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12∕T 2038-2022 花生-丝瓜-香菇周年设施生态种植技术规程(泰州市)

DB3212∕T 2038-2022 花生-丝瓜-香菇周年设施生态种植技术规程(泰州市)

ID:83100877

大小:283.06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12-25

上传者:130****3912
DB3212∕T 2038-2022 花生-丝瓜-香菇周年设施生态种植技术规程(泰州市)_第1页
DB3212∕T 2038-2022 花生-丝瓜-香菇周年设施生态种植技术规程(泰州市)_第2页
DB3212∕T 2038-2022 花生-丝瓜-香菇周年设施生态种植技术规程(泰州市)_第3页
DB3212∕T 2038-2022 花生-丝瓜-香菇周年设施生态种植技术规程(泰州市)_第4页
DB3212∕T 2038-2022 花生-丝瓜-香菇周年设施生态种植技术规程(泰州市)_第5页
DB3212∕T 2038-2022 花生-丝瓜-香菇周年设施生态种植技术规程(泰州市)_第6页
DB3212∕T 2038-2022 花生-丝瓜-香菇周年设施生态种植技术规程(泰州市)_第7页
资源描述:

《DB3212∕T 2038-2022 花生-丝瓜-香菇周年设施生态种植技术规程(泰州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20CCSB31DB3212泰州市地方标准DB3212/T2038—2022花生-丝瓜-香菇周年设施生态种植技术规程2022-05-10发布2022-05-10实施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DB3212/T2038—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泰州市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泰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泰州市农业科学院、泰州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泰州市姜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翠、刘云飞、钱巍、马政、衣政伟、刘慧颖、刘晓宏、谢吉先、苏小俊。I

2DB3212/T2038—2022花生-丝瓜-香菇周年设施生态种植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花生-丝瓜-香菇周年设施生态种植的栽培模式、花生栽培技术管理、丝瓜栽培技术管理、香菇栽培技术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泰州市棚室花生-丝瓜-香菇周年设施生态种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7.2经济作物种子第2部分:油料类GB16715.1瓜菜作物种子GB/T31124聚碳酸亚丙酯(PPC)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栽培模式4.1设施类型连栋大棚:多用于观光或示范展示。单体大棚:多用于生产。4.2作物种类及茬口安排4.2.1作物种类花生:宜选用泰花5号、徐花4号、苏花0537等早熟品种。丝瓜:早熟、优质,如香丝瓜、肉丝瓜等。香菇:适应性强,如香菇L808等。4.2.2茬口安排早春花生于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7月10日左右采收。夏丝瓜于7月10日~15日育苗,7月底定植,9月上中旬开始陆续采收丝瓜,于11月上中旬采收结束。10月10日~15日种植香菇,11月初开始采收,2月下旬~3月上旬采收结束。5花生栽培技术管理5.1品种选择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部门审(鉴、认)定或登记的早熟花生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4407.2的要求。5.2播前准备1

3DB3212/T2038—20225.2.1种子处理播种前10d内剥壳,剥壳前晒种2d~3d。选用大而饱满的籽仁作种子。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222性粉剂25g/667m~30g/667m、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0ml/667m兑水3800ml~4500ml均匀拌种仁,晾干播种,注意避免阳光直射。5.2.2整地施肥2施足基肥,肥料符合NY/T394的要求。每667m施腐熟有机肥1000kg、三元复合肥50kg后深耕。细耙后起垄,垄高0.15m、宽0.8m,垄面覆盖符合GB/T31124规定的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5.3播种于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早春设施栽培,垄距72cm~75cm,穴距18cm,每穴2粒、3粒相间播种。5.4田间管理5.4.1田间追肥2在花生结荚后期每667m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其他叶面肥料。5.4.2水分管理花针期和结荚期遇旱应及时适量浇水。饱果期(收获前1个月)遇旱应小水润浇。灌溉水应符合NY/T391的规定。结荚后如果雨水较多,应及时排水防涝。5.4.3生长调控2开花后25d~30d用花生超生宝50g/667m兑水喷雾,控营养生长,促生殖生长。5.5收获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果壳内壁呈青褐色斑块时,即为饱果。饱果率50%以上是鲜果适宜收获期,可陆续采收鲜果上市;当饱果率达70%以上时,则为干果收获适期。刚收获的花生鲜果应迅速包装上市,荚果含水量降至10%以下方可贮藏。6丝瓜栽培技术管理6.1品种选择选择符合GB16715.1标准的瓜菜作物种子。6.2播种育苗6.2.1浸种催芽浸种前晒种1d~2d,采用温汤浸种催芽,即把种子放入55℃热水中,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min,2再30℃~32℃温水浸种6h后可播种。用种量为150g/667m。6.2.2育苗选用基质育苗,宜使用蔬菜育苗专用基质,或自配基质(一般为草炭:菇渣(蚯蚓粪):蛭石(按体积)=2:1:1)。基质用清水搅拌,手紧握有水滴即可,装入50孔穴盘。将催芽的种子播种在穴盘中,1穴1粒。播好后摆放到苗床上,一般苗床宽度为1.5m,高5cm。播种后穴盘表面覆盖薄薄一层基质,并喷水,外盖遮阳网。6.3苗期管理6.3.1除种壳出苗后及时除去夹在子叶上的种壳。2

