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手册环境手册二合一管理手册模板

质量手册环境手册二合一管理手册模板

ID:82517438

大小:85.32 KB

页数:63页

时间:2023-07-15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质量手册环境手册二合一管理手册模板_第1页
质量手册环境手册二合一管理手册模板_第2页
质量手册环境手册二合一管理手册模板_第3页
质量手册环境手册二合一管理手册模板_第4页
质量手册环境手册二合一管理手册模板_第5页
质量手册环境手册二合一管理手册模板_第6页
质量手册环境手册二合一管理手册模板_第7页
质量手册环境手册二合一管理手册模板_第8页
质量手册环境手册二合一管理手册模板_第9页
质量手册环境手册二合一管理手册模板_第10页
资源描述:

《质量手册环境手册二合一管理手册模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质量手册环境手册二合一管理手册62

1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1.1QEM手册编写说明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顾客对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以ISO9000系列标准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须;而随着全球环境的日趋恶化,旨在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强调资源的综合利用,预防污染,倡导环境保护,以ISO14000系列标准进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也已成为大势所趋。又基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特定有害物质”的RoHS指令和”关于报废电子电器设备”的WEEE指令,本公司的产品同样必须符合《电子与电器元件和产品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要求》(IECQ-HSPMQC080000)。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凭借质量、环境的认证走向国际市场,向世界展示自身企业形象,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经营契机。GB/T19001-idtISO9001:、GB/T24001-idtISO14001:和IECQ-HSPMQC080000:除各自管理的对象和目标不同外,具有许多共同点,它们遵循共同的PDCA管理原则;都着眼于持续改进,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建立方针和目标;强调员工培训、全员参与和必要的程序化文件支持;强调整体效率、节约资源,与其它管理体系协同运作。实践证明以减少企业机构重叠、工作重复,提高管理效率,多体系兼容,从而形成使用共有要素的单一管理是可行的。这正是本手册编写的指导思想,现对本手册的编写思路说明如下:1)、本文件化整合型管理体系统一命名为”QEM手册”,分”QEM管理手册”(QEM-Ⅰ)、”QEM程序文件”(QEM-Ⅱ)、”QEM作业指导书”(QEM-Ⅲ)和”QEM管理记录表式”(QEM-Ⅳ)。62

2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2)、为了强化应对WEEE/RoHS指令筑起的绿色壁垒,我们有义务采取相应的策略。QEM手册以GB/T19001-idtISO9001:标准为主线,以”过程方法”为基础,融入GB/T24001-idtISO14001:和IECQ-HSPMQC080000:标准作为编写基础。针对WEEE/RoHS指令的特殊要求,在本手册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通联CMS化学物质管理手册》(QEM-Ⅴ)以供专用。3)、QEM手册以GB/T19001-idtISO9001:标准的章节顺序描述,同一过程具有三个标准相同或相近条款时,同时对质量、环境和不含有害物质(HSF)作出描述;对于三标准分别要求的条款单独进行描述。如设计和开发、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环境因素及其评价、应急准备和响应单独描述。4)、由于公司的发展,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结构的变化,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存在删减第7章中任何一项要求的情况。本公司的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和服务的全过程适用于GB/T19001-idtISO9001:标准的所有条款。5)、本管理手册中所有提及环境、环境管理、环境保护的描述全部包括GB/T24001-idtISO14001:标准执行的环境管理体系和依据IECQ-HSPMQC080000:标准执行的环境有害物质控制管理体系的要求,在文件中不一定一一重申。62

3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1.2手册目录手册条款号目录对照表GB/T19001-idtISO9001:GB/T24001-idtISO14001:IECQ-HSPMQC080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条款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条款HSF状况要求条款1.1QEM手册编写说明1.2QEM手册目录1.3手册批准令1.4文件更改记录2.1公司简介2.2QEM方针、管理承诺5.35.4.1环境方针4.2/4.3.3HSF方针5.362

4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目标质量方针2.3组织机构图2.4QEM职能分配表3.1范围范围总则应用11.11.2范围1范围13.2.1引用标准引用标准2引用标准2参考标准23.2.2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3定义3术语与定义33.3QEM手册管理总则过程方法0.10.2引言0前言介绍03.4管理者代表任命书管理者代表5.5.2组织结构和职责4.4.1管理者代表5.5.24.1QEM总要求总要求4,1总要求4.1总要求4.1.14.2文件要求总则质量手册文件控制记录控制4.2.14.2.24.2.34.2.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文件控制记录4.4.44.4.54.5.4总则4.2.15.0管理职责管理职责5组织结构和职责4.4.1管理职责55.1管理承诺管理承诺5.1环境方针4.2管理承诺5.1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2环境因素法律和其它要求4.3.14.3.2以客户为中心5.25.3QEM管理方针质量方针5.3环境方针4.2HSF方针5.3手册条款号目录对照表GB/T19001-idtISO9001:GB/T24001-idtISO14001:IECQ-HSPMQC080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条款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条款HSF状况要求条款5.4策划策划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策划5.45.4.15.4.2规划目标、指标和方案4.34.3.3策划5.45.5职责、权限与沟通职责、权限与沟通职责和权限管理者代表内部沟通5.55.5.15.5.25.5.3总要求组织结构和职责信息交流4.14.4.14.4.3职责、权限与沟通职责和权限管理者代表内部沟通5.55.5.15.5.25.5.35.6管理评审管理评审5.6管理评审4.6管理评审5.662

5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总则评审输入评审输出5.6.15.6.25.6.35.7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5.27.2.1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4.3.24.5.2以客户为中心HSF产品相关要求的确定5.27.2.15.8目标和指标质量目标5.4.1目标、指标和方案4.3.3HSF目标5.4.15.9管理方案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持续改进5.4.28.5.1HSF策划持续改进5.4.28.5.16.0资源管理资源管理6组织结构和职责4.4.1资源管理66.1资源提供资源提供6.1组织结构和职责4.4.1资源提供6.16.2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能力、意识和培养6.26.2.2培训、意识和能力4.4.2人力资源能力、意识和培训6.26.2.26.3基础设施基础设施6.3组织结构和职责4.4.1基础设施6.36.4工作环境工作环境6.4组织结构职责4.4.1管理承诺5.17.0产品实现与运行控制产品实现7实施与运行4.4产品实现7手册条款号目录对照表GB/T19001-idtISO9001:GB/T24001-/idtISO14001:IECQ-HSPMQC080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条款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条款HSF状况要求条款7.1产品实现过程与运行控制的策划产品实现的策划7.1运行控制4.4.6HSF过程和产品实现的策划7.17.2与相关方有关的过程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顾客沟通7.2.17.2.27.2.3环境因素合规性评价4.3.14.5.2HSF产品相关要求的确定HSF产品相关要求的评审7.2.17.2.262

6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7.3设计和开发设计和开发策划设计和开发输入设计和开发输出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设计更改的控制7.3.17.3.27.3.37.3.47.3.57.3.67.3.7运行控制4.4.6设计开发策划HSF设计与开发输入HSF设计与开发输出HSF设计和开发评审HSF设计和开发验证HSF设计和开发确认HSF设计和开发变更7.3.17.3.27.3.37.3.47.3.57.3.67.3.77.4采购采购采购过程采购信息采购产品的验证7.47.4.17.4.27.4.3运行控制4.4.6HSF产品采购7.47.5生产和服务提供与运行控制生产和服务提供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标识和可追溯性顾客财产产品防护7.57.5.17.5.27.5.37.5.47.5.5运行控制4.4.6HSF生产与服务提供HSF生产与服务提供的控制HSF生产与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HSF标识与可追溯性含有有害物质部件的处理7.57.5.17.5.27.5,37.5.4手册条款号目录对照表GB/T19001-idtISO9001:GB/T24001-idtISO14001:IECQ-HSPMQC080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条款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条款HSF状况要求条款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7.6监测和测量4.5.1用于HSF过程的监视与测量设备的控制7.68.0测量、分析和改进测量、分析和改进8检查和纠正措施4.5测量、分析与改进88.1监视和测量总则总则8.1监测和测量4.5.1总则8.18.2监视和测量监视和测量顾客满意内部审核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8.2.18.2.28.2.3监测和测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监测和测量4.5.14.5.54.5.1HSF过程的监视与测量客户满意内部审核8.28.218.2.28.2.362

