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531-2022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陕西省)

DB61∕T 1531-2022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陕西省)

ID:83091453

大小:411.1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3-08-12

上传者:130****3912
DB61∕T 1531-2022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陕西省)_第1页
DB61∕T 1531-2022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陕西省)_第2页
DB61∕T 1531-2022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陕西省)_第3页
DB61∕T 1531-2022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陕西省)_第4页
DB61∕T 1531-2022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陕西省)_第5页
DB61∕T 1531-2022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陕西省)_第6页
DB61∕T 1531-2022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陕西省)_第7页
DB61∕T 1531-2022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陕西省)_第8页
DB61∕T 1531-2022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陕西省)_第9页
DB61∕T 1531-2022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陕西省)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61∕T 1531-2022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陕西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B61/T1531—2022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原则.........................................................................................................................................................25管理机制.........................................................................................................................................................26产业支撑.........................................................................................................................................................37就业服务.........................................................................................................................................................38公共服务.........................................................................................................................................................39评价.................................................................................................................................................................5附录A(规范性)社区管理服务工作评价测评表.......................................................................................6参考文献...............................................................................................................................................................8I

2DB61/T1531—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文件由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邓军、郝江山、戴勇、邹峰、黄琦、赵兵、马大军、蒋仁璟、邱胜兰、龚波。本文件由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联系信息如下:单位: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电话:0915-3212992地址:安康市汉滨区育才路113号邮编:725000II

3DB61/T1531—2022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的基本原则、管理机制、产业支撑、就业服务、公共服务、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管理服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273-2017企业标准化工作评价与改进GB/T20647.9社区服务指南第9部分:物业服务GB/T33168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要求GB/T33169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施设备配置GB/T36735-2018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服务规范DB61/T1493-2021社区工厂建设与管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易地扶贫搬迁povertyalleviationrelocation将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3.2社区community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来源:GB/T36735-2018,3.1]3.3社区工厂communityfactory建设在城镇社区及其附近,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以群众就业、增收致富、乡村振兴、产城融合、社会和谐为目的,以劳动密集型和生态友好型产业为重点,以社区居民为主要劳动力的经济组织形式。[来源:DB61/T1493-2021,3.2]1

4DB61/T1531—20223.4评价evluation为确定其管理服务工作达到规定目标的程度所进行活动。[来源:GB/T19273-2017,3.1,有修改]4基本原则4.1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方向。4.2坚持原籍管理地和林、安置地负责房和人的属地管理、就近就便原则。4.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际适用原则。4.4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逐步规范原则。4.5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的原则。5管理机制5.1社区治理5.1.1应提供户籍管理、就业、就医、就学、法律咨询、社保等“一站式”服务,做好迁出地和迁入地基本公共服务有效衔接。5.1.2建立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基础信息库。5.1.3宜建立综合治理中心,设立人民调解室、警务站和社区微型消防站。5.1.4应以原籍或居住单元实行片区网格化管理。宜每100户选配1名片区长、每50户选配1名楼(院)长,其职责包括且不限于:a)掌握安置区治安动态;b)收集社情民意;c)巡查环境卫生、消防安全;d)开展群众性消防安全工作;e)了解群众基本信息、生活就业、技能培训、身体状况等。5.1.5100户以上社区宜成立业主委员会,宜引进专业物业公司,负责社区的物业管理。5.2三方协同治理5.2.1应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片区长和楼(院)长三方协同联席会议制度。5.2.2应制定三方协同治理的议事规则和工作流程。5.2.3三方应根据各自职责作出服务承诺,并建立相互监督制度。5.3新民风建设5.3.1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并派遣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员,组织群众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5.3.2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应建立文明新风章程及组织,包括但不限于:a)村规民约;b)村(居)民议事会;c)道德评议会;d)红白理事会;e)禁毒禁赌会。2

5DB61/T1531—20225.3.3应开展道德评议活动。5.3.4应以新民风建设为载体,选树一批正面典型予以表彰奖励,包括但不限于:a)道德模范;b)致富能人;c)自强标兵;d)五好家庭;e)十星级文明户。6产业支撑6.1应因地制宜,优先发展县域主导产业。6.2招商引进适合当地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6.3培育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务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订单收购等方式将搬迁群众融入产业园区。6.4易地扶贫搬迁300户(或800人)以上的社区应至少创办1家社区工厂(扶贫车间)。6.5支持依托乡村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健康养生等特色产业。7就业服务7.1就业岗位7.1.1应提供适合搬迁群众就业的工作岗位,包括但不限于:a)手工作坊、环卫保洁、家政服务等;b)农副产品营销、餐饮、电商、仓储、配送等;c)政府投资建设项目;d)以工代赈项目。7.1.2应开发公益岗位,包括但不限于:a)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相关岗位;b)服务社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c)护林、护河、护路、绿化、扶老助残、交通水利设施管护等岗位。7.2就业安置7.2.1应确保有劳动力且有劳动意愿的易地扶贫搬迁家庭一户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7.2.2应开展就业帮扶,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健全安置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7.2.3应组织搬迁劳动力有组织输出外出务工。7.2.4鼓励搬迁劳动力通过创办网店、参与物流快递等方式,实现就地就近就业。7.2.5公益岗位应优先吸纳搬迁劳动力就业,重点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业可创的低收入人口。7.3技能培训7.3.1应确保每个有劳动能力的群众至少参加1次技能培训,掌握1项技能。7.3.2培训机构应组织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劳动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项目制培训和“技能+”培训,推进培训就业“二合一”。8公共服务3

