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春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ID:77817437

大小:48.22 KB

页数:42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简单2019
春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_第1页
春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_第2页
春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_第3页
春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_第4页
春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_第5页
春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_第6页
春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_第7页
春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_第8页
春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_第9页
春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_第10页
资源描述:

《春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春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一、水痘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患者以婴幼儿多见,集体儿童亦为易感人群,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等容易发生局部暴发流行。水痘的平均潜伏期14-21天,多为15—17天。易感者接触病人后约90%会传染发病,病初症状较轻,可出现微热,全身不适。发热的同时或1一2日后,躯干皮肤、粘膜分批出现和迅速发展为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水痘病毒可波及多脏器,还可并发皮肤感染、肺炎、脑炎等。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极少数人出现严重并发症。部分病人恢复后体内可潜伏病毒,成年后某些诱因可引起复发成为带状疱疹。主要预防措施:1.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2,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3.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自发病起21天左右)。4.对易感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 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二、流感(一)什么是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二)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浑身酸疼无力;怕冷;多伴有呼吸系统的症状,比如流鼻涕和干咳。流感也可能引起腹泻和呕吐。流感还能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三)流感的潜伏期有什么特点?流感的潜伏期为1-4天,平均为2天。成人流感发病前一天和发病后一周左右都可以传染,儿童流感传染性更强,最长发病后10天仍有传染性。(四)流感的传染源有哪些?流感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自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轻型患者在传播上有重要意义,隐性感染者排病毒的数量较少而时间短,故传染意义不大。(五)流感是怎样传播的?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流感病毒存在于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说话、咳嗽和打喷嘎等方式喷出飞沫,散布在空气中,被易感人群吸入到呼吸道里,则侵入其上皮细胞中,使其坏死、脱落,引起发病。另外流感还可以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帕或衣物传播。 (六)流感的并发症有哪些?流感并发症有肺炎、支气管炎、心肌炎、心包炎,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可因流感引起严重并发症而入院,甚至死亡。(七)预防流感有哪些有效的方法?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某些容易因流感而出现并发症的人尤为有效。药物金刚炕胶盐酸盐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易产生耐药性,一般仅用于治疗。此外,还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包括: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嚷后)应立即洗手。3、打喷嚷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5、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6、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己必须外出时,最好戴上口罩。(A)得了流感后有药物治疗吗?没有特效药,主要靠对症治疗。病人早卧床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予易消化饮食,保持鼻、咽、口腔的清洁卫生,防止继发感染。 (九)流感和感冒的区别主要有哪些?普通感冒(commoncold),俗称伤风”属于一种上呼吸道感染,由各种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而流感则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从典型症状看,流感起病急,伴发热(多以高热为主,常达39C)、头痛、全身酸痛、疲乏等症状,全身中毒症状显著(可影响正常工作),也可伴发咳嗽、流涕及咽痛等呼吸道症状。流感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传播,传染性强,一旦有病例出现,常迅速传播。感冒的症状没有流感严重,但比较多样化,以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主,如喷嘎、鼻寒、流涕、咽痛、咳嗽等。一般患者少有局热,全身症状不显著。(十)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与流感的区别主要有哪些?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一般只发生在禽类动物中的流感病毒偶然感染了人类而引起的疾病,而流感是人类中常见的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由于同属一大类病毒,因此所引发的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人流感病毒长期存在人间,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接触传播。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通过人与禽类动物及其排泄物接触而感染。从流行特征上,人流感的流行相对较快,通常从大城市开始流行,在人员密集的地区易造成大流行。从临床表现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上呼吸道症状比流感轻,但下呼吸道较早、较严重,病死率也较高。(十一)我国流感的高发季节是什么?我国流感的流行有一定的地域和时间特点,北方流行多发生在冬春季,南方则有冬季和夏季两个流行高峰。三、流行性腮腺炎 此病为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腮腺肿胀带有疼痛感为其特征,多数患者有发烧和轻度全身不适感。少数病人脑膜、肝、心、胰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此病潜伏期一般平均为18天,多数患者先发现耳下部腮腺肿大,也有的患者先出现发烧、身体不适、食欲不振,过数小时或2天后发现腮腺肿大,2〜3天达高峰,肿胀部位有疼痛,开口咀嚼时更明显,颊内腮腺管口可见红肿,肿胀可持续4〜5天,以后逐渐减退,整个病程约7〜12天。预防措施:患者必须隔离,直至肿胀完全消退后一个星期方可解除。