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旅之西柏坡观后感

红色之旅之西柏坡观后感

ID:7815043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2-27

红色之旅之西柏坡观后感_第1页
红色之旅之西柏坡观后感_第2页
红色之旅之西柏坡观后感_第3页
红色之旅之西柏坡观后感_第4页
资源描述:

《红色之旅之西柏坡观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红色之旅之西柏坡观后感黄晓艳2011年6月17日至18日,我院党总支的二十余名党员和积极分子怀着无限的崇敬和向往,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去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的再教育。走进西柏坡,就走进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就是走进一部辉煌、厚重的历史!对于像我们这样的80后来说,对西柏坡的了解更多的来源于教科书,并没有太多切身体会。大家都很想通过此次活动,揭开她的神秘。当我们看着那一件件伟人们的手稿、先烈的遗物,读着那令人心潮澎湃的文字,倾听着解说声情并茂的解释点评时,我们的内心被强烈地震撼了。西柏

2、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这个不起眼的村落,在那叱咤风云、瞬息变迁的战争岁月,一下成为全国和世界瞩目的地方。在那之前,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雪雨,太行山下的这个小村庄始终在默默无闻中沿袭着农耕的纯朴生活。是一场暴风骤雨式的中国革命,使这片沉寂的土地卷起了滚滚热浪,掀起了巨大的时代波澜,演出了威武雄壮的历史“大剧”:上世纪的40年代末,党中央、毛主席转移于此并在这里召开了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

3、还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此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并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设计了建立新中国的蓝图和构架。4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实践,在我党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西柏坡精神是我党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创业精神,是我党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我党历史责任感和庄严使命感的生动体现,是我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 尽管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这

4、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深刻痕迹。更可贵的,是人们在这里还可以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曾经发出过的声音,就像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 在这片故居平房的背后,有幢稍高并大许多的敞屋,原是当年中央机关的大伙房,这就是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在这个也是极其简陋的环境中,却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

5、的伟大一页。毛泽东用他那巨人般的声音及时地告诫全党,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袭击我们党和革命队伍的主要危险。他形象地比喻,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预言式地昭示人们:建立新中国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如今传遍大江南北,警示着六千多万中国共产党人的“两个务必”,就是在这里响亮地发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些含意隽永、铿锵有力的预示和嘱托,就像茫茫大海中一座闪烁着巨光的灯塔,一下照亮了新的历史航程。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

6、,处在历史转折关头,谨慎的领袖们敏锐意识到健康的党内生活,将是永远保持党组织战斗力和革命事业兴旺的“孵化器”。就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经毛泽东倡议,全会作出了称之为“六曰”的规定:“4一曰不做寿;二曰不送礼;三曰少敬酒;四曰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这在送礼泛滥、敬酒成风的今天,这些看似平易却饱含深情的历史叮咛,再次显示出了它的深邃和凝重!今天,我们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就必须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在当今思想文化、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多元、多样、多变的格局下,我们在思想文化领域

7、的主导价值观、荣辱观的标准不能变,必须成为社会主旋律。作为青年同志,我们更应该牢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一古训,自觉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真正做到人人知荣而为之、个个知耻而不为,使“八荣八耻”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规范,真正使构建和谐社会从自身做起。作为西柏坡精神的灵魂——“两个务必”,它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中倡导和培育起来的优良传统,是克敌制胜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立足本职岗位,不断争先创优的精神支柱。“两个务必”既是历史的,又是具体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不同时代,它的内涵和侧

8、重点是不同的。在革命战争年代,它表现为不屈不挠,与敌人进行武装斗争的流血牺牲精神;在建设时期,它表现为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精神;在改革时期,它表现为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现阶段尤其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关键时刻,它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丰富的时代内涵。对我们来说,我们要寻觅先辈足迹、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