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ID:81868287

大小:40.54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7-0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答案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答案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答案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答案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答案_第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答案_第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答案_第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答案_第8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⑴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⑵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为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⑶无产阶级肩负着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历史使命。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创立马克思主义。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鲜明

2、特征(1)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彻底的批判精神。(3)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本来的面目去如实的认识世界,不带任何偏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对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3。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也可以表述为意识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它有两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4.实践的定义、基本特征。(1)含义:人

3、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性(2)实践的基本特点1。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2。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3。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5.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社会性。人不仅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中提升出来,使自然界成为自己的对象,而且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发展着多方面的社会需要,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类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才能生存和发展,但自然界

4、的天然状态并不完全适合于人,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6.实践的环节。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2.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地实践活动3.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7.规律的定义。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是事物间必然联系,决定事物的必然趋向。不与人意志为转移.规律不可以改变.但是可以利用规律,造福人类。8.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

5、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的。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3.实践是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通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9。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6、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再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直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态,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起作用的结果。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

7、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1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谓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的程度。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

8、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1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于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最终决定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变革;生产关系则直接规定生产方式的性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