7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2.4限制物质有关的过程的监视含限制物质的产品的监视与测量8.2.48.3不合格品控制不合格品控制8.3不合格、纠正与预防措施4.5.3不合格HSF产品的控制8.38.4数据分析数据分析8.4监测和测量4.5.1HSF数据分析8.48.5改进改进持续改进纠正措施预防措施8.58.5.18.5.28.5.3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方案不合格、纠正与预防措施应急准备和响应4.24.3.34.5.34.4.7HSF过程管理体系的改进持续改进已识别的HSF不符合的纠正措施8.58.5.18.5.2附录一:生产工艺流程图(标注污染源位置和类别)附录二:区域活动平面图(标注消防配置点)附录三:公司地理位置平面图附录四:水、气、声、渣等的处理工艺流程图1.3手册发布令发布令本公司《QEM手册》阐述了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控制活动和要求,它符合GB/T19001-idtISO9001:、GB/T24001-idtISO14001:和IECQ-HSPMQC080000标准的规定。为健全和完善本公司质量/环境管理的规范,确保制造优质、绿色、安全的产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62

8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产生重要作用,《QEM手册》是本公司管理的法规性文件和行动准则,现予以公布。我批准《QEM手册》自年月日起正式强制性实施,要求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坚决贯彻,各职能部门要严格履行职责,保证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实现持续改进。总经理:年月日1.4修改履历版本修改状态章节号修改页次更改人更改日期批准人生效日期A(新版)0A1全文全部程兆良.05.12何卫明.05.1262

9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A22.3/3.4P11/P15吴海涛.11.20李观华.11.25B(标准版本升级)0全文全部吴海涛.08.25李观华.09.152.1公司简介有限公司隶属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颇具规模的民营企业,地处开发区,占地面积二万四千余平方米,企业设置技术部、品保部、销售(项目)部、计划物控部、采购部、企管部、财务部等七个部门,下设上海分厂和无锡分厂,共有职工300多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占30%。本公司主要从事木箱、木托盘等木制品制造和纸箱、62

10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纸盒等纸制品的制造。公司自成立以来,以其领先的技术,先进的设备,严格的管理,良好的服务,优质的产品,不断满足国内外贸易对产品包装的需要,曾在1997年、1999年两年先后为上海市政府赠送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礼品制作外包装,获得市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最近几年,公司被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列为出口普通商品和危险商品包装容器定点生产企业,在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产品质量抽查中被评为第一名,1998年、两次获市包装技术协会”上海市优秀包装企业”称号,又被中国包装技术协会、中国包装企业家联合会评为”中国200强先进包装企业”。在业务发展方面,公司本着”为优秀的企业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的宗旨,与众多国内外著名企业和跨国企业集团建立了业务关系,为她们提供包装服务。多年来的生产、服务实践证明了本公司有能力持续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经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使公司的质量管理推向更高的层次,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62

11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2.2QEM方针、目标2.2.1QEM方针质量方针:质量始终第一,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并重,为优秀企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环境方针:遵纪守法、预防污染;保护资源、节能降耗;强化环境意识、持续改进;塑造全新的现代企业形象。HSF方针:遵守法律、指令;严格把关、控制;不使用各项法律、指令以及客户要求的禁止物质。2.2.2工作准则为了实现上述管理方针,全体员工必须遵守如下工作准则:1)遵守法律法规,全面培训员工,提高全员素质,强化质量/环境/HSF意识;2)控制采购质量,向质量/环境/HSF的相关方施加影响,严格评定和挑选合格供方;3)实施强化质量、污染预防、安全第一的全过程控制,严格按标准和顾客要求组织生产;加强工序管制,制作产品标识,保证可追溯性;确保”不合格原料不投产”,”不合格制品不转序”、”不合格成品不出厂”;4)加强售后服务,及时处理投诉,增进顾客满意度;5)切实执行GB/T19001-idtISO9001:、GB/T24001-idtISO14001:和IECQ-HSPMQC080000标准,实施全面优质管理,提升公司品位。2.2.3QEM目标62

12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本公司对每年度管理目标都要进行评审并可能有所调整。公司将对于QEM目标定期考核。未达成目标值的,责任部门应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具体目标\指标详见《公司质量/环境目标、指标》。2.3组织机构图总裁总经理管理者代表无锡厂财务部品保部/品管部采购部企管部计划物控部技术部销售部/项目部上海厂62

13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注:无锡厂组织机构图另外设置。2.4质量/环境/HSPM职能分配表职能部门ISO9001:标准条款(ISO14001/QC080000对应条款参见1.2手册目录最高管理层管理者代表销售部/项目部采购部计划物控部品保部/品管部上海厂部技术部企管部财务部4质量管理体系△▲△△△△△△△4.2.3文件控制△▲△△△▲△△△4.2.4记录控制△△△▲△△△5.1管理承诺▲△△△△△△△△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质量方针▲△△△△△△△△5.4策划▲▲△▲△△▲△▲5.5职责、权限与沟通▲△△△△△△△△5.6管理评审▲▲△△△△△△△6.1资源提供▲△△△△△△△▲6.2人力资源▲▲6.3基础设施▲▲△62

14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6.4工作环境▲△△△▲7.1产品实现的策划△△△△△△▲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3设计和开发△△△△▲7.4采购△△△▲▲△△△△△7.5生产和服务提供△△△△▲△▲△△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8.1总则▲△△△△△△△8.2.1顾客满意△△▲△△△△△△8.2.2内部审核△▲△△△▲△△△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3不合格品控制△△△△△▲▲△△8.4数据分析△△△△△▲△△△8.5改进▲△△△△▲△△△▲主要职能△相关职能注:无锡厂职能分配表另外设置。3.1范围3.1.1总则本手册依据GB/T19001-idtISO9001:、GB/T24001-idtISO14001:和IECQ-HSPMQC080000:标准结合本公司生产经营现状和中期发展规划而编制,用于证实本公司有能力稳定提供满足顾客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经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过程的有效应用,以及保证符合满足顾客、社会、其它相关方和法律法规要求,目的在于增强顾客满意。本手册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A预期提供给顾客的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B产品实现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62

15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3.1.2应用范围体系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的质量/环境/HSF管理,以达到满足顾客满意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本手册适用于公司瓦楞纸箱、纸板制品和托盘、板箱制品全部的质量/环境/HSF管理活动,是对公司质量/环境/HSF管理体系的概略性描述。上述质量/环境/HSF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包括了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持续改进等有关过程的有效应用。针对公司对外包的任何影响到产品符合性的过程,公司确保对其实施控制。本手册能用于内部和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定组织满足顾客要求、适用于产品的法律法规要求和组织自身要求的能力。3.1.3相关提示,本手册是公司纲领性的管理文件,内部使用时属于受控文件;本手册一经总经理批准即行生效,成为公司的法规性文件,各部门均应遵守本手册的规定。3.2引用标准、术语和定义3.2.1本手册引用标准包括:GB/T19000-idt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62

16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GB/T19001-idt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14050:《环境管理术语》GB/T24001-idt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ECQ-HSPMQC080000:《电子与电器元件和产品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要求(HSPM)》EUWEEE指令《电子电气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指令》EURoHS指令《电子电气产品中限制使用有害物质指令》本公司所采用的产品标准3.2.2术语和定义本手册全部采用GB/T19000-idtISO9000:、ISO14050:和IECQ-HSPMQC080000: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本手册中所出现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62