腮腺炎患者需卧床休息,吃流质食物,可用硼砂溶液漱口,发烧高者可吃退烧药,呕吐重、不能进食者,可采取输液治疗,采用中药疗法主要以清热解毒为主,也可用中药西制的方法制成腮腺炎注射液,肌肉注射,局部冷热敷均可减轻疼痛,患处敷上如意金黄散效果较好。四、手足口病1、何谓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小儿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2'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该病发病前一般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患儿突然起病,发热通常在38C左右,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在患儿手、足、口腔粘膜以及臀部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由于口腔溃疡会伴有疼痛,患儿往往会流涎、拒 食,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自行消退,同时体温也会下降。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患手足口病后会伴有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弛缓性麻痹、心肌炎等,这类患儿大多持续高热,病情发展迅速,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多在发病后3—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3、手足口病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的?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但成人由于自身免疫机能的完善,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而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S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控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4、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目前该病尚无特殊的预防方法,但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①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②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③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④家长要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家禽、家畜要圈养,避免人、畜混住一处,尤其要减少儿童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五、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约90%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为多。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的小学及幼儿园容易发生流行。麻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通常要直接与患者接触才被感染,通过第三者或衣物间接传染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出疹前后5天内为本病的传染期。没有患过麻疹的,不论男女老幼皆易受到传染。6个月以下的小儿从母体获得免疫力可暂不受传染。如果母亲没有患过麻疹,新生儿也能发病。患病后大多能获得终身免疫,个别人可能两次患麻疹。麻疹潜伏期一般在8〜14天左右,少者可短到6天,接受过免疫注射者可延长至3〜4周。起病有发热、咳嗽、流涕、打喷嚏、咽喉痛、眼结膜充血、流泪、怕光、眼睑浮肿、精神不振、烦燥啼哭、食欲减退,有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易与上呼吸道感染混淆。至第2、3天口腔粘膜充血、粗糙。在颊粘膜出现如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小点,周围绕以红晕,有时在齿龈及唇粘膜上也有发现,医学上称为麻疹粘膜斑”,是诊断麻疹最早而可靠的依据。麻疹患者一般第4天出现鲜红色或玫瑰色的细小斑丘疹,皮疹先在耳后、颈部、发际出现,逐渐由上而下蔓延到前额、面部、躯干四肢、手掌 及足底。皮疹可相互融合成片,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皮疹2〜5天出全,在出疹时体温上升可达40C左右,中毒症状加重,精神委靡、咳嗽加重、两眼红肿、声音嘶哑,有时出现腹泻。肺部呼吸音增粗、颈淋巴结和肝脾肿大。随着体温逐渐恢复,皮疹依出疹顺序消退,附有糠枇样细屑并留下浅褐色色素沉着。民间归纳为三齐、四透、五退、七净。麻疹患者如果治疗、护理不当,易出现并发症,较常见的有麻疹喉炎、肺炎、脑炎、中耳炎、角膜炎、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其中麻疹肺炎若再合并心力衰竭、败血症、腹泻引起脱水和酸中毒等情况,不及时救治,会发生生命危险。由于计划免疫的开展,目前相当一部分麻疹患者的临床表现变得不十分典型,易与风疹、幼儿急诊、病毒疹、尊麻疹以及水痘、湿疹、猩红热、药物疹等混淆,应注意鉴别诊断。麻疹的预防主要有: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②隔离患者。麻疹传染力强,在流行期间,医疗防疫部门应组织医务人员对患者定期进行家庭访视,做到病人不出门,医药送上门”,直到出疹后5天。托儿所、幼儿园要设置临时隔离室对患者进行隔离。对接触者应进行隔离观察2〜3周;如无症状,才能回班活动。麻疹患者停留过的房间应开门窗通风20〜30分钟。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后应脱去外衣洗手,或在户外活动20分钟后再接近易感者。③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④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 ⑤自动免疫: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者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即使得病,病情也较轻。⑥被动免疫:在麻疹流行期间,对没有接种过疫苗的年幼、体弱易感者,在接触患者5天以内,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可能免于患病或减轻病情。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禽流感之后的症状与禽类表现出的禽流感症状有所不同。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流感中心研究员郭元吉介绍,人感染禽流感的症状与人流感症状极为相似,在临床识别上有相当的难度。患者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早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有恶心、腹痛、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还有一些病人会并发眼结膜炎,患者的体温大多持续在39摄氏度以上。病情发展后,一些患者会出现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有胸控积液。少数患者病情可能恶化,发展成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控积液、肾衰竭、败血症休克等多种并发症而死亡。郭元吉说,由于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已经出现并显现出很高的死亡率,近年国际上已将禽流感视为人类新出现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并列为国际反生物恐怖内容之一。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预防:首先是不与活禽接触。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存活很久,在禽的粪便中能够存活105天,在羽毛中间能存活18天,所以接触病禽的人感染的机会要大得多。专家建议:要养成接触禽类、禽蛋和生冷禽类制 品后勤洗手的习惯,用洗手液和清水彻底洗净双手,儿童尤其应该避免与活禽接触。由于禽流感病毒对烧碱、醛类、氧化剂类、氯制剂类、双季胺盐类等普通消毒剂都敏感,所以平时对工作、生活的环境要经常消毒;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不便清洗的地毯;养鸟者更要加强对鸽舍鸟笼的消毒。