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07∕T 72-2022 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规程(呼伦贝尔市)

DB1507∕T 72-2022 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规程(呼伦贝尔市)

ID:83098533

大小:201.49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12-24

上传者:130****3912
DB1507∕T 72-2022 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规程(呼伦贝尔市)_第1页
DB1507∕T 72-2022 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规程(呼伦贝尔市)_第2页
DB1507∕T 72-2022 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规程(呼伦贝尔市)_第3页
DB1507∕T 72-2022 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规程(呼伦贝尔市)_第4页
DB1507∕T 72-2022 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规程(呼伦贝尔市)_第5页
DB1507∕T 72-2022 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规程(呼伦贝尔市)_第6页
DB1507∕T 72-2022 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规程(呼伦贝尔市)_第7页
DB1507∕T 72-2022 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规程(呼伦贝尔市)_第8页
DB1507∕T 72-2022 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规程(呼伦贝尔市)_第9页
资源描述:

《DB1507∕T 72-2022 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规程(呼伦贝尔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7.080.01CCSB08DB1507呼伦贝尔市地方标准DB1507/T72—2022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storageofseedpotatoes

1

2DB1507/T72—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呼伦贝尔市农牧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呼伦贝尔市华晟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波、王景顺、李辉、于晓刚、敖翔、任珂、于平、汤存山、刘秩汝、王贵平、张晓莉、毕秀丽、陈东、梁春兰、毕晓伟、孙宇鑫、庄晓斌、刘莹、王晓丽、多乐。I

3

4DB1507/T72—2022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的种薯收获、晾晒和选薯、运输、贮藏、贮藏管理、检验和出库。本文件适用于呼伦贝尔市马铃薯种薯贮藏。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0464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GB/T29379-2021马铃薯脱毒种薯贮藏、运输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种薯收获、晾晒和选薯4.1收获4.1.1原原种收获根据品种特性和生长季节,确定收获时节。收获前实时控制水肥,晴好天气收获。4.1.2原种收获当田间马铃薯70%的茎、叶枯黄时收获。4.2晾晒4.2.1原原种晾晒晾晒3d~7d,至薯块表皮老化。4.2.2原种、一级种、二级种晾晒收获后,在田间以小堆堆放,晾晒至表皮干燥,泥土能自然脱落后进行装袋,防止暴晒、冻害,避免在收获、运输过程中碰撞、挤压而造成各种伤害,减少病菌侵染机会。4.3选薯1

5DB1507/T72—2022选择薯皮干燥、无病块、无烂薯、无伤口、无破皮、无冻伤、无泥土及其他杂质的种薯。按照品种、分级要求,选择品种纯度一致的种薯入窖(库)贮藏。4.4包装原原种采用适宜大小的纱网兜,原种、一级种、二级种采用透气性良好、30kg容量包装袋。5运输5.1装车高度不应超过10层(即2m),整齐码放,保持通风。5.2装卸要求装卸的过程中应轻装轻放,不应抛袋及踩踏。5.3运输过程防护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雨、防晒、防冻、防机械损伤等措施。5.4装仓机距离要求散装马铃薯在入库时,装仓机距离输送带之间跌落高度应低于30cm,运输机运行速率不超过30m/min,装仓机应设置成自动摆动形式,避免出现堆山状,垛顶表面应平整。6贮藏6.1制定入库计划根据品种、种薯级别、田间质量检验结果和测产结果,确定贮藏库及其种薯入库数量,制定详细的入库计划,应留有周转库供分选时使用;不同产地、不同地块的种薯分开贮藏,不同品种、不同级别的种薯分库贮藏。6.2贮藏库的准备通风库的准备应注意以下事项:a)通风库应具备通风控制、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监控等条件,以及必要的装卸和照明等设备;b)贮藏库应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c)入库前贮藏库地面、墙面、设备等应清除残留、清洗、清洁;干燥条件下通风换气10d~15d;d)消毒:对贮藏库地面、墙面、库顶、库门、风道及入库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消毒,可用硫磺粉或因赛格烟剂进行48h熏蒸消毒,石灰粉撒施地面消毒;消毒后通风48h方可入库;e)贮藏库的外墙和屋顶应是隔热和密封的,以消除外界空气的影响;防潮层应放在贮藏库(外墙)温度较高的一侧,以减少水蒸气的渗透;f)对于可移动的木箱、支架、通风管道、入库设备等物品也可阳光晾晒消毒。6.3贮藏方法2

