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一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一

ID:82337111

大小:212.7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2-10-21

上传者:152****3933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一_第1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一_第2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一_第3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一_第4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一_第5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一_第6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一_第7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一_第8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一_第9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一_第10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对一个初二学生的相关估测正确的是(  )A.身高约为160dmB.体温约为37℃C.步行的速度约为1km/hD.质量约为6×106mg2.如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煤油.(盐水的密度1.1×103㎏/m3,煤油的密度0.8×103㎏/m3)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A.甲杯是煤油,乙杯是盐水B.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C.乙杯是煤油,丙杯是水D.乙杯是水,丙杯是盐水3.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4.梧州的人工宝石享誉世界,某同学参观宝石展的时候阳光下的宝石更加靓丽了,他发现在某一宝石成品的旁边有彩色的光带,这属于(  )A.宝石发光B.宝石反射的光C.光的折射D.平面镜成像5.下列有关光学元件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使凹透镜B.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制作的C.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D.显微镜的物镜和放大镜成像的性质相同6.如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

1A.a点B.b点C.c点D.d点7.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手电筒,分别用a,b两种镜子作为聚光装置,关于聚光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凸面镜,此类镜子可以制成盘山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B.b是凸透镜,此类透镜可以制成老花镜C.甲利用的是光的折射D.乙利用的是光的反射8.坐在行驶火车里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A.路边的树木B.迎面驶来的火车C.铁轨D.身边的乘客9.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在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B.水蒸气升入高空时,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固成小冰晶,这就是云C.小冰晶下落过程中液化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D.冰山上的积雪升华成水,汇入大海10.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2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11.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  )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B.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C.节约材料,美观好看D.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12.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A.B.C.D.13.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A.1:2B.2:1C.4:1D.8:1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声呐来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速度快B.“天宫二号”中的宇航员在进行天地通话时,家人听到声音很大说明他的音调很高

3C.学校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D.课堂上老师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15.1月18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球场举办了亚洲杯B组最后一轮球赛,国足2:1获胜,如图是孙可飞奔庆祝的情景,若赛场主席台是运动的,可选择的参照物是(  )A.孙可B.地面C.看台上坐着的观众D.赛场边矗立的广告牌二.填空题(共8题,总计20分)16.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cm,木块的长度是      cm.17.体积为1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  kg,水的体积是  m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18.张鹏家买了一桶食用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食用油的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食用油的密度为是0.8×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9.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观察到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物体在      ,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是      Hz,人耳      (能/不能)听到该声音.

420.在卫星发射中心的大水池中蓄有120吨的水,当火箭升空后只剩下少量的水,同时出现大量的白雾.在火箭发射的过程中,经过了  和  的物态变化过程.21.“虚拟试衣镜”亮相黑龙江软件产品博览会,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如图所示,监视顾客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  镜,顾客离摄像头的距离应在  的范围,若想看到整套西服的着装效果,顾客应  (选填“远离”或“靠近”)“虚拟试衣镜”.22.为了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小明用频闪相机拍下某一纸锥下落过程的照片,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照片于实景的缩放比例为1:30,将照片打印出来后,再用刻度尺测量该照片上各位置之间的距离,如图甲所示.(1)能大致反映该纸锥下落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图象是图丙中的________。   (2)小明进一步探究纸锥下落的快慢的影响因素.他采用如图乙所示两个等大同材质        的圆纸片,各裁去一个扇形,做成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由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以此来探究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与锥角的关系,请评价他的探究方案是否科学:________(选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  。23.安全保卫工作中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  透镜,它的焦距应小于  cm.

5三.作图题(共2题,总计10分)24.如图所示,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25.请在图中,作出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时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总计20分)26.关于凸透镜成像实验,完成以下内容:(1)首先应将蜡烛、凸透镜和  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图中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画出烛焰上的S发出的三条光线(中间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其像的位置S′.(3)实验中当物距u等于焦距f时,某同学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B.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C.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27.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6(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示数为  ℃,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7min时处于  态,该物质的熔点为  ℃,该物质熔化用了  min.(4)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  (选填“快”或“慢”).28.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g。(2)如图乙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3g;

7d.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3)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g/cm3。(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五.计算题(共2题,总计20分)29.星期一早晨8:00小王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距离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他从家骑自行车用时5min到书店,在书店等同学用时2min,然后两人一起骑自行车到达学校.(1)已知学校第一节上课时间为8:20.要想不迟到,他们从书店到学校的平均最小速度为m/s?(2)如果他们刚了到达学校就上课了,请问,小王同学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30.一个玻璃瓶的质量是200g,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700g.这个玻璃瓶的容积是多少ml?若用它装植物油,能装多少千克?(植物油的密度是0.9×103kg/m3)

8参考答案一.1.B2.A3.A4.C5.B6.C7.B8.D9.A10.C11.D12.C13.D14.D15.A二.16.0.1;1.16.17.900、0.918.不变;1m3的食用油的质量为0.8×103kg.19.振动;空气;6;不能.20.汽化;液化.21.凸透;大于二倍焦距;远离;22.1)A(2)否;未控制变量(或未控制质量或迎风面积不变)23.凸;50三.24.解: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S的像点S′.如图所示:25.解: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四.26.(1)光屏;

9(2)见下图;(3)B.27.(1)B;39;晶体;(2)吸收;(3)液;60;3;(4)快.28.(1)62(2)30(3)2.07(或2或2.1)五:29.解:(1)要想不迟到,书店到学校的时间t1=20min﹣5min﹣2min=13min=13×60s=780s,路程s1=3600m,平均速度v1==≈4.62m/s,(2)从家到学校的路程s=1800m+3600m=5400m,运动时间t=20min=1200s,平均速度v===4.5m/s,答:(1)骑车从书店到学校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4.62m/s;(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4.5m/s.30.解:(1)瓶子装满水水的质量:m水=700g﹣200g=500g,由ρ=可得瓶子的容积:V瓶=V水===500cm3=500ml,

10(2)该瓶中装满植物油,植物油的体积:V油=V瓶=500cm3,由ρ=可得植物油的质量:m油=ρ油V油=0.9g/cm3×500cm3=450g=0.45kg.答:这个玻璃瓶的容积是500ml;若用它装植物油,能装0.45千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