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的病毒ppt课件

呼吸道感染的病毒ppt课件

ID:8261163

大小:550.01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3-14

呼吸道感染的病毒ppt课件_第1页
呼吸道感染的病毒ppt课件_第2页
呼吸道感染的病毒ppt课件_第3页
呼吸道感染的病毒ppt课件_第4页
呼吸道感染的病毒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呼吸道感染的病毒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呼吸道感染病毒知识要点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抗原变异特点流行性感冒病毒的致病性呼吸道病毒的传播特点学习目标掌握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抗原变异特点和致病性熟悉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冠状病毒的致病性了解呼吸道病毒的传播特点及预防前言呼吸道病毒是指一类能引起呼吸道感染或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引起其他组织器官发生病变的病毒。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所引起。第一节流行性感冒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近年来,在我国流行的H1N1、H7N9等亚型的防控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结构多为球形,80

2、~120nm,有包膜核酸为单链分节段的RNA核心衣壳核心病毒核心含病毒核酸、核蛋白(NP)和RNA多聚酶(PB1、PB2、PA)。核酸为分节段的单链负股RNA,这一特点使病毒在复制中易发生基因重组,从而导致基因编码的蛋白抗原发生变异而出现新的病毒株。核蛋白是病毒主要结构蛋白,抗原结构稳定,很少变异。内层为基质蛋白M1,具有型特异性。外层是脂质双层膜,衣壳血凝素(HA):HA与病毒吸附、穿入和病毒的传播有关。神经氨酸酶(NA):NA参与病毒的释放并促进病毒扩散包膜表面的刺突12435678PB2PB1RNPRNAM2M1NAHA分节段的(-)SSRNAPARNA多聚酶核糖核蛋白(RN

3、P)2、分型与变异根据NP和M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可将流感病毒分为甲、乙和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HA和NA抗原性的不同,又可分为若干亚型。变异抗原漂移:属于量变,变异幅度较小,即亚型内变异引起流感小规模流行。抗原转换:属于质变,变异幅度较大,这种变异可导致新亚型的出现,极易造成新型流感的大流行。抗原转换年代亚型类别代表株1918Hsw1N1可能为猪流感病毒1947HIN1(亚甲型)A/FM/1/471957H2N2(亚洲甲型)A/Singapore/1/571968H3N2(香港甲型)A/HongKong/1/681977H1N1H3N2A/USSR/90/77(H1N1)表2

4、2-1甲型流感病毒抗原转换3、培养特性与抵抗力可在鸡胚中增殖,均不引起明显的病变,需用红细胞凝集试验或吸附试验以及免疫学方法证实病毒的存在。抵抗力较弱,不耐热,56℃30分钟即被灭活。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乙醚、甲醛等化学药物均比较敏感二、致病性传播途径:飞沫传播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被感染动物机理: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增殖,不引起病毒血症NA可降低呼吸道粘液层的粘度,利于病毒的吸附和扩散致病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发热(upto39)畏寒肌肉酸痛出汗咳嗽鼻塞咽痛头痛厌食乏力常见症状:感染流感病毒后人体可获得对同型病毒的牢固免疫对不同型流感病毒无交叉保护作用,对新亚型也无交叉免疫

5、麻疹病毒:是一种以发热和呼吸道卡他症状及全身性出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儿童感染最为常见,感染后的发病率几乎达100%我国自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其发病率已显著下降第二节麻疹病毒麻疹病毒呈球形,直径约120~250nm包膜表面有血凝素(HA)和融合因子(F)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麻疹病毒存在着基因漂移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人是麻疹病毒的自然宿主传染源:急性期患者传播途径:直接飞沫传播或间接传播致病机理:入侵(CD46为病毒受体)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症)侵入淋巴组织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后再次入血(第二次病毒血症)多种组织、器官受累,表现为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核内形

6、成嗜酸性包涵体等柯氏斑麻疹病后人体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一般为终身免疫。我国接种年龄为8个月,7岁时再次免疫第三节腮腺炎病毒第三节腮腺炎病毒一、生物学性状呈球形,约100~200nm,为单负链RNA包膜表面有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和融合因子(F)两种刺突病毒仅有1个血清型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敏感,紫外线照射及加热均可使病毒灭活二、致病性人是其唯一宿主传染源: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飞沫传播,该病传染性强潜伏期1~3周在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内增殖入血,病毒随血侵入腮腺及其它器官主要症状为腮腺肿大睾丸炎、卵巢炎及病毒性脑炎可获牢固的免疫力疫苗接种是有效预防措施第四节风疹病毒一、生物学

7、性状呈不规则球形,约50~70nm,核心为单正链RNA病毒能在多种细胞内增殖,不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病毒仅有1个血清型不耐热,对脂溶剂敏感,紫外线可使其灭活二、致病性人是风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易感者:儿童呼吸道传播风疹病毒易发生垂直感染,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风疹病毒感染后,机体可获得持久而牢固的免疫力。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在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流行的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的病原体也是一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