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282—2022 森林雷击火险区等级区划(黑龙江省)

DB23∕T 3282—2022 森林雷击火险区等级区划(黑龙江省)

ID:83098368

大小:337.7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12-24

上传者:130****3912
DB23∕T 3282—2022 森林雷击火险区等级区划(黑龙江省)_第1页
DB23∕T 3282—2022 森林雷击火险区等级区划(黑龙江省)_第2页
DB23∕T 3282—2022 森林雷击火险区等级区划(黑龙江省)_第3页
DB23∕T 3282—2022 森林雷击火险区等级区划(黑龙江省)_第4页
DB23∕T 3282—2022 森林雷击火险区等级区划(黑龙江省)_第5页
DB23∕T 3282—2022 森林雷击火险区等级区划(黑龙江省)_第6页
资源描述:

《DB23∕T 3282—2022 森林雷击火险区等级区划(黑龙江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40CCSB65DB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3282—2022森林雷击火险区等级区划2022-07-07发布2022-08-06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DB23/T3282—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森林防火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市森林草原消防支队、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森林防火办。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广菊、刘迪、牟琦、吕丹丹、姜瑞风、刘爱柱、宋晋军、江璟瑜、李博、王梅、魏云敏、魏嘉莹、王爽。I

2DB23/T3282—2022森林雷击火险区等级区划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森林雷击火险区等级区划的一般规定、资料收集、资料处理、等级区划方法、等级区划标准和技术档案。本文件适用于森林雷击火险区等级区划。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23/T2588国有林场森林火险区划等级3术语和定义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一般规定4.1本文件以县级行政单位为森林火险基本区划单位。4.2树种(组)燃烧类型,参照DB23/T2588,根据树种(组)燃烧类型划分标准,将优势树种(组)归并难燃、可燃和易燃三类,易燃类增加偃松Pinuspumila(Pall.)Regel。4.3保护林地比例(YGW%),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之和与该地区总面积之比。4.4活立木总蓄积量,包括有林地、疏林地、散生木及平原林网和四旁树的总蓄积。4.5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以国务院主管部门正式公布为准。5资料收集5.1闪电资料收集近10年的闪电定位系统参数数据资料,包括地闪时间、经纬度、强度等参数。5.2气象资料收集近10年的气象火险因子数据资料,包括风速、温度、降水等。5.3资源数据森林资源各类数据来源于最近一次二类森林资源调查统计。1

3DB23/T3282—20225.4社会资料人口密度、路网和阻隔带网密度和监测能力采用近10年内最新统计数据。5.5灾情资料收集近10年的雷击森林火灾资料,包含起火时间、经纬度、过火林地面积。6资料处理应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方法见式(1)……………………………………(1)式中:------对第i个因子初始值按式(1)进行归一化后的值;------各指标序列中的每一项;------该指标中的最大值;Qi(min)------该指标中的最小值。7等级区划方法7.1等级区划由森林雷击火险指数计算和风险等级划分两部分组成。7.2雷击火险指数包括地闪年密度、雷击火年均密度、树种(组)燃烧类别、人口密度、防火期平均风速、温度、降雨及路网密度等分析。7.3森林雷击火险指数计算方法森林雷击火险指数按式(2)计算:…………………………………(2)式中:R----森林雷击火险易损度;Qi------评价指标体系的值;Wi------第i个因子的权重,各因子权重由层次分析法确定。7.4雷击火险区等级划分,根据森林雷击火险指数大小,采用均值-标准差法,将森林雷击火险区等级区划为三个等级:I级危险度最大,Ⅱ级危险程度中等,Ⅲ级危险程度小。8等级区划标准8.1森林雷击火险区划等级标准见表1和表2。2

4DB23/T3282—2022表1森林雷击火险因子权重表火险因子级距权值≤0.30.032防火期地闪年密度(次/km)0.3~20.12≥20.16≤10.05雷击火年均密度(次/县)1~40.16≥40.25难燃类0.04树种(组)燃烧类别可燃类0.08易燃类0.13≤0.60.072人口密度/(人/hm)0.7〜1.30.04≥1.40.02≥53.00.03防火期月平均降水量/mm52.9〜24.60.08≤24.50.13≤7.50.02防火期月平均气温/℃7.6〜14.00.06≥14.10.11≤1.70.02防火期月平均风速/(m/s)1.8〜2.60.04≥2.70.08≤1.50.0721.6〜2.50.04路+阻隔带网密度/(m/hm)≥2.60.028.2森林雷击火险指数计算:森林火险区划单位根据区划地区各项火险因子的实际数值与表1中的级距对号,并把相应的权值累加,得出权值之和。8.3综合得分值计算:将森林火险因子权值之和分别乘以区划地区有林地、灌木林地与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之和,活立木总蓄积量及YGW%,分别得出三项综合得分值。8.4等级划分根据三项综合得分值,对照表2中的标准分值,取其中对应值高的雷击火险等级作为该地区的森林雷击火险等级。8.5该地区近10年内发生过雷击森林火灾,且该地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等,均列为I级雷击火险区。8.6如果重点林区且发生过重特大雷击森林火灾,其火险等级可提高一级。3

5DB23/T3282—2022表2火险等级阈值表火险等级权值之和×森林资源数量标准分值42权值之和×有林地、灌木林地与未成林造林面积之和(10hm)≥65.1森林雷击火43I权值之和×活立木总蓄积(10m)≥856.9危险性大权值之和×YGW%≥7242权值之和×有林地、灌木林地与未成林造林面积之和(10hm)5.3〜65.1森林雷击火43Ⅱ权值之和×活立木总蓄积(10m)256.4〜856.9危险性中权值之和×YGW%43〜7242权值之和×有林地、灌木林地与未成林造林面积之和YGW(10hm)0.2〜5.3森林雷击火43Ⅲ权值之和×活立木总蓄积(10m)≤256.4危险性小权值之和×YGW%≤439技术档案应建立技术档案,内容包括:一般规定、资料收集、资料处理、等级区划方法、等级区划标准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