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版总论欢迎访问山东大学病原生物天地

第六版总论欢迎访问山东大学病原生物天地

ID:79144854

大小:113.83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灯火阑珊2019
第六版总论欢迎访问山东大学病原生物天地_第1页
第六版总论欢迎访问山东大学病原生物天地_第2页
第六版总论欢迎访问山东大学病原生物天地_第3页
第六版总论欢迎访问山东大学病原生物天地_第4页
第六版总论欢迎访问山东大学病原生物天地_第5页
第六版总论欢迎访问山东大学病原生物天地_第6页
第六版总论欢迎访问山东大学病原生物天地_第7页
第六版总论欢迎访问山东大学病原生物天地_第8页
第六版总论欢迎访问山东大学病原生物天地_第9页
第六版总论欢迎访问山东大学病原生物天地_第10页
资源描述:

《第六版总论欢迎访问山东大学病原生物天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生物科技行业)第六版总论欢迎访问山东大学病原生物天地2020年5月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电子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的种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核酸(DNA/RNA)非细胞型微生物如:病毒(virus)蛋白质 ,核质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膜细胞壁如:细菌(Bacterium)衣原体(Chlamydia)支原体(Mycoplasma)立克次体(Rickettsia)螺旋体(Spirochete)放线菌(Actinomycete)细胞核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质如:真菌(fungus)细胞膜细胞器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益参与自然界中C、N、S等元素的循环。农业方面:杀虫、造肥、固氮……工业方面:食品发酵、石油脱蜡……医药方面:制药、正常菌群……害引起人类及动植物病害导致工业产品、农副产品和生活用品的腐烂和霉烂。第二节医学微生物学一、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研究微生物的类型、分布、形态、结构、代谢、生长繁殖、遗传、进化,以及与人类、动植物等相互关系的科学。二、医学微生物学发展史1.实验微生物学时期微生物的发现及病原微生物学的建立Leeuwenhoek显微镜Pasteur巴氏消毒法Koch分离细菌,郭霍法则Iwanovsky烟草花叶病毒Loeffler,Frosch口蹄疫病毒Walter-Reed黄热病毒Twort噬菌体2.实验微生物学时期---抗感染免疫、化学疗法及抗生素的发现Jenner牛痘预防天花Pasteur霍乱、炭疽、狂犬疫苗Behring白喉抗毒素MeMHMkoB---勿吞噬细胞学说Ehrlich体液抗体学说 Wright体液免疫、细胞免疫Ehrlich砷凡纳明Fleming,Florey青霉素1.现代微生物学时期(1)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朊病毒,军团菌,幽门螺杆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疯牛病,埃博拉病毒,冠状病毒,禽流感H5N1(2)病原微生物致病性的认识内源性感染,细菌耐药性,分子水平上的致病机制的研究……(3)微生物学诊断技术快速、准确、简易ELISA,PCR……(4)微生物的防治措施新型疫苗的研制:核酸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周亚滨)第一篇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第一节细菌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1.细菌的大小-----观察仪器:光学显微镜测量单位:微米(加)球菌(coccus),2.细菌的形态——外菌(bacillus)螺形菌(spiralbacterium)二、细菌的基本结构(一)、细胞壁(cellwall)位于细菌细胞的最外层,包绕在细胞膜的周围,组成较复杂,并随不同细菌而异。1.用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2.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组分:(1).肽聚糖(peptidoglycan)——多聚糖,细菌细胞壁中的主要成分,为原核细胞所特有。粘肽(mucopeptide)/糖肽(glycopeptide)/胞壁质(murein)肽聚糖骨架---N-乙•胆葡糖胺(N-acetylglucosamine,G)N-乙酰胞壁酸(N-acetylmuramicacid,M)聚L-丙氨酸四肽侧链--D-谷氨酸 L-赖氨酸糖D-丙氨酸五肽交联桥---甘氨酸5(1).磷壁酸(teichoicacid)——由核糖醇或甘油残基经磷酸二酯键互相连接而成的多聚物;多个磷壁酸分子组成长链穿插于肽聚糖层中。壁磷壁酸---通过磷脂与肽聚糖上的胞壁酸共价结合。膜磷壁酸一与细胞膜外层上的糖脂共价结合。(2).蛋白质:某些革兰氏阳性菌表面尚有一些特殊的表面蛋白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小组链球菌---M蛋白3.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组分(1).肽聚糖一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组成。仅有1~2层。脂蛋白"(2).外膜月j质双层脂多糖①脂蛋白---外膜蛋白(outmembraneproteinOMP);孔蛋白:小分子通道②脂质双层---磷脂双层③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I.脂质A(LipidA):糖磷脂。是细菌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分,无种属特异性。H.核心多糖(corepolysaccharide):位于脂质A的外层,有种属特异性。田.特异多糖(specificpolysaccharide):由数个至数十个低聚糖重复单位组成的多糖链。具有种特异性。革兰是阴性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4.细胞壁的功能:维持菌体形态。抵抗渗透压的影响。参与细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具有多种抗原表位,诱发机体免疫应答。粘附宿主细胞,与细菌致病性有关。5.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作用被破坏或合成被抑制后,在高渗环境下,仍可生存。革兰氏阳性菌一原生质体;革兰氏阴性菌一原生质球(1)细菌L型的成因:溶菌酶,溶葡萄球菌素,青霉素,胆汁,抗体,补体等。(2)细菌L型的形态:大小不一,高度多形性。革兰氏染色阴性。(3)细菌L型的培养:高渗、低琼脂、10%-20%血清、3%-5%NaCl、10%-20%蔗糖;生长缓慢;油煎蛋样菌落;(4)细菌L型的致病性:引起慢性感染;(二)、细胞膜(cellmembrane1.功能:参与细菌物质转运,生物合成,分泌、呼吸等生物学作用。2.中介体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功能:扩大细胞膜面积;增加酶的含量和能量的产生。 (三)、细胞质(cytoplasm)内含核糖体、质粒、胞质颗粒等许多重要结构。1.核糖体(ribosome):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游离存在于细胞质中,每个细菌体内可达数万个。沉降系数为70S(30S+50S)。由RNA(66%)和蛋白质(34%)组成。核糖体RNA(rRNA)---23S,16S,5SrRNA;抗生素作用位点.2.质粒(plasmid):染色体外的遗传质,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菌毛;细菌素;毒素;耐药性.3.胞质颗粒:细菌细胞质中含有多种颗粒,大多为储藏的营养物质,包括糖原、淀粉等多糖、脂类、磷酸盐等。当细菌生活环境中营养充足时,胞质颗粒较多,养料和能源短缺时,颗粒减少甚至消失。异染颗粒(metachromaticgranule)(四)、核质(nuclearmaterial):由单一密闭环状DNA分子反复回旋卷曲盘绕组成的松散网状结构。集中于细胞质的某一区域。无核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是细菌的遗传物质三、细菌的特殊结构(一)、荚膜(capsule)细菌代谢过程中分泌在细胞壁外的一层粘液性物质,能牢固地与细胞壁结合,厚度00.2^m,边缘明显。微荚膜(microcapsule)---厚度<0.2师者。粘液层(slimelayer)--边界不明显且易被洗脱者。1.荚膜的化学组成:多糖;多肽;透明质酸。2.荚膜的形成:在人和动物的体内或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易形成。在普通培养基上或连续传代则易消失。3.荚膜的功能:抗吞噬作用;粘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二)、鞭毛(flagellum)某些细菌表面附着的细长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根据鞭毛的数量、位置可将鞭毛菌分成四类:单毛菌;双毛菌;从毛菌;周毛菌。1.鞭毛的化学组成:蛋白质2.