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Word版,含解析)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Word版,含解析)

ID:82354455

大小:410.79 KB

页数:7页

时间:2023-09-28

上传者:155****1689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资源描述: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一、单选题1.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商业繁荣,国家、神庙、私人都积极参与商业活动。与商业有关的条文几乎占《汉谟拉比法典》总条数的一半。由此得出()A.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古巴比伦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B.《汉谟拉比法典》有效解决了古巴比伦的法律争端C.政府、神庙和私人都直接推动了商业法律条文的制定D.《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主要得益于汉谟拉比国王的命令2.在阿拉伯半岛伊斯兰教产生之前,当地的主要宗教为()A.基督教B.伊斯兰教C.拜火教D.多神教3.史诗《吉尔伽美什》将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描绘成半人半神的英雄。他进行残暴统治,致使民怨四起,人们便向神灵哭诉,于是神灵创造出巨人恩奇都去惩罚他,但两人在决斗中成为好朋友,此后吉尔伽美什弃恶从善,为民除害,立下许多功绩。材料可以用来反映()A.尼罗河流域文学发达B.两河流域的文明程度C.亚述帝国的王权崇拜D.伊斯兰教的重要影响4.2001年伊拉克举行了“文字发明5000年”的庆祝活动,为其祖先发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而深感自豪。伊拉克人的祖先发明的文字是()A.B.C.D.5.东汉时,中医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古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的时期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白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中医曾长期领先欧洲医学B.中医对发现阿司匹林具有重要启发作用C.东西方传统医学都具有经验性特征D.近代医学重视通过定性研究而深入本质

16.除四大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水果和植物。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A.中国商人B.阿拉伯人C.马可·波罗等欧洲人D.奥斯曼土耳其人7.它是人头、牛身的组合,生有鹰的翅膀,更特别的是它有五条腿。人从其身边走过时,从大多数角度,都可以看到它的四条腿,以充分显示其完整性。它是一种王权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该雕像属于古代哪个文明的产物()A.古巴比伦B.古埃及C.古希腊D.亚述8.亚述帝国时期人首飞牛是王宫大门上常见的雕刻,由人的脑袋、鹰的翅膀和牛的身体构成,代表当时最强大物种的集合。这种风格体现出()A.亚述帝国专制统治的威严B.亚述人对东方文化的崇拜C.苏美尔人崇尚武力的征伐D.亚述人对辉煌陵墓的追求9.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语言的体系。最后,楔形文字则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C.文字产生之后就具备完善功能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10.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汉谟拉比法典》由某种文字书写而成并雕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流传至今。这种文字是()A.AB.BC.CD.D11.中国的造纸术传入埃及后,便逐渐取代了埃及传统的、原料单一的莎草纸技术。这表明埃及莎草纸技术失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A.莎草纸原料短缺且依赖进口B.中国和埃及的商贸联系进一步加强C.中国造纸术造纸成本较低D.埃及莎草纸造纸工序未见详细记载12.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C.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1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有一组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下方框所示。请你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

2(1)位于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2)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金字塔(3)其统治者称“法老”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C.古巴比伦D.古代希腊14.央视频道的《世界历史》是一部跨越国度、跨越时空、跨越民族,以人类社会发展史为题材的大型纪录片,其中第6、7集《古代埃及文明》以丰富的视听手段再现埃及历史。下面说法不可能出现在该纪录片中的是()A.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了统一B.古代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C.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D.留下了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15.《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英雄史诗。这部史诗主要说的是吉尔伽美什人格上由暴戾淫逸的国王变为为民除害的英雄的转化历程,由此反映了古代西亚()A.由膜拜神灵变为崇拜英雄B.自我意识走向成熟的象征C.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D.英雄人物是史诗的描写对象16.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通过考察研究金字塔,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哪些方面的社会状况()①建筑技术②宗教信仰③自然科学④专制王权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二、材料题17.埃及有句谚语:“世人怕时间,时间怕金字塔。”这是对埃及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而岿然不倒的旷世奇迹的生动写照。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国王--法老的陵墓,因其四边方锥的外形酷似汉字的“金”字,故汉译为“金字塔”。作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现存于埃及的孟斐斯和从吉萨到代赫舒尔的墓地金字塔”,承载着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历史。它不仅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古埃及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怎样的历史地位?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建筑师以精确的算术设计,建造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重达625万吨的石块建筑物。这座陵墓总共用了200多万块石头,其中的一些在原地采集,但大多数则从更远的尼罗河上游地区获取,趁洪水季节搬运到吉萨来。——[美]马修斯等《西方人文读本》材料二

31991年,埃及古物局的学者在胡夫金字塔东2.4千米处发现了金字塔街,在其金字塔南数百米和大狮身人面像的东南,发现了金字塔建设者的墓。……1994年,美国筹备了一个基金会,恢复发掘这座消失了的城市。美国学者莱赫奈尔说,这座消失了的城市曾经居住过至少5万人,或许多至10万人,其中包括建筑胡夫大金字塔的建筑家、工匠、面包师和普通劳动者。——刘文鹏《埃及考古学》(1)据材料一,归纳与金字塔建造技术水平相关的信息。(2)据材料二,概括金字塔考古的新发现,并说明其价值。

