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7∕T385-2022 猪苓栽培技术规程(张家口市)

DB1307∕T385-2022 猪苓栽培技术规程(张家口市)

ID:83094134

大小:283.2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3-08-12

上传者:130****3912
DB1307∕T385-2022 猪苓栽培技术规程(张家口市)_第1页
DB1307∕T385-2022 猪苓栽培技术规程(张家口市)_第2页
DB1307∕T385-2022 猪苓栽培技术规程(张家口市)_第3页
DB1307∕T385-2022 猪苓栽培技术规程(张家口市)_第4页
DB1307∕T385-2022 猪苓栽培技术规程(张家口市)_第5页
DB1307∕T385-2022 猪苓栽培技术规程(张家口市)_第6页
DB1307∕T385-2022 猪苓栽培技术规程(张家口市)_第7页
DB1307∕T385-2022 猪苓栽培技术规程(张家口市)_第8页
DB1307∕T385-2022 猪苓栽培技术规程(张家口市)_第9页
DB1307∕T385-2022 猪苓栽培技术规程(张家口市)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1307∕T385-2022 猪苓栽培技术规程(张家口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20CCSB05DB1307张家口市地方标准DB1307/T385—2022猪苓栽培技术规程2022-07-26发布2022-08-26实施张家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

2DB1307/T385—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张家口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赤城县农业农村局、河北农业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广明、刘廷辉、殷建平、徐鹏、孙秀华、刘建利、马春艳、杜慧琴、岳洋、刘晓旭、杨向东、羿超群、刘艳琦。I

3

4DB1307/T385—2022猪苓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猪苓栽培的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栽培技术、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张家口地区猪苓的栽培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2728食用菌术语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5099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猪苓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树花属药用真菌。3.2蜜环菌属伞菌目、蜜环菌属,子实体一般中等大。3.3菌材接种并已长出蜜环菌菌丝的树枝为菌枝。选择一定长度的木棒接上蜜环菌,在适宜条件下长出菌索即为菌棒。4产地环境4.1生态环境4.1.1海拔与坡向1000m~3500m左右的向阳林区,坡向东北及西北,坡度在20°~50°的向阳坡。4.1.2植被1

5DB1307/T385—2022杂树林内居多,常生长于桦树、柳树、杉树、青湿树木、狗骨子、白杨树、青岗树、岩马桑和花叶子等阔叶树的树根上,松林内也有分布。4.1.3温度猪苓生长期适温为地表以下10cm地温10℃~25℃,地表以上0cm~30cm气温10℃~25℃。4.1.4光照林内光照:30%的光照、70%的荫蔽。4.1.5土壤以黑钙土或栗钙土为主,土壤质地以砂壤土为佳。土层深50cm以上,表层腐殖质10cm以上的土质,pH值为5.0~6.7,土壤含水量在40%~50%,攥成团,松手散。4.2场地整理清理场地杂物后顺坡挖坑,长度70cm,宽度60cm,深度35cm~45cm,将坑底土壤挖松整平,坑距50cm以上。5播前准备5.1材料准备5.1.1树枝的准备选择直径为1cm~3cm的桦树、椴树等阔叶树新鲜枝条,削去细枝、树叶,斜锯成4cm~8cm的小段,暴晒2d~3d后,用0.25%硝酸铵溶液浸泡1h~2h左右。5.1.2段木的准备5.1.2.1选取在树木落叶后到萌芽之前的冬季,选择直径6cm~12cm的树干、树枝做新材最佳,锯成30cm~40cm长度一致的小段,晾晒10d~15d,至截面出现细小的裂纹,含水量保持在50%~60%,每隔4cm~6cm砍一个鱼鳞口,砍破皮层到木质部,每根段木3排~4排鱼鳞口。5.1.2.2浸泡将备好的段木用水或0.25%的硝酸铵溶液浸泡12h~24h,捞出沥干备用;若年前冬季砍树翌年春季栽培,段木水分适宜可免浸泡。5.1.2.3用量每坑2层~3层,每层以5根段木为宜。5.1.3收集树叶秋天落叶时收集树林中阔叶树种的树叶,存放在干燥处防止霉变,用量按栽培面覆盖10cm厚的数量准备,栽前1d~2d在干树叶中均匀洒水,润湿干树叶即可使用。5.1.4腐殖土准备无污染的腐殖质土可直接使用,腐殖土资源缺乏地区可按土沙7︰3比例混匀后使用。5.2菌种选择5.2.1蜜环菌菌种的准备2

