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316-2022 皖北地区设施草莓栽培技术规程(安徽省)

DB34∕T 4316-2022 皖北地区设施草莓栽培技术规程(安徽省)

ID:83098851

大小:208.3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12-24

上传者:130****3912
DB34∕T 4316-2022 皖北地区设施草莓栽培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1页
DB34∕T 4316-2022 皖北地区设施草莓栽培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2页
DB34∕T 4316-2022 皖北地区设施草莓栽培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3页
DB34∕T 4316-2022 皖北地区设施草莓栽培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4页
DB34∕T 4316-2022 皖北地区设施草莓栽培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5页
DB34∕T 4316-2022 皖北地区设施草莓栽培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6页
DB34∕T 4316-2022 皖北地区设施草莓栽培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7页
DB34∕T 4316-2022 皖北地区设施草莓栽培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8页
DB34∕T 4316-2022 皖北地区设施草莓栽培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9页
资源描述:

《DB34∕T 4316-2022 皖北地区设施草莓栽培技术规程(安徽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20CCSB31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4316—2022皖北地区设施草莓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facilitycultivationofstrawberryinNorthernAnhui2022-10-26发布2022-11-26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

2DB34/T4316—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阜阳师范大学提出。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阜阳师范大学、阜阳市恒兴草莓种植科技有限公司、淮北泽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省功能性果饮生态发酵工程研究中心、阜阳市殿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阜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颍泉区)管理中心、阜阳市颍州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阜南县公桥乡农业综合服务站、淮北市相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兰伟、张源、钱小强、胡新、纵玉华、李瑞龙、张殿兴、刘旭、杜天志、徐广久、徐灵杰。I

3

4DB34/T4316—2022皖北地区设施草莓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皖北地区设施草莓(FragariaananassaDuch.)栽培的产地环境、农药和肥料使用原则、种苗选择、种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建立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皖北地区设施草莓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44草莓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测通则NY/T3263.1主要农作物蜜蜂授粉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第1部分:温室果蔬(草莓、番茄)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产地环境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宜选择光照充足,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pH值6.5~7.5,质地为壤土、沙壤土的地块。5农药和肥料使用原则农药使用原则按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肥料使用原则按NY/T496的规定执行。6种苗选择品种选择1

5DB34/T4316—2022一般应选择耐抗(耐)病、抗逆性强、休眠浅、优质、丰产,适宜于皖北地区设施栽培的鲜食品种。种苗标准种苗应具有展开叶4片以上,根系8条以上,根长8㎝以上,短缩茎粗0.5㎝以上,顶花芽分化完成,无病虫害。7种苗定植土壤消毒7月上旬,清除棚内杂草及作物残株,施入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2500kg/667㎡,深翻土壤25cm~30cm,细耙使土层平整,土壤颗粒细小而均匀。保持土壤含水量60%~70%,均匀撒施98%棉隆微粒剂15kg/667㎡~20kg/667㎡或30kg/667㎡~50kg/667㎡石灰氮,立即翻拌20cm深土壤,使药剂与土壤充分混匀,用塑料膜将消毒区域覆盖严实;25d~30d后揭去塑料膜;再松土1~2次,深度20cm;10d~12d后再栽植草莓苗。整地作垄每667㎡田地中施入过磷酸钙40kg、氮磷钾复合肥(16-6-18)25kg,生物有机菌肥100kg,深翻土壤25cm~30cm,整平做垄。使用起垄机在大棚内做高垄,垄宽45cm~50㎝,垄高25㎝~30cm、垄沟宽20cm~25cm。铺设滴灌系统起垄后,将滴灌管系统铺在垄中间,主要输水管为直径35mm~45mm的硬管,滴灌管选用直径25mm的硬管,每隔25cm有双排3mm的出水孔。定植7.4.1定植时期8月中旬或下旬。7.4.2定植方法选择阴天或16:00以后,摘除秧苗老叶,带土坨移栽,采用单垄双行“三角形”栽植,株距15cm~18cm,行距20cm~25cm。每667㎡移栽10000~12000株。栽植深度为植株茎基部与垄面平齐,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且将苗的弓背一侧向外。定植后立即灌透水。8定植后管理温度管理夜间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开始覆盖棚膜,棚膜使用0.06mm~0.08mm无滴膜。盖膜初期,白天大棚内温度保持在28℃~30℃,夜间保持10℃以上。现蕾以后,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开花后至果实成熟期,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保持在5℃以上。水分管理2