另外,高温及紫外线都可以消灭禽流感病毒,60摄氏度下10分钟、100摄氏度下1分钟以及长时间日照均可杀死禽流感病毒,所以,应保持室内有充分的通风和日照。目前还没有可用于人类的禽流感疫苗,加上冬春季节又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所以人们应当加强锻炼,多休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最好掩住口鼻。一旦发生原因不明的肺炎,必须进行禽流感排查。专家还特别强调要改变采购和饮食习惯,要到正规的卖场和商业网点采购经检疫过的包装好的禽肉,在目前这段时间里不要自行宰杀禽类。吃鸡肉、鹅肉、鸭肉等禽肉时一定要煮熟后食用,在厨房中务必将生熟分开。不熟的动物血液制品不要吃。此外,羽绒服、鸭绒被等是不会传染禽流感的。因为羽绒制品通常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环节处理,病毒存活可能性微乎其微,不太可能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但最好不买小商贩提供的廉价羽绒制品。传染病预防宣传教育材料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俗称库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好发年龄为学龄前及学龄儿童,2岁以下的宝宝很少发病,其原因是来自母亲体内的特异性抗体没有完全消失。3岁后的小儿得腮腺炎的机会逐渐增多。在人群中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的流行性腮腺炎隐性感染者很多,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腮腺炎的传染源。腮腺炎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唾液飞沫传播到外界空气中。体内没有此种病毒抗体的人,通过鼻粘膜、口腔粘膜吸入了这种带病毒的唾液飞沫,病毒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腮腺,有时也可以到达颌下腺、舌下腺、胰腺和性腺等部位而发病,从腮腺肿大前数日到整个腮腺肿大期间都有传染性。世界各地都有流行性腮腺炎病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但以冬春两季为流行高峰。在集体儿童生活的环境中,容易出现暴发流行。得过腮腺炎的孩子绝大多数都能获得终身免疫。流行性腮腺炎是累及多个脏器的全身性疾病。发病时,多数病人以耳下腮腺肿胀为最早症状,而少数在腮腺肿大前1〜2日内可以出现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和咽炎等不同的症状。腮腺肿大是本病最常见的主要表现,多为一侧先肿,1〜2日后另一侧也肿大。也有两侧同时肿大者。腮腺肿大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后、向下扩展,逐渐加剧,2〜3日可达到高峰,以致面部轮廓变形。此时体温可上升到39c〜40C。患儿感到腮腺肿痛及感觉过敏,咀嚼时加重,表面 灼热,有弹力感及触痛。口腔颊内腮腺管口有时红肿,不流脓。唾液增加或减少。腮腺肿大可持续约4〜5日,体温常在1〜6日降至正常。本病除腮腺肿大、发热外,还可出现呕吐、头痛及食欲减退等症状。全病程大约为1〜2周。一般情况下此病是没有危险的,但腮腺炎病毒是可累及多个脏器的全身性疾病,特别是年龄较小、体质较弱的孩子出现并发症时,还应格外注意。腮腺炎的主要并发症包括:(1)腮腺炎脑炎:在腮腺肿大前后各两周内,可以出现发热、头痛、呕吐、嗜睡及颈部强直等症状,应考虑为腮腺炎脑炎。此种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但有些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必须加倍警惕。(2)心肌炎:在腮腺肿胀期或恢复期,可并发心肌炎、心包炎。表现为面色苍白、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因心力衰竭而死亡。(3)胰腺炎:在腮腺炎期间,出现腹上区疼痛等症状。(4)睾丸炎:青春期男童,可在腮腺肿大的同时或其前后,出现高热、下腹疼、睾丸肿胀等睾丸炎临床表现。(5)其它:个别患儿还可出现肾炎、乳腺炎、卵巢炎、甲状腺炎、胸膜炎、肺炎及关节炎等并发症。出现以上各种并发症时,应立即去医院进行诊治,以免延误病情。什么是麻疹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虽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发病为多。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患者的皮肤上将会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急性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从潜伏期最后1到2天至出疹后5天内都具 有传染性。患者的口、鼻、咽、眼的分泌物均含有病毒,并随飞沫排出体外,故呼吸道飞沫为主要传播途径。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最多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病后有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小儿由母体中带来的麻疹抗体要到出生8个月以后才完全消失,所以麻疹疫苗的初次接种时间通常应安排在出生第八个月以后。对麻疹病毒至今尚未发现有特异的抗病毒药物,因此,治疗重点在加强护理、对症处理和防治并发症。麻疹的预防麻疹的预防主要有: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②隔离患者。麻疹传染力强,在流行期间,医疗防疫部门应组织医务人员对患者定期进行家庭访视,做到病人不出门,医药送上门”直到出疹后5天。学校、幼儿园要设置临时隔离室对患者进行隔离。对接触者应进行隔离观察2〜3周;如无症状,才能回班活动。麻疹患者停留过的房间应开门窗通风20〜30分钟。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后应脱去外衣洗手,或在户外活动20分钟后再接近易感者。③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④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⑤自动免疫: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者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即使得病,病情也较轻⑥被动免疫:在麻疹流行期间,对没有接种过疫苗的年幼、体弱易感者,在接触患者5天以内,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可能免于患病或减轻病情。 冬季传染病卫生宣传知识冬季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预防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疾病,享受快乐的生活和学习。冬季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以下几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传染病。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有甲、乙、丙三型,此病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强,易造成暴发性流行或世界性大流行。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呼吸道症状较轻。发现流感流行时,应减少集会,注意房屋通风并预防接种流感疫苗。患者居家隔离至病后5〜7天或热退2天。2、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也叫“库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常在幼儿园、小学里流行。这病一般一生只患一次。隔离期限一般认为应从发病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3、水痘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其特点为全身皮肤分批出现散在的斑疹、丘疹和水疱疹,并伴发热。一般水疱疹结痂即愈,少留疤痕。水痘传染性很强,必须早期隔离患者,直到隔离期满。保护易感人群:水痘减毒活疫苗可用于应急接种,接触后3天内接种疫苗,可以得到保护,接触后5天内接种,可阻止水痘在病房内流行。水痘疫 苗可用于所有易感者,是水痘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此外,对水痘患者的用具等要暴晒或煮沸消预防措施:首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净化室内环境、保持适度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入室内。