地面施工完毕或找平层完成后进行。2)测量立管长度时应考虑散热器支管的长度加1%坡度,来计算散热器接口与供、回水三通之间的间距。3)测量立管时应使用钢尺,尽量不使用皮尺(因皮尺使用一段时间后精度比钢尺每米相差约5mm),每支立管和每节立管应编号记录。(十二)、管道堵塞12.1.防治措施:12.1.1)管材锯断后的管口,应认真清理毛刺。12.1.2)使用管材时,应对管材进行敲打和对光检查。12.1.3)管道中断安装时,管口应临时封堵严密。12.1.4)系统安装完毕,按要求对管道系统进行清洗。(十三)、管道保温外观粗糙13.1防治措施:13.1.1)保温材料应选用质量合格的产品。13.1.2)岩棉管壳缠玻璃丝布时,松紧应适度。聚胺脂瓦块接缝应平整,不平整的部位经修补后再缠玻璃丝布。涂刷保护层时应顺玻璃丝布的压茬方向涂刷。13.1.3)选择工作认真有经验的人员操作,加强管理,认真检查。)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十四)、散热器安装不稳固14.1)防治措施:14.1.1)轻质墙体和空心墙体,应在散热器托钩部位砌筑实心材料,托钩和拉杆埋设后,须经24h养护才能挂装散热器。14.1.2)托钩安装前,应对托钩进行整形,与散热器颈部相吻合。14.1.3) 落地安装的散热器,当地面不平和散热器支腿不平时,不得使用木垫,应使用铅垫。(十五)、铸铁散热器漏水15.1)防治措施:15.1.1)散热器组对后和整组出厂的散热器,安装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时间不小于3min。15.1.2)选用质量合格的耐热橡胶垫。15.1.3)试压后的散热器往楼上搬运时应立放搬运,不得平放搬运,以免对丝接口处松动渗漏。(十六)、管道面漆色泽不一致16.1)防治措施:)要由有经验的人员调配银粉漆,调配后应先试刷(最好使用银粉浆)。16.1.2)涂刷第二道面漆时,应使用同一批调配的银粉漆。16.1.3)涂刷同一根管道或同一室内的散热器,涂刷不能中断,刷子拉动要均匀不漏刷。有漏刷的部位不能找补,要整根管重新刷一遍。第十五节电气工程箱体开孔不规范,布线不整齐、不美观,开关不贴标识等通病防治措施(一)、普通灯具安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1)质量通病1.1.1)软线吊顶的保险扣脱出吊盒和灯口,吊盒不在底座中心,软线不挂锡。1.1.2)吊链或吊杆式日光灯不垂直,吊链呈“八”、“V”形,灯罩不水平。1.1.3)成排灯具安装,不顺直偏差较大。1.1.4)需接地的灯具金属外壳,没有保护接地或接零。1.1.5)花灯扣碗盖不住孔洞,木结构吸顶式组合花灯,防火处理不认真,有烤焦木顶棚现象或引起火灾。1.1.6)灯具油漆脱落外观变形。)通病治理计划目标 在施工前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对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应重点进行技术交底,施工时重点检查,免得返工重作,监理应加强检查,特别是第一个或第一排灯具的检查。)采取措施(二)、软线吊灯的保险扣脱出吊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1、采用了塑料软线吊灯。塑料软线直径细容易脱落,应采用编织线(紫花线)结好安全扣。2、吊盒不在底座中心。在安装前将吊盒在底座先画好线,安装时按画线安装。3、软线不挂锡。在按要求截取导线时,先将导线两端剥去线皮扭紧统一挂锡,在灯具组装时进行检查,避免漏挂现象。(三)、吊链式、吊杆式日光灯不垂直,吊链呈“八”、“V”形,灯罩不水平主要原因是定位放线,与灯具组装脱节,定位放线时应了解灯具吊链的间距,或者订货时提出要求,如先已定位放线、组装灯具时应按定位放线要求组装灯具,以保证灯具吊链的垂直度;水平度应调整吊链,特别是不应让导线受力,使灯具不平衡,吊链受力不均。吊杆式日光灯不垂直铁盒上部可采用吊钩,锁母安装,使垂直于地面,以保证灯具平整。(四)、成排灯具不顺直主要原因没放线特别是纵横交叉的成排灯具必须放十字交叉线,安装时,按防线定位进行固定以保证横平竖直,纵横成线。(五)、需接地的灯具金属外壳没接地或接零主要原因灯具无接地螺栓,设计无接地线;在接到图纸后,低于2.4m的灯具设计无接地,图纸会审时应提出解决办法;灯具进场验收无接地螺栓为不合格灯具,一是退货拒绝验收,如有补救措施应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供货单位可共同协商,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签定洽商记录。 (六)、花灯扣碗盖不住洞口主要是抹灰不到位或安装时破坏较大,安装前先修补洞口,使扣碗盖住洞口;木结构吸顶式组合花灯,在安装前应进行防火处理、按要求刷防火涂料,灯泡距木结构太近应用防火不然材料进行隔离,如石棉板、石棉垫等,以免引起火灾。(七)、灯具油漆脱落,外观变形一般是运输、安装时或保管不良造成。在进行验收时油漆脱落,变形应供货单位负责,可拒绝验收,进场后应加强保管、安装的管理,分清职责,以保证工程质量。