鞭毛的功能:(1)运动器官:有鞭毛的细菌在液体环境中能自由的运动。(2)具抗原性:H抗原,有特异性,对细菌的鉴别、分型有一定的意义。(3)致病性: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如:霍乱弧菌(二)、菌毛(pilus)许多G-菌和少数G+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与细菌的运动无关。1.菌毛的化学组成:蛋白质2.菌毛的种类:普通菌毛(ordinarypilus)性菌毛(sexpilus) 1.菌毛的功能:普通菌毛---粘附作用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如:大肠埃希氏菌的I型菌毛;肠产毒型大肠杆菌的定植因子(CFA/I)性菌毛---传递遗传物质。(四)、芽孢(endospore/spore)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产生芽抱的细菌都是G+菌。不同细菌的芽孢形态、大小、位置有所差异,是鉴别细菌的指标之一。1.芽孢的结构:具多层膜结构2.芽孢的形成与发芽:(1)芽孢的形成---细菌形成芽孢的能力是由菌体内的芽孢基因决定的。芽孢一般只在动物体外才形成。营养缺乏时易形成。(2)芽孢的发芽---当环境适宜时,芽孢发育形成细菌的繁殖体。3.芽孢的功能:芽孢对热、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抵抗力。细菌繁殖体:80℃水中迅速死亡。细菌芽孢:100℃沸水中,可存活数小时。被炭疽杆菌芽孢污染的草原,传染性可保持20~30年。4.细菌芽孢抵抗力强的原因:芽孢含水量少,蛋白质受热后不易变性;芽孢具有多层致密的厚膜,理化因素不易进入;芽孢的核心和皮质中含有吡啶二羧酸,DAP与Ca2+结合生成的盐能提高芽孢中各酶的热稳定性。四、细菌的理化性状与新陈代谢(一)、细菌的能量代谢发酵:以有机物为受氢体的生物氧化过程。呼吸:以无机物为受氢体的生物氧化过程。需氧呼吸—以分子氧为受氢体厌氧呼吸—以其他无机物为受氢体(二)、细菌的新陈代谢1.分解代谢产物和细菌的生化反应2.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1)热原质(pyrogen):细菌合成的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G-菌细胞壁脂多糖;耐高温;121,20min不被破坏;250高温,干烤才能破坏热原质。蒸馏法可除去热原质。(2)毒素(toxin):外毒素一G+菌、少数G-菌产生的、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重要的致病物质。内毒素一G-菌细胞壁脂多糖,菌体死亡崩解后游 离出来。重要的致病物质。(3)色素:有助于鉴别细菌;水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4)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5)细菌素:某些细菌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仅对亲缘关系近的细菌有杀伤作用。(6)维生素:细菌能合成某些维生素除供自身需用外,还能分泌至周围环境中.生素B,K.五、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培养1.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1)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充足,比例合适。(2)氢离子浓度(pH):pH7.2~7.6(3)温度:37℃(4)气体:不同的细菌对气体的需求有所差异。专性需氧菌: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需要氧分子作为受氢体以完成需氧呼吸,仅能在有氧的环境下生存。如结核杆菌。②微需氧菌:在低氧压(5%〜6%)生长最好,氧压大于10%对其有抑制作用如幽门螺杆菌。兼性厌氧菌:兼有需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但以有氧时生长较好。如葡萄球菌。专性厌氧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只能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如破伤风杆菌。专性厌氧菌厌氧生长的机制:a.缺乏氧化还原电势(Eh)高的呼吸酶一细胞色素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只能在120mV以下的Eh时生长。b.缺乏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触酶或过氧化物酶。2.生长方式与速度(1).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繁殖方式:二分裂繁殖,无性繁殖。繁殖速度:20~30min/代代时---细菌分裂、数量倍增所需要的时间。(2).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细菌生长曲线迟缓期:细菌的适应阶段。该期菌体增大,代谢活跃,分裂迟缓,繁殖极少。对数期:生长迅速,菌数急剧上升,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等都较典型。稳定期:细菌繁殖速度减慢,死菌数逐渐增加。 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性状有所改变。生成芽孢、外毒素、抗生素等代谢产物。衰亡期:死菌数活菌数,细菌形态显著改变,生理代谢活动趋于停滞。第二节病毒病毒(virus)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非细胞结构)、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专性活细胞寄生、以复制方式繁殖的微生物。病毒体(virion)完整的、成熟的病毒颗粒。是细胞外的结构形式,具有典型的形态结构,并有感染性。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1.病毒的大小——观察仪器:电子显微镜。测量单位:纳米(nm);直径:10~300nm;能通过细菌滤器;离心沉降:5~10万转/分。2.病毒的形态二、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及功能三、病毒的增殖1.病毒的复制周期从病毒进入细胞开始,经基因组复制到子代病毒的释出,称为一个复制周期。(1)吸附:?病毒受体:由宿主基因组所编码、控制和表达的一组能参与病毒结合、相互作用,便于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位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组分。?病毒吸附蛋白:病毒体表面能与细胞受体结合的蛋白质。病毒受体的分布与病毒对宿主动物的感染范围有关。有的受体可在多种不同种属的动物细胞上存在。在同一感染动物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病毒受体。如果没有受体,也没有与受体有关的病毒附着系统,就不可能发生感染,或感染效能大大降低。病毒受体是影响病毒宿主特异性和组织嗜性的主要决定因素。对病毒受体的研究及对病毒-受体结合方式的研究对于抗病毒药物的筛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流感病毒的表面结构---神经氨酸酶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半乳糖-N-乙酰神经氨酸结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表面结构---gp120与淋巴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22)穿入(penetration):病毒吸附在易感细胞表面上后,可通过多种方式进入细胞内。吞饮一裸露的病毒;如:痘类病毒融合---包膜病毒;如:流感病毒直接进入---微小病毒;如:呼肠孤病毒 穿入过程中需一定的温度(25~37C)及能量供应(细胞中的ATP分解,释放能量)(3)脱壳(uncoating):进入易感细胞的病毒体必须脱去衣壳,才能使病毒基因组发挥作用。不同病毒脱壳的方式各异:★外壳留在宿主细胞外,如:噬菌体。★在宿主细胞溶酶体酶的作用下,衣壳蛋白溶解.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在宿主细胞溶酶体酶及病毒特有的脱壳酶的双重作用下,衣壳蛋白才能完全溶解.如:痘病毒。★螺旋对称型病毒无需脱去衣壳亦可进行核酸转录。如:流感病毒(4)生物合成(biosynthesis):病毒基因组一旦释放到细胞中,就开始病毒的生物合成。生物合成一般分两个阶段:早期合成;晚期合成①早期合成:抑制宿主细胞的代谢。病毒基因编码转录、翻译抑制细胞代谢的蛋白质;病毒激活细胞内隐伏的对细胞自身代谢抑制的成分。转录早期mRNA,翻译合成早期蛋白(病毒进行生物合成所需要的酶)②晚期合成:病毒子代核酸的复制病毒基因组转录、翻译产生病毒结构蛋白。由于病毒基因组的类型不同,故其病毒基因的转录、蛋白质合成的方式也不同。双月£DNA病毒的复制----多数DNA病毒为双股DNA。双股DNA病毒,如单纯疹病毒和腺病毒在宿主细胞核内的RNA聚合酶作用下,从病毒DNA上转录病毒mRNA,然后转移到胞浆核糖体上,指导合成蛋白质。A.病毒基因的mRNA转录(早期转录):病毒本身含有RNA聚合酶,可在胞浆中转录mRNA。mRNA有二种:早期mRNA,主要合成复制病毒DNA所需的酶及调控蛋白等,如依赖DNA的DNA聚合酶,脱氧胸腺喀噬激酶等,称为早期蛋白;B.