17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3.3QEM手册的管理3.3.1本手册在管理者代表主持下组织编写和实施,由总经理批准发布,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活动、产品及服务,各职能部门都要依据职能分配表(2.4)的规定,分别负责,认真执行。经过培训,全体员工必须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3.3.2本手册为受控文件,发放对象是公司最高管理者和各部门负责人,在受控版本的封面上加盖”受控”章,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办理发放和管理手续。经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批准提供给公司以外人员时不再受控,对其版本的有效性,本公司不做跟踪。3.3.3本手册持有者应妥善保管,保持完整清洁,不得随意涂改,不允许提供给公司以外人员;如有修改建议,必须经管理者代表认可,并作好更改记录。3.3.4发放范围部门总经理销售/项目计划物控采购厂部仓库财务企管品保/品管技术代号02030405060708091011签收62

18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3.4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任命书为了贯彻执行GB/T19001-idtISO9001:、GB/T24001-idtISO14001:和IECQ-HSPMQC080000:标准,加强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领导,保证正常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及时处理运行中的各种问题,特任命先生为我公司的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1.确保按照上述三个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环境管理/HSF体系。2.检查并及时处理影响体系运行的有关问题;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并为体系运行的改进提供依据。3.经过培训和服务,确保在整个公司内提升满足顾客、社会和其它相关方要求的意识。4.负责体系管理有关事宜的内、外部联系,包括第一、二、三方审核。5.行使和履行公司总经理规定的其它质量/环境/HSF管理的职责和权限。62

19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总经理:9月17日4.0QEM体系本公司在质量/环境HSF方面实施控制的管理体系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质量/环境管理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按照GB/T19001-idtISO9001:、GB/T24001-idtISO14001:和IECQ-HSPMQC080000:标准要求建立质量/环境整合型管理体系。4.1总要求4.1.1本公司按照GB/T19001-idtISO9001:、GB/T24001-idtISO14001:和IECQ-HSPMQC080000:标准要求,建立起质量/环境管理/HSF体系,编制了系统的体系管理文件(包括管理手册<包含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和新通联化学物质管理体系),在工作中予以实施,并力求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组织应:1)明确了这些文件的适用范围以及对文件和记录的控制;2)明确了公司内部岗位设置及其职责和权限;3)确定了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活动及其在整个公司中的应用;62

20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4)确定了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5)确定所需的准则和方法,以确保这些过程的运行和控制有效;6)确保能够获得必要求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监视;7)监视、测量(适用时)和分析这些过程;8)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所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公司应按本手册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4.1.2本公司采用PDCA循环的方法识别和控制过程的有效性,使每一个过程都能够经过”策划、实施、检查、处理”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进而增强体系管理的有效性。4.1.3本公司为了实际需要,选择外包方实施相应的外包需求。针对任何影响产品符合性的外包过程(例如计量器具的检定、模切板和印刷版制作、特定项目的检验、特殊工种培训、特定的产品委托加工、某些运输项目的外包等),按本手册7.4和7.5实施控制,对此类外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在《采购控制程序》中加以规定,并执行相应的作业文件和记录。公司确保对外包过程的控制,并不免除其满足所有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责任。对外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程序可受诸如下列因素影响:A)外包过程对公司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的潜在影响;B)对外过程控制的分担程度;C)经过应用7.4实现所需控制的能力。4.2文件要求4.2.1总则62

21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本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包括:1)形成文件的QEM方针、质量目标/环境目标;2)QEM管理手册,描述了管理体系,其内容覆盖了标准、法律法规的所有要求。3)QEM程序文件,它阐述了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具体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法,并对其形成相应的记录。与公司的QEM方针相一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4)QEM作业文件,它是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的作业指导,规定了各类作业的方法和准则,并对其形成相应的记录。5)与本公司确定的策划和运行机制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6)为应对WEEE/RoHS指令,依据IECQ-HSPMQC080000:标准编写的《新通联CMS化学物质管理手册》。4.2.2QEM手册QEM手册是本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顶层文件,是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守的法规,包括了以下内容:1)规定本公司质量环境方针和质量环境目标、指标;2)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和正当的理由;3)引用本公司的程序文件,并概述其结构和管理。表述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QEM手册》的管理参见本手册3.3的规定。4.2.3文件控制1)总则为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得到有效控制,建立、实施并保持《文件控制程序》,62

22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使体系文件从批准发布直至失效的全过程都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在使用场合可得到适用的有效版本;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2)文件的控制范围QEM体系所要求的一切文件均属控制范围,见本手册4.2.1的规定。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依据本手册4.2.4的要求控制,管理者代表负责对相关文件控制的执行情况予以监督、检查和管理。3)文件控制是指:A为使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C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D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F要明确外来文件是公司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质量环境体系所必须的,外来文件应根据不同的用途,由相关部门收集和控制,确保使用最新版本的文件。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果出于某种目的而保留作废文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4)文件规定应与实际运行保持一致,随着质量环境体系的变化及质量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的变化应及时修订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定期评审,确保其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4.2.4记录的控制1)建立、实施并保持《记录控制程序》,经过对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收集、检索、保留和处理控制,证实产品、62

23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活动和服务质量符合要求;也为相关产品、活动和服务的可追溯性和质量改进提供分析依据。2)记录的管理属于各职能主管部门,按照《记录控制程序》控制本部门的记录,并接受管理者代表的监控;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其媒体能够是书面文字记载或磁(光)盘记载、相片记载、录像记载等;来自顾客、供方或其它相关方的记录也应成为本公司质量/环境管理记录的组成部分。4.2.5支持性文件1)《文件控制程序》2)《记录控制程序》5.0管理职责明确总经理的职责,以利于QEM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改进。包括为管理承诺提供证据、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方针、目标、组织结构、职责权限、内部沟通、管理者代表的任命、体系的策划和管理评审的组织等相关内容。5.1管理承诺5.1.1总经理经过以下活动,对建立和实施QEM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1)采取培训、宣传资料或会议形式向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树立和增强全员的质量/环境意识;2)制定QEM方针和确保质量/环境目标的实现。明确它们应成为公司全体员工的关注焦点和奋斗方向;3)确定组织结构,为QEM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提供指导和框架;4)任命管理者代表,指定其负责QEM体系的建立、62

24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实施和保持的具体事宜;5)采取措施,确保提供人员、物料、设备、技术、环保和安全等资源支持;6)按策划的要求进行管理评审。5.1.2所有证据的提供应经过记录的方式,这些记录能够包括财务活动记录、过程表现测量、员工、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满意程度的评价、内外部审核资料等。5.1.3支持性文件1)《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2)《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管理程序》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2.1使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要求得到满足公司的成功取决于理解并满足顾客及其它相关方明示的和隐含的需求和期望,并争取超越这些需求和期望。总经理应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全面理解顾客和其它相关方明示的和隐含的要求和期望,在法律法规、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将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要求并予以满足。建立《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增强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满意。顾客要求和期望经过本手册7.1、7.2、8.2的实施结果予以证实。5.2.2对顾客满意度进行测量建立并执行《顾客满意度测量程序》,保持与顾客的日常沟通,了解顾客满意程度,认真分析和处理顾客信息反馈和抱怨,以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或改进措施达到顾客满意。62

25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5.2.3总经理经过管理评审、第一、二、三方审核等活动掌握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需求、实施预防控制,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确保顾客和其它相关方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5.2.4支持性文件1)《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2)《顾客满意度测量程序》3)《对相关方的环境施加影响管理程序》5.3QEM方针5.3.1总则建立、实施并保持《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规定总经理以”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为基础,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考虑相关方的要求,制定QEM方针并形成文件(参见2.2.1条款),传达到全体员工。5.3.2QEM方针应确保:1)与公司的宗旨相适应,体现对法律法规和应遵循的其它要求的承诺;2)体现公司的经营思想,适应其行业特性和公司规模;3)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污染预防有效性的承诺;4)为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环境目标和指标提供框架,便于目标、指标的逐层分解;5)QEM方针应形成文件,传达到全体员工,以达到充分沟通、理解一致的目的;6)在管理评审时,对QEM方针实施情况和持续适宜性进行评审;7)对质量方针的批准、发布、评审、修改都应实行控制,执行《文件控制程序》。5.3.3方针的传达和实施公司经过培训、信息交流、看板、62

