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12∕T 1112-2022 再生资源回收站建设管理规范(泰州市)

DB3212∕T 1112-2022 再生资源回收站建设管理规范(泰州市)

ID:83100115

大小:248.08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12-25

DB3212∕T 1112-2022 再生资源回收站建设管理规范(泰州市)_第1页
DB3212∕T 1112-2022 再生资源回收站建设管理规范(泰州市)_第2页
DB3212∕T 1112-2022 再生资源回收站建设管理规范(泰州市)_第3页
DB3212∕T 1112-2022 再生资源回收站建设管理规范(泰州市)_第4页
DB3212∕T 1112-2022 再生资源回收站建设管理规范(泰州市)_第5页
DB3212∕T 1112-2022 再生资源回收站建设管理规范(泰州市)_第6页
DB3212∕T 1112-2022 再生资源回收站建设管理规范(泰州市)_第7页
DB3212∕T 1112-2022 再生资源回收站建设管理规范(泰州市)_第8页
资源描述:

《DB3212∕T 1112-2022 再生资源回收站建设管理规范(泰州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13.030.10CCSZ01DB3212泰州市地方标准DB3212/T1112—2022再生资源回收站建设管理规范2022-10-10发布2022-10-10实施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212/T1112—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泰州海陵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提出。本文件由泰州市城市管理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泰州海陵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泰州市海陵区城市管理局、泰州市标准化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嘉伟、沈炳忠、张婧娴、游浩润、吴薇、陈

2、蓝生、郭健、李海鹏、王友成。IDB3212/T1112—2022再生资源回收站建设管理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再生资源回收站建设管理的基本要求、建设要求、经营管理要求、环保要求、宣传推广、评价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生活垃圾再生资源回收站的建设管理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3、文件。3.1再生资源renewableresource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废玻璃等。3.2回收站collectionsite在居民集中区、机关团体、高等院校等地专门设立的进行再生资源回收、分类、存储、中转的回收场所。4基本要求4.1遵循“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标准建设、综合利用、环保安全”等原则。4.2

4、回收站建设应符合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城乡环境综合治理。4.3应根据区域划分回收站的实际管理需要设置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并应明确工作内容及考核机制。4.4应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站的相关制度,包括实施管理制度、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制度、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制度、分类质量检查制度、服务质量检查制度和投诉处理制度等。5建设要求5.1选址5.1.1回收站应结合物业管理、小区管理、社区管理和垃圾分类投放管理等形式在规划点范围内设置。5.1.2城市回收网点布局应根据垃圾产生分布、投放距离、收集模式、周边环境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城市回收网点宜按每1000户

5、~1500户设置一个回收站;b)乡镇回收网点宜按每1500户以上设一个回收站;1DB3212/T1112—2022c)交通客运设施、文体设施、步行街、广场、旅游景点(区)等应在人流聚集的公共场所设置。5.1.3在铁路沿线、矿区、机场、油田、港口、水源保护区、输变电站、施工工地、军事禁区、生态红线、生态管控区和金属冶炼加工企业300米内不应设置回收站。5.2建筑与布局5.2.1回收站建设设计应符合GB2894、GB50016要求,符合环保、市容、消防要求。5.2.2城市回收站应为全封闭式建筑,面积宜不低于10平方米。5.2.3同一运营单位回收站

6、应做到统一设计、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统一车辆、统一服装、统一衡器、经营规范,并在回收站显著位置标注再生资源回收统一标识和经营企业的名称、网点编号。5.2.4城市回收站设计及装修应美观、实用,与社区环境相协调,应采用绿色环保轻质型建筑材料进行全封闭式建设。5.2.5回收站内应划分废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纺织类等物品堆放区,并设置废电池、废药品等有害废物回收箱。废品堆放区宜采用不同颜色区分。5.2.6回收站应满足采光与通风要求。5.3配套设施5.3.1具备通风、除臭、隔声、污水收集及排放措施,并应设置消毒、杀虫、灭鼠、洗手等装置

7、。5.3.2回收站应配置合格的用电设施。设置的照明设施或其他电器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电气设计、安装规范的要求。5.3.3回收站应配备满足消防安全需要的灭火器材,并在相应位置设立警示牌。5.3.4回收站宜配备满足经营服务配套设施:a)经检定合格的衡器;b)再生资源回收专用车;c)统一制作的转运箱或袋;d)打包设备;e)其他必要的办公设备。5.3.5有条件的回收站可实现智能化改造:a)宜利用光伏等绿色能源采用“离网储存”模式,实现“零碳回收”。b)宜采用“互联网+”模式,扫码、人脸识别、刷卡等方式进入回收站。c)宜具备移动端应用程序,具备多平台支

8、持、安全性、API能力、拓展性等特性,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移动接入服务。d)宜通过感知和数据采集设备对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人员等进行物理感知,配备摄像头、电子秤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