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简要大纲

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简要大纲

ID:7866431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3-01

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简要大纲_第1页
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简要大纲_第2页
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简要大纲_第3页
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简要大纲_第4页
资源描述:

《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简要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简要大纲一、工作目的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的目的在于调查和估算区域水资源数量,评价区域水资源质量状况,调查分析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为水资源利用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二、主要工作内容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和水资源利用评价及综合评价。(一)水资源数量评价1.水汽输送水汽输送用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描述。2.降水采用雨量观测站的观测资料进行降水量评价。降水分析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1)计算各分区及全评价区同步期的年降水量系列、统计参数和不同频率的年降水量。(2)以同步期均值和Cv点据为主,不足时辅之以较短系列的均值和Cv点据,绘制同

2、步期平均年降水量和Cv等值线图,分析降水的地区分布特征。(3)选取各分区月、年资料齐全且系列较长的代表站,分析计算多年平均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及其发生月份,并统计不同频率典型年的降水月分配。(4)选择长系列测站,分析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包括丰枯周期、连枯连丰、变差系数、极值比等。(5)根据需要,选择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测站的同步资料,分析各流域或地区之间的年降水量丰枯遭遇情况,并可用少数长系列测站资料进行补充分析。3.蒸发蒸发是影响水资源数量的重要水文要素,评价内容应包括水面蒸发、陆面蒸发和干旱指数。44.地表水资源(1)地表水资源数量评价通常包括下列内容:①单站径流

3、资料统计分析。②主要河流年径流量计算。③分区地表水资源数量计算。④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⑤人海、出境、入境水量计算。⑥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⑦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影响分析。(2)主要河流年径流量计算,选择河流出口控制站的长系列径流量资料,分别计算长系列和同步系列的平均值及不同频率的年径流量。(3)分区地表水资源数量计算: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计算分区年径流量系列;当区内河流有水文站控制时,根据控制站天然年径流量系列,按面积比修正为该地区年径流系列;在没有测站控制的地区,可利用水文模型或自然地理特征相似地区的降雨径流关系,由降水系列推求径流系列。(4)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地

4、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能及满足河道内用水并顾及下游用水的前提下,通过蓄、引、提等地表水工程措施可能控制利用的河道外一次性最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5)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量的影响分析①查清水文站以上控制区内水土保持、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作物耕作方式等各项人类活动状况。②综合分析人类活动对当地河川径流量及其时程分配的影响程度,对当地实测河川径流量及其时程分配作出修正。5.地下水资源(1)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内容应包括补给量、排泄量、可开采量的计算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以及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分析。(2)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应在获取评价区下列资料的基础上进行4①地形

5、地貌、地域地质、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②降水量、蒸发量、河川径流量。③灌溉引水量、灌溉定额、灌溉面积、开采井数、单井出水量、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地下水动态、地下水水质。④包气带及含水层的岩性、层位、厚度及水文地质参数,岸溶地下水分布区还应有岩溶分布范围、岩溶发育程度。6.总水资源(1)总水资源数量评价应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主要内容包括“三水”(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关系分析、总水资源数量计算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估算。(2)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利用过程中的水量转化关系,用扣除地下可开采量本身的重复利用量以及地表水可利用量与地下水可开采量之间的重复利用量的办法,估算水资源

6、利用总量。(二)水资源质量评价1.河流泥沙河流泥沙分析计算内容包括河流输沙量、含沙量及其时程分配和地区分布。2.天然水化学特征天然水化学特征分析内容包括天然水化学类型及地区分布,天然水化学成分的年内、年际变化,河流离子径流量(包括入海、出境、入境离子径流量),河流离子径流模数及地区分布。3.水资源污染状况(1)水资源污染状况评价内容包括污染源调查与评价,地表水资源质量现状评价,地表水污染负荷总量控制分析,地下水资源质量现状评价,水资源质量变化趋势分析及预测,水资源污染危害及经济损失分析,不同质量的可供水量估算及适用性分析。(2)污染源调查和评价主要查明污染物的来源、种类、浓度、数量、排

7、放地点、排放方式、排放规律,化肥、农药使用情况,固体废弃物堆放和处置情况,污水库及污水灌溉状况。在此基础上,根据污染物的危害性、排放量及对水体污染的影响程度,评定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4(3)水资源质量的评价:根据评价目的、水体用途、水质特性,选用相关参数和相应水质标准进行评价。(三)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1.社会经济及供水基础设施现状调查分析2.供用水现状调查统计分析3.现状供用水效率分析4.现状供用水存在问题分析5.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