26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公告和宣传手册等方式对全体员工进行宣贯。5.3.4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对方针进行评审:1)管理评审时;2)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时;3)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发生变化时;4)相关方提出新要求。5.3.5方针的修订和改进公司应营造一个激励改进的氛围与环境,经过数据分析、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手段,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评价方针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需要修改时由总经理进行修订和发布。5.3.6支持性文件1)《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5.4策划5.4.1质量/环境管理目标、指标5.4.1.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制定公司的QEM目标、指标,确保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QEM目标、指标,并确保为实现QEM目标、指标的相关活动受到充分控制;QEM目标、指标的生效和实施应由总经理批准。5.4.1.2QEM目标、指标的内容可涉及产品的具体特性及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资源、过程和活动,并反映其对持续改进的承诺。5.4.1.3QEM目标、指标应与QEM方针保持一致,并包括对预防污染、持续改进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及其它要求的承诺。经分解后在作业层次上的各项管理指标应具体、可测量、可检查或是能够判定的。5.4.1.4公司在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要求和其它要求,以及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另外,还应考虑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62

27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5.4.2管理方案5.4.2.1环境管理方案是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措施和保证,是实现QEM方针的关键之一。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各部门协助总经理做好技术、经济论证,制定管理方案,规定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有关活动和资源,确定责任部门和实现时间表。5.4.2.2总经理负责实施计划和管理方案的批准;财务部预算出财政支出的可行性;各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相应的计划和管理方案。5.4.2.3管理方案的实施要明确为实现目标、指标而制定的方案的职责、方法、步骤和时间。由管理者代表对相应计划和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并执行效果的验证。5.4.2.4管理方案的实施如因公司发展需求、顾客的要求等客观原因而改变公司的活动,需重新制定目标、指标时,实施计划和管理方案也应重新评价。对QEM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实施效果在每年的管理评审中均应作出评价、调整或修订。5.4.3支持性文件1)《质量/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5.4.4QEM体系策划5.4.4.1总经理必须对QEM体系进行策划:1)确定公司QEM体系所需的过程;2)确定为实现QEM的目标所需的资源;3)不断提高QEM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定期评审管理目标的实现情况,寻找差别和改进的机会,以使QEM体系得到持续改进;62

28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4)应对公司相关的组织结构、体系文件、过程和资源等变化做出判断,必要时按策划适当调整或更改,并保持管理体系的完整性。5.4.4.2QEM体系策划后的输出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负责编制,按规定审核、批准后,以受控文件形式发放、实施和监控。5.4.4.3QEM体系策划输出的结果为QEM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式等。5.4.4.4支持性文件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2)《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5.5职责、权限与沟通5.5.1职责和权限1)总经理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确定各部门职责和权限,形成书面文件(参见本手册2.3条款);2)各部门经理根据本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定本部门的岗位设置及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形成书面文件经总经理批准发布。3)总经理确保上述职责和权限的规定在全公司各岗位张榜公布,得到充分沟通,并责成管理者代表负责监控,确保各部门都能如实执行。4)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人才配置、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和设备、材料、技术方案的策划等,确保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有条件如实执行。5)各岗位文件化的职责和权限另行列文,参见《各级员工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5.5.2管理者代表总经理在公司上层管理人员中任命一位管理者代表,并授权其代表总经理按照GB/T19001-idtISO9001:、GB/T24001-62

29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idtISO14001:和IECQ-HSPMQC080000:标准对公司QEM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工作全面负责,应使其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1.确保按照上述三个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环境管理/HSF体系。2.检查并及时处理影响体系运行的有关问题;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并为体系运行的改进提供依据。3.经过培训和服务,确保在整个公司内提升满足顾客、社会和其它相关方要求的意识。4.负责体系管理有关事宜的内、外部联系,包括第一、二、三方审核。5.行使和履行公司总经理规定的其它质量/环境/HSF管理的职责和权限。5.5.3内部沟通1)建立、实施《信息交流管理程序》,并保持在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层次之间就QEM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QEM体系的有效运行。达到相互了解、互相信任,实现全员参与的效果。管理者代表负责QEM信息内部沟经过程的策划和管理。2)信息沟通的内容至少包括QEM体系业绩和目标实现概况,信息来源能够有内部和外部两类;沟通方式可采用书面资料、召开会议、布告栏、简报、电话、电子邮件等媒介。重大事故信息应在事发当天报告主管领导等候处理。3)各职能部门负责所管辖范围内相关的各类信息,所有信息都必须有记录存档。5.5.4支持性文件1)《信息交流管理程序》2)《各级员工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5.6管理评审62

30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5.6.1总则总经理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定期对公司的QEM体系进行管理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改进的机会和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的需求,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变更的需求。为此,总经理授权管理者代表制定《管理评审控制程序》。规定:1)管理评审每年进行一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可定于每年内审计划完成后的1~4个月内进行;2)在遇到组织机构、方针目标、市场形势或法律法规有重大变化等特殊情况,而且必要时,可适当增加评审次数;3)评审一般采用会议形式,由总经理主持。评审的过程应形成记录,由管理者代表负责保存。5.6.2评审输入评审输入是为管理评审提供充分和准确的信息,是管理评审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内容应包括:1)QEM方针是否持续适用,是否满足未来体系管理发展的需要;2)顾客反馈(包括对顾客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及顾客投诉等);3)管理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管理方案是否可行,是否需要调整、更新;4)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和执行”WEEE/RoHS指令”的符合情况,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是否需要改变和加强;5)组织机构、经营策划或产品开发活动的变化;6)内审、外审中反映的不符合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7)合规性评价;8)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状况;62

31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9)对相关方关注的质量/环境/HSF事故的分析,寻找体系改进的方法;10)QEM体系今后努力发展的方向,评审后需完善的工作;11)以往管理评审输出的跟踪落实情况;12)改进的建议。5.6.3评审输出评审的输出是管理评审活动的结果,是总经理对QEM体系乃至经营宗旨作出战略性决策的重要基础。输出应包括:1)对QEM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是否需要调整、修改或提高作出判断;对体系要求是否需要加以修改作出判断;2)明确与QEM体系相关的各项活动的有效性及其资源需求;3)确定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过程及环境运行控制的改进;4)对评审的结果、结论、改进建议在评审后予以落实和实施;应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5.6.4支持性文件1)《管理评审控制程序》5.7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和合规性评价5.7.1总则公司建立并保持《法律法规管理及合规性评价程序》,以获取并评价相关质量/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确认其适用性并跟踪其变化,以便及时更新。5.7.2控制要求1)品保部负责建立与地方质量/环境部门的联系;或经过刊物、网站;或其它途径获取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最新文本,并确认其适用性;2)建立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清单,并跟踪其变化,及时更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62

32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3)根据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变化,确定新的环境因素及法律法规要求;4)将已确认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适时宣传,以能传达到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使其合规地做好各自的工作;5)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及其评价的发放、使用和保管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5.7.3合规性评价为履行遵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承诺,公司每年要对适用质量/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基她要求的遵循情况至少进行一次合规性评价,以期经过评价不断改进公司的管理。公司应保存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5.7.4支持性文件1)《法律法规管理及合规性评价程序.》2)《文件控制程序》5.8环境因素5.8.1公司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5.8.2品管部组织各有关部门按程序要求,针对管理体系现有的产品/过程或计划开发的产品/过程,开展下列工作:1)识别:识别公司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2)评价/确定:评价并确定重要环境因素;3)控制:确保重要环境因素得到控制;4)更新:应随着公司的发展、治理的深入,不断地识别、控制重要环境因素。5.8.3公司针对环境因素时遵循的原则要求:1)覆盖公司活动的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2)覆盖公司活动的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62