病毒核酸复制:子代病毒DNA的合成是以亲代DNA为模板,按核酸半保留形式复制子代双股DNA。DNA复制出现在结构蛋白合成之前。C.晚期转录:晚期mRNA和晚期翻译:晚期蛋白---衣壳蛋白,包膜蛋白晚期mRNA,在病毒DNA复制之后出现,主要指导合成病毒的结构蛋白,称为晚期蛋白。单股RNA病毒的复制----RNA病毒核酸多为单股,病毒全部遗传信息均含在RNA中。又可分为:病毒RNA的俭基序列与mRNA完全相同者,称为正链RNA病毒。病毒RNA检基序列与mRNA互补者,称为负链RNA病毒。逆转录病毒又称RNA月中瘤病毒(Oncornavirus),病毒体含有单股正链RNA、依赖RNA的DNA多聚酶(逆转录酶)和tRNA。A.正链RNA病毒的复制以脊髓灰质炎病毒为例,侵入的RNA直接附着于宿主细胞 核糖体上,翻译出大分子蛋白,并迅速被蛋白水解酶降解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如依赖RNA的RNA聚合酶。在这种酶的作用下,以亲代RNA为模板形成一双链结构,称“复制型(Replicativeform)”。再从互补的负链复制出多股子代正链RNA,这种由一条完整的负链和正在生长中的多股正链组成的结构,秒“复制中间体(Replicativeintermediate)新的子代°RNA分子在复制环中有三种功能:(1)为进一步合成复制型起模板作用;(2)继续起mRNA作用;(3)构成感染性病毒RNAoB.负链RNA病毒的复制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狂犬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等有囊膜病毒属于这一范畴。病毒体中含有RNA的RNA聚合酶,从侵入链转录出mRNA,翻译出病毒结构蛋白和酶,同时又可做为模板,在依赖RNA的R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子代负链RNA。C.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复制过程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病毒核时进入胞浆后,以RNA为模板,在依赖RNA的DNA多聚酶和tRNA引物的作用下,合成负链DNA(即RNA:DNA),正链RNA被降解,进而以负链DNA为模板形成双股DNA(即DNA:DNA),转入细胞核内,整合成宿主DNA中,成为前病毒。第二阶段,前病毒DNA转录出病毒mRNA,翻译出病毒蛋白质。同样从前病毒DNA转录出病毒RNA,在胞浆内装配,以出芽方式释放。被感染的细胞仍持续分裂将前病毒传递至子代细胞。(5)组装、成熟和释放(assemblematurationandrelease)组装---将生物合成的蛋白和核酸装配成子代核衣壳的过程。病毒种类不同,其装配的部位、方式不同。DNA病毒的核衣壳在核内装配;RNA病毒的核衣壳在胞质内装配释放---组装完毕的病毒颗粒,以不同方式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去。细胞裂解,病毒释放裸露的病毒病毒出芽,游离于细胞外---包膜病毒某些病毒基因组复制完成后,并不进行组装,而是将其核酸(DNA)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中,随宿主染色体一起复制,引起宿主细胞功能的改变。多见于一些引起肿瘤的病毒。2.病毒的异常增殖1).顿挫感染(abortiveinfection):有的细胞缺乏病毒复制所需要的酶、能量以及某些必要成分,因此病毒在其中不能合成自身成分,或不能组装成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非容纳细胞(non-permissivecell):不能为病毒复制提供相应的酶、能量及必要成分的细胞。容纳细胞(permissivecell)2).缺陷病毒(defectivevirus):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发生严重改变,导致病毒不能复制出完整的子代病毒。辅助病毒(helpervirus):与缺陷病毒同时感染细胞时,能够弥补缺陷病毒的不足,使之复制出完整病毒。这 种有辅助作用的病毒称为辅助病毒1)干扰现象(interference)当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的增殖抑制了另一种病毒的增殖的现象,称为干扰现象。机制:干扰素的产生;吸附干扰;复制干扰四、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灭活(incativation):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的病毒体,受到物理、化学因素作用后,会失去感染性,不能复制出完整的病毒颗粒。★灭活的病毒仍可保留抗原性、红细胞吸附性、血凝集细胞融合等特性。理化因素灭活病毒的机制是:(1)破坏有包膜病毒的包膜冻融或脂溶剂(2)使病毒蛋白变性---酸、碱、温度(3)损伤病毒核酸变性剂、射线1.物理因素(1)温度: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病毒标本的保存应尽快低温冷冻。在-70℃和液氮(-196℃)中病毒的感染性可保持数月至数年;而在50-60℃30min,100℃数秒钟,多数病毒可被灭活。(2)PH:多数病毒在pH5~9范围内稳定,强酸、强碱条件下可被灭活。(3)射线:X射线、丫射线和紫外线都能灭活病毒。2.化学因素(1)脂溶剂:乙醚、氯仿、去氧胆酸盐、阴离子去污剂等能使包膜病毒的包膜破坏溶解,病毒失去吸附能力而灭活。(2)化学消毒剂:强酸、强碱类消毒剂,酚类、氧化剂、醇类等。不同病毒对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不同。肝炎病毒对过氧乙酸、次氯酸盐较敏感。(3)抗生素与中草药:现有抗生素对病素无抑制作用;中草药对病毒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第三节真菌真菌(fungus):是一大类具有细胞壁和典型细胞核,不含有叶绿素,不分根、茎、叶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细胞高度分化,有核膜和核仁,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一、真菌的形态与结构单细胞真菌:圆形或椭圆形多细胞真菌:结构:菌丝(hypha)和孢子(spore)二、真菌的繁殖与培养1.真菌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繁殖体:菌丝;孢子2.真菌的培养:温度:22-28℃;培养基:sarbouraud培养基;pH:4.0-6.0菌落:酵母型菌落;类酵母型菌落;丝状菌落。三、变异性与抵抗力变异性形态,致病性。抵抗力:温度---60℃1h杀灭真菌化学消毒剂---1%-3%石炭酸,2.5%碘酊等。对干燥、阳光、紫外线耐受性较强。对抗生素不敏感。敏感药物:灰黄霉素;制霉菌素;二性霉素B;克霉素等。(周亚滨)第三章感染感染(infection):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生活时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过程。*病原菌(pathogen):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非病原菌(nonpathogen):不能造成宿主致病的细菌。*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pathogen):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致病性(pathogenicity):病原微生物能引起感染的能力。*毒力(virulence):致病菌的致病性强弱程度。*半数致死量(medianlethaldose,LD50)半数感染量(medianinfectivedose,ID50)在规定时间内,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所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第一节细菌性感染一、细菌的致病机制(一)侵袭力(invasiveness):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1.黏附与定植-----表面结构荚膜:具有抗吞噬和阻挠杀菌物质的作用。粘附素:使细菌粘附在敏感细胞的表面,利于细菌的定植、繁殖。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如菌毛;脂磷壁酸等。2.侵入侵袭素:使细菌能够侵入敏感细胞内。3.繁殖与扩散 侵袭性酶:利于细菌在组织中扩散;协助细菌抗吞噬。如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胶原酶等。局部扩散:表层扩散;深层扩散全身扩散:细菌入血(二)毒素1.外毒素(exotoxin):细菌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至细胞外毒性强细胞毒'对机体的组织器官有选择作用神经毒.蛋白质;不耐热肠毒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可制成类毒素。分子结构为A-B模式2.内毒素(endotoxin)菌体破裂后才释放出来。毒性弱。脂多糖,耐热,1001h不被破坏。抗原性弱,抗体无中和作用;不能用甲醛脱毒为类毒素。对组织无选择性,引起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Shwartzman与DIC二、细菌性感染的传播(一)、细菌感染的来源外源性感染(exogenousinfection):病人;带菌者;病畜和带菌动物。