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舾装码头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

某公司舾装码头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

ID:82458707

大小:167.10 KB

页数:85页

时间:2022-11-03

某公司舾装码头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_第1页
某公司舾装码头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_第2页
某公司舾装码头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_第3页
某公司舾装码头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_第4页
某公司舾装码头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_第5页
某公司舾装码头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_第6页
某公司舾装码头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_第7页
某公司舾装码头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_第8页
某公司舾装码头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_第9页
某公司舾装码头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_第10页
资源描述:

《某公司舾装码头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主要施工方法1.1项目总施工流程(本次招标工程范围)在工程的施工中,为了方便施工放样,便于施工测量控制,需要在业主提供的首级工程测量控制网点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实际施工需要,进一步建立工程测量控制微网。主要施工方法1.1项目总施工流程(本次招标工程范围)在工程的施工中,为了方便施工放样,便于施工测量控制,需要在业主提供的首级工程测量控制网点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实际施工需要,进一步建立工程测量控制微网。工程测量控制微网在布设、施测之前需编制详细的《工程测量微网布设、施测方案》报业主、监理工程师审批。工程测量微网的布设、施测及平差计算a.工程测

2、量微网的布设⑴工程测量微网的布设依据①业主提供的首级工程测量控制网;②本工程施工平面图;③有关的工程测量规范。⑵工程测量微网的布设①平面控制微网的布设工程测量微网根据现场情况布设成闭合导线或符合导线。闭合点或符合点为业主提供的首级、次级工程测量控制网点。工程测量微网的点位布设密度以能够满足施工现场的细部放样要求为准。导线边长大致相等。布设控制点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控制点是否便于施工,现场的通视情况是否良好,点位地基是否稳定、可靠、不易发生位移、沉降以及不易被破坏、便于保护等因素。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工程施工需要,需增加临时控制点时,其精度

3、也应满足相应的等级要求。②高程控制微网的布设高程控制微网与平面控制微网同步布设。为了便于保护,施工水准点尽量与平面控制点一致。⑶点位埋设:工程测量微网的点位埋设采用预制或现浇砼桩,埋深不小于80cm。砼桩顶部预埋带有十字刻划的铜质或瓷质标志,标志顶面为半球型。工程测量微网在施测前,首先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核,确保起算数据的准确性。并将复核情况形成书面报告报业主、监理工程师。平面控制微网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全站仪的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项目仪器型号测回水平方向标准偏差测距标准偏差TC1700″2mm±2ppm采用全站仪进行施

4、工控制测量,不但简便、速度快,并且能提高测量精度,减少误差,同时还能与微机联系进行内业计算和资料的储存、整理。平面控制微网的施测参照一级导线的要求控制。高程控制微网采用精密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施测。施工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按照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执行,精度指标要求如下:项目内容精度要求平面控制相对闭合差1/5000边长丈量相对误差1/10000测量中误差±10″方位角闭合差±20×n1/2高程控制每公里高程误差±6mm闭合差±12×L1/2其中:n———测站数L———附合或闭合水准线路长的公里数或为两水准

5、点间往(或返)测水准线路的公里数。c.工程测量微网的平差计算平面控制微网根据最小二乘法的原理,采用高斯表格进行平差。施工控制测量作业完成后,进行平差计算及内业资料整理,并将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审批后作为各项工程定点放样和高程测量的依据。d.测量控制点的复核、复测⑴复核、复测范围:测量控制点的复测范围包括:用于工程施工控制的由业主提供的首级、次级工程控制网点,以及施工单位后期布设的工程控制微网。⑵复测周期:该工程由于工期较短,正常情况下工程控制微网部需要复测,但当个别点位产生预期破坏,或对个别点位产生疑问时,应立即进行复测,并及时

6、将复测成果书面形式向监理工程师报告。e.测量控制点的保护工程测量控制微网布设施测完毕,应采取设置明显标志、围护等措施,对工程测量控制微网,以及施工范围内的首级、次级工程测量控制网点进行保护,确保施工过程中准确、完好。若出现有偏倒、毁坏等现象除了要追查原因外要及时进行恢复,并将检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校对、签证验收后方可继续使用。沉降、位移观测⑴沉降位移观测计划工程开工前,根据工程需要,必要时编制详细的沉降位移观测计划。沉降位移观测计划中包括观测点位布置、点位埋设方法、观测周期、记录格式、以及数据处理等内容。设计对沉降、位移观测有要求时,点位

7、设置、观测周期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⑵沉降、位移观测点的埋设设计有要求时,沉降、位移观测点的埋设按设计要求进行埋设;当设计没有要求时,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施工进度情况,选择便于观测、便于点位保护的位置,及时埋设沉降、位移观测点。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护,保持观测点的完整性,待工程竣工时将沉降、位移观测点连同竣工资料一同移交给业主。⑶沉降、位移观测各观测点除定期观测外,在荷载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观测。必要情况下,应进行加密观测。沉降、位移观测必须连续,不能间断。⑷记录及数据处理沉降、位移观测记录填写应清晰、整洁,每进行一次观测及时进

8、行数据分析,以指导后期施工。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业主、监理工程师汇报。工程竣工,沉降、位移观测资料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与其他资料一起编目、归档移交业主。测量仪器配备及测量仪器管理⑴测量仪器配备根据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