33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3)包括公司活动自身的影响,以及相关方带来的环境因素。5.8.4识别与评价环境因素的原则要求1)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A向大气的排放B向水体的排放C噪声的排放D废弃物的管理E废气(粉尘)的排放F土地污染G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H其它当地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2)评价环境因素时应考虑:A环境影响的范围B影响程度C发生的频次D社区关注程度E法规符合性F资源消耗G可节约程度等5.8.5支持性文件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6.0资源管理资源是公司经过建立体系及过程,实现方针和目标的必要条件。资源的管理就是人力、物力、财力的管理。6.1资源提供62

34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6.1.1本公司提供适宜的资源以保证:1)实施、保持QEM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2)经过满足顾客要求,社会、员工和其它相关方要求,增进各方的满意;3)满足保护环境、保障HSF的需要。6.1.2资源包括人力、资金、设施、设备、技术、方法、工作环境、信息等。6.1.3公司应对保证生产能力、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保证各类验证工作的有效性和可信性等方面资源的适应性,经过管理评审来检查。当出现资源不适应情况时,总经理应负责及时按《设备、设施管理程序》、《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工作环境和能源使用管理程序》的要求协调解决。6.1.4支持性文件1)《设备、设施管理程序》2)《人力资源管理程序》3)《工作环境和能源使用管理程序》6.2人力资源6.2.1总则建立、实施并保持《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明确对本公司各岗位人员录用、培训和考核的控制要求,以确保能满足各岗位对员工能力的要求。能力要求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等方面综合考虑,人事部门负责对人员能力的评估。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任何任务的人员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要求的符合性。6.2.2能力、意识和培训62

35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1)人事部门应建立《各级员工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对人员能力的需求进行识别,并要协助各部门制定本部门人员的任职要求,经总经理批准后,作为招聘、上岗、转岗、考评和培训的主要依据;2)各部门应于每年初根据管理目标和工作需要制定本部门的培训计划,报给人事部门统筹规划,制定公司的年度培训计划,管理者代表批准执行;3)培训计划的内容应包括QEM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岗位培训等。培训要确保提高员工的意识,使其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和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使其经过各种教育、培训能为更好的实现质量目标而作出贡献。4)人事部门负责所有培训计划的落实,组织教学内容以及业绩考核;对新员工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对转岗员工必须接受转岗培训;5)对从事特殊工种的人员(如QEM内审员、专职检验员、特殊过程、特殊岗位操作人员等)应获得上级或有关部门考核证书/资格证书;6)经过考试考核、实际操作和收集有关生产过程、运行控制的信息,对各类培训评估其有效性;7)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如:培训记录、技能证书等。6.2.3支持性文件1)《人力资源管理程序》2)《各级员工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3)《业绩考核管理规定》6.3基础设施6.3.1各分厂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设备、设施管理程序》,公司应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1)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62

36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2)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3)支持性服务(如:运输、水、电、通讯和ERP等信息系统)针对每项特定的合同、项目或产品所需的专用设备或设施应在产品实现过程策划时确定,或在适用时制定的质量计划、管理方案中阐明。6.3.2对基础设施的控制由企管部和各分厂主管负责,各使用部门要对本部门各种设备、设施负责日常维护。6.3.3支持性文件1)《设备、设施管理程序》6.4工作环境6.4.1本公司在进行QEM体系策划时,应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制造或运行控制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因素,一般包括:1)物理因素如光照、通风、卫生、温度、湿度、噪声、粉尘、气味、清洁度或天气等;2)人的因素如适宜的工作方法、企业文化、安全规则与指南等;注:工作环境是指工作时所处的条件,包括物理的、环境的或其它因素。6.4.2针对每项特定的合同、项目或产品所需的特殊工作环境要求,可在产品实现过程策划时确定,或在必要时在质量计划和管理方案中阐明。6.4.3企管部和各分厂及其领导分别负责厂区和生产现场工作环境的管理和统筹安排,各职能部门配合实施并负责保持。具体执行《工作环境和能源使用管理程序》。6.4.3支持性文件62

37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1)《工作环境和能源使用管理程序》2)《废弃物管理程序》3)《化学危险品管理规定》7.0产品实现与运行控制本公司将过程方法的原则用于所有的运行和活动,并对其进行控制,产品的实现和运行控制是一组有序的过程及所包含的子过程。这些过程中,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形成下一个过程或几个过程的输入,因为这些过程和子过程的相互影响是复杂的、相互联系的。在以下7.1~7.6各条款中分别予以描述。7.1产品实现过程与运行控制的策划7.1产品实现过程与运行控制的策划7.1.1产品实现过程与运行控制策划的内容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对产品实现与环境管理运行控制所需的过程和子过程的顺序和相互关系进行策划,并对生产和服务提供的主要过程及对与重要环境影响有关的运行和活动进行控制,确保QEM方针、目标、指标的实现。策划应确定下列内容:1)产品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和要求;2)公司的环境管理要求;3)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4)针对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测量、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的接收准则;5)针对环境管理所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活动以及管理绩效;6)针对任何有损环境物质控制管理的行为采取措施,严格执行IECQ-HSPMQC080000标准;7)对实现过程和所形成产品以及环境绩效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7.1.2产品实现过程与运行控制的职责62

38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7.1.2.1常规产品的策划1)技术部根据合同要求,针对客户对产品的要求,设计和制定工艺流程,确定产品的实现所需的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以符合产品的质量要求;2)品保部根据工艺流程,确定测量和控制方法(包括设定检验和试验的各阶段,检测的频次、方法、记录的格式等);3)品保部制定针对产品的最终检验指导书,规定产品接受准则,以确定产品最终符合客户对产品的要求。7.1.2.2特定产品、项目的策划1)当顾客有特殊要求,如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要求的特殊过程,销售部应与顾客交流,充分理解并与顾客的要求达成一致;2)品保部组织相关部门对特定产品、项目或特殊过程进行质量策划,质量策划应确定过程、所需文件和所需资源,并形成便于操作的质量计划。质量计划能够引用质量环境管理(QEM)手册以及相关程序文件的有关内容,只对特殊要求作出规定,质量计划的内容应包括:a)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要求和目标;b)所需的过程及其控制方法;c)所需的文件和记录;d)所需提供的资源;e)验收的准则;f)验证、确认、监控、检查和试验的方法与要求等。各部门按质量计划规定的任务予以实施。3)品保部负责对特定产品、项目的策划,识别其环境管理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确定对环境具有,62

39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7.1.3产品实现过程与运行控制的范围1)生产活动包括:生产过程、动力运行、设备维护、包装储存、运输交付、污染源控制、废弃物处理、事故的预防和查处等;2)管理内容包括:物资、能源、仓库、检测、相关方、化学品使用、职业病防治和法律法规要求等。7.1.4产品实现过程与运行控制的要求1)作业文件必须明确全过程的控制及相应的操作规程;2)明确岗位职责和各岗位员工培训要求;3)在工艺文件、管理方案中制定控制标准和参数;4)对潜在影响制定预防措施;5)各部门进行日常检查要有信息反馈和监测记录;6)发现不符合、不合格要向有关部门书面汇报,并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7.1.5产品实现过程相互间的关系产品实现过程和子程序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程序》、《设备、设施管理程序》、《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产品实现过程控制程序》、《信息交流管理程序》、《顾客满意度测量程序》、《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对其进行控制。这些相关程序相互之间的关系,流程示意如图:管理目标及要求资源提供生产过程控制新产品开发信息交流监视和物流与顾客有关的过程62

40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7.1.6支持性文件1)《人力资源管理程序》2)《产品实现过程控制程序》3)《信息交流管理程序》4)《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5)《顾客满意度测量程序》6)《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7)《设备、设施管理程序》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1与顾客有关要求的确定7.2.1.1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公司制定并保持《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以确定:1)顾客规定的要求(如:产品质量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如维修服务)2)顾客虽没未明确明示,但规定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须的要求;3)适用于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62