6DB1307/T385—2022选择直径为0.5cm~1.5cm的桦木科、壳斗科等树种阔叶树新鲜枝条,截成2cm~3cm的小段,拌入与其体积比例为3︰1的麦麸,加水拌湿,装入塑料广口瓶,高压灭菌后接入猪苓用蜜环菌种,约50d~60d蜜环菌种即可长成用来培养菌枝。蜜环菌菌枝栽种按NY/T528规定执行。5.2.2种苓选择选择生活力强,断面菌丝白色,含水量大,有弹性、新鲜无霉变的灰苓、黑苓作种苓。5.2.3种苓的存放将种苓用略潮的腐殖土一层一层地堆埋于阴凉通风处,存放期不超过90d。6栽培技术6.1栽培时间6.1.1菌材培养期在地温达到10℃以上,即可培养菌材。一般每年培养两次。第一次在4月~5月,培养的菌材供8月~9月份培养菌或栽培猪苓时用;第二次在6月~9月,供翌年春栽猪苓时用。6.1.2猪苓播种期猪苓的播种适宜温度为10℃~25℃。一般春播地温达到10℃以上时播种,夏播避开7月~8月高温期,秋播在封冻前进行。6.2菌材培养6.2.1菌枝培养6.2.1.1挖坑选择地势较高、不易积水、平坦、靠近水源、土层深厚的砂壤土为宜。一般挖深30cm~40cm、宽50cm,长80cm~100cm的菌枝培养坑,坑底铺平,长度依地形和培养菌枝的数量而定。6.2.1.2铺放树枝在坑底平铺约3cm~4cm厚的潮湿树叶,盖一层薄土,达到树叶似露非露,然后将树枝依次紧密铺放,切口相对,摆放一层。6.2.1.3接蜜环菌种在树枝间的切口处按3cm×3cm或5cm×3cm距离顺向均匀摆放一层蜜环菌菌种,再在树枝层上撒上一薄层菌种,然后覆上一薄层腐殖土,土的厚度以盖严树枝和填满枝间空隙为准,再撒上树叶,盖薄土,摆放第二层,依次摆放3层~5层。6.2.1.4覆土顶层覆盖腐殖土5cm~6cm,上面再加盖一层树叶,略高于四周。6.2.2菌棒培养6.2.2.1栽培场地选择靠近树林资源和猪苓栽培场地环境条件适宜无污染源的荒山或阔叶林下。6.2.2.2挖坑按照6.2.1.1执行。6.2.2.3培养3

7DB1307/T385—2022将坑底土壤挖松整平,铺一层3cm厚湿树叶,盖一层薄土,达到树叶似露非露,平摆一层段木,段木间距2cm~3cm,有鱼鳞口的面朝上,回填腐殖土至段木高度一半,在每两根间加入4根~5根菌枝,段木两头各放1根菌枝,斜截面尽量靠住鱼鳞口,用腐殖土填实棒间缝隙,盖2cm~3cm的薄土,以盖严木棒为准。放入第二层树叶,盖薄土,放段木,回填腐殖土至段木高度一半,摆放菌枝覆土,在铺第二层时,上下菌材要错开,依次摆放3层~4层。若用老菌材做菌种时,每隔两根新材放一根菌材。6.2.2.4覆土顶层覆土厚约10cm,顶部略高于四周,再覆盖一层树叶等覆盖物。一般90d即可培养好菌材。6.2.3猪苓栽培6.2.3.1蜜环菌猪苓同步栽培法6.2.3.1.1选栽培点挖坑:高山浅坑,深15cm~20cm;低山深坑,深20cm~30cm,宽40cm~50cm,长60cm~70cm,在林间须根处栽培,也可开挖长坑栽培,根据地形而定。坑底挖松整平,每平方米可栽培2坑,每层放5根段木,段木间距8cm~10cm。6.2.3.1.2播种:在段木间隙处回填腐殖土至段木高度一半,在5根段木两边均匀放入种苓,将蜜环菌菌种放入种苓两边。使用蜜环菌菌种加段木直接进行栽培,每坑两层用种苓350g以上,500mL蜜环菌种1.5瓶~2瓶或菌枝2.0kg~2.5kg,每层段木5根,树枝2.0kg~2.5kg。6.2.3.1.3放树枝填土:每两段木间隙处放5节~6节树枝,用1cm~2cm厚腐殖土将段木盖严,再放一层1.0kg~1.5kg湿树枝,树枝不重叠。6.2.3.1.4覆土:最后覆土10cm~15cm,盖成平顶,上用枯枝落叶覆盖。6.2.3.2菌棒伴栽法6.2.3.2.1选栽培点挖坑:同上述蜜环菌菌种栽培选栽培点挖坑。6.2.3.2.2用料量:使用树枝2.0kg~3.0kg,菌棒4根,段木6根。6.2.3.2.3播种:坑底填腐殖土3cm~5cm,下种苓,菌棒和段木以4cm~5cm间距摆放,每坑用菌棒2根,段木3根,将种苓的小头向上,横断面贴放在菌材的鱼鳞口上和菌棒两端的断面附近,即蜜环菌棒上菌索密集处,一般一根菌棒放4块~5块种苓,两根菌棒两边约放入350g~500g种苓,新段木处不放种苓;随后填土放树枝,将细土均匀填入棒空隙压实,然后放入树枝1.0kg~1.5kg,树枝单个平放,不可重叠;最后用腐殖质土覆盖树枝10cm~15cm,坑面覆盖成平顶,便于保温保墒。6.2.3.3树根伴栽法6.2.3.3.1选栽培点挖坑:在选择好的成片或零星阔叶乔木树下,在树的侧根旁,将根土掏空,挖深20cm~30cm、宽40cm~50cm、长40cm~50cm的小坑。6.2.3.3.2树根处理:对直径5cm以上的侧根用斧头砍一排鱼鳞口,鱼鳞口深度以见木质部为宜。6.2.3.3.3播种:在坑底填铺预湿过的新鲜阔叶树叶一层,然后在树根两侧放置培养好的蜜环菌菌材或蜜环菌菌种,紧靠菌材放入种苓,每坑150g~250g。6.2.3.3.4放树枝填土:填放一些阔叶细树枝及树叶,覆盖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10cm~15cm,最后盖一层落叶及树枝。7田间管理7.1温度管理7.1.1遮阴日最高气温≧30℃时,应提前遮阴降温。7.1.2浇水降温夏季日最高气温≧32℃时适量浇水降温,将10cm深处地温控制在25℃以下。4