4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根据“商业繁荣”“都积极参与商业活动”“与商业有关的条文几乎占《汉谟拉比法典》总条数的一半”可知,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等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汉谟拉比法典》的实施效果,无法体现是否有效解决了古巴比伦的法律争端,排除B项;政府、神庙和私人都积极参与商业活动,而商业活动需要法律的规范,他们对商业法律条文的制定是间接性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商业繁荣推动了《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而非国王的命令,排除D项。2.答案:D解析:3.答案:B解析: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的文学瑰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河流域的政治、经济状况,因此可以反映其文明程度,故B项正确。史诗《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创作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尼罗河流域的文学作品,故A项排除。史诗《吉尔伽美什》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并非亚述帝国,故C项排除。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故史诗《吉尔伽美什》的创作不可能受到伊斯兰教影响,故D项排除。4.答案:A解析:楔形文字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主要的文化成就之一,而伊拉克正位于两河流域。因此,伊拉克人的祖先发明的文字是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每一笔画的落笔处显得较粗重,提笔处则显得较浅细,形似木楔,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图中文字的特点都不符合楔形文字的特点,故均排除。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汉中医和古代巴比伦、埃及、希腊都认识到了柳树皮可退烧止痛,但仅限于认识到这一点而已,一直缺乏更深入的探究分析,这说明了东西方传统医学都具有经验性特征,C正确。东西方都有关于柳树皮退烧止痛作用的认知,说明在这一点上中医并不是长期领先欧洲的,A错误;合成阿司匹林关键在于“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明白其原理",所以对制作阿司匹林有启发作用的是欧洲科学家而不是中医,B错误;近代医学发展如合成阿司匹林的重点在于理论研究,而不是先定性再研究本质,D错误。6.答案:B解析:在中国古代,世界各大洲长期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中国与欧洲的直接往来较少,因此不可能主要通过中国商人,故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四大发明从中国传到欧洲,阿拉伯人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据此类推,题干中所述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也是通过阿拉伯人,故选B;马可·波罗来华是在元朝时期,此时四大发明已经基本传入欧洲,因此不可能主要通过马可·波罗等人,故C错误;奧斯曼土耳其人崛起后阻碍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故D错误。

57.答案:D解析:8.答案:A解析:亚述帝国的建筑风格反映的是帝国专制统治的威严,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对东方文化的崇拜,故B项错误;苏美尔人与亚述人不能混同,故C项错误;材料所述建筑不属于陵墓,故D项错误。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楔形文字的演变过程。材料表述了楔形文字的发展过程,由单纯的记账工具到辅助记忆,再到记录口语,最后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可以看出文字的功能是不断完善的,故B正确;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是文字发展完善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这两者间不存在必然联系,A太绝对,错误;C的表述不符合实际,过于绝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文字功能的演变,不是文字书写,D与材料无关。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西亚的楔形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象形文字,B是楔形文字,C是字母文字,D是甲骨文。《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典,所使用的文字是楔形文字,B项正确。11.答案:C解析:中国的造纸术,原料易得,成本低廉,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当其传入埃及后,导致了埃及莎草纸造纸术的失传,故C项正确;莎草纸的原料是莎草,其是尼罗河特产,是埃及的主要出口物资之一,故排除A项;中国造纸术传入埃及并非通过双方的商业贸易,故排除B项;“埃及莎草纸造纸工序未见详细记载”的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D项。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根据材料“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有利于农业生产,古埃及文明得以孕育、繁衍。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说法绝对,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13.答案:B解析:14.答案:D解析: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是古代西亚的《吉尔伽美什》,D错误,符合题意。15.答案:B解析:史诗以吉尔伽美什人格上的变化为内容,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态度,意味着人类的自我意识逐渐走向成熟,故B项符合题意;从材料中看不出膜拜神灵,故A

6项错误;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与古希腊哲学有关,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16.答案:D解析:古埃及是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术,①正确;金字塔体现了古埃及人注重来世的宗教信仰,②正确;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体现了自然科学知识的充分运用,③正确;金字塔工程浩大,耗费颇多人力财力,所以金字塔也是古埃及专制王权的象征,④正确。故选D项。17.答案:地位: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文字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古文明,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木乃伊是世界之谜,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解析:18.答案:(1)信息:设计恢宏;计算精确;巨石采集;运输科学。(2)新发现:金字塔修建者的墓地;修建者生活的城市遗址。价值:有助于了解修建者的社会分工和生活状况。解析:第(1)题,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精确的算术设计”“世界上最大”“重达625万吨的石块”“大多数……从更远的……地区获取”作答。第(2)题第一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发现了金字塔建设者的墓”“消失了的城市”作答;第二问可根据第一间的答案作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