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infection)条件致病菌;隐伏状态存在于体内的致病菌。(二)、传播方式与途径?呼吸道传播:肺结核;百日咳;军团病?消化道传播:菌痢;伤寒;霍乱;食物中毒。?皮肤传播:气性坏疽;化脓性感染。?性传播:淋病;梅毒;钩体病。?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鼠疫;恙虫病。?血液传播:梅毒;伤寒。?多途径感染:有些致病菌的传播可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创伤等多种途径。结核分支杆菌;炭疽芽孢杆菌。三.细菌性感染的类型(一)、隐性感染(inapparentinfection)当宿主的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入侵的病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对机体损 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又称亚临床感染。隐性感染后,机体常可获得足够的特异性免疫力,能够抗御相同致病菌的再次感染。(二)、显性感染(apparentinfection)当宿主体抗感染的免疫力较弱,或侵入的致病菌数量较多、毒力较强,以致机体的组织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生理功能也发生改变,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按病情缓急不同分为:急性感染;慢性感染。1).急性感染(acuteinfection):发作突然,病程较短,一般是数日至数周。病愈后,致病菌从宿主消失。如:脑膜炎球菌;霍乱球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等。2).慢性感染(chronicinfection):病程缓慢,常持续数月至数年。如:结核分支杆菌;麻风杆菌。2.按感染部位不同分为:局部感染;全身感染。1)局部感染(localinfection):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后,局限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病变。如疖、痈等。2)全身感染(systemicinfection):感染发生后,致病菌或其毒性代谢产物向全身播散引起全身性症状。全身性细菌感染:毒血症(toxemia):细菌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流,经血液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如白喉、破伤风等。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革兰氏阴性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出大量内毒素;或病灶内大量革兰氏阴性菌死亡、释放出的内毒素入血所致。菌血症(bacteremia):致病菌由局部进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败血症(septicemia):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⑤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第二节病毒性感染一、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病毒致病性:指某一病毒感染特定宿主并引起疾病。病毒毒力:反映病毒引起、产生症状和病理变化的强弱。1.杀细胞效应(cytocidaleffect):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完毕,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次释放出大量子代病毒,细胞被裂解死 亡;细胞病变作用(cytopathiceffect,CPE)1.稳定状态感染(steadystateinfection):有些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过程中,对细胞代谢、溶酶体膜影响不大,以出芽方式释放病毒,过程缓慢,病变较轻、细胞暂时也不会出现溶解和死亡。常见于包膜病毒,如:麻疹病毒。(1)细胞融合(2)细胞表面出现病毒基因编码的抗原2.包涵体形成包涵体(inclusionbody):在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看到由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3.细胞凋亡(apoptosis):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后,病毒可直接或由病毒编码蛋白间接作为诱导因子诱发细胞凋亡。4.基因整合与转化:病毒的核酸全部或部分结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中:可造成染色体整合处基因的失活、附近基因激活等现象;可使细胞增殖变快,失去细胞间接触抑制,导致细胞转化。与人类恶性肿瘤有关的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疱疹病毒II型宫颈癌乙型肝炎病毒肝癌EB病毒-----鼻咽癌,恶性淋巴瘤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I型------白血病(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免疫病理损伤—通过诱发机体的免疫反应,致组织器官损伤。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由于病毒感染,细胞表面出现了新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在补体参与下引起细胞破坏。---有些病毒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可长期存在于血液中。当这种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某些器官组织的膜表面时,激活补体引起III型变态反应,造成局部损伤和炎症。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对感染细胞造成损伤,属IV型变态反应。3.免疫抑制作用---许多病毒感染可引起机体免疫应答降低或暂时性免疫抑制。如:麻疹病毒---杀伤免疫活性细胞。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对CD4+细胞具有强的亲和性和杀伤性,使其数量大量减少,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二、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1.水平传播(horizontaltransmission)病毒在人群个体间的传播。呼吸道传播:腺病毒、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消化道传播: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轮状病毒等。泌尿生殖道:疱疹病毒、乳头瘤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破损的皮肤:乙型脑炎病毒、狂犬病毒等。血液: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2.垂直传播(verticaltransmission)--病毒经胎盘或产道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胎盘传播: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产道传播: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三、病毒感染的类型(一)、隐性感染(inapparentviralinfection):病毒进入机体后,不引起临床症状的感染。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viralinfection)(二)、显性感染(apparentviralinfection):病毒进入机体,到达靶细胞后大量增殖,使细胞损伤,致使机体出现临床症状的感染。病毒显性感染按症状出现早晚和持续时间长短又分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1.急性病毒感染(acuteviralinfection)---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细胞破坏、死亡,机体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如:流感特点: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数日或数周,除死亡外,恢复后机体内不再有病毒并常获得特异性免疫。2.持续性病毒感染(persistentviralinfection)--病毒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数月至数十年,甚至终生。但不一定持续增殖和持续引起症状。