41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所有适用的质量、环境的法律法规。--------所有适用于材料的购置、贮存、搬运、回收、消除或处理的法规。4)公司认为必要的任何附加要求(如本公司主动作出的服务承诺)。注:交付后活动包括诸如保证条款规定的措施、合同义务(例如:维修服务)、附加服务(例如:回收或最终处理)等。7.2.1.2环境影响信息及法律法规要求的确定公司建立并保持《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对相关方环境施加影响管理程序》和《法律法规与管理及合规性评价程序》,用以确定:1)活动、产品或服务中本公司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2)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3)适用于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4)”WEEE/RoHS指令”管制和其它应遵守的要求。7.2.2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判定和评价7.2.2.1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1)在公司向顾客做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如:提交标书、接受合或订单及接受或订单的更改之前进行)销售部负责收集投标信息、产品合同信息、执行合同评审,并负责保管评审的相关资料,技术部、品保部、各分厂、财务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参加评审。2)公司签定每一份合同前都必须经过评审,评审可根据合同金额大小、新老产品合同的差别和产品复杂程度不同等情况而采用会议评审、传递会签方式;对于包装类重复性生产的老产品新订单可加盖”合同已评审”印章,合同评审应确保:62

42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产品的要求以文件形式得到规定,以确保合同双方理解一致;-------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订单的要求已经得到解决;-------与产品要求已得到规定;-------公司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3)合同履行中,如顾客提出较大的变更要求,销售部应组织技术部、品管部、各分厂等相关部门对变更进行确认、评审,填写《产品变更申请表》并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修改后的文件由销售部及时发到有关职能部门及顾客。4)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5)销售部负责保持因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6)若顾客没有提供形成文件的要求,组织在接受顾客要求前应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7.2.2.2重大环境因素的判定公司建立并保持《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用来判定:1)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环境行为;2)潜在的化学品泄漏、燃料隐患等;3)有毒有害废弃物未做合理处理的;4)虽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但排放频率或排放量大的。公司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对这些重大因素加以考虑,将此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7.2.3顾客沟通7.2.3.1对以下各方面确定与顾客或外部相关方进行沟通:1)传递产品的信息;公司应采用新闻媒体、广告宣传、参加展览会、专访客户、提供公司介绍等方式向顾客介绍本公司的产品及其特点、资质、业务范围、业绩等信息。62

43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2)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修改;销售部收集顾客来信、来电、传真、报摘、电子邮件等信息,并予以解答和跟踪,对信息存档。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与顾客保持密切联系,如需修改合同必须及时与顾客沟通。3)顾客或外部相关方的信息反馈(包括顾客抱怨);各部门所获悉的顾客或外部相关方(如政府、银行、质量、检测、环保、保险、运输、社区居民等)投诉或抱怨,应及时回应,认真分析和处理,采取有效措施,使顾客或相关方满意。信息沟通执行《信息交流管理程序》。4)和同行业的交流。5)与环保、卫生、商检部门的交流。6)也应将相关信息在组织内部进行交流。7.2.4支持性文件1)《信息交流管理程序》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3)《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4)《法律法规管理及合规性评价程序》5)《对相关方环境施加影响管理程序》7.3设计与开发7.3.1设计和开发的策划技术部应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策划应确定以下几方面内容:1)这一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需要哪些阶段;2)适合于每个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是什么;3)执行该产品设计和开发活动的各个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既要明确职责分工,又要确保有效的沟通。62

44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当先前的策划输出随着设计和开发的进展而不适用时,策划的输出应予以更新,以保证设计和开发的顺利开展。注:设计和开发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具有不同的目的。根据产品和组织的具体情况,能够单独或以任意组合的方式进行并记录。7.3.2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设计和开发的输入,其内容包括:1)功能和性能要求;2)适用的法律和法规;3)适用时,来源于以前类似设计的信息;4)设计和开发所必须的其它要求,如顾客没有明确说明的要求,环保、安全、包装、运输、贮存和维护的要求等。应对所有输入的内容进行评审,以确保输入的内容完整、清楚地说明了产品的质量要求,而且这些要求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评审中发现的不完善之处要予以解决。7.3.3设计和开发的输出设计和开发输出应适合于对照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并应在放行前得到批准。输出应包括:1)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2)给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适当信息;3)包含或引用产品的接收准则;4)规定对产品在安全和正常使用时所必须的产品特性。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文件应包括图纸、技术要求、工艺规程、验收要求等,并在发放前予以批准。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信息可能包括产品防护的细节。7.3.4设计和开发的评审62

45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在设计和开发的各重要阶段,技术部应按照设计开发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评审,以便:1)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2)识别任何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所评审的设计和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的代表,需要时还能够包括顾客代表、外部专家。设计和开发评审的结果及随后的必要措施均应编制和保持”设计评审报告”,以留下记录。7.3.5设计和开发的验证技术部应按照设计开发策划的安排,实施对设计和开发的验证,以确保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应编制和保持”设计验证报告”,记录验证的结果及随后的必要措施。7.3.6设计和开发的确认技术部应按照设计开发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以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如合同中明文规定的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如顾客未明示的要求),如可能,应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完成确认;如难于在产品交付之前完成确认时,技术部应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部分确认。应编制和保持”设计确认报告”(产品鉴定报告),记录确认的结果及应采取的跟踪措施。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3.7.1技术部应识别设计和开发更改的需要并应形成记录,更改的评审应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7.3.7.2应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适当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予以批准。7.3.7.3应记录更改的评审结果和所采取的任何必要措施。7.3.8技术部制定、实施并保持《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62

46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以规定产品工艺技术设计和开发的策划、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和更改控制的有关内容。7.3.9支持性文件1)《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7.4采购7.4.1采购过程7.4.1.1采购部建立、实施并保持《采购控制程序》,评价、选择和重新评价供方,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进行记录并保持;对采购的产品、资源(包括原材料和生产、计量、测试设备及其备品备件)和外包或外协过程进行控制,确保采购物资符合规定的要求。7.4.1.2根据采购物品、外协或外包活动的重要程度,按《采购/外协或外包产品分类明细表》确定对采购物品/服务及其供方的控制类型和程度,作分级或分类管理。7.4.2采购信息采购信息应能清楚、准确地表示拟采购产品的情况,主要包括:1)有关产品的质量要求;2)有关产品规范、图样、检验规程、制造工艺等技术要求;3)对产品、程序、过程、设备和人员资格的批准要求;4)供方采用的质量、环境或其它管理体系标准的情况;5)与产品和服务中已识别的重要环境因素、危害物质管理有关的要求。在与供方沟通前,采购部应按规定对采购、外协或外包文件、协议、计划进行审查、报总裁办批准,以确保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适宜的。7.4.3采购产品的验证7.4.3.1进货检验:62

47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为确保采购产品\外协或外包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要公司按规定的要求对采购产品\外协或外包产品实施进货检验。7.4.3.2现场验证:当本公司或顾客要求在供方现场实施验证时,采购部等应在采购合同/协议书中规定验证的安排及所采购物品可接受、放行的条件。7.4.4对相关方施加影响7.4.4.1采购部建立、实施并保持《对相关方环境施加影响管理程序》。7.4.4.2对供方进行评价和重新评价时,应开展必要的环境和HFS的评估,以确定供方等相关方对本公司环境和有害物质管控的方式和程度。7.4.4.3采购部根据评估结果,按程序对可能影响环境和HFS的供方,施加必要的影响,加以适当的控制。7.4.4.4对不符合要求的相关方需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由此给本公司带来的环境和HFS方面的风险,确保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要求。7.4.51)《采购控制程序》2)《对相关方环境施加影响管理程序》7.5生产和服务提供与运行控制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及环境运行的控制7.5.1.1总则本公司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是指对生产过程和服务过程的控制;环境运行控制是指对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的控制。技术部负责生产工艺的控制,各分厂负责生产过程及产品交付的管理,销售部负责交付后服务过程的管理。为确保满足合同和其它相关方的要求,公司建立并保持《产品实现过程控制程序》、《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环境运行控制程序》、《对相关方环境施加影响管理程序》、《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62

