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头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千头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ID:8195269

大小:583.50 KB

页数:71页

时间:2018-03-09

千头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千头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千头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千头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千头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千头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肇东市金源粮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千头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单位:肇东市金源粮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68可研报告编制人员姓名职称68目录第一章总论…………………………………………………1第二章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与销售……………………………14第三章项目建设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23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及实施方案……………………28第五章劳动组织、定员与人员培训…………………………37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40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与企业管理………………………

2、……44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6第九章效益分析………………………………………………48第十章结论…………………………………………………5368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千头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1.2项目承办单位及负责人项目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单位:东北农业大学1.3项目背景1.3.1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中共中央于2001年年初在北京紧急召开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会议作出了《关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决定》。“决定”要求各级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业,就地解决粮食的转化和过腹增

3、值问题。通过发展畜牧业来调整我国农业的产业结构,其意义在于通过合理的农牧结构调整,实现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最优化和生产效益的最大化。乳牛业在我国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牛乳的人均消费量指标已列入2010年我国食品发展纲要,农业部在“菜篮子工程”68规划中,把乳同肉、蛋、鱼并列,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予以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发展乳牛业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发展的方针和政策,积极扶持奶牛业的发展,如免征增值税,减免所得税。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畜牧工作,在各个重要的历史阶段都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方针、工作思路和任

4、务目标。一九九五年省委做出了《建设农业强省的决定》,并提出了“走产业化道路,建设畜牧业大省”的战略目标。2001年宋法棠省长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决定》指示精神,明确提出畜牧业今后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乳牛业是我省畜牧业的支柱产业,现有奶牛存栏68.9万头,年产鲜奶144万吨,为全国饲养总量的五分之一,并围绕乳业形成了一批乳产品加工企业,可以说,乳牛业是黑龙江省畜牧业的闪光点,发展畜牧业首先应考虑乳牛业。68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一个关键问题是看农牧比例及其内部结构是否合理。从

5、全省牧业生产结构看,生猪、蛋鸡和肉鸡生产发展较快,市场趋于饱和,经济效益下降。但更具市场潜力和发展优势的奶牛业未得到充分发展,饲养规模小,科学饲养水平低,奶牛产奶量不高,全省奶牛平均单产4吨左右。全省大型奶牛场由于经济转型等多种原因所剩无几,奶源基地多为个体及专业户经营。世界发达国家、个人家庭牧场奶牛头数都在20头以上,奶牛平均单产7-8吨。我省奶户多,饲养头数少,奶源过于分散,形成了奶源小生产与乳品加工规模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加之长期以来企业和奶户之间没理顺关系,鲜奶质量参差不齐且供应不稳定等,制约了我省

6、乳业及畜牧业的进步和大发展。考虑到上述因素,黑龙江省委提出今后畜牧业的发展整体思路是:稳猪、禽生产,促牛、羊发展。发展奶牛数量,提高乳产品质量,牵好龙头,把握市场。到2010年全省的奶牛存栏要达到100万头,年产鲜奶400万吨,从而实现畜牧业占农业经济半壁江山的宏伟目标。1.2项目由来和简述肇东市为黑龙江省产粮大县,饲草饲料资源丰富。肇东市1999年末奶牛存栏10万头,平均单产4.5吨,总产45万吨,远远满足不了乳业集团乳品加工的需要。该地区土壤气候条件适于农作物(特别是玉米)生长和畜牧生产,位于我国和黑

7、龙江省的“松嫩黑白花奶牛带”上。为了进一步壮大肇东市的经济实力,缓解哈尔滨市和本市奶源紧张的矛盾,促进肇东市奶牛业的发展,拟建立存栏2000头现代化奶牛场。该项目可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带动乳品加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就业,减轻对城市就业的压力。该项目的建设对肇东市发展“两高一优”68的大农业,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提高奶牛业的综合市场能力和科技水平,为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养奶牛对改良土壤环境起到重要作用,大量施用农家肥以改

8、良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了土壤的合理使用,即实现了秸杆过腹还田,又实现了粮食的过腹增值,形成“以牧促农”、“农牧结合”的良性循环。1.3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养殖奶牛是将其现有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成商品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奶牛生产是畜牧业生产中的龙头,其中奶产品是乳制品加工业的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奶牛本身所消耗的牧草、秸秆为促进草地改良和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基础的中轴作用。发展奶牛业是发展一业,振兴多业,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