同学们要记得给教室经常开窗通风,课间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其次,要睡眠充足,多喝水,保证饮食营养,多吃绿色蔬菜,适当补充维生素的摄入,千万不要偏食、挑食。适度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加快人体血液循环和代谢,增强对气候环境适应能力,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十分重要。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学校运动要避免大量出汗,不要随意脱外衣。第三,讲究个人卫生,做好个人防护。养成勤剪指甲、勤洗手的好习惯,尽量少去或不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如超市、宴请等。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同时,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接种流感、肺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疫苗。第四,要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如果生病了,要及时去医院就诊,积极治疗,切忌自己乱吃药或因忽视而耽误病情,还要及时报告老师,并留在家中休息,减少与其他人接触,避免感染他人。怎样预防传染病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形成的传播链。为此,要切实做到: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能力。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3、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4、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蝉螂等害虫。5、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交叉感染。6、传染病人接触过的用品及居室均严格消毒。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宣传资料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学校这种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冬春季寒冷,学生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教室内,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为了御寒,习惯把门窗笑得很严,室内外的空气很难交换,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带有病菌、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学生在教室时间长,空气不新鲜,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另外,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 1、流脑的预防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多在春季流行。该病的一般表现症状是: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暴发型起病急骤,常在24小时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者突发高热、身上有出血点、头痛、喷射状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流脑有以下并发症:脑及其周围组织因炎症或粘连可引起第H、皿、%及忸对颅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失语、大脑功能不全、癫痫等。脑室间孔或蛛网膜下腔粘连可发生脑积水,后者又导致智能障碍、癫痫等。经脑膜间的桥静脉发生栓塞性静脉炎后可形成硬膜下积水,多见于1・2岁的幼儿。当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效果不满意,恢复期出现抽搐,喷射性呕吐,特别伴有定位体征,颅内压持续升高,以及发热等即应想到硬膜下积水的可能。化脓性狂延性病变有结合膜炎、全眼炎、中耳炎、关节炎、肺炎、脓胸、心内膜炎、心包炎、睾丸炎等.流脑虽来势凶猛,发病急剧,但只要掌握发病规律,采取综合措施是可以预防的,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脑膜炎双球菌具有怕热、怕冷、厌氧的弱点,因此要经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居室内的温度要在18c-20C 湿度在50%-60%最为合适,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和地面,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让孩子多增加户外活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最为适宜,以提高小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在流脑好发季节,室内还可用食醋、艾叶等熏蒸消毒,杀灭病菌。1.保护易感人群,提高免疫能力。注意在流行期内,与流脑病例密切接触的人员均应接种疫苗。目前我国市场上供应的A+C群双价多糖疫苗,能有效诱导出抗体,免疫年龄在两岁以上的人群,次年不需要加强,3-5年后需加强接种。2.及时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治疗。在流脑流行季节,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咽喉痛等症状的病人,应提高警惕。若病人出现高烧不退、剧烈头痛、喷射呕吐等,应立即送医院检查,确诊者应隔离治疗。病人污染的环境、用品等要严格消毒,以防扩散。4,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要按时作息,保证睡眠,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5.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初春时节,尽量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注意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冒流脑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五项•加强疾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并及早就近住院医治病人。•对病人密切接触者,立即进行预防性服药。-若流脑流行出现在过去未实施疫苗免疫或注射疫苗较少的地方,可对15岁以下未免疫的儿童应急接种疫苗。•一旦发生流脑流行,应劝阻大型集会、串门访友或探视病人,不带儿 童去公共场所。•及时组织对疫点进行消毒处理,如疫情发生在学校等人群集聚场所,要做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保持通风。2、水痘的预防水痘是由水痘一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患者以婴幼儿多见,集体儿童亦为易感人群,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等容易发生局部暴发流行。水痘的平均潜伏期14—21天,多为15—17天。易感者接触病人后约90%会传染发病,病初症状较轻,可出现微热,全身不适。发热的同时或1一2日后,躯干皮肤、粘膜分批出现和迅速发展为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水痘病毒可波及多脏器,还可并发皮肤感染、肺炎、脑炎等。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极少数人出现严重并发症。部分病人恢复后体内可潜伏病毒,成年后某些诱因可引起复发成为带状疱疹。主要预防措施:1•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2•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3•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自发病起21天左右)。4♦对易感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 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3、麻疹、风疹的预防麻疹(以6个月至5岁小孩为主要发病群),麻疹俗称“疹子”、“疹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两季,麻疹传染性非常强,病毒随飞沫排出直接感染,间接传播很少。