(八)、普通灯具安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8.1)质量通病)游泳池和类似场所灯具(水下灯及防水灯具)安装,有透水短路现象。)应急照明灯在主电源停电后,备用电源不能及时投入运行。)金属外壳接地不好有漏电现象。)防爆灯具灯杆长、且采用木台、封闭不好,造成隐患。(九)、通病治理计划目标在施工前作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对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应进行重点交底,施工时应先做样板,以样板开路,施工单位应对易出现质量通病进行重点检查,采取措施,监理人员应及时检查,以免返工重做,造成浪费。(十)、采取措施1)游泳池和类似场所灯具安装,有透水短路现象;主要原因是导线连接封闭不好,接线盒或灯具进线处防水堵料封堵不严透水所造成。1.1)采取措施:在施工时导线连接封堵要严密,接线盒和灯具进线处应认真填塞防水堵料,确保不渗水。2) 应急照明灯在主电源停电后,备用电源不能及时投入运行;主要原因在安装完成时可能没进行调试,建设单位无人管理,在因交付使用时建设单位无专人负责,特别自带电源型应急灯失效;采取措施:施工通电试验要认真做好记录,监理应旁站确认备用电源无问题方可签证,分清责任,建设单位接管后应配专业人员管理,经常检查,自带电源型应急灯失效后应及时采取措施,以免需要时出现问题。3)灯具金属外壳接地不好、有漏电现象;原因主要是接地不牢和漏做,但防爆灯具丝扣连接有的不要求做跨接线,采用导电性防锈脂或电力复合脂,连接时涂抹不到位或漏涂产生接触不良造成。4)采取措施:灯具金属外壳接地不好,有漏电现象,施工时严格把关,外壳接地,而且应牢固,压线加弹簧垫。在做防爆配管或灯具及接线盒连接时,涂抹电力复合脂或导电性防锈脂要到位,且不得漏涂,安装时应进行导电检测。5)防爆灯具杆长,且采用木台、封闭不好,造成隐患。原因是对防爆要求认识不足,防爆灯具不应采用木台,应为配套的防爆接线盒,木台满足不了防爆要求。(十一)、开关、插座、风扇安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1.1)质量通病11.1.1)接线盒埋设深,特别是木装修和软装修时埋设深,开关、插座安装后留有火灾隐患。11.1.2)钢管配管进入箱盒没固定,丝接没有根母或备帽造成接线盒接地不好。)开关、插座盒高度不一致,(并且未贴标识)。11.2)质量通病治理计划目标在施工前作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时,对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应进行重点交底,施工时应先做样板,以样板开路,施工单位对易出现质量通病进行重点检查,采取措施,监理人员应及时检查,以免返工重做,造成浪费。11.3)采取措施.接线盒埋设深应加套盒,钢制接线盒加套盒应采用焊接点焊在一起,点焊应不少于2处长度不应少于10mm,镀锌盒应在套盒底部加设孔耳与原盒对应用螺栓连接,连接不少于2处,使接线盒为一个电气通路,保证接地良好。套盒应与墙面或板面平齐,消除火灾隐患。.钢管配管进入箱盒没固定,丝接没有根母或备帽,在穿线前就应对配管进行检查,发现此类情况应及时处理,非镀锌管可采用焊接,镀锌管丝接必须加根母或备帽。.开关、插座盒高度不一致,是预留时所造成,穿线前检查开关、插座盒,高度不 一致应调整或重新安装、.并且经三检制验收、各项验收符合要求、标识明确。(十二)、接地装置安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2.1)质量通病12.1.1)接地装置埋设深度、长度不足。12.1.2)垂直接地体与水平接地体搭接倍数或焊缝面和长度达不到要求。12.1.3)接地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体的连接,在垂直接地体的顶部焊接。12.1.4)用钢管或角钢做接地体端部,锤击时砸劈。12.1.5)焊缝处防腐不好。12.2)通病治理计划目标在施工前应对经常发生的通病有针对性的计划:重点检查,要求达到符合规范要求,监理应对隐蔽工程进行平行检查。12.3)采取措施⑴.接地装置沟、槽、坑开挖后应对深度、长度进行现场复检,进行实测实量,坚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应检查。⑵.垂直接地体与水平接地体连接应按《山东省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的标准要求搭接或焊接,并保证焊缝面和长度满足要求;并严格检查,监理(建设单位)检查验收后,方可隐蔽。⑶.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体连接,水平接地体应在垂直接地体顶部50mm以下。⑷.钢管或角钢接地体顶部应作保护帽,防止劈裂。⑸.焊缝处防腐应清除焊渣,刷沥青漆两度,不得使用块状沥青涂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