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繁育优质黄鳝苗技术

人工繁育优质黄鳝苗技术

ID:8261246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3-14

人工繁育优质黄鳝苗技术_第1页
人工繁育优质黄鳝苗技术_第2页
人工繁育优质黄鳝苗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工繁育优质黄鳝苗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工繁育优质黄鳝苗技术黄鳝的苗种选择是养鳝能否获得成功、获得好效益的前提,养殖优质鳝苗比养殖野生鳝苗效益要好。优质鳝苗是指经过饲养选择繁育的对人工饲养条件较为适应的仔鳝。经过多代选择的尾重25g的优质鳝苗,饲养1年(生长时间约7个月),一般可长到100g以上;而同样规格的野生鳝苗一般只长到50—75g。另外,优质鳝苗大小接近,对养殖环境和饲料有了一定的适应性,养殖管理方便,养成个体大而整齐,容易出售。利用野生黄鳝优选优育,培育出生产性能稳定、可作亲本的优质鳝苗,与饲养本地野生鳝苗相比,前者适应性广,抗

2、病力强,生产周期短。用优质鳝苗与野生鳝苗、市场购进鳝苗、“泰国黄鳝”作饲养对比试验:养鳝池面积20平方米,投放密度1.5kg/平方米,每种鳝苗投放30kg,每尾重25g左右。4月投入,10月收捕,饲养管理水平相同。结果,“泰国黄鳝”和市场购买的黄鳝苗仅剩数条成活,基本无收成;自捕野生黄鳝年底收获82kg,100g以上的个体少;优质鳝苗收获156kg,单条重大多在100g以上。现将培育优质黄鳝苗的方法介绍如下:-3-    每年黄鳝冬眠之前,将鳝池中重100—200g生长健壮、体表黄色带大斑点的黄鳝选出

3、(一定要选当年放苗养成的),集中在越冬池中越冬。越冬池可选用养鳝池,水深10cm,泥层厚50cm左右,富含有机质,水源条件较好。鳝种放养数天后即可入泥。越冬时将池中水排干。若气温低,应在土面覆盖秸秆、塑料薄膜等物保温。来年4月水温升至15℃以上时,取出鳝种,投入池泥厚20—25cm、水深15cm以上的养鳝池中,饲养密度为10条/平方米。投放时注意大小搭配,以保证有雌有雄。投放后投喂活蚯蚓、碎田螺等饵料。保持池水清洁,水体溶氧充足,pH值7左右。    因黄鳝每次怀卵量少,杀鳝取卵进行人工授精不经济,可

4、取其自然产下、自然受精的卵进行人工孵化。5月下旬黄鳝陆续产卵,一旦发现有带卵的泡沫浮于水面,要及时带水捞出,放入专池孵化。孵化在常温下进行,一般6—10天可孵出幼苗。幼苗孵出后,放入面积为2平方米-3-小池中饲养。用丝瓜络浸新鲜鸡血、猪血或生鸡蛋黄投喂。一般1周内,每5万尾幼苗每天食量由1只蛋黄逐渐增至2只,最好用乌鸡蛋蛋黄。一周后,仔鳝消化能力增强,可喂煮熟的蛋黄,并在蛋黄中拌蚯蚓浆。将蚯蚓放在100目的筛上,戴上手套搓一搓,筛底即可渗出蚯蚓浆。两周龄时开始投喂水蚯蚓,待每尾长到3g时,逐渐在水蚯蚓

5、是混入30%的高蛋白质饲料,也可拌入蚯蚓浆中饲喂。长到5cm长时,改喂大平2号、星北2号的小蚯蚓、小蝇蛆、黄粉虫等。为迎合黄鳝的趋腥性,蝇蛆、黄粉虫等可拌蚯蚓浆。至尾重15g时完成幼鳝的培育,即可移入商品鳝池内饲养。放养时力求每个养鳝池的鳝苗个体大小一致,以免出现以大欺小现象。    仔鳝池前期水深10—15cm。黄鳝长至2—8cm长时,将水深降至8—10cm。放养密度为开始时500尾/平方米,逐渐降至100尾/平方米。仔鳝池的水质要求较高,要求肥而不腐、活而不疏(水体均匀一致),嫩而不浮(新老水不分

6、层)、爽而不寡(水质清,但不瘦)。池底以软质塘泥为好,泥层厚度5—15cm。其它管理技术和商品鳝池相仿。    掌握了上述方法,育苗基本上能成功。经过几年的反复选优育苗,您也会有自己的优良黄鳝苗。-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