但患过麻疹后可获得免疫力。发病症状:麻疹潜伏期为10—14天,发病时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急起发热,咳嗽、流涕、畏光流泪、眼睑浮肿。出疹期:于第4病日左右开始出疹,持续3—5天。从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干与四肢,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高达40C精神萎靡、嗜睡;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中毒症状明显缓解,体温下降,约1一2日降至正常。皮疹1一2周退净。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风疹(此病多见于1―5岁儿童),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两季是多发季节,其传染性强,在幼儿园及小学可成批儿童患病。病毒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由患者的口、鼻、眼的分泌物直接传染。发病症状: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症状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和眼发红等上呼吸道症状。通常在发热1一2天后出现皮疹,24小时蔓延全身。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 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患者饮食如常。风疹并发症很少,一旦发生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或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时,应及时治疗。防治措施:因两种病都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病,应及时隔离防止传播。麻、风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4、腮腺炎的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对两至十五岁的儿童威胁严重,常在幼儿园和学校中流行腮腺炎可因说话、咳嗽、打喷嚏而通过唾液进行传播,少数也可以通过被患者污染的物品(食物、食具和玩具)间接传播,起病较急。该病潜伏期一般为十六至十八天,主要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耳前和耳下部)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展,充塞于下颌骨和乳突之间,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并有轻度触痛,局部皮肤肿胀发亮,表面发热,但不发红,不会化脓,张嘴、吞咽和吃东西时疼痛,吃酸性食物时局部更疼。一般是一侧腮腺先肿,一至四天后另一侧相继肿胀,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因受累而肿大。严重的还可见到下颌部、颈部甚至胸部前肿胀,这是由于舌下腺、颌下腺也受累的缘故。患儿常有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疼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严重者伴有发冷、恶心、呕吐、嗜睡、颈部发硬、昏迷或抽筋等。肿胀在三至四天可达高峰,再持续四至五天后逐渐消退,六至七天后体温逐渐下降,经治疗,症状十天左右即可消失,并获得终身免疫。 腮腺炎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发现应用潘生丁、病毒理,疗效显著。中药可用紫金锭醋调局部外敷。一旦发现孩子得了腮腺炎,应立即隔离,其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煮沸或暴晒消毒,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病人要注意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不给过硬、过酸、过甜的刺激性食物,要多喝水,以利于毒素排出,要注意□腔卫生,防止继发性感染。如体温过高,可给予适量退热药,如出现并发症可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对症治疗。预防腮腺炎和并发症的发生,要在冬春季节注意孩子的营养、保暖,加强耐寒锻炼。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也能起到预防作用。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对流行性腮腺炎没有预防效果,应加以留意。发病后可口服板兰根冲剂,并常用淡盐水漱口、冲鼻。腮腺炎流行期间,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传染源。4、流行性感冒预防流行性感冒(ing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于冬、春季流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该病潜伏期短,一般1〜3日,最短数小时,最长4日,传染性强,传播迅速。临床症状为急起高热,全身症状较重,呼吸道症状较轻。显著头痛、身痛、乏力、咽干及食欲减退等。部分病人有鼻阻、流涕、干咳等。查体可见急性热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及咽部充血。肺部可闻及干罗音。发热多于1〜2日内达高峰,3〜4日内退热,其他症状随之缓解,但上呼吸道症状常持续1〜2周后才逐渐消失,体力恢复亦较慢。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威胁最大。由于流感病毒致病力强,易发生变异,若人群对变异株缺乏免疫力,易引起暴发流行,迄今世界已发生过五次大的流行和若干次小流行,造成数十 亿人发病,数千万人死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建设。如何预防流感呢?1、常洗手。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个小时,所以你应经常洗手。2、小心封闭的空间。空气不好的办公室、教室等是很容易传染上感冒的地方。因此我们应该做到每天让办公室教室等人多的空间多通风。也可以用淡盐水使你的鼻子经常保持湿润。3、大量喝水。大量的水可以将病毒从你身上冲走,并防止脱水症的发生,而脱水症则是感冒的并发症之一。4、不要总揉你的鼻子。揉鼻子容易把手上的病毒直接揉在你身上这个最易被传染上的地方。5、别老坐着不活动。每天进行30一45分钟的有氧锻炼。如散步、骑车、跳舞,都可以极大地增强你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6'多吃维生素E和C。维生素E在人的免疫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它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当中,所以那些不爱吃肉、吃油的人摄入得少。他们需要补充一些维生素E类的食品。维生素C有减轻感冒症状及程度的作用,所以可以口服一些,但别过量。7、流感流行期间暂停集会,暂不探亲访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出门戴口罩。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可用紫外线灯消毒,物理药片消毒或用熬醋熏蒸的办法预防流感,也可用中药预防,如口服板兰根等,据认为有一定效果,也有的吃点大蒜、喝点姜汤,也可能有预防作用。8、流感病毒侵入机体以后是否引起发病,主要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营养不良和过度劳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容易遭受各种病原体(包 括流感病毒)的侵袭,因此平时要保持营养均衡和避免过度劳累,要有充足的睡眠,这是预防流感的基础措施。9、一旦发生流感,主要是加强护理(发病后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如发热、头痛时给予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防止出现并发症。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1、教室、宿舍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每次应在半小时以上。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建议各班指派专人负责教室及宿舍的开窗通风。学校也会有计划的实施紫外线灯照射及药物喷洒等空气消毒措施。2、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体质增强。