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ID:8261392

大小:91.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3-14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_第4页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我国古代首先指出“仁者爱人”的是:(1)孔子(2)孟子(3)墨子(4)荀子(5)老子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1)孔子(2)孟子(3)庄子(4)老子(5)荀子3.李斯《谏逐客书》:“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句中“可宝者多”的意思是:(1)认为是珍宝的多(2)宝贵的多(3)珍宝的多(4)宝贵之物很多(5)很多珍宝4.《论语·季氏将代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

2、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句中“何以伐为”意思是:(1)如何讨伐他们(2)为什么要打(他们)呢?(3)怎样讨伐呢?(4)怎么攻打呢?(5)如何打呢?5.《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问赵威后,书未发”,句中“书未发”意思是:(1)书本未发出(2)信未发出(3)信未到(4)信未启封(5)书没打开6.《旧中国策·赵威后问齐使》:“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句中“不业”意思是:(1)不做事(2)没完成(3)不正经地干活(4)不成功(5)不使他出仕以成就功业。7.《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是何异于刺

3、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句中“兵也”意思是:(1)是兵士(2)是武力(3)是兵器(4)是武士(5)是军队8.《庄子·秋水》:“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句中“莫己若者”意思是:(1)没有自己的事(2)没有象自己的(3)跟自己无关(4)没有人比得上自己(5)没有象自己这样的人9.韩愈《答李翊书》:“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句中“遗乎今”意思是:(1)被现在的人忘记了(2)忘记现在的情况(3)赠送给现在的人(4)放弃现代的研究(5)不被当巨人看重10.主张创新,强调“惟陈

4、言之务去”的唐代作家是:(1)白居易(2)柳宗元(3)韩愈(4)杜甫(5)王维11.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1)司马光(2)王安石(3)苏轼(4)欧阳修(5)柳永12.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散,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句中“积于忽微”意思是:(1)忽视微小的事情造成的(2)由于忽然发生(3)忽视微小而积累成的(4)积极做微小的事(5)从细微小事逐渐积累起来13.梁启超《论毅力》:“成败之数,视此而己。”句中“数”的意思是:(1)数目(2)次数(3)可能(4)天数(5)根据14.王安

5、石《答司马谏议书》:“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句中“固前知”意思是:(1)固执以前的认识(2)坚定对前人的认识(3)前人早就知道(4)本来事先就知道(5)本来以前就有知识15.李斯《谏逐客书》:“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句中的“逐”,意思是:(1)追逐(2)赶走(3)被赶走(4)追上(5)追赶16.李斯《谏逐客书》:“此所谓‘藉寇兵而资粮’者也。”句中的“藉寇兵”意思是:(1)借敌人的军队(2)借敌人的武器(3)借兵器给敌人(4)借给敌人军队(5)登记强盗的武器17.《论语

6、·季氏将伐颛臾》:“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句中“为之辞”意思是:(1)替它找个借口(2)说出那种话(3)因为它而说话(4)向它说话(5)是它的话18.《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几句中“相”字意思是:(1)相任(2)互相(3)扶瞎子的人(4)相当(5)丞相19.李斯《谏逐客书》:“江南金锡不为用,亚蜀丹青不为采。”这两句所用的修辞方法是:(1)层递(2)比拟(3)借代(4)对偶(5)夸张20.《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谋动干戈于邦内。”。这句所用的修辞方

7、法是:(1)明喻(2)暗喻(3)借喻(4)借代(5)比拟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必须选全,否则即算错)1.作为先秦儒家经典的《论语》是(1)是孔子编篡的(2)是语录体散文(3)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4)是了解孔子生活思想的重要材料(5)是“四书”之一2.《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句中“安之”意思是:(1)定下心来(2)安排他们(3)使他们不受扰乱(4)使他们安居乐业(5)使他们安居下来3.《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危

8、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这几句所用的修辞方法是:(1)层递(2)夸张(3)对偶(4)比喻(5)比拟4.李斯《谏逐客书》:“秦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几句所用的修辞方法是:(1)对偶(2)反复(3)比拟(4)比喻(5)排比5.李斯《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候,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冠兵而赍资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