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资料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资料

ID:7825809

大小:27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2-27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资料_第1页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资料_第2页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资料_第3页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资料_第4页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新网西昌10月24日电(记者孙自法)北京时间二十四日18时0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实施绕月探工程迈出重要一步。  火箭点火升空24分钟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成功分离,“嫦娥一号”卫星进入近地点205公里,远地点50930公里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中新网西昌10月24日电(记者孙自法)北京时间二十四日18时0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

2、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实施绕月探工程迈出重要一步。  火箭点火升空24分钟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成功分离,“嫦娥一号”卫星进入近地点205公里,远地点50930公里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本次“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飞行将完成“获取月球全表面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化学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四万至四十万公里间地月空间环境”等四大科学探测任务。  “嫦娥一号”卫星、“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3、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卫星在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基础上,突破了轨道设计、热控、测控以及制导等一批关键技术;火箭则采用远距离测发控以及控制系统的系统级冗余等技术,进行质量可靠性升级。此次发射是中国“长征”系列火箭的第一百零三次航天飞行。  绕月探测工程是中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的重大工程之一,工程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担发射场系统建设,对发射设施设备和技术系统进行了二十五项适应性改造;测控系统在中国原有航天测控网基础上,首次引入天文测量手段,并进行国际联网,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4、将调度多个地面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对卫星进行持续跟踪与测控;中国科学院有关单位承担建设地面应用系统,研制出多种探测仪器,将开展卫星探测数据处理、管理应用等科学研究。  实施绕月探测工程,对于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在空间领域的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均具有重要意义。有关负责人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表示,中国坚持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宗旨,愿意本着“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航天合作交流。今后一段时间,“嫦娥一号”在地球轨道上将进行四次变轨,让卫星不断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引力范围

5、后,将通过三次近月制动,建立起距月球两百公里的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轨道,进行绕月探测飞行。 嫦娥一号”(CE-1)卫星 ·“嫦娥一号”整装待发搭载30首歌曲(点击欣赏) 最新进展:“嫦娥一号”已进入西昌发射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3月6日表示,中国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已研制完成,正整装待发,有望在今年内飞向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 “嫦娥一号”卫星外形与东方红三号卫星相似,是一个2.0米×1.72米×2.2米六面的立方体,两张太阳能电池板分布在两侧,最大跨度达18米,它选用东方红3号卫星平台并根据月球探测任务

6、需要进行了技术改进,采用三轴稳定姿态控制,数据储存传输总量为39Gbit/24h,在轨寿命≥1年…[详细] ·卫星8套24件极品装备关键设备均有备份  为满足月球探测任务需要,“嫦娥1号”安装了多种探测仪器,这些仪器分别是光学成像探测系统(包括CCD相机和干涉成像光谱仪)、激光高度计、γ射线谱仪和X射线谱仪、微波辐射计、空间环境探测仪(包括一台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一台低能离子探测器),其中:1、CCD立体相机(左)和激光高度计(右)共同承担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任务:CCD立体相机主要用来获取同一目标星下点、前视、后视三幅二维数据图像,激

7、光高度计用来获取月表地形高度数据。2、干涉成像光谱仪、γ/X射线仪(左)共同承担月表化学元素与物质探测任;3、微波探测仪(右)承担月壤厚度探测任务:具有全天候观测能力,分辨精度最高可达到几十厘米。4、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低能离子探测器共同进行地月空间环境探测。  其中最重要的任务为测绘月球表面三维影像。目前,仅有欧洲和美国掌握了月球表面的具体三维影像,在中国宣布将此作为月球探测的首要目标之后,美联社,CNN等海外媒体纷纷发表消息,标题大多为《中国将测绘月球的每一寸土壤》,并将此作为中国空间计划“雄心勃勃”的证据之一。 □嫦娥一号独闯深空

8、·七大难点1、怎样设计飞行路线:卫星要经历从受地球引力为主到以月球引力为主的转变过程,最后“恰巧”2、怎样与地球联系:无线电信号经过38万千米的传播,会有很大衰减。3、怎样实现高精度测量与控制:在奔月途中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