48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产品防护管理程序》和《环境有害物质控制管理手册》等。7.5.1.2生产和服务提供与运行控制的实施公司各分厂是生产过程的主管部门,生产操作人员实施《生产过程控制程序》。包括原材料控制、工序控制、设备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劳动安全防护控制、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不合格品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产品防护和交付服务等子过程。7.5.1.3生产活动的运行控制要求1)技术部负责制定产品工艺指导生产活动;各职能主管部门分别对动力运行、设备维修、包装贮存、运输交付、污染控制、污染物治理和处理等活动制定相关作业指导文件并负责实施;2)在各作业文件中制定控制标准和参数,明确对过程的控制,规定操作规程;3)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4)使用适宜的设备;5)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6)实施监视和测量;7)与各相关方有关的作业程序要加强与相关方的沟通。7.5.1.4服务提供的控制要求1)依据合同规定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要求;2)实施放行、交付和交付后的活动,及时处理顾客抱怨或投诉,确保顾客满意;3)不定期组织对顾客进行专访,收集顾客意见和产品质量信息,切实保证服务到位;4)销售部应分别负责做好与评审、调查、专访有关的记录,存档备查。7.5.1.5环境运行的控制要求62

49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公司根据方针、目标和指标。识别和策划与所确认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建立《环境运行控制程序》,实现下列要求:1)对运行标准予以规定,确保环境管理的正常运行不会偏离方针、目标和指标的要求;2)对于公司所购买和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中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建立、实施并保持相应的程序,并将适用的程序及相关要求通报供方和其它相关方;3)在控件文件中应详细规定运作的职责、方法、要求、频次等准则;4)对生产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做好生产过程中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以便从根本上消除或降低环境风险。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和应急准备与响应7.5.2.1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1)各分厂负责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并监督各操作岗位的实施;2)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的特殊过程进行适宜的过程参数及产品特性的控制;3)对被确定的特殊过程的控制要求要在生产中予以明确规定和详细说明;4)监视和测量可采用仪器、仪表检测、安排检测点及应用统计技术等方法进行。7.5.2.2特殊过程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或产品质量需要进行破坏性试验或采用复杂、昂贵的方法才能测量时;或只能进行间接监控以及工序产品仅在使用或服务交付之后,不合格的质量特性才能暴露出来等情况,均应被确认为特殊过程。就本公司的生产和服务过程而言,62

50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木材制品的热处理和熏蒸属于特殊过程。公司制定并实施《产品实现过程控制程序》。对特珠过程应进行如下控制:1)确保并证实公司具有实现所策划的结果和能力;2)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3)对操作人员加强培训,必要时应进行考核和资格认定后才能上岗;4)对设备能力进行鉴定;5)需要时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6)确定记录的要求和保存相关记录;7)再确认。7.5.2.3应急准备与响应公司建立并保持《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以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和伤害。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事件发生后,公司对应急准备的程序应予以评审或必要的修订;公司还应组织定期试验或演练。7.5.3标识和可追溯性7.5.3.1为防止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出现混淆、误用和必要的追溯,必须在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利用适宜的标识和区域予以控制。控制的方法依据《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执行。7.5.3.2产品标识是指产品特征或状态的标记,采购品、半成品和成品都应以适宜的方式标识;还应根据测量和监控的要求对产品状态予以标识。62

51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7.5.3.3可追溯性是指经过记载的标识,追溯产品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场所的能力。当有合同要求、法律法规要求或出于质量控制的考虑时应提出可追溯性要求。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对每批产品都要有唯一性标识。7.5.3.4本公司常见的产品标识可有印章标记、产品标签、区域标牌、工序卡、流程卡、检验记录等形式。对有可追溯性要求的标识,应予保存或作相应的记录。7.5.3.5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应明确:待检、已检合格、不合格等待处理和报废。要特别注意保护检验状态标识,防止误用、混淆或失落。7.5.3.6产品合格证及检验印章的管理1)产品合格证是产品经过最终检验的合格标识。产品检验合格应挂上合格证;若不合格,应使用不合格标记,作出不合格记录。产品出厂必须附有合格证。2)产品合格证和检验印章由品管部统一控制发放,并由专人管理。3)产品检验报告、入库单、合格证等应由放行责任者签名或盖印章。7.5.4顾客财产在本公司应爱护在公司控制下或使用中的顾客财产(包括顾客的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公司应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供其使用或构成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如果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公司应向顾客报告,并保持记录。其管理控制依据《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第4.7条款执行。7.5.5产品防护7.5.5.1公司制订和实施《产品防护管理程序》,确保产品质量在搬运、62

52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贮存、包装、保管和交付等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7.5.5.2搬运和贮存产品在搬运和贮存过程中,应根据进厂的原材料、在制品及成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托盘、容器、输送设备和车辆,以防止震动、撞击、摩擦、温度或其它原因造成的质量损坏,并加强贮存产品的管理,定期检查贮存产品,以便发现损坏情况,并保证:1)贮存地清洁;2)贮存产品有明确标志;3)贮存产品区分明确、堆放合理;4)贮存环境、条件符合要求;5)贮存记录明确、清晰,符合要求。7.5.5.3包装成品包装应根据书面规定的包装工作说明进行,并对如下几点加以控制:1)确定合理的包装结构和合适的包装材料,能承受运输试验,明确规定防护措施;2)包装箱的产品型号必须与实际产品保持一致;3)包装应能固定产品,防止倒塌和倾斜。7.5.5.4保管成品在交付之前,需采取恰当的保管和隔离措施,以保证成品质量不受影响。7.5.5.5交付62

53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经出厂检验合格后的成品入库,需经品管部批准。成品发货前,相关部门需填写《送货单》并经批准签署生效后,才准予发货。在成品装车前,需检查车货柜,按规定的方法小心搬运,使产品质量免受影响(如防潮、防震、防火等),直到产品交顾客验收为止。7.5.6支持性文件1)《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2)《产品实现过程控制程序》3)《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4)《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5)《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6)《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7)《产品防护管理程序》8)《环境运行控制程序》9)《对相关方环境施加影响管理程序》10)《环境有害物质控制管理手册》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7.6.1技术部根据监视和测量要求选择监视和测量设备,为产品制造、环境管理行为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为此建立、实施并保持《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7.6.2为确保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检测设备应满足:1)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使用前,对照可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进行校准或验证;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记录校准或验证的依据;2)必要时对测量设备进行调整或再调整,62

54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同时应防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3)应对经校准合格的测量设备给予状态标识;4)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5)检测设备的使用者必须经过培训。7.6.3当发现检测设备失准时,品保部应通知使用者停止使用,并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对该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进行追溯,重新验证。7.6.4校准和检定(验证)结果的记录应给予保持。7.6.5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在初次使用前应确认其满足预期应用的能力,并在必要时应重新确认。7.6.6支持性文件1)《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8.0测量、分析和改进8.1总则为确保产品、过程的质量/环境管理和环境有害物质控制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及其改进,规定对顾客满意、内部审核、过程与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以及对环境运行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并经过数据分析及统计技术应用、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来持续改进QEM体系,本公司策划并实施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以便证实产品的符合性、QEM体系的符合性、持续改进QEM体系的有效性以及环境运行活动的有效性。8.2监视和测量建立、实施并保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62

