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扩招辩论赛

大学扩招辩论赛

ID:826108

大小:42.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9-09

大学扩招辩论赛_第1页
大学扩招辩论赛_第2页
大学扩招辩论赛_第3页
大学扩招辩论赛_第4页
大学扩招辩论赛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扩招辩论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大学扩招的有利因素对于大学扩招,主要有以下有利因素:1.提高高中升学率,使更多学生圆了大学梦。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可以分配工作,因此考上大学就等于拿了“铁饭碗”,就成了国家干部,人们认为高考是最好的出路;对农村的孩子来说,高考更是“跳出农门”的唯一选择。“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流传几千年,在计划经济时代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现在大学急剧扩招,门槛越来越低,高中升学率持续上升,进入普通高校不再是难事。据相关数据显示,2003年北京的录取比率达到70.8%,广东省的录取比率与2002年持平,陕西达到56.47%,江

2、苏为70%,江西为62%,湖北为6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考录取率都是比较大的。现在家长、学生和高中学校所关心的不再是能否上大学,而是上什么样的大学。2.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差距。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600万人,全国普通、成人高等学校本科、高职(专科)在校生达1462.52万人,其中,普通高校903.36万人,成人高校559.1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162.98万人和103.18万人,增长25.63%和22.63%。研究生发展较快。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共招收研究生20.

3、26万人,比上年增加3.74万人,增长22.65%。在学研究生50.10万人,比上年增加10.78万人,增长27.41%。从数量上衡量,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2%-3%,与西方发达国家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规模指标有相当大的差距。经过近几年的扩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初步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3.推迟初次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当前阶段,正是人口出生率高峰期所诞生的婴儿成长时期,这一年龄段的人口特别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人呆在学校,减少当前的就业人数,降低就业压力。有数据表明,19

4、95年幼儿园学生规模最大,这批人在1997年进入小学,实现了小学规模最大化,从1990年到2002年初中阶段学生规模依次递增,小学六年教育到2003年达到顶峰。从高中阶段和高等学校阶段看,学校平均在校生依年份递增,至目前还没有达到顶峰。这一方面反映出生高峰期学生高潮正随年龄增长逐渐上移,另一方面反映了高教扩招的效果。显然,如此庞大的群体一旦进入就业队伍,势必对就业造成巨大压力。发展高等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办法,也是按学龄期学生人数比例发展教育的必要措施。4.发展经济,拉动内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低

5、谷,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了市场疲软、消费热点消失等问题,而高等教育一直供不应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学界呼吁:应大幅度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借此拉动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经济的增长。这一政策的实施扩大和发展了教育产业,使教育成为一门热门投资行业,增加了人们对教育的投资和消费,也增加了教育从业人员,带动了教育相关行业的发展。5.实现教育发展阶段性飞跃。美国教育社会学家、伯克利大学的马丁·特罗教授以美国和战后西欧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为研究对象,以高等教育毛入学

6、率为指标,探讨数量增长与性质变化的关系,将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因此,我国大规模扩招,也是提升教育发展阶段,使更多的适龄青年享受教育的一个措施。从国家

7、和社会发展角度看,扩招显然利大于弊。但这种政策在实践中呈现出许多弊端,对高等教育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主要有:1.升学扩招。实际以降低分数,放低要求和标准为代价,使扩招的一般高校学生平均素质降低。研究表明,人类的智力发展成正态分布,智商特别高的和特别低的人群比较少,大部分人处于中间层次。这种数量结构在一定的人群规模下是稳定的。因此,当高智商的人被招收到大学之后,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就只能降低质量向低层次人群发展。以辽宁省为例,1998年第一批本科录取分数线为512分,1999年为465分,分数线如此大的差异足以

8、说明两年录取新生的学习质量有着明显的差距。2,改革“精英式教育”而实行“大众化教育”,致使大学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各种不良现象增加。如“硫酸泼熊现象”、“马加爵现象”、“木子美现象”等。当然有些人可能认为这并不与扩招存在必然联系。但笔者认为,这一方面是低素质的学生进校后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学规模扩大而造成的管理和道德教育上的缺位引发的。扩招之后,不安于学习而只想混张文凭的现象明显增多;各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