♦慢性感染(chronicinfection)---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持续存在于机体血液或组织中,经常或间断地排出体外;发病进展缓慢。如:传染性软疣;慢性肝炎♦潜伏感染(latentinfection)---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潜伏在特定的组织或细胞内,不进行增殖;在某些条件作用下,病毒可被激活,从潜伏部位游走出来,大量繁殖,引起与初次症状极为相似的或截然不同的病变。 如:唇疱疹;带状疱疹♦慢发病毒感染(slowvirusinfection)-经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有很长的潜伏期,此时机体无症状,也分离不出病毒;以后出现慢性、进行性疾病,常导致死亡。如:艾滋病;疯牛病;亚急性硬化性脑炎;病毒持续性感染是病毒感染的重要类型;其形成原因有病毒和机体两方面因素,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机体免疫力低下,无力消除病毒;♦病毒抗原性弱,机体难以产生免疫应答消除病毒。♦病毒存在于受保护部位或病毒发生变异,逃避宿主免疫作用。♦病毒基因组整合在宿主基因组中,与细胞长期共存。♦病毒感染非容许细胞或半容许细胞,复制较慢或仅表达部分基因,不引起细胞死亡。♦病毒侵入免疫细胞,使其功能受损。♦受遗传因素影响,与MHCII分子有关。第三节真菌性感染浅表真菌感染---有致病性强的外源性真菌引起。嗜角质性。如:皮肤丝状菌;癣菌。真菌机会性感染---由寄生于宿主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引起。如:白色念珠菌。深部真菌感染---主要由致病性外源性真菌引起。如:新型隐球菌。真菌毒素的致病作用---真菌中毒和引起月中瘤。如:黄曲霉毒素;真菌性超敏反应---某些真菌的菌丝、抱子和代谢产物可引起各种类型的超敏反应。如:青霉菌。(周亚滨)第四章抗感染免疫第一节抗感染免疫机制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ficimmunity):又称天然免疫(innateimmunity)组成:屏障结构吞噬细胞、正常体液和组织的免疫成分等特异性免疫(specificimmunity):又称为获得性免疫(acquiredimmunity)组成: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一、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一)屏障结构:1.皮肤与粘膜的机械阻挡作用:①阻挡和排除病原微生物的作用②可分泌多种杀菌物质③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1.血脑屏障:阻挡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从血流进入中枢神经系统。2.胎盘屏障:防止母体内的病原微生物进入胎儿体内,保护胎儿免受感染。在妊娠3个月内,胎盘屏障尚未发育完善,病原微生物有可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二)吞噬作用小吞噬细胞,主要指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大吞噬细胞,即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phagocytesystem,MPS),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各种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1.吞噬和杀菌过程步骤:⑴趋化:吞噬细胞定向聚集到局部炎症部位⑵接触:即病原体附着到吞噬细胞表面⑶吞入:形成吞噬体(phagosome),吞唯hagocytosis)。吞饮(吞入病毒等较小物体的方式)。⑷杀灭与消化:形成吞噬溶酶体(phagolysome),杀菌作用:主要借助于溶酶体内的依氧和非依氧两大杀菌系统。依氧杀菌系统:需要分子氧的参与通过氧化酶的作用,使分子氧活化成为多种活性氧中介物(reactiveoxygenintermediate,ROI),直接作用于微生物.通过髓过氧化物(myeloperoxidase,MPO)和卤化物的协同而杀灭微生物。非依氧杀菌系统:不需要分子氧的参与,主要由酸性环境、溶菌酶和杀菌性蛋白构成。消化--杀死的病原体进一步由蛋白酶、核酸酶、酯酶等降解、消化,最后不能消化的残渣排至吞噬细胞外。未激活的巨噬细胞杀菌效力较弱。活化的巨噬细胞(需要T细胞介导应答中释放的淋巴因子,其中以IFN-丫最为重要)杀菌效力明显增强,能有效杀伤、清除细胞内寄生的病原体。2.吞噬作用的后果完全吞噬:病原体在吞噬溶酶体中被杀灭和消化,未消化的残渣被排出胞外,此即完全吞噬。不完全吞噬:某些胞内寄生菌或病毒等病原体在免疫力低下的机体中,只被吞噬却不被杀死,称为不完全吞噬。不完全吞噬造成细菌的扩散。组织损伤:吞噬细胞在吞噬过程中,溶酶体释放的多种水解酶也破坏邻近的正常组织细胞,造成组织损伤。 (三)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NK):NK细胞无需抗原预先刺激,不受MHC限制,就可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和月中瘤细胞,在早期抗感染免疫和免疫监视中起重要作用。(四)体液因素1.补体(complement):参看免疫学相关章节2.溶菌酶(lysozyme):为一种碱性蛋白,主要来源于吞噬细胞,广泛分布于血清、唾液、泪液、乳汁和粘膜分泌液中。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胞壁肽聚糖,使之裂解而溶菌。革兰阴性菌对溶酶菌不敏感,但在特异性抗体参与下,溶酶菌也可破坏革兰阴性菌。3.防御素(defensin)为一类富含精氨酸的小分子多肽,主要存在与中性粒细胞的嗜天青颗粒中。防御菌主要作用于胞外菌,其杀菌机制主要是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使细菌溶解死亡。二、特异性免疫效应机制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在免疫学讲解第二节抗菌免疫、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胞外菌(extracellularbacteria)指寄居在宿主细胞外的细菌。人类的多数致病菌属胞外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抗胞外菌感染的主要目的是:杀灭细菌,中和毒素非特异性免疫有一定防卫能力,抗体补体的调理作用以及抗体的中和毒素作用在抗胞外菌感染中起主导作用。胞外菌的消除,主要依靠体液免疫系统特异性抗体的作用。抗体与补体协同,作用可得到加强。抗体对胞外菌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阻止细菌粘附:粘膜免疫系统分泌的sIgA发挥重要的作用。(2)调理吞噬作用:吞噬细胞表面具有抗体IgG的Fc受体和补体C3b受体,通过调理作用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杀菌能力。(3)激活补体溶菌:IgM、IgG抗体与抗原的复合物激活补体经典途径。44)中和细菌外毒素:以外毒素为主要毒力因子的细菌(如破伤风杆菌),抗毒素起主要保护作用。抗毒素只能与游离的外毒素结合才有中和作用。因此应尽可能早期、足量使用抗毒素。二、抗胞内菌感染的免疫少数致病菌主要寄生于细胞内,称为胞内菌(intracelllularbacteria)。对人类致病的兼性胞内菌有: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伤寒沙门菌、布鲁菌、肺炎军团菌和李斯特菌等。 专性胞内菌(obligateintracelllularbacteria)只能在细胞内生存,如立克次体和衣原体。抗胞内菌感染的主要目的是杀灭细胞内细菌,因而特异性细胞免疫是主要的防御机制。在致病过程中,胞外菌也有存在于细胞外的阶段,故特异性抗体也有辅助抗菌作用。1.吞噬细胞:胞内菌主要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活性氧中介物(ROI)、活性氮中介物(RNI)的能力增强,尤其是大量一氧化氮(NO)的产生,使之能有效杀伤多种胞内菌2.细胞免疫:因为特异性抗体不能进入胞内发挥作用,抗胞内菌感染的免疫主要是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CD4+Th1细胞是胞内寄生菌感染的重要免疫因素。近有研究表明,CTL在抗某些胞内感染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第三节抗病毒免疫一、非特异免疫干扰素和NK细胞起主要作用。(一)干扰素(Interferon,IFN)概念:IFN是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分泌性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诱生剂:病毒、细菌内毒素、人工合成的双链RNA等1.种类与性质:种类:人IFN(Hu-IFN)、鼠IFN(Mu-IFN)分型:IFNa,IFNB,IFN丫2.抗病毒活性:IFN不能直接灭活病毒,而是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ntiviralprotein,AVP)发挥抗病毒效应(抑制病毒复制)。干扰素与敏感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结合---触发信号传递等一系列的生物化学过程---激活细胞内基因合成多种抗病毒蛋白(AVP)从而实现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抗病毒蛋白(AVP)是一类酶类,主要包括2‘-5’A合成酶和蛋白激酶(proteinkinaseR,PKR)。