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附练习题答案)

2017年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附练习题答案)

ID:7877188

大小:829.38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3-01

2017年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附练习题答案)_第1页
2017年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附练习题答案)_第2页
2017年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附练习题答案)_第3页
2017年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附练习题答案)_第4页
2017年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附练习题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附练习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年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复习【教育学模块】1.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是: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的发展:(1)原始社

2、会的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联系;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模仿。(2)古代社会的教育:进入奴隶社会后,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1.古代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形成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春秋私学的发展;宋代产生的程朱理学经元到明清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是“四书”“五经”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古印度:和宗教紧密相关;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3.古埃及:开设最多的

3、是文士学校。4.古希腊、罗马: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古雅典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训练和政治道德为主。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3)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天文,音乐,几何,算术(4)近代社会的教育:16-19世纪末,世界进入到近代社会,教育的变化: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教育世俗化。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32(5)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

4、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2.教育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学的发展3.教育学发展中的教育专著:(1)中国先秦时的《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2)教育学史上,一般认为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撰写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另提出“班级授课制”;(3)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

5、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赫尔巴特本人被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4)杜威也被视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实用主义。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赞科夫的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2.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

6、)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选择;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教育再生产劳动力(3)教育与文化1.教育与科技的关系(了解,大纲删去此内容)(1)科技对教育的影响:1)科技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技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技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7、(2)教育对科技的促进作用:1)教育能够完成科技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可以推进科学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技研究的功能2.教育与文化的关系32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和批判文化的功能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3.教育与个体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

8、论(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生命开始至结束的全部过程中,身心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