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

ID:82202071

大小:219.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22-10-18

细菌性阴道病_第1页
细菌性阴道病_第2页
细菌性阴道病_第3页
细菌性阴道病_第4页
细菌性阴道病_第5页
细菌性阴道病_第6页
细菌性阴道病_第7页
细菌性阴道病_第8页
细菌性阴道病_第9页
细菌性阴道病_第10页
资源描述:

《细菌性阴道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细菌性阴道病北京蓝房子众生医学生物技术中心1.1简介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由阴道分泌物异常引起的阴道疾病。50年前,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特征被人们描述出来,但由于临床上的医务人员不能准确识别以及这种病的致病因素没有被发现,所以一直被人们忽视在近10年内,人们所做的大量工作吸引了国内外医学界人士对这种常见病的注意。临床的观察研究和科研人员的实验结果使人们越来越认为,细菌性阴道病与许多严重的妇产科并发症有直接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对妇产科的许多疾病得到预防。因此,目前细菌性阴道病已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已经被许多大中型医

2、院及卫生机构列入常规体检中的一项。1.2细菌性阴道病的历史1892年正常阴道菌群特有的大量乳酸杆菌首次被描述1894年“非特异性阴道炎”1955年“嗜血杆菌阴道炎”1963年重新分类“阴道棒状杆菌”1980年被名为“阴道加德勒氏菌”以纪念Gardner医生。此后,许多北美的医生不恰当地把这种病称为“加德勒阴道炎”。80年代初人们逐渐认识到厌氧菌在细菌性阴道病病理学中的关键作用,便提出了其他一些病名“厌氧性阴道炎”“厌氧性阴道病”等1984年医学界提出了“细菌性阴道病”的名称,并被医生广泛接受。这个名称反映了阴道分泌物的特点,该病由多种细菌作用的性质以及相对缺乏炎性反应等现象。同时,Ams

3、el临床诊断标准经医学界评价后,被认为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1.3细菌性阴道病的微生物学和病因学细菌性阴道病是一种有多种细菌参与,菌群互相协同、过度繁殖,从而导致生殖器的局部症状及以上生殖道的病理变化。目前我们所研究的细菌性阴道病为阴道生态环境内大量微生物学的变化,而不是由单一微生物引起的感染。1.3.1加德勒氏杆菌与细菌性阴道病的关系不是唯一致病原因与综合症密切相关1.3.2乳酸杆菌、厌氧菌与细菌性阴道病的关系细菌性阴道病是由于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而其他细菌大量繁殖。主要有加德勒氏菌、各种厌氧菌及人型支原体属等混合引起。1.3.3PH值与细菌性阴道病的关系PHBV1.4细菌性阴道病的流

4、行病学50~60%的患者没有症状所以容易贻误病情和治疗拒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BV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患病人数远高于滴虫、霉菌的感染之和,且易复发在我国的发病率北大一院妇产科310例(94年)妇科19.7%体检6.9%阴道异常排液39%在美国的发病率因不同人群而异10-64%美国大学生门诊病人15%孕妇10-25%性传播疾病门诊病人33-37%1.5与细菌性阴道病有关的妇科合并症1.5.1上生殖道感染的可能性盆腔炎异常出血和子宫内膜炎泌尿系统感染在患有以上疾病妇女的阴道分泌物中都培养出了与细菌性阴道病的致病菌相同的细菌。1.5.2输卵管炎和不孕症在患输卵管炎的妇女卵管和子宫

5、直肠窝内常有多种微生物感染,包括加德勒氏杆菌的革兰氏阴性需养菌和厌氧菌的联合感染。这些细菌会造成输卵管的阻塞造成不孕症。1.5.3宫颈癌在对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培养中发现,厌氧菌和人型支原体是这些女性阴道菌群中的优势菌群。同时在发生CIN(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女性中有48%的人患有BV,是正常妇女的2倍。1.5.4HIV感染和传播当PH值增加时,HIV的生存能力和粘附能力也增加,并且可能使传播更为容易。细菌性阴道病可以改变女性阴道分泌物的其他生化性质,而这些变化可以改变宿主的防御机制,因而使得HIV易于感染。1.5.5与霉菌和滴虫的关系1.6与细菌性阴道病有关的产科并发症1.6.1早

6、产胎膜早破低体重儿BV阳性的妊娠妇女中40-50%易在37周前早产分娩低出生体重儿,比正常妇女高3-4倍,她们的孩子也因此可能受到直接感染,患新生儿肺炎、脑膜炎等,并可能带来各种后遗症。1.6.2羊膜绒毛膜炎羊水感染剖腹产后子宫内膜炎积极治疗细菌性阴道病能降低早产和胎膜早破的危险性也可降低羊膜绒毛膜炎和产后感染的危险性。1.7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阴道细菌培养革兰氏染色法Amsel检测法胺显色法脱氧核糖核酸探针法脯氨酸氨肽酶法唾液酸酶法1.7.1阴道细菌培养法由于细菌性阴道病是阴道中乳酸杆菌与其他多种菌群间的平衡失调所致混合感染,所以对单一种类细菌的分离培养在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中意义不大。1

7、.7.2革兰氏染色法形态检查半定量的评估方法对标本评分7~10分为BV乳酸杆菌阴道加德勒氏杆菌普雷沃氏菌动弯杆菌革兰氏染色法可将阴道菌群分为正常态、过渡态和细菌性阴道病,重复性好。缺点:过渡态特异性不明显,易误诊。在实验室中逐渐被应用。1.7.3Amsel检测法PH>4.5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涂片中可见变稀如奶样,有异味到20%以上的线索细胞胺试验阳性,分泌物中加入10%KOH产生鱼腥味1.7.4脱落细胞巴氏染色法在诊断中与革兰氏法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