2‘-5’A合成酶可导致病毒mRNA的降解,阻断转录。蛋白激酶PKR使病毒多肽链的合成受阻,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抑制病毒增殖。2'-5'A合成酶途径和蛋白激酶PRK金径的激活都需要病毒中间产物双链RNA(dsRNA)的存在(图4-3)。IFN抗病毒作用的特点:(1)间接性:通过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AVP)发挥抗病毒作用。(2)抑制性:IFN的抗病毒作用是抑制,而不是杀灭。 (3)广生:AVP是一类酶类,作用无特异性。一般来说,IFN对多种病毒都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同病毒对IFN敏感性有差异。不同细胞的敏感性也不相同。(4)种属特异性:受种属特异性的限制,一般在同种细胞中活性高,对异种细胞无活性。(5)发挥作用迅速:病毒感染后几小时内就能起作用。即能中断受染细胞的病毒感染又能限制病毒扩散。在感染的起始阶段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发生作用之前,IFN发挥重要作用。2.免疫调节活性及抗肿瘤活性:抗肿瘤活性:1)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分裂;2)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间接地抑制肿瘤生长;3)调动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免疫调节活性:增强NK细胞、M①活性;增强MHC-I类分子表达;(二)NK细胞能非特异杀伤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在感染早期发挥重要的作用。可通过多种途径被活化,其中IFN-丫视K细胞的激活作用尤为重要。二.特异性免疫(一)体液免疫中和性抗体可中和游离的病毒体,主要对再次入侵的病毒体有预防作用。抗体(包括中和抗体和非中和抗体)也可通过调理作用增强吞噬细胞吞噬杀灭病毒的能力。1.病毒中和抗体(virus-neutralizingantibodies):指针对病毒某些表面抗原的抗体。此类抗体能与细胞外游离的病毒结合从而消除病毒的感染能力。作用机制:直接封闭与细胞受体结合的病毒抗原表位,或改变病毒表面构型;阻止病毒吸附、侵入易感细胞.病毒-中和抗体免疫复合物的清除:(1)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2)通过激活补体导致包膜病毒的裂解。IgG、IgM、IgA三类免疫球蛋白都有中和抗体的活性,但特性不同。):(2)血凝抑制抗体(haemagglutinationinhibitionantibodies,HIAb表面含有血凝素的病毒,可刺激机体产生血凝抑制抗体。(3)补体结合抗体(complementfixationantibodies):由病毒内部抗原或病毒表面非中和抗原所诱发,无中和作作用,但可通过调理作用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二)细胞免疫 感染细胞内病毒的清除,主要依赖于细胞免疫。构成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主要效应因素是:CD8+CTL和CD4+Th1细胞。1.CD8+CTLCD8+CTL能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阻断病毒在细胞内复制,是终止病毒感染的主要免疫机制。CD8+CTL还可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FN-y、TNF等而发挥抗病毒作用。2.CD4+Th1细胞活化CD4+Th1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FN-丫、TNF等,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和NK细胞;诱发炎症反应;促进CTL的增殖和分化等;在抗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第四节抗真菌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构成机体非特异性抗真菌免疫因素主要有:(1)皮肤粘膜屏障:(2)吞噬细胞:2.特异性免疫(1)细胞免疫:Th1细胞免疫应答在抗深部真菌(如白假丝酵母菌、隐球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2)体液免疫深部真菌感染可刺激抗体产生相应抗体。抗体的抗真菌作用尚有争论。(赵蔚明)第五章遗传与变异遗传:子代与亲代性状的相似性。变异:子代与亲代性状的差异性。基因型变异:基因结构的改变。可遗传的。表型变异:基因结构未改变。不可遗传。第二节细菌的遗传与变异一、细菌的变异现象1.形态结构的变异:L型细菌,荚膜变异,鞭毛变异。2.毒力变异:卡介苗3.耐药性变异4.菌落变异5.抗原性变异二、与细菌遗传变异相关的物质1.细菌的染色体:环状、双股、超螺旋DNA长链。2.质粒(plasmid):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环状闭合的双股DNA。可编码许多重要的生物学性状。 质粒DNA的特性:1).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紧密型质粒;松弛型质粒。2).编码的基因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3).可自行丢失与消除。4).可在细菌间转移。5).分相容性与不相容性两种。6)噬菌体(bacteriophage/phage):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分布广,有细菌的场所就有相应的噬国体存在。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内复制。1)形态与结构2)化学组成:核酸(DNA或RNA);蛋白质毒性噬菌体(virulentphage):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噬菌体溶菌过程:吸附:噬菌体与细菌表面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过程。穿入:噬菌体核酸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生物合成:噬菌体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熟与释放:将合成好的核酸和蛋白质按一定程序装配成完整的成熟噬菌体,最终细胞破裂,噬菌体释放出来。溶原性噬菌体(lysogenicphage):感染细菌后,噬菌体的基因组能与宿主菌基因组整合,并随细菌分裂传至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不引起细菌分裂。前噬菌体卜prophage):整合在宿主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的基因组。溶原性细菌(lysogenicbacterium):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7)转位因子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分子上的一段特异性核甘酸序列片段,能在DNA分子中移动。不断改变它们在基因组中的位置,能从一个基因组转移到另一个基因组中。转位因子:1.插入序歹U(insertionsequencelS)2.转座子(transposonTn)3.转座噬菌体:是一些具有转座功能的溶原性噬菌体。三、细菌变异的机制(一)、基因突变1.突变: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导致细菌性状的遗传性变异。2.基因突变的规律:突变率:自发突变一低;诱发突变一高。 突变与选择:随机性;选择性。回复突变:野生型:细菌在自然环境下具有的表现型。突变型:发生突变后的菌株。野生型一突变型一野生型1.DNA的损伤修复光修复:经紫外线照射后,细胞DNA上形成T-T二聚体,导致突变。如在紫外线照射后立即将细菌暴露于可见光下,则受损的DNA可修复,细菌的存活率大大提高。暗修复:切除修复---由核酸内切酶将损伤的片段切除,再DNA聚合酶、连接酶等的作用下,将缺少的部分补齐。(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基因转移(genetransfer):外源性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转入某受体菌内的过程。基因重组(generecombination):转移的基因与受体菌DNA整合在一起的过程。供体菌(donor);受体菌(recipient)1.转化(transformation):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是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转化因子:游离的DNA片段。分子量小于1X107。感受态:受体菌能摄取外源DNA片段的生理状态。感受态一般出现在细菌对数生长期的后期,持续时间约3~4小时。2.接合(conjugation):细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的过程。F质粒、高频重组菌(Hfr)、R质粒的概念3.转导(transduction):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转移到受体菌内,是受体菌活的性的性状。