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4、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无论学习或其他活动使身体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5、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6、切莫讳疾忌医。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NextPage]流感卫生常识宣传资料专家解析人们运用免疫学的原理,将相应的生物制品(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接种于易感者机体,使其发生免疫反应,从而产生对疾病的特异抵抗力,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的目的,这样的人工免疫方法称之为预防接种。预防接种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四种:(1)皮上划痕; (2)注射,包括皮下、皮内、肌肉注射;(3)口服;(4)喷雾吸入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12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预防针”就是注射用疫苗。打预防针是一种预防由某些病原微生物而感染的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人类利用各种疫苗最大限度地控制疾病的传播,如牛痘疫苗出现后,天花病毒便基本被消灭了。不可不知不同的预防针,打的地方也就不同,常见的多数打在胳膊上,也有例外打在屁股上和头上的。不可不会2007年12月29日,卫生部印发了关于《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为贯彻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精神,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规范和指导各地科学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制订本方案,自2008年开始施行。你会量体温吗?专家解析一般成年人的正常体温,平均为37oC,因测量的部位、方法不同而有 差异。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OC,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0.4oC,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0.5oCO人体温度相对恒定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如体温高于41oC或低于25oC时将严重影响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甚至危害生命。对病人检查体温及其变化对诊断疾病有重要意义。不可不知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C。生理状态下,早晨体温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oC为低热,38〜39。C为中度发热,39〜40oC为高热,40oC以上为超高热。不可不会测量体温常用特制的汞温度计,也可用热电偶、热敏电阻温度计和温度图仪等。体温计也叫体温表,是测量人体温用的温度计,通常是在很细的玻璃管里装上水银制成,人用的体温计有口表和肛表两种,口表放在舌下或腋下测量,肛表插进肛门内测量。1•身体各部分的温度并不一样。深部温度人体深部温度是相对稳定而又均匀的。但是,由于代谢水平不同,各个内脏器官的温度也略有差异。肝脏温度最高可达38C。脑产热量较多,温度也接近38C。肾脏、胰腺及十二指肠等处的温度略低些。由于血液不断循环,会使深部各器官的温度趋于一致。因此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血液温度,它可代表身体内部器官温度的平均值。 体表温度要低于深部温度,而且由里及表存在着明显的温度梯度。体表具有一定的厚度,在体温调节中可起隔热层作用,通过它维持着深部体温的相对稳定。皮肤表面机体各部位的皮肤温相差很大。在环境温度为23℃时测定,额部的皮肤温为33〜34C,躯干为32C,手为30C,足为27C。1•体温的生理变异昼夜节律人类体温具有昼夜周期性。一天当中的体温,清晨2〜6时最低,黎明后开始上升,整个白天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下午6时达一日的高峰。这种节律的产生是内源性的,受昼夜节律起搏点(也称生物钟)的控制。性别差异女子的平均体温高于男子约0・3C。除性别差异外,女子体温还有月经律的特性。成年女子体温水平随着月经周期发生波动。测定基础体温(早晨醒来,未起床测口腔温)发现,月经前体温较高,月经来潮的同时,体温约下降0.2〜0.3C,到排卵时体温又降低0.2C,此后突然升高。临床上,可通过连续测定基础体温,以检验受试者有无排卵及排卵日期。年龄差异新生婴儿和幼儿的体温调节机构尚未发育完善,应加强护理保温。老年人代谢活动减弱,体温较青壮年为低,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代偿能力下降,不能耐受激烈变化的刺激,要及时注意保温和散热。体力活动与情绪肌肉活动使产热量明显增高,导致体温上升。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也可使体温升高。不可不做1•在家里备好体温表,随时可用。 1•在启动应急预案后必要时,接受学校进行体温监测(“晨检”、“午检”)。为什么要隔离病人?专家解析隔离为避免传染病病人传染他人,而将病人与其他人隔开的措施。一般根据各种疾病传染性的大小和传播途径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隔离措施。不可不知对于传染性极强的烈性传染病如霍乱等,采取严格隔离。对于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等,采取呼吸道隔离。对于消化道传染病如痢疾,采取消化道隔离或床边隔离。对于接触传播的疾病如皮肤炭疽,采取接触隔离。对于昆虫传播的疾病如疟疾等,米取虫媒隔离等。不可不会隔离时间的长短应根据该种传染病的最长传染期而定。原则上是以病人没有传染性不能再传染他人为度。除传染病病人外,传染病病人的接触者也应隔离观察,称为留验。留验期间如接触者发病则应立即隔离、治疗。若接触者未发病,观察期满即可解除隔离。观察期应按该种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计算。不可不做对隔离观察的人员不可以歧视,相反,应当给予更多的关爱。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专家解析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控、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因为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骤变的情况下也易发病。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有发热症状。麻疹的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控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水痘患者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泡疹与痂皮。风疹的临床特点为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流脑的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斑、烦躁不安,可出现颈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等。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肺结核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全身不适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不可不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有的病后有一定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或者通过接种疫苗获 得一定的免疫力。不可不会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不可不做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环境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抗病能力。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如何预防消化道传染病?