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试题

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试题

ID:77583443

大小:7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1-26

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试题_第1页
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试题_第2页
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试题_第3页
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试题_第4页
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试题_第5页
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试题_第6页
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试题_第7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年金华化学部分试题及参考答案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Cl—35.5Na—23Ba—137卷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5.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B.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和微粒是原子C.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D的微观符号可表示为N2D.该反

2、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转换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9.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A.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所以CH4、CO2都是有机物B.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所以电离能产生H+的化合物是酸C.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12.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与酸反应,小科同学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简易酸碱灭火器装置,并进行操作。操作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实验现象:A试管溶液变红色,B试管中有

3、白色沉淀生成。则残留液中含有的溶质有()A.盐酸B.碳酸钠C.硫酸钠D.氯化钠卷Ⅱ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17.气体的的备是科学实验基本技能之一。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初中科学中常见的气体。(1)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2)实验室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A装置,选择A装置的依据是。21.在室温条件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2)乙溶液在加50mL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减小的是。①溶解度②溶质质量分数③溶剂的质量④溶液的密度25.有一包白色固体

4、样品,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Ⅰ.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Ⅱ.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2)C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三、实验探究题(26题5分,28题7分,29、30题8分,共35分)26.人体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人体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FeC

5、l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该同学在28℃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1)提出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哪个更高?(2)猜想与假设:。(3)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等。(4)实验步骤: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并各注入3mL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②向1号试管内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向2号试管内;③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情况。(5)预测实验结果:请写出一种可能的实验结果:。(6)在以上探究

6、的基础上,该同学又完成了“探究温度对猪肝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判断的理由是。28.已知某混合气体由H2、CO和CO2三种气体组成。为验证该混合气体成分,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方案。根据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C在实验中的作用是。(2)仅根据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红这一现象,能否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CO?请判断并说明理由。(3)小丁根据装置E中出现白色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的实验现象,得出该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存在的结论。你认为结论是否可靠?若可靠

7、,请说明理由;若不可靠,请对图1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4)图1方案中B装置可用来吸收CO2但没有现象。为证明CO2和NaOH能发生反应,小丁又设计了图2所示的方案。则图2方案中所加试剂X应该是。30.小苏打(NaHCO3)和食盐(NaCl)是厨房中常用物质。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拓展性研究。(一)定性分析【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实验方案】【实验结论】该白色固体由NaHCO3和NaCl两种物质组成(1)基于上述实验结论,则步骤①中加入的过量稀酸应该是。(2)写出

8、步骤②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二)定量分析【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了测定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小吕、小周分别取a克该样品,设计了如下方案:小吕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