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transduction)局限性转导(restrictedtransduction)4.溶原性转换(lysogenicconversion):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DNA片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使细菌获得新的性状。5.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fusion):将两种不同的细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等处理,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进行相互融合的过程。第三节病毒的遗传变异一、病毒的基因组1.遗传物质:DNA或RNA2.特点:只有一种核酸,且存在形式多样;基因数目少,结构较简单;复制方式具有多样性;有较大的遗传不稳定性。二、基因突变 ★突变:病毒基因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基因组突变的方式:点突变;缺失突变;插入突变。★突变类型:基因突变---突变发生在基因结构内,产生的变异株可导致特定表型的改变。静默突变---未引起表型改变的突变。三、基因重组与重配★重组两个病毒基因组间核酸序列互换、组合的过程。★重配---在分节段的病毒基因组之间,两个病毒株可通过基因片断的交换使子代基因组发生突变过程。★重组与重配可导致基因复活:交叉复活---活病毒与灭活病毒间。多重复活---两个或多个灭活病毒间。四、基因整合五、病毒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互补作用和加强作用★表型混合和核壳转移(周亚滨)第六章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染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寄居于人体、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群或正常菌群,但在特定条件下,又可成为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pathogen)或机会致病菌(opportunisticpathogen)对人体造成危害。第一节正常菌群一.正常微生物群(或正常菌群)的概念:正常微生物群:指存在于正常人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正常情况下对人无害的微生物。正常微生物群中以细菌为主,故也通称为正常菌群(normalflora)。二.分布:表6-1(了解)三.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1.生物拮抗(antagonism):拮抗作用的机制主要是:①竞争黏附作用使外来致病菌不能定植。②产生有害代谢产物,有些菌可产生H2O2而杀伤其他细菌③营养竞争作用2.营养作用:如大肠埃希菌产生维生素K和维生素B族。3.免疫作用:正常菌群作为抗原既能促进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也可刺激其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免疫效应物质,如双歧杆菌能诱导产生SIgA4.抗衰老作用:与其产生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有关5.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均有抑制肿瘤作用。 第二节微生态平衡与失调微生物失调(microdysbiosis)是指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之间的平衡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被破坏,对人体有害。微生态失调的主要原因:1.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后,正常菌群中的敏感菌被抑制或杀灭,耐药菌大量繁殖而致病,即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系一种菌群失调症(dysbacteriosis)。2.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例如外科手术时如消毒不严格,可将患者皮肤黏膜的正常菌群经手术切口带入血流、腹腔等部位大量繁殖,引起相应的疾病。3.免疫抑制剂、激素、射线照射等第三节机会性感染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的正常菌群中的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也可引起疾病,称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pathogen)或机会致病菌(opportunisticpathogen)。机会性致病菌及其主要特点:(1)来源于人体皮肤和黏膜寄居的正常菌群;(2)但在异常情况下常易引起疾病(机会性感染)如大肠埃希菌(E.coli)是典型的肠道正常菌群成员,但其寄居部位改变时,可成为泌尿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第四节医院内感染医院感染(hospitalinfection)指包括医院内各类人群的感染。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机会致病性微生物,感染来源以内源性感染为主,外源性少见。传播方式与途径以接触为主,如侵入性诊疗技术等。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一.消毒灭菌二.隔离预防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赵蔚明)第七章消毒与灭菌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孢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灭菌(sterilization):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孢)的方法。抑菌(bacteriostasis):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的生长。防腐: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无菌(asepsis):不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无菌操作: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第一节物理消毒灭菌法一、热力灭菌法 高温对细菌有明显的致死作用---蛋白质变性;核酸断裂。(一)干热灭菌法1.焚烧:2.烧灼:直接用火焰灭菌。适用于接种环,试管口等的灭菌。3.干烤:干烤箱,加热至160~170,2h。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4.红外线:(二)湿热灭菌法在同一温度下比干热效力大。原因:湿热中菌体蛋白较易凝固。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1.巴氏消毒法:1.11~62.8oC,30min;71.7oC,15~30s,用于牛乳制品、酒类等的消毒。2.煮沸法:3.流动蒸气消毒法:100oC,30min。4.间歇蒸气灭菌法:100oC,30min/次。5.高压蒸气灭菌法(最常用,效果最好):温度:121.3oC,时间:15~20min常用于耐高温、耐湿物品的灭菌,如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敷料等。二、辐射杀菌法紫外线杀菌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最强。杀菌机制:作用于DNA,形成胸腺嘧啶双聚体,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杀菌作用特点:穿透力弱,用于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适用范围:手术室、传染病房、细菌实验室的空气消毒,或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三、过滤除菌法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达到无菌目的。除菌的滤膜孔径:0.22匹,可除去一般细菌。四、超声波消毒法五、干燥与低温抑菌法干燥可使菌体内的水分逸出,使细菌生命活动停止。低温可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减慢,影响细菌的生长。冷冻真空干燥法(lyophilization)第二节化学消毒灭菌法一、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如酚类、醇类、重金属盐类、酸碱类、醛类等。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如氧化剂、重金属盐类。损伤细菌细胞膜:如酚类表面活性剂、脂溶剂等。 二、消毒剂的主要种类:酚类—石炭酸、来苏、洗必泰等醇类---乙醇(70~75%)、异丙醇。