专家解析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病人的排泄物(如呕吐物、粪便等)传播的,是属于病从口人的疾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排出病人或携带者体外,经过生活接触污染了手、水、食品和食具吃人体内而感染。不可不知 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有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阿米巴痢疾、各种肠道病毒感染,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及各种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绦虫病、蜕虫病、姜片虫病)等。不可不会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原则是:1・隔离病人和疑似患者直到无传染性为止。接触者应留检一定时限。凡疑似病人的餐具、茶具、生活用品要分开使用和保管。在集体单位中的疑似病人也要做到宿舍分开、厕所专用、饮食隔离。炊事员、保育员每年定期检查身体,当查出病人(如患肝炎或痢疾等)或疑似病人时,要调离工作岗位,待痊愈后方可恢复原工作。2•切断传播途径,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烫。对不洁变质腐败食品禁止上市。搞好灭蛆、灭蝇、灭螳卿、灭鼠工作。加强水源管理。设立无害化厕所,病人的排泄物消毒后方可倒入厕所,污染的衣物、便器也应消毒。3•保护易感人群,应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如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伤寒、副伤寒疫苗等)。也可对相应疾病进行丙种球蛋白注射(如预防甲型肝炎时)或以中草药(如大蒜、金银花、野菊花等服用以防止细菌性痢疾)来防止流行。不可不做对法定传染病(如霍乱、甲型H1N1流感、痢疾、伤寒、肝炎等)一经明确诊断,即应立即上报防疫部门。 如何预防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专家解析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简称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1V)引起的传染病。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与急性期病人的上述体液及分泌物接触后,病毒进入血液中即可传染。不可不知传播途径:①母婴垂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②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后感染,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③医源性传播: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④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感染的可能,病毒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⑤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可传染。不可不会预防措施: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不可不做对HBsAg阳性孕妇出生的婴儿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要严格筛选献血 员,确保医用血液及血制品不被污染。还要加强对病人的治疗。如何预防接触性传染病?专家解析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致盲眼病之一。潜伏期约为5〜12日。通常侵犯双眼。多发生于儿童少年时期。多为急性发病,病人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很多粘液或粘液性分泌物。数周后急性症状消退,进入慢性期时可无任何不适或仅觉眼睛容易疲劳。如于此时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但在慢性病程中,于流行地区,常有重复感染,病情加重时视力减退。晚期常因后遗症,如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症状更为明显,并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俗称的“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节多见。不可不知沙眼衣原体常附在病人眼的分泌物中,任何与此分泌物接触的情况,均可造成沙眼传播感染的机会。“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因此,常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广泛传播,造成暴发流行。不可不会预防的方法是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不用手揉眼,毛巾、手帕要勤洗、晒干;托儿所、学校、集体单位应分盆、分巾或流水洗脸,对沙眼和“红眼病”应积极治疗。不可不做 加强理发室、浴室、旅馆等服务行业的卫生管理,严格毛巾、脸盆等消毒制度,并注意水源清洁。如何预防虫媒传染病?专家解析虫媒传染病,是由病媒生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莱姆病、疟疾、登革热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与鼠传疾病构成了媒介生物性疾病(习惯上均称虫媒传染病)。这类传染病在我国每年传染病总发病病例中约占5%~10%,但它的病死人数则占传染病总死亡人数的30%〜40%。常见的病媒昆虫有蚊子、苍蝇、螳螂、臭虫、虱子、跳蚤、蚂蚁等,此外还包括螺、她、虻、白蛉等。不同虫媒传染病的传染源和传播媒介是不尽相同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是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它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多在夏秋季流行,病原体为乙脑病毒,经蚊虫传播。乙脑的主要传染源为猪。不可不知1958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提出要在10年或更短一些的时间内,完成消灭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的任务。渐渐的,麻雀被平反,由臭虫代替。之后,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臭虫又被蝉卿取代。因此现如今的“四害”应为苍蝇、蚊子、老鼠、螳卿目前,全世界发现病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等病源252种,四害可以携带114种,所以控制四害是灭病的重要环节。老鼠能传播30多种疾病,鼠疫对人类威胁很大,世界曾发生三次大流行,6 世纪发生第一次大流行,东罗马帝国死亡一半人口。1350年发生第二次大流行,欧洲死亡2500多万人。18世纪发生第三次大流行,欧洲死亡1500万人,占当时人口的四分之一,以后传到亚洲又死亡4000多万人,占疫区人口三分之一。现在我国多数省市都有发病。鼠传伤寒发病面也在扩大。苍蝇能传播霍乱、痢疾、伤寒、炭疽、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囊虫病、蛔虫病等几十种疾病。蚊子能传播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等疾病。蝉娜能携带痢疾、沙门氏菌、肝炎、蛔虫等40多种病菌病毒寄生虫。我们消灭四害,减少发病,就保护了人民的身体健康。经过数十年的除四害工作,大多数以四害为传媒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许多曾经肆虐横行,给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危害的传染病如霍乱、鼠疫以及疟疾、丝虫病、流行性脑炎、登革热等,有些达到消灭或基本消灭,有些则降到很低水平,相关传染病的发病率也大幅度地下降,尤其在城市,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改变。人们的期望寿命延长。不可不会苍蝇对人类的危害:苍蝇身上带着无数的细菌、病毒,可传播的疾病多达几十种。其中常见的有:痢疾、甲型肝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沙眼、小儿麻痹症、蛔虫、霍乱等。蚊子对人类的危害:它能传播疟疾、乙型脑炎、丝虫病、登革热、黄热病等疾病。老鼠对人类的危害:偷吃粮食,传播疾病,还会破坏农田的环境。蝉娜对人类的危害:咬烂食物,损坏原料,污染食品,传播痢疾、伤寒、小儿麻痹症、腺病毒、病毒性肝炎等疾病。此外,还能使食物霉变产生 致癌的黄曲霉素。不可不做灭四害是进入国家卫生城市的“入场券”。