6DB61/T1531—20228.1基础设施配套应完善社区后续配套设施建设,包括但不限于:a)供电工程;b)供水工程;c)道路工程;d)公共消防基础设施;e)广电网络工程;f)通讯工程;g)排污管网;h)污水处理;i)充电桩;j)公共厕所;k)垃圾清运及处理设施。8.2公共服务设施8.2.1应有社区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便民超市、卫生室。8.2.2宜配备农贸市场、红白喜事场所等。8.2.3应鼓励社会力量在社区附近开办儿童关爱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机构。8.3公共服务能力8.3.1便民服务8.3.1.1应与上级政务服务中心对接,编制可查询、可办结、可帮办事项清单,并公示承诺。8.3.1.2应依托市场提供便民超市、物流配送、金融电讯等服务。8.3.1.3应提供社区日常维修维护服务。8.3.1.4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准确答复、按时办结。8.3.1.5物业服务应符合GB/T20647.9的要求。8.3.2健康服务8.3.2.1应提供社区居民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并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及时掌握居民健康状况。8.3.2.2应提供慢性病签约,健康检测和常见病诊疗、护理、转诊等服务。8.3.2.3应与特需人员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情绪疏通等对话活动。8.3.2.4应建立疫情防控长效机制。8.3.3老年人日间照料8.3.3.1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施设备配置应符合GB/T33169的要求。8.3.3.2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的基本要求应符合GB/T33168的要求。8.3.3.3应鼓励机关、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与老人结对帮扶,开展个性化关爱服务。8.3.4儿童关爱8.3.4.1应开展儿童娱乐、兴趣培养、道德讲座等教育活动。8.3.4.2应提供儿童短时看护服务。4

7DB61/T1531—20228.3.4.3应协助筹办托幼机构或幼儿园。9评价9.1评价原则对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a)客观公正原则;b)全面准确原则;c)注重实效原则;d)可执行性原则;e)服务发展原则。9.2评价要素评价要素包括但不限于:a)管理机制;b)产业就业;c)公共服务。9.3评价组织形式评价的组织形式包括但不限于:a)上级管理部门的评价;b)社区自我评价;c)社区群众的满意度评价;d)第三方评价组织的评价。9.4评价方法9.4.1按照评价指标体系、社区管理服务工作评价测评表(见附录A)开展评价工作。9.4.2评价方法采用对照本文件第5、6、7、8章的要求打分,并通过实地观察、提问、听取群众陈述、检查、验证等获得客观证据的方式进行。9.5评价结论户数在100户以上,得分在90分及以上的为五星(非常满意)等级;得分在80分及以上的为四星(满意)等级;得分在70分及以上的为三星(基本满意)等级;得分在7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不满意)等级。5

8DB61/T1531—2022AA附录A(规范性)社区管理服务工作评价测评表社区管理服务工作评价测评表见表A.1。表A.1社区管理服务工作评价测评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分值得分扣分原因备注党组织全覆盖3一票否决项制度健全2党建引领(9)活动场所2经费保障1组织生活1一票否决项“一站式”服务2一票否决项基础信息库1综合治理中心1社区治理(8)网格化管理2一票否决项管理机制业主委员会1(25分)物业公司1三方联席会议制度1三方管理议事规则及1协同管理(4)流程三方服务承诺1监督制度1新时代文明实践1一约四会1新民风建设(4)道德评议1评优树模1县域产业发展3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进3产业发展(11)现代农业园区培育3产业就业带动易地搬迁贫困户2(50分)创办社区工厂创办工厂5(扶贫车间)工厂就业5(10)6

9DB61/T1531—2022表A.1(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分值得分扣分原因备注岗位提供5就业岗位(10)岗位开发5有劳动力和就业意愿产业就业4就业安置(9)的就业率大于90%(50分)无零就业家庭5一票否决项规范培训5技能培训(10)培训实效5水、电、路、消防6排污2基础设施配套垃圾处理2(13)通讯2公共厕所1政务对接2便民服务及配套购物、物流、网络、(3)1金融等服务公共服务健康教育、健康档案1(25分)健康服务及设施慢性病、常见病、健1(3)康检测服务心理健康服务1器材设施1老年人照料服务应急服务1及设施(3)结对帮扶1短时看护1儿童关爱服务及儿童娱乐1设施(3)幼托机构1其他加分项由评价组核定总得分100注:其中的一票否决项,未得分则取消评测资格。7

10DB61/T1531—2022参考文献[1]GB/T20647.1-2006社区服务指南第1部分:总则[2]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办字〔2019〕126号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意见》的通知[3]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国家林草局发改振兴(2020)244号《关于印发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4]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20〕30号《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5]国务院办公厅国办〔2017〕87号《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11

12

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