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

ID:79078377

大小:2.98 MB

页数:65页

时间:2022-02-09

三叉神经痛_第1页
三叉神经痛_第2页
三叉神经痛_第3页
三叉神经痛_第4页
三叉神经痛_第5页
三叉神经痛_第6页
三叉神经痛_第7页
三叉神经痛_第8页
三叉神经痛_第9页
三叉神经痛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三叉神经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三叉神经是脑神经中粗大的神经之一,是感觉运动混合神经,也称为第V对颅神经。它从脑干部发出后,即分成较粗的感觉神经根及较细的运动神经根。感觉神经在穿出脑膜后汇成一个大的神经节,即半月神经节。这是神经细胞之所在。分成三支周围神经,I支(视神经)支配额顶部II支(上颌神经)分布面颊部。III支(下颌神经)分布于下颌区。三叉神经痛一、病因  (一)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本病是指由于三叉神经本身或邻近组织病变所引起的疼痛症状。但除了疼痛以外,还有神经系统体征。它可继发于桥小脑角,三叉神经根或半月神经节部位的肿瘤、血管畸形、动脉瘤、蛛网膜炎及多发性硬化等疾患。  (

2、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不表现有神经系统体征,且用各种检查并无明显和发病有关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者。三叉神经痛疼痛特征1.疼痛发作前无先兆症状,突然起病,迅速停止。间歇期完全正常,多数患者发作日趋频繁,也可有数周到数年的缓解期,但很少有自愈者。2.疼痛的部位严格地限于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分布区的额或面部,右侧为多,占60%左右,绝对不会串到对侧,但5%以下的为双侧性。疼痛多以第二支为中心,单独第二支患病及累及第二支者约占25%,其中第二三支同时发病者最多,约占32%~42%,其次为第二或第三支,第一支患病不超过5%。3.疼痛的性质呈闪电式、浅表而尖锐

3、的剧痛,常被描述为刀剜样、电灼样、火烧样或撕裂样痛。4.疼痛的程度极为剧烈,疼痛发作时表情异常痛苦,表现为:用手猛搓面部,以至于皮肤肿胀、破损,眉毛胡子搓光;有的频频呼喊;也有的用头部猛烈撞墙或在地上打滚;还有的患者表现为目瞪口呆,似乎遇到某种意外打击而震惊,保持原来姿势,不敢动弹。5.疼痛持续时间数秒钟到2分钟。6.伴随症状可有面部潮红、流泪、流涎、流涕等。7.触发点约有1/3以上的患者,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某一区域特别敏感,稍加触碰就可引起疼痛发作,此区域称为"触发点"或"扳机点",触发点常位于疼痛受累支别所支配的范围内,如唇、鼻旁、齿龈及舌部等。8.诱因本病发作

4、可因说话、洗脸、进食、刷牙、震动、冷刺激、情绪变化等因素诱发。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脑干小脑半球第四脑室筛窦蝶窦第四脑室小脑半球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筛窦蝶窦脑干基底动脉颈内动脉三叉神经T2相MRI扫描:图中黄箭头示左侧的颈内动脉,白箭头示左侧的Meckel氏囊,绿箭头示左侧的三叉神经出脑干段,橙色箭头示四脑室,灰箭头示脑桥,红箭头示右侧三叉神经出脑干处有血管袢压迫(直径约1mm,多为小脑上动脉),紫箭头提示蛛网膜下腔,蓝箭头示右侧的面神经。观察小脑上动脉与三叉神经关系血管性压迫学说:机械性压迫三叉神经,即脑底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对三叉神经根的压迫,是引起疼痛的一重要原因,也是最常

5、见的原因,因此常采用了血管减压的手术方法治疗该病。右侧三叉神经伴行血管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头颅MRI+强化扫描,可见增粗的三叉神经三叉神经鞘瘤伽玛刀后明显缩小三叉神经瘤三叉神经瘤合并瘤卒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与鉴别诊断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除以上疼痛特征外,本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其中70%以上患者是在50岁以后发病的。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但有的患者面部可因局部皮肤刺激而皮肤粗糙和轻度痛觉减退。根据以上症状和体征作出诊断并不困难,但要注意与下列疾病相鉴别:1.牙痛第二、三支的三叉神经痛早期很容易被误诊为牙痛,常常多次拨牙,疼痛不得缓解,牙科

6、检查无病变。另外,牙痛无明显的阵发性发作及触发点,但与冷热食物刺激关系较大。2.舌咽神经痛疼痛特征与三叉神经痛有相似之处,但疼痛部位更多见于舌根、扁桃体窝和耳。3.颞颌关节病疼痛位于耳前颞颌关节处并可由此放射,但颞颌关节活动范围变小,运动时有弹响声,关节囊有压痛。X线及/或同位素闪烁法有阳性发现。4.非典型性面痛疼痛与神经分布无关,呈持续性,位置深在且不易定位。  (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疼痛特征基本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相同,但部分病例发作间期可有持续性疼痛。检查时可发现相应三叉神经分布区感觉减退、角膜反射及听力减弱等阳性体征,CT、MR等检查有助于发现原发病。本病发病

7、年龄相对较轻。四、治疗  对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首先应当积极治疗原发病,但当原发病无法治疗或经治疗仍不能解除疼痛时,疼痛的控制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相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