8DB1307/T385—20227.1.3保温有条件的冬春低温季节采取覆盖草苫、柴草、秸秆类,或在栽培沟上搭盖塑膜等进行保温。7.2水分管理7.2.1播种期管理播种7d后浇透水。7.2.2生长期管理根据土质状况及气候状况,约每7d~10d浇一次水,保持土壤含水量30%~45%。如有干热风、大旱天气等,应加大浇水频率,每月至少灌透水一次。7.2.3防涝措施夏、秋季汛期雨水频繁且雨量较大时,将栽培坑稍加屯高,及时开挖排水沟排出过量积水。7.2.4防旱措施冬、春季气候干旱时,将栽培坑下游稍加围高,适量保水。7.3通风管理防止栽培场地周边壅塞和人畜践踏,保持土壤透气。7.4病虫害防治7.4.1病虫害的预防7.4.1.1选用健壮、抗病虫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的优质蜜环菌菌种和猪苓种苓。7.4.1.2选择干净砂土地或生荒地培育菌材,用透气性能好的培养基质填充缝隙。7.4.1.3保持栽培场地周围环境卫生,病虫害发生较高场地处周边喷洒石灰水。7.4.1.4避免种植在虫害较多的地方,经常清除杂草、清理栽培场地,断绝虫源。7.4.2病菌防治7.4.2.1发生杂菌的菌材,严重的应烧毁;轻微污染的菌材在太阳暴晒下翻晒2d~3d,杀死表面杂菌后可继续使用。7.4.2.2采收期间人工清除带有病斑或腐朽的罹病菌核。7.4.2.3猪苓如发生腐烂病、黑腐病、青霉、木霉、链孢霉、曲霉、根霉、毛霉、细菌、线虫和病毒等,一般将受污染的猪苓菌核捡出集中烧毁,栽培场地进行全方位消毒。7.4.3虫害防治侵害猪苓的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螨类、跳虫、蚧壳虫和蚂蚁等,可在整地、采收环节人工捡拾蛴螬、蝼蛄幼虫。可采用灯光诱杀、机械捕捉。必要时可参照蔬菜用药进行化学防治,应符合GB/T8321的要求。8采收8.1采收期一般栽后3年以上采收。每年3月~4月、10月~12月份均可采挖。选择晴好天气采收,如冬季确需采收,应选择气温高于0℃的晴好天气。5

9DB1307/T385—20228.2采收方法挖出猪苓菌核,去老留幼。若蜜环菌菌材的材质较硬,或使用的段木较粗,可只收获老苓、黑苓,用毛刷轻轻刷除沙土与杂质,不得用水清洗,晒干或通风处晾干。留下灰苓和小块猪苓重新加上2根~3根新菌材,盖上5cm~10cm厚的落叶及腐殖土,恢复栽培坑至原状。待3年后,又可采挖。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