6DB1507/T72—20226.3.1散装入库前先放置通风道,种薯堆高不应高于4m。6.3.2袋装入库前先放置通风道,入库时堆垛与墙空隙1m,堆高以4m为限。6.3.3堆垛标识贮藏的每个堆垛应单独的建立贮藏标识,包括品种、产地、入库日期、种薯级别、种薯数量、库房号、堆垛号等信息。6.4贮藏要求6.4.1原原种按1g以下、2g~4g、5g~9g、10g以上规格分级分类贮藏。6.4.2原种6.4.2.1袋装(堆)按照每垛七层五袋放置,垛距30cm左右,排距50cm。6.4.2.2贮藏量应符合GB/T29379-2021中8.2的规定。6.5温湿度贮藏温度保持在1℃~4℃,贮藏初期最适温度4℃;贮藏中期的温度控制在1℃~3℃;贮藏末期温度控制在4℃;注意保暖通风,防止冻害,库内湿度控制在85%~90%。7贮藏管理7.1通风入库后应进行7d通风,通风道温度保持在10℃~15℃,若低于10℃应启用内部循环来保持温度,机械损伤马铃薯伤口处形成木栓层或老化干燥,即通风完成。7.2降温每天降温0.2℃~0.5℃,直至垛内温度降到4℃,之后维持在1℃~4℃。堆垛温差小于1℃,以避免堆垛顶部冷凝水的产生。7.3湿度库内湿度应维持在90%以上。7.4二氧化碳3

7DB1507/T72—2022二氧化碳含量应保持在0.5%以下。7.5日常管理日常管理应注意以下要点:a)各贮藏阶段保持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及时通风换气;b)贮藏库应有专职技术人员管理,每天监控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根据情况进行通风换气、调节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定期监测薯块的发芽、失水状况和库内冷凝水发生情况;c)应定期校验温湿度等监控测量设备;d)贮藏库应防虫、防鼠、防雨、防冻;e)随时观察病害发生情况,及时剔除病、烂薯,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病害。8检验8.1一般检验包括检查设备和测量工具以及检验马铃薯的外观(潮湿或腐烂)。8.2详细检验和通风检验具体检验方法如下:a)在每次通风操作前,应测量贮藏库内的温度,至少测量两个点(堆垛的上层和下层),根据测量结果决定是否需要通风以及采用的空气来源;b)在利用外部空气或混合空气通风时应对温度进行监控,并应适当控制外部空气的引入量;c)当达到要求的温度时(见6.5),应停止通风,所有的通风口应完全封闭;d)在利用外部或混合空气通风时,直接吹到堆垛前的空气温度应不低于0℃。8.3检验后的操作检验后应进行的操作:a)顶层的马铃薯如果出现潮湿,应采用内部空气通风;b)马铃薯如果出现腐烂,应立即去除腐烂的马铃薯。9出库9.1分选根据出库计划,及时对库内种薯进行分选,淘汰贮藏期间产生的病烂薯,种薯质量在出库前应满足马铃薯脱毒薯和种薯质量的要求。9.2温湿度调整仓储库内温度升至7℃~10℃,相对湿度调至80%,开始出库。9.3标识9.3.1标签内容4

8DB1507/T72—2022用于销售的种薯,包装物应加注标签,注明品种、级别、重量、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证号、产地、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等,标签应符合GB20464的规定。9.3.2标签材质标签应选择韧性大、防雨防潮、不易涂改、不易损坏的材料制成。9.4出库完成后续工作9.4.1库内清理出库后,应及时清理库内杂质、尘土等,不留死角,墙壁、地面、库顶应清理干净。9.4.2库内清洗出库后,应及时清洗设备,不留死角。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