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4∕T 367-2021 地理标志产品 鸡泽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邯郸市)(5页)

DB1304∕T 367-2021 地理标志产品 鸡泽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邯郸市)(5页)

ID:78236429

大小:351.1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9-18

DB1304∕T 367-2021 地理标志产品 鸡泽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邯郸市)(5页)_第1页
DB1304∕T 367-2021 地理标志产品 鸡泽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邯郸市)(5页)_第2页
DB1304∕T 367-2021 地理标志产品 鸡泽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邯郸市)(5页)_第3页
DB1304∕T 367-2021 地理标志产品 鸡泽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邯郸市)(5页)_第4页
DB1304∕T 367-2021 地理标志产品 鸡泽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邯郸市)(5页)_第5页
资源描述:

《DB1304∕T 367-2021 地理标志产品 鸡泽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邯郸市)(5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备案号:DB1304邯郸市地方标准DB1304/T367—2021地理标志产品鸡泽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2021-11-15发布2021-12-01实施邯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304/T367—2021前言本标准由鸡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鸡泽县农业农村局、鸡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世雷宋聪光康俊涛孙立娟何伟娟廖月枝。IDB1304/T367—2021地理标志产品鸡泽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鸡泽辣椒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鸡泽辣椒的病虫害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2、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T/T393-202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655-2020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3防治原则严格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控制原则。化学防治时注意药剂交替使用,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4农业防治4.1选用抗病抗逆品种选用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辣椒品种。4.2实行轮作制度实行与非茄果类蔬菜3年以上的轮作,发病严重的田块可进行水旱轮作或与瓜类、豆类蔬菜轮作4.3清理田园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和病残体,严禁将病株和病残体

3、随意堆放,集中烧毁;冬前翻耕土地,浇水淹地,减少越冬虫源。培育壮苗,提高抗病性4.4科学管理从无病田或无病株上采集种子;及时通风,控制苗床温度和湿度,培育无病壮苗;采用高垄栽培,定植后及时松土追肥,雨季及时排水;合理使用氮肥,增施磷、钾肥。5物理防治措施5.1播前种子浸种消毒。1DB1304/T367—20215.2人工清除中心病株和病叶。5.3杀虫灯诱杀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鞘翅目、鳞翅目等害虫。5.4色板诱杀采用粘板诱杀粉虱、蚜虫、斑潜蝇等害虫,以保护天敌。每667m2悬挂30-40块黄板,置于行间,与植株高度相同。6生物防治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类药物提高植物抗逆性;保护利用蚜蜂属、

4、浆角蚜属、小蜂属及瓢虫、草蛉和小花蝽等烟粉虱天敌和捕食性天敌。7化学防治7.1炭疽病主要发病原因:病残体带菌、种子带菌、土壤带菌。症状:主要为害果实和叶片,也可浸染茎部。叶片染病,初呈水浸状褪色绿斑,后逐渐变为褐色。病斑近圆形,中间灰白色,上有轮生黑色小粒,病斑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有同心轮纹,叶片易脱落。果实染病,初呈水渍状黄褐色病斑,扩大后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凹陷,上有同心轮纹,边缘红褐色,中间灰褐色,轮生黑色点粒,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红色粘状物,干燥时呈膜状,易破裂。高温高湿天气下易于滋生和传播。防治方法:使用代森锰锌70%可湿性粉400-500倍液或嘧菌酯250克/升悬浮剂1000-

5、1500倍或啶氧菌酯22.5%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或46%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94克/亩喷雾防治。每7-10d喷1次,连续2-3次。喷药位置:中下部叶片、果实。7.2疫病主要发病原因:种子带菌、土壤带菌。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果实和茎。幼苗期发病,多从茎基部开始染病,病部出现水渍状软腐,病斑暗绿色,病部以上到伏。成株染病,叶片上出现暗绿色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潮湿时,其上可出现白色霉状物,病斑扩展迅速,叶片大部软腐,易脱落,干后成淡褐色。茎部染病,出现暗褐色条状病斑,边缘不明显,条斑以上枝叶枯萎,病斑呈褐色软腐,潮湿时斑上出现白色霉层。果实病斑呈水渍状暗绿色软腐,边缘不明显,潮湿

6、时,病部扩展迅速,可全果软腐,果上密生白色霉状物,干燥后变淡褐色、枯干。防治方法:使用霜脲氰50%可湿性粉剂2000倍或霜霉威72.2%水剂800倍或烯酰吗啉50%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双炔酰菌胺23.4%悬浮剂1500倍植株喷淋结合灌根。喷药位置:茎部、茎基部。7.3病毒病主要发病原因:种子带菌、昆虫传播。症状:一种是花叶坏死型,病叶呈现明显的浓绿与浅绿或黄绿相间的花叶症状,部分品种叶片出现坏死斑,引起落叶、落花、落果,严重时整株死亡。另一种为叶片畸形和丛簇形,发病期间叶片褪绿,出现斑驳、花叶、叶片皱缩,凸凹不平,变小、变窄,呈线状,茎节间缩短,有时叶片丛生呈簇状,植株矮化,果实现深绿与

7、浅绿相间的花斑,果小,变畸形,易落花、落果、落叶。2DB1304/T367—2021防治方法:使用氨基寡糖素2%水剂300-450倍或宁南霉素10%可溶性粉剂1000倍喷雾防治。喷药位置:植株及幼嫩部。7.4蚜虫初发期,苦参碱1.5%可溶液剂30-40毫升/亩。7.5棉铃虫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5-50毫升/亩。每7d喷1次,连续2-3次。7.6白粉虱噻虫嗪25%水分散粒剂2000-4000倍液。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