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建设新农村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山区建设新农村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ID:8216053

大小:44.4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3-10

山区建设新农村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_第1页
山区建设新农村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_第2页
山区建设新农村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_第3页
山区建设新农村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_第4页
山区建设新农村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区建设新农村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区建设新农村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近年来,林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积极探索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年,全区完成农业增加值12034万元,同比增长5.3%;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330元,同比增加480元,增长16.84%;实现村村通电,自来水通村率达70%,100%的乡镇和97%的建制村完成公路路面硬化,全区城镇化率达45%。一、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点林区是一个集自然保护区、资源富集区、生态脆弱区和国

2、家级贫困区于一体的特殊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存在城乡二元矛盾突出、农村生产力低下、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综合素质不高等普遍矛盾外,还具有与平原地区和普通山区不一样的特点。(一)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保护,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林区党委政府的首要任务,也是全区上下的首要职责。为了加强保护,林区所有的建设与开发,都要以加强保护为前提,都要服从于保护大局,不利于保护的项目不能上、不利于保护的产业不能建、不利于保护的工作不能做,开发与建设受制于保护的约束十分明显,农民的损失得不到补偿。每年因为动物损害农作物造成

3、的损失就达300多万元,但由于保护工作的需要,在有矿不能挖,有树不能伐,有药不能采,有兽不能猎,导致处于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尴尬境地。第8页(二)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可持续增收难度大。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的耕地多为坡耕地且相对分散,土壤贫瘠,地力差,保水能力弱,自然灾害频繁,农民抗御灾害的能力差,往往是靠天吃饭。受传统观念和地方习俗的影响,农民多种植玉米和土豆,养殖生猪和山羊,由于受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制约,生产方式比较粗放,规模程度不大,产业化水平低,具有品种多、规模小、数量少的特点。近年

4、来,林区各级政府虽然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新品种,引导农民种植蔬菜、干果和药材等多经作物,但受季节、交通、信息和市场价格的影响,收效甚微。同时,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逐步深入,我区继续依靠国家政策性补贴、农产品价格上涨、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以及发展劳务经济来促进农民增收越来越难,农民可持续增收的形势非常严峻。(三)山大人稀、居住分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巨大。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4人,的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9人,且大多数农民都散居住于高山或半高山,户与户之间距离遥远,解决

5、他们的“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如九湖乡东溪村一条村级公路就长达31.5公里,需要建设资金945万元。下谷坪土家族乡的相思岭村仅有497人,是我区唯一不通公路的村,如要解决其交通问题,需修建一条15公里的公路,按照交通部门的规划设计,需要资金657.3万元,该村人平1.32万元,建设成本十分巨大。第8页(四)金融体制不顺,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由于特殊的管理体制,的金融部门多归市的金融部门管理,致使我区的金融服务功能淡化,农民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融资十分困难,农业生产缺乏资金支持

6、。年,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3.1亿元,而各项贷款仅为27亿元。同时,林区财政十分困难,区级财政每年用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十分有限,导致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五)农民思想封闭,小富即安思想严重,民主法制观念淡漠。由于自然条件、生存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若干历史原因,加之部分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致使我区绝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偏低,综合素质不高,进取精神不强,“等、要、靠”思想严重,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见小利而不顾大局,缺乏一种长期发

7、展的全局观念,思想意识难于统一,聚集动力弱,商品经济意识不强,小富即安,温饱而足,民主法制观念淡漠,封建迷信思想依然存在。(六)村级债务繁重,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两委班子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能力不强。截止目前,我区村级债务高达1133万元,村均负债17.7万元,农民人均负债236元,同时,我区大多数村没有村办企业,大多属于“空壳村”,无力化解债务,村级运转全靠财政补助支撑。据统计,我区56名村支部书记,最大年龄的59岁,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有8名,占14.3%,初中及以下学历的23名,占41.1%。在1258

8、名建制村党员中,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党员300名,占23.8%;36岁至45岁党员234名,占18.6%;46岁以上的党员724人,占57.6%。大专及以上学历34名,占8%;初中及以下学历996名,占80%。二、山区新农村建设应按城乡一体化的理念予以推进在像这样的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现代经济社会形态转变,努力做到“四联”。第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