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206-2016 水稻抗早衰技术规程(河南省)

DB41∕T 1206-2016 水稻抗早衰技术规程(河南省)

ID:78772873

大小:231.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05

DB41∕T 1206-2016 水稻抗早衰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1页
DB41∕T 1206-2016 水稻抗早衰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2页
DB41∕T 1206-2016 水稻抗早衰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3页
DB41∕T 1206-2016 水稻抗早衰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4页
DB41∕T 1206-2016 水稻抗早衰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5页
资源描述:

《DB41∕T 1206-2016 水稻抗早衰技术规程(河南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01B05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1206—2016水稻抗早衰技术规程2016-03-18发布2016-06-18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1/T1206—201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农业大学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全志、彭廷、张静、杜彦修、李俊周、孙红正、任克。IDB41/T1206—2016水稻抗早衰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稻抗早衰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土壤改良、灌水、施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病虫害防治。本标准适用于水稻抗早衰。2规范性引用文

2、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早衰水稻抽穗后到成熟期间出现茎叶枯萎、叶片未老先衰,致使籽粒灌浆充实不良、瘪谷增多,进而导致水稻减产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乳熟期水稻剑叶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到定型期的80%,出现剑叶枯黄或叶尖枯死的症状。4土壤改良对于地下水位高的低洼地,修建排水工程,加强和创造渗

3、透条件;宜种植绿肥、稻草回田、水旱轮作、粘质田加砂、砂质田加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创造适宜水稻根系生长的土壤生态环境。5灌水在水稻生长后期,出穗期浅水,齐穗后实行“间歇灌溉,干湿交替”。停灌时期应在抽穗后30d以上,后期断水不宜太早,一般腊熟末期停灌,黄熟初期排干。如遇连续高温天气,应采用“日灌夜排”降温防早衰。6施肥1DB41/T1206—20166.1追施粒肥2对明显缺肥的田块,后期补施粒肥。补肥的方法为每667m撒施尿素3.5kg,氯化钾5kg。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6.2喷施叶面肥22在水稻抽穗时,每667m用300g磷

4、酸二氢钾对水30kg均匀喷施,或每667m用硼砂100g对水50kg喷雾。7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灌浆初期,采用20mg/L赤霉素或20mg/L6-苄基腺嘌呤均匀喷雾。8病虫害防治8.1防治原则水稻后期影响叶片早衰的主要病虫害主要包括: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白叶枯等。应随时关注病虫害测报情况,促使农民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应用对口农药,及时用药。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GB/T8321的规定。8.2农业防治在沤田后,移栽前将漂浮在水面的浪渣捞起深埋。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勤灌浅灌,适时晒田,看田、看苗施肥,增施磷钾肥,做到前期不疯长、中期

5、不旺长、后期不贪青倒伏。8.3化学防治8.3.1纹枯病2在水稻分蘖末期病株率达15%左右时开始喷药防治,每667m可用5%井冈霉素150g~200g,或40%菌核净200g,或13.5%井冈·腊芽100g~150g,或300g/L的苯甲·丙环唑15g~20g,对水50kg喷施,每隔5d~7d喷1次,连喷2~3次。喷药前应排干田水,将病患处露出,喷药时对发病处重点用药。8.3.2稻纵卷叶螟2对稻纵卷叶螟要掌握在幼虫2~3龄盛期或百丛禾有新束叶苞15个以上时,每667m用25%毒死蜱乳油60mL~80mL,或25%杀虫双水剂150g~200g,或2%阿维菌素乳油60

6、mL~80mL,或5%甲维盐水分散剂10g~15g,对水50kg喷雾防治。8.3.3稻飞虱2根据虫情测报,掌握不同类型稻田稻飞虱发生情况和数量,每667m推荐用25%噻嗪酮40g,或l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30g,或25%叶蝉散乳油150mL,或50%巴沙乳油150mL,对水50kg喷雾防治。8.3.4白叶枯2DB41/T1206—2016在零星病区或轻病区,采用喷药防治,封锁发病中心可显著减轻本田期的危害。用药次数根据病情2发展情况和气候条件决定,一般间隔7d~10d喷1次,发病早的喷2次,发病迟的喷1次。每667m用10%夹二氮蒽5—氧吩嗪可湿性粉剂1

7、00g,或20%氟硅唑咪鲜胺30mL~50mL,或10%氯霉素可湿性粉剂100g,对水50kg喷雾防治,或32%核苷溴吗啉胍(兼防病毒病)600倍液喷雾防治。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