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这种观念要求人与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高度和谐。流感卫生常识宣传资料1•为什么在流行期间不串门、不扎堆?专家解析传染病的一个特点是可在人群间传播。甲型流感疫情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当空气,中的病毒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容易致病,特别在通风差、空间小、人较多的地方。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串门、不扎堆就阻断了传播的途径,无疑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方法。不可不知这次甲型流感疫情在发源地墨西哥的“凶狠”程度远超其他地区,尤其是他的邻国美国。根据2009年5月1日的疫情统计资料,在墨西哥各州,疑似病例2500例、确认病例312例,死亡176例;而在美国已确认的甲型流感的病例为109例,死亡1例。同为甲型流感,但死亡率在两国为什么相差如此大? 墨西哥发生高死亡率的部分原因是由于穷人不能放弃工作或无钱看病。在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集中地区,出现流感症状的病人常常被庸医当作一般感冒治疗。一些民众干脆在医院外面甚至道路旁住宿;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也注定了甲型流感在两个国家流行的表现、转归不一样。墨西哥气候多样,从热带沙漠气候到热带雨林气候均有分布,独特而多变的气候条件是促进流感发生的必然条件;墨西哥存在着人、猪和家禽共处的情况,也是新病毒暴发的热点地区。在过去十年里,全世界繁荣的活禽贸易使得超过15亿活禽出口美国,这就使得源于鸡只身上的病毒有可能出口到墨西哥,并可能转移到猪身上,然后影响到人体;在墨西哥出现甲型H1N1病毒极具致命性,而且传播的时间比在美国的时间要更长,当传到美国的时候,其危险性已经减少了不少,提示该病毒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时,它的毒性就有转弱,很容易感染但危险性却在减弱,故美国病人的症状似乎较“温和”,即使那例死亡病例也是来自墨西哥的婴儿。不可不会对传染病来说,早期诊断、早期报告、早期隔离、早期治疗对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和降低病人的病死率是非常重要的。不可不做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医疗保障制度、应急预警惕干预机制、国民的整体健康状况和自我保健意识是预防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1•为什么要避免直接接触生猪或前往养猪场?专家解析科学家于1930年从一头致病猪体内检测并分离出第一例典型“猪流感”病毒。由于流感病毒具有跨物种传播的特性,因此猪群也会感染“禽流感”和人类的季节性流感,如甲型H3N2“猪流感”病毒最初就是由人类 传染至猪群的。同理,流感病毒的跨物种性也会使人类感染“猪流感”病毒,其症状与普通流行性感冒类似,会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浑身无力及食欲不振等症状,但严重程度却有天壤之别,有些病人无任何不适,有些则足以致死。症状轻微的病人常被误诊为季节性感冒。不可不知流感病毒在猪群中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无症状携带病毒的猪也可传播。在温带地区,猪间疫情全年均可发生,但秋冬季节发病较多。许多国家常规给猪群接种疫苗来预防“猪流感”。像感染“猪流感”病毒一样,猪也能感染“禽流感”病毒和人类季节性流感病毒,一般来说,“猪流感”病毒存在种属特异性,只感染猪,但有时确实能引起人类发病。早在1975年,科学家从北美洲一个13岁病儿体内分离到H1N1型病毒,后该病儿死于致命性肺炎。不可不会这次美国和墨西哥A型流感病毒的主要攻击人群,年龄集中在25〜45岁之间。而且疫情在多个社区暴发,尤其以青壮年为主要发病人群,这与人感染“禽流感”非常相似。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全世界有数百万只家禽和野鸟感染了H5N1“禽流感”病毒,而通过养殖场、田间、森林、实验室等,这些动物与人类接触的机会至少有数百万次,但几年来人感染病例只有300多个。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养殖人员和兽医人员感染“禽流感”案例,这说明暴露人群中只有少数人对“禽流感”病毒易感,但人类对甲型H1N1流感普遍易感。不可不做为确保安全和健康,儿童和青少年要避免直接接触生猪或前往养猪场。 1•外出饮食要注意什么?专家解析外出因为流动性大,接触面广,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加上路途疲劳,水土不服,机体抵抗力降低,很容易生病。此时的食品的种类、来源、性质、作用、含量等因素都影响着食品的安全性。因此预防食源性疾病,保护食用者健康,外出尤其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可不知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按来源分四类:①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过程中受到污染。一般也包括生物性有害因素(如细菌、病毒等)。②食品添加剂有害。③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有害物质。④食品加工、储藏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不可不会1・保持手的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吃东西前要洗手。2•不喝生水;生吃的瓜果要洗干净削皮。3•尽量自己带餐具吃饭,不吃摊点上的凉拌菜和生海鲜。4・不吃苍蝇、蝉螂叮咬过的食物。5•不吃病人吃过的食物;接触过病人要彻底洗手。6•提倡用公筷,最好实行分餐制。7・坚决不吃过期或变质的食物。8•发现苍蝇、蝉螂等害虫,要及时消灭。 不可不做根据我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无毒、无害”是指正常人在食用情况下摄入可食状态的食品,不会造成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放射性因素3类有害因素的影响。为了提供有益健康的食品,必须在清洁环境中,由身体健康的食品从业人员加工食品,防止因微生物污染食品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4•什么样情况需要紧急医疗救助?专家解析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严重程度各有不同,其临床后果也有差异,可以从轻微到死亡。在2005〜2009年1月间,美国发现12起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例,未出现死亡病例。目前研究显示达菲(奥司他韦)和扎那米伟等药物对甲型H1N1病毒有良好治疗作用,因此对感染病人尽早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和积极的综合对症支持治疗,大多数病人是能治愈的。抗病毒药物可使病情减轻,病程缩短,亦可防止严重的流感并发症。发病初48小时是最佳抗病毒治疗期,效果好。如过病人出现继发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对甲型H1N1流感感染病人最好就地隔离治疗,在早期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对症支持治疗。注意休息和营养,多饮水。不可不知预后可能与感染的病毒亚型以及宿主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次墨西哥流行中,部分病人突然高热,病情来势凶猛,迅速进展,甚至继发严重肺炎,出现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继之多器官损伤和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不可不会 达菲和扎那米韦都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以抑制成熟的流感病毒脱离宿主细胞,从而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播散以治疗流行性感冒。达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有抑制作用,剂量每天2次,每次75mg,疗程5天。儿童慎用!不可不做对于儿童,需要紧急医疗救助的迹象包括:①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②皮肤呈青紫色③不饮用充足的流质④睡不醒或反应迟钝⑤孩子变得急躁,以致不让人抱⑥类流感症状有所改善,但又复发,且伴随发热和剧烈咳嗽⑦发热,伴随出疹对于成人,需要紧急医疗救助的迹象包括:①呼吸困难或短促②胸部或腹部疼痛或有压迫感③突然头晕④意识错乱⑤严重或持续呕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