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思索】 灾难新闻报道

【对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思索】 灾难新闻报道

ID:78919953

大小:14.8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1-27

【对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思索】 灾难新闻报道_第1页
【对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思索】 灾难新闻报道_第2页
【对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思索】 灾难新闻报道_第3页
【对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思索】 灾难新闻报道_第4页
【对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思索】 灾难新闻报道_第5页
【对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思索】 灾难新闻报道_第6页
资源描述:

《【对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思索】 灾难新闻报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思索】灾难新闻报道对灾难报道力量的提升是新闻媒体工必需面对的课题。综观近几年的灾难报道,我国媒体进行了不断的探究,报道模式、手段和思路在不断改进,取得了突破。汶川地震报道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准时性、透明性和人文性。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媒体对灾难报道的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媒体灾难新闻报道的进一步进展。灾难新闻报道特点分析近年来,我国媒体的灾难新闻报道还处于探究时期,但总的来说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突破,特殊是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灾难的报道可圈可点。其报道上的进展主要

2、有以下体现:1.报道效果明显提升首先,有关灾难的信息逐步透明公开。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对于灾难报道的信息掌握始终比较严格。1976年,震动世人的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几天,媒体上都鲜见相关信息。而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难大事中,各家媒体对伤亡人数、城市损毁状况、救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救灾工作进展程度等信息进行了全面准时的报道,既无掩饰,也不夸大事实,在第一时间为公众供应了有效信息。其次,报道信息容量增大。汶川地震报道中,中心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实行24小时连续直播,取代了过去零零星星的报道方式,5月12日21:00

3、《成都商报》刊印了灾区第一份号外,介绍灾情和地震时的自救措施等,国内各大报纸也在其次天纷纷推出“汶川地震”专版,多方面报道四川抗震救灾状况。对于灾情和伤亡状况,各大媒体不隐瞒和虚报,信息的公开和透明程度、信息量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而在4・14玉树地震发生后,《人民日报》也准时用大量篇幅报道抗震救灾状况,讲解并描述多个催人泪下的故事,配以震撼人心的照片,并开设了特刊,为灾后报道及舆论引导起到了主动作用。再次,媒体工责任意识凸显。在此类报道中,广阔新闻工的奉献和付出精神不容忽视,而其求真求快、尽职尽责的专业精神则成为优质报

4、道的保证。一方面,编播人员日夜坚守在岗位上准时传播最新的信息,大量亲赴灾区的记者克服重重困难采写新闻,甚至冒着生命危急赶到第一现场去捕获新闻。特殊是在舟曲泥石流报道中,不少人主动参加救援工作,成为抗震救灾的一分子。正是大量新闻工的敬业精神,鼓舞和激励全国的同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给灾区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信念和劝慰。2.报道模式及风格的创新首先,自汶川地震开头,众多媒体在报道模式上突破了原先以“稳”为中心的报道模式,实行了“速报―更正”模式,采纳动态方式第一时间播报新闻、把握舆论的主动,同时对于存在的误差和采访不充分进行快

5、速更正及补充。这一转变很好地平衡了新闻报道“快”与“准”的冲突,为其后的灾难报道做了有益的尝试。而在玉树地震中,各类媒体广泛运用视频、声音、文本等,发挥各自的优势,传递各具特色的新闻,媒体形式上的融合也进一步加强了。其次,报道极具感染力。几次灾难报道中,新闻媒体在原有的客观、严厉的基调上加入了许多情感元素,关注平凡人物的不平凡,以情动人。这在一些访谈节目和特刊中体现得尤为深刻。这样的报道会让更多的百姓产生共鸣,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给受灾同胞以鼓舞和力气。第三,报道风格更加人性化。“以人为本”成为近几年灾难报道的一大

6、特征,并以此让观众从灾情报道的背后体会到了坚韧的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2021年以后的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由官方化回来到人性化,从人性的视角呈现人物多元的生存状态,避开“英雄神化”的现象。无论是汶川地震中不顾自身安危,把自己当成盾牌,紧紧护住四个同学的谭千秋老师;还是玉树地震中本已脱身却仍勇敢救人,最终不幸在一次余震中罹难的义工黄福荣;抑或是舟曲泥石流中为了照看腿脚不便的病父,毅然放弃逃命机会的孝子吕灵,都是普一般通的老百姓。但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动和冲击比那些所谓的“英雄”显得更加真实和剧烈。近几年我国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方面有

7、着明显的进步,这些改善的缘由既有新闻专业理念上的转变、受众接受要求的提高,也有科技进步为高速优质的报道供应了技术保障,更有媒体工职业素养的不断提高。进一步进展的思索尽管我国的灾难报道在近年来有了快速的进展和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着提升空间,值得新闻从业者和学者进一步努力和探究。这其中既有国家政治体制环境、经济进展、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也有个人(包括媒体从业人员和受众)素养、素养的作用。归结起来,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急需探讨。1.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媒体工在面对灾难新闻报道时需要情感的投入,但更不能缺少理性的思索,这既是对其

8、专业精神的考验,又是对其个人素养的检验。一方面,情感的倾注是媒体工在灾难报道中所必需具备的,感情是媒体工自身情感的体现,同时也能将此传递出去,使受众能真实地感受到现场的氛围,鼓舞和激励更多人对灾区的物质救济和精神支持。但同时也要让受众了解,救灾不是一时的兴奋和感动,而是更多理性思索后的行为,灾区的条件必定是恶劣的,理智的行为可以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