55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经过监视和测量发现公司QEM体系运行中的存在问题;经过控制QEM目标、指标的实现,使产品达到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满意;并为产品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提供依据,确保QEM体系的符合性。8.2.1顾客满意8.2.1.1为了评价实现管理目标和体系业绩,评价产品是否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有必要监控顾客的满意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此建立、实施并保持《顾客满意度测量程序》。8.2.1.2公司能够经过以下方式监视顾客感受:1)顾客满意度调查;2)顾客抱怨及投诉;3)与顾客直接交流;4)来自顾客的关于交付产品质量方面的数据;5)流失的业务;6)各种媒体的报告或行业研究。8.2.2内部审核建立、实施并保持《内部审核程序》,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审,验证公司质量/环境/HSF管理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策划的安排;是否符合GB/T19001-idtISO9001:、GB/T24001-idtISO14001:和IECQ-HSPMQC080000标准以及公司所确定的QEM体系的要求,确保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和适宜性。程序应规定:1)审核方案的策划包括编制年度审核计划和审核实施计划。策划时应考虑将要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的审核的结果。实施计划应规定审核目的、范围、人员、依据等。计划由管理者代表批准;2)审核的职责包括审核人员的资格必须经过必要的培训,62

56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审核人员不应审核自已的工作;3)由总经理任命的内审员具有行使内部审核的权力;4)审核的实施包括拟定审核检查表,作好审核记录,并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5)审核员应对审核情况和不符合项形成书面报告,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审核结果;6)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责任部门要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原因制定必要的纠正和纠正措施,经审核员确认后实施;7)审核员负责对所采取措施的实施进行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8)审核组长负责提出内部审核报告,并应将其作为QEM体系改进的依据和管理评审输入之一予以保管。9)应保持审核及其结果的纪录。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1)建立并保持对质量/环境管理运行活动进行监视和测量的程序,以确定产品生产过程和环境运行过程持续满足预期结果的能力。2)过程的监视主要包括:工序质量是否满足要求;目标、指标是否达成;职责分配和管理是否到位;资源是否予以确定和满足;对测量、分析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环境运行控制与绩效评定;能源是否合理利用;不含有害物质(HSF)的产品生产过程是否实现等。各部门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QEM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3)当未能达到策划的结果时,相关部门和相关操作人员要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并负责纠正效果的验证。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1)品保部对公司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62

57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并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如:检验记录等。2)品保部编制各类检验标准,明确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检验、外协/外包产品的要求,并依据《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监督相关人员实施。3)所有产品只有在检验标准中规定的检验项目都已完成,且结果合格才能交付。特殊情况下(如不合格品的让步)放行产品应经公司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还需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4)应记录检验结果,保存检验记录。检验记录应:清楚表明产品是否符合接受准则(图纸、规范、标准)的要求;有权放行产品以交会给顾客的人员应签字或盖章。8.2.5环境绩效的监视和测量8.2.5.1总则依据公司建立的《环境运行控制程序》,对环境绩效以及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保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8.2.5.2职责1)企管部和品管部协同负责监控环境运行控制的实施情况;检查各部门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检查环境法规的执行情况;2)各部门负责对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运行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查;负责相应的环境监测工作。8.2.5.3控制要求1)依据环境法规和本公司实际情况确定监测项目,它应包括:62

58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环境表现的常规监测如噪声排放量,污水排水量及其浓度、能源消耗量等;-------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环境运行控制的实施情况;-------事故、疾病和其它不良环境绩效的证据;-------环境法规的遵守情况。2)就监测的项目确定监测点、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监测频次等。3)按《环境运行控制程序》的规定实施监测,对本公司不能监测的项目,要委托国家授权的资质机构进行监测。4)对监测的数据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将分析的结论与设定的标准和有关法规进行比较,如有差距,则应适时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8.2.6支持性文件1)《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2)《内部审核程序》3)《顾客满意度测量程序》4)《不合格控制程序》5)《环境运行控制程序》8.3不合格品控制8.3.1不合格品是指不满足要求的产品,存在于采购(包括外包)产品、过程产品和成品最终产品中。建立、实施并保持《不合格控制程序》,以防止上道工序的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乃至最后流向顾客。8.3.2对不合格品采取措施,消除发现的不合格;如返工、返修等措施;8.3.3对于不合格品的控制和处理时经有关授板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让步使用、放行或接受不合格品;8.3.4不合格品应有鉴别、标识、记录、评审和处理,并作好隔离,62

59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生产部门和品保部门应按规定执行,不合格品未经处理前,不得使用、转序或交工。8.3.5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公司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如采取返工、返修、降级、让步或废弃。获得纠正的不合格品必须重新验证其符合性。8.3.6应保持不合格的性质的记录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的记录。8.3.7不合格品的标识应包括有标识的区域、有标识的货架、有标识的产品单元和记录;不合格品的评审人员应是经培训有能力评价不合格的影响的指定人员。8.3.8发生环境不合格事件相关人员应报告上级责任部门,对不符合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认真的处理;对严重的不符合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确保措施实施的有效性。8.3.9支持性文件1)《不合格控制程序》2)《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3)《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8.4数据分析8.4.1建立、实施并保持《数据分析控制程序》,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QEM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如何实施改进。企管部要负责组织对统计技术应用进行培训。8.4.2管理者代表要及时关注并组织分析以下记录:有关测试报告、供货和进料质量统计、过程控制记录、产品质量统计、顾客满意度调查、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记录、污染预防效果统计、节能降耗统计、内审和管理评审报告及纠正、预防、62

60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改进措施执行记录等。8.4.3在以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应积极寻找改进的机会,评价环境风险,确定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或改进的方面,并报告管理者代表,为领导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8.4.4支持性文件1)《数据分析控制程序》8.5改进8.5.1持续改进公司经过QEM方针、目标、管理方案、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管理评审、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持续改进QEM体系的有效性,不断寻求进一步改进的机会,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持续改进的策划按以下步骤进行:1)识别测量、分析现状,确定改进的方面;2)对已识别的改进方面确定改进的目标和方向;3)调查可能的原因,经过数据分析找出关键的原因;4)为实现已确定的改进目标,研究、评价、确定改进措施;5)实施所确定的改进措施,同时也应考虑节能降耗低成本的可能性;6)对改进的结果进行测量、验证和分析,在管理评审中评价和确认改进的效果;7)将证实有效的改进措施纳入相关文件,遵照实施并做好更改后的实施记录,必要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保持改进的成果;8)原有的改进实现后,还应再选择新的改进项目,进行新一轮的PDCA循环,实现新的改进。9)为对本公司的持续改进活动提供准则,使持续改进有序进行,进而达到更高的有效性和效率,建立并执行《持续改进控制程序》。62

61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8.5.2纠正措施8.5.2.1品保部应组织有关部门对所发现的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8.5.2.2采取的纠正措施应与不合格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相适应,应明确纠正措施启动的条件。8.5.2.3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它应包括:1)识别不合格,包括QEM体系运行、生产过程、产品质量、顾客和其它相关方投诉等;2)经过调查分析确定不合格的原因;3)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4)确定和实施所需采取的纠正措施;5)记录采取措施的结果;6)评审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对于富有成效的改进做出永久更改;如果效果不明显则有必要采取进一步的分析与改进。8.5.3预防措施8.5.3.1品保部应组织有关部门针对潜在的不合格,分析原因,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不合格发生。8.5.3.2采取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8.5.3.3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它应包括:1)确定潜在的不合格并分析其原因:2)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确认并实施所制定的适当措施,以避免不符合的发生;3)对涉及重大环境因素的治理或采取预防措施,应在实施前对措施进行风险评估;4)记录采取措施的结果;5)评审所采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62

62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并做出永久更改或进一步采取措施的决定。8.5.4纠正、预防措施管理要求1)为消除实际或潜在的不合格所采取的任何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应与问题的重要性和所承担的风险相适应;2)由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所引起的文件更改应由相关部门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办理;3)重要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其实施的相关资料都应提交作管理评审,以权衡采取措施的风险、利益、对财务成本的影响及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8.5.5支持性文件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2)《文件控制程序》6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