6DB34/T4316—20228.2.1栽后7d,根据土壤墒情,利用滴灌系统灌水。10d~15d滴灌补水1次,每次15min~20min。调控土壤含水量,营养生长期应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花芽分化期达到60%;花果期达到80%。8.2.2开花期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果实膨大至成熟期相对湿度在60%~80%。追肥28.3.1定植后覆膜前,用N:P:k(15:15:15)复合肥追施提苗肥2~3次,每667m施肥15kg~20kg,结合灌水冲施。盖地膜后,通过膜下滴灌追施N:P:k(15:15:15)复合肥上清液,浓度以0.3%~0.4%为宜。采果初期每隔15d~20d追肥1次,以后每采1次果浇灌1次。同时,视植株长势还可20d左右用0.2%~0.3%磷酸二氢钾及微肥根外追肥1次。8.3.2在冬季晴天的午前,增施二氧化碳气体,释放时间2h~3h,浓度700mg/L~1000mg/L。垄面覆膜定植35d~40d,垄面上覆盖黑色地膜,垄四周膜用土压住,用刀将膜划开,取出盖在膜下面的草莓苗扶正,边缘用再土压实封严。植株管理每株草莓保持8~10片叶,及时摘除老叶、黄叶、病叶、匍匐茎、烂果、病果。在开花前,每个植株保留2~3个花序,适量疏除花序高级次花蕾,每个花序保留8~10朵花,幼果着色时及时疏去畸形果和病虫果。每花序果实采收结束后,要及时摘除花茎。蜜蜂授粉按照NY/T3263.1的规定执行。在5%植株初花时借助蜜蜂授粉。选择8:00~9:00或16:00~17:00时,将蜂箱放入大棚,蜜蜂数量以1株草莓1只蜜蜂为宜。蜂箱宜放在大棚内离地面15cm,且光照条件较好的地方,蜂箱的出入口应朝着阳光射入方向,静置2h~3h后打开。应在通气窗口罩上小于3mm孔径尼龙纱防止蜜蜂外飞。植株密度调整次年3月上旬,顶花序果实采收结束后,及时调整栽植密度,每667㎡保留5500~6000株。9病虫害防治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为根腐病、白粉病和灰霉病等;主要虫害为红蜘蛛和蓟马等。防治原则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针对设施草莓主要病虫害种类及特点,采用农业防控、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措施。农业防治采取避雨育苗,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监测棚内温湿度,及时通风排湿降温;铺设除草布防除杂草,减少病虫中间寄主和桥梁寄主;高垄栽培,清沟排水;及时清除病残体(病叶、病枝、病果)和拔除病株,棚外集中销毁处理;夏季高温天气闷棚等措施。3

7DB34/T4316—2022生物防治9.4.1释放天敌扣棚后当白粉虱成虫在0.2头/株以下时,每5d释放丽蚜小蜂成虫,每株3头,共释放3次;自花果期开始,释放捕食螨防治红蜘蛛,每月释放1次。9.4.2生物药剂防治9.4.2.1根腐病选用1000亿活芽孢/g多黏类芽孢杆菌1000倍液,或1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1000倍液,与2%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300倍液或1%申嗪霉素悬浮液1000倍液等混用灌根,每株药液量200mL~250mL,连续灌根2~3次,间隔5d~7d。9.4.2.2灰霉病、白粉病选用1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1000倍液,或1%多抗霉素水剂800倍液,或2%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等喷雾施药,连续防治2~3次,间隔5d~7d。9.4.2.3红蜘蛛、蓟马选用0.3%苦参碱水剂800~1000倍液,或1%印楝素水剂800倍液,或5%除虫菊素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物理防治2选用黄、蓝粘虫板诱杀,每667m挂30~40张,悬挂于植株顶部20cm~30cm处,诱杀有翅蚜、白粉虱和烟粉虱。在放风口处设40~60目防虫网阻止害虫迁入,40d左右更换1次。化学防治9.6.1根腐病222选用25%嘧菌酯悬浮剂40mL/667m~60mL/667m,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g/667m~22280g/667m,或325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0mL/667m~50mL/667m等,喷淋根茎部。9.6.2灰霉病2选用25%抑霉·咯菌腈悬乳剂1000~1200倍液,或38%唑醚·啶酰菌水分散粒剂60g/667m~22280g/667m,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30g/667m~45g/667m等,交替喷雾。9.6.3白粉病222选用20%四氟·酯醚菌酯悬乳剂40mL/667m~50mL/667m,或20%吡唑醚菌酯38g/667m~502222g/667m,或20%四氟·肟菌酯水乳剂13mL/667m~16mL/667m,或25%戊菌唑水乳剂7mL/667m~210mL/667m,或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000~1500倍液等,交替喷雾。9.6.4红蜘蛛22选用10%的溴虫腈乳油2500~3000倍液,或43%联苯肼酯悬浮剂10mL/667m~25mL/667m,整株喷雾。4

8DB34/T4316—20229.6.5蓟马选用选用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22.4%的螺虫乙酯1200~150022倍液,或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30g/667m~50g/667m,整株喷雾。10采收清晨或傍晚采收。产品质量应符合NY/T444的规定。11建立生产档案应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记录并保留两年以上。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