重金属盐类---硝酸银、汞氧化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过氧乙酸、碘酒、漂白粉等。表面活性剂---新洁尔灭、、杜灭芬烷化剂---甲醛、还氧乙烷、戊二醛等。染料---龙胆紫酸碱类---醋酸第三节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一、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二、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三、温度四、酸碱度五、有机物(赵蔚明)第八章病原学诊断与防治第一节细菌学诊断一、病原菌检测1.标本(specimens):2.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注意涂片镜检可初步诊断的病原菌。3..分离与鉴定(isolationandidentification):确诊最可靠的方法。4.病原菌抗原的检测(detectionofbacterialantigens):简便快速的诊断方法:如免疫标记技术:免疫荧光法(IF),酶免疫测定(EIA),放射免疫测定等5.其他检测方法:如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细菌核酸:PCR,核酸杂交。二、血清学诊断已知抗原检测血清中未知抗体。血清学诊断方法有多种:如:凝集试验中和试验ELISA等。第二节病毒学诊断一、标本:低温保存,尽快送检二、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金标准,但方法复杂)病毒的三大培养方法:1)动物接种:2)鸡胚培养:3)细胞培养:最常用 病毒在细胞中生长繁殖的指标:1)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effect,CPE):有些病毒在细胞内增殖时可引起细胞发生特有的形态学变化(细胞病变),称为细胞病变效应(CPE)。2)包涵体(inclusionbody):3)红细胞吸附:4)干扰现象:病毒数量与感染性的测定:常用方法:蚀斑测定法、TCID50测定法三、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中和试验(neutralizingtest)血凝抑制试验(hemagglutinatiainhibitiontest,HItest)四、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一)形态学检查:1.电镜2.光学显微镜(包涵体)(二)病毒蛋白抗原检测:免疫荧光法(IF),酶免疫测定(EIA),(三)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四)病毒核酸检测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timePCR),RT-PCR,Genechip第三节真菌学诊断一、标本:二、病原真菌的检查与鉴定:目前的主要鉴定依据:形态学、分离培养1.直接镜检:2.分离培养:沙保氏培养基三、真菌的快速诊断:1.血清学实验(ELISA、荧光抗体法):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辅助诊断。2.核酸的检测:PCR3.真菌毒素的检测第四节特异性预防与治疗一、人工主动免疫将疫苗及类毒素(抗原)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主动产生获得性免疫力。主要用于预防。(一)疫苗1.死疫苗(killedvaccine):2.活疫苗(livingvaccine)亦称减毒疫苗(attenuatedvaccine):如:BCG、脊髓灰质、麻疹等减毒活疫苗3.新型活疫苗:4.基因工程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带有病原体保护性抗原表位的目的基因,将其导入原核或真核表达系统,表达该种保护性抗原,提纯后研制成疫苗。1.重组载体疫苗2.合成疫苗3.亚单位疫苗(subunitvaccine):利用微生物的某种表面结构成分(抗原)制成不含有核酸、能诱发机体产生抗体的疫苗,称为亚单位疫苗。4.DNA疫苗又称基因疫苗或核酸疫苗5.转基因植物疫苗(二)类毒素(toxoid):是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仍保持抗原性的生物制品。二、人工被动免疫输入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纯化免疫球蛋白抗体或细胞因子等免疫制剂,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过程叫人工被动免疫。用于紧急预防或治疗。1.抗毒素(antitoxin)将类毒素或外毒素给马进行多次免疫后,待马匹产生高效价抗毒素后采血,提取其免疫球蛋白精制成抗毒素。抗毒素主要用于外毒素所致疾病的治疗和紧急预防。临床常用的有破伤风抗毒素、白喉精制抗毒素等。2.抗菌血清3.胎盘丙种球蛋白5.其他免疫制剂:如IFN,IL三、细菌感染的治疗细菌感染的治疗主要采用抗菌药物。(一)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1,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2,影响细胞膜的功能,3,影响细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4,影响核酸合成四、病毒感染的治疗(一)抗病毒化学制剂1.核苷类药物(1)无环鸟苷(acyclovir,ACV,)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疱疹病毒药物之一.机制:竞争病毒DNA复制酶(2)拉米呋定(lamivudine):抑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的复制。 机制:抑制病毒逆转录酶1.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evirapine是第一个新合成的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1996年获准用于治疗HIV2.蛋白酶抑制剂:英迪纳瓦(indinavir)是1996年批准的新一代蛋白酶抑制剂,用于HIV.3.其他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能阻止脱壳,主要用于治疗甲型流感。(二)干扰素和干扰素诱生剂的应用1.干扰素(IFN)2.IFN诱生剂3.中草药防治病毒感染4.基因治疗(genetherapy):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1)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nucleotide,asON)人工合成的,与靶基因或mRNA某一区段互补的核酸片断,可以通过碱基互补原则结合于靶基因/mRNA上,从而封闭基因的表达。包括:反义DNA,反义RNA,其来源可有人工合成和体内表达两类。(2)核酶(ribozyme):是既能与靶基因序列结合又具酶活性的一类RNA分子。(3)干扰RNA(shortinterferingRNA,siRNA)一些小的双链RNA可以高效、特异的阻断体内特定基因表达,促使mRNA降解,诱使细胞表现出特定基因缺失的表型.RNA干扰也是体内抵御外在感染的一种重要保护机制。由于可以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代替基因敲除的遗传工具,RNAi正在功能基因组学领域掀起一场真正的革命。为此被Science评为2001年最重要的的成果之一。五、真菌的治疗选用抗真菌的霜剂,必要时内服抗真菌药物如: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克霉唑、益康唑等结合治疗。(赵蔚明)第九章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第一节细菌的耐药性耐药性(drugresistance)的概念:是指细菌对药物所具有的相对抵抗性。耐药性的程度以最小抑菌浓度(MIC)表示。一.细菌耐药性的分类:(一)固有耐药性:指天然耐药性。(二)获得耐药性:1.染色体突变:自发的突变 1.质粒介导的耐药性:接合性质粒(R质粒),非接合性质粒2.转座因子介导的耐药性:转座子(transposon,TN),可携带与转座有关的基因和耐药基因。(详见细菌遗传与变异章节)第二节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一.钝化酶的产生伊内酰胺酶(伊lactamase):对青霉素类和头抱菌素类耐药的菌株产生B-内酰胺酶,可以特异性的打开药物分子结构中的B-内酰胺环,使其完全失去抗菌活性。二.药物作用的靶位发生改变利福平作用点是RNA聚合酶的B亚基。当B亚基的编码基因突变时,就产生了耐药性。三.胞壁通透性的改变和主动外排机制四.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临床不合理用药形成了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第三节细菌的耐药性的控制策略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这是控制耐药性产生的重要措施之一。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耐药菌的交叉感染。3.加强药政管理4.研制新抗菌药物5.研制质粒消除剂用人工方法消除R质粒6.抗菌药物的“轮休”细菌一旦产生耐药性以后,在停用有关药物一段时期后敏感性有可能逐步恢复。(赵蔚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