4DB3212/T2038—20226.3.2温度管理夏季育苗时要搭建遮阳网降温,防治幼苗徒长。播种-出苗期间白天温度25℃~33℃,夜间温度22℃~28℃;出苗-定植期间白天温度25℃~30℃,夜间温度20℃~25℃。6.3.3水分管理及时查看基质水分状况,及时补水,一般在播种至出苗保持基质含水量85%~90%,子叶展开至2叶1心保持基质含水量65%~80%,3叶1心时,为防止幼苗徒长,含水量可降至60%~65%。6.3.4炼苗定植前5d~7d,采用控水、加强通风的方法进行炼苗。夏季育苗定植前逐渐撤去部分遮阳网,增加透风和光照,定植前一周撤去全部遮阳网。6.4定植6.4.1施肥整地单体大棚内,在棚内两侧50cm处,整成50cm的平畦;连栋大棚内,平棚跨度6m~8m,整成1m宽的畦。2基肥注重以有机肥为主,配施无机肥。在肥力中等条件下,每667m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000kg~4500kg,合理配施15-15-15的氮磷钾复合肥。6.4.2设置支撑、攀援物单体棚:在瓜垄上每株瓜苗旁插竹竿1根,于竹竿顶端用草绳连接棚顶。在棚柱顶部纵向每隔40cm拉铁丝等支撑物,形成网格或安装40cm×40cm的塑料网格,作为瓜藤蔓攀爬支撑物。连栋大棚内常用渔网或尼龙绳做攀援物,形成跨度6m~8m左右的平棚。6.4.3定植丝瓜幼苗长至3片~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沿畦方向两边定植于垄上,株距35cm左右。6.5定植后管理6.5.1缓苗期定植后4d~5d浇缓苗水。结瓜前结合浇水追提苗肥1次~2次,可追施氨基酸冲施肥200倍液0.5L。6.5.2开花结果期初果期,丝瓜顺着竹竿向上爬蔓,为确保主蔓生长、结果,提高前期产量,并向棚顶延伸,应剪去所有侧蔓,其间用草绳绑蔓2次~3次,主蔓爬至棚顶后停止整枝。坐果后及时顺瓜,确保瓜条整齐。2此时,丝瓜需肥水较多,一般隔10d~20d结合浇水冲施1次肥,每次每667m可冲施水溶肥5kg~8kg,间隔追施三元复合肥10kg~15kg。结瓜后期控制浇水次数和水量。在整个丝瓜的生育期中,要结合丝瓜理蔓、采收,持续除去多余雄花和卷须,并剪去老叶、病叶,弱叶。6.6采收坐果后1周可以采收。7香菇栽培技术管理7.1菌袋购置菌袋从符合NY/T391要求的生产厂家购买。7.2菇床整理3

5DB3212/T2038—2022棚室内挖1.6m~1.8m宽,比菌袋长度高2cm~3cm的菇床,并撒一层薄薄的生石灰,以备摆放菌袋。7.3菌袋摆放7.3.1时间香菇在瓜藤爬满顶架或顶网时(约10月中旬)摆放,丝瓜约11月中下旬拉藤。7.3.2方式香菇立架摆放。在池内放3根竹杆,将香菇菌种摆放到池中,交叉立在架子上,摆放之前轻轻将菌袋剥除,排间距4cm,袋间距2cm。一个菇床放60包,中间留15cm间距方便采菇。覆盖黑色遮阳网,开始出菇时揭去遮阳网。7.4管理7.4.1温度及水分出菇前一般温度控制在16℃~25℃,温差控制在5℃~10℃,相对湿度则控制在80%~90%,在勤喷水的同时注意通风。出菇期的湿度应控制在85%~95%,并保证最高温度不超过30℃。7.4.2采收香菇一般10d~12d左右出菇。在香菇生长至七八分熟时,即可进行采收。尽量选择天气晴朗、空气相对湿度较小的时期进行采收,不宜在采收前的几小时内喷水,尽量减少菇体含水量、延长保鲜时间。第一批香菇采收后要注水,期间注意保湿、通风,半个月左右开始出菇。第二批及以后香菇采收与第一批采收后同样管理。待菇全部采收后将其废料打碎后耕翻入田。8病虫害防治8.1病虫害种类花生主要有根腐病、茎腐病、白绢病和蛴螬等;丝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虫害有蚜虫、瓜绢螟等;香瓜虫害主要有蓟马,病害较少发生。8.2病虫害防治原则应该选用抗性品种,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科学施肥,改善棚内环境等,创造一个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达到安全、优质生产。8.3农业措施清洁田园,覆盖防虫网等。8.4物理防治8.4.1设置色板诱杀蚜虫、粉虱、蓟马等22用10cm×20cm的黄板和蓝板,按照30块/667m~40块/667m的密度,挂在行间或株间,高出植株顶部,诱杀蚜虫,需及时更换。8.4.2利用诱虫灯捕杀害虫可利用性诱剂、杀虫灯,减少害虫发生。8.5生物防治保护与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等防治蚜虫,用食螨小黑瓢虫防治叶螨,用昆虫病原线虫等防治花生大黑蛴螬等。或用苦参碱等生物药剂防治蚜虫等。8.6药剂防治4

6DB3212/T2038—20228.6.1使用药剂应按照NY/T393规定执行。8.6.2根腐病用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1000倍液次,每隔10d喷1次,连喷2次,交替施用。8.6.3茎腐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0倍液喷雾防治。8.6.4白绢病在发病期用50%井岗霉素500倍液~1000倍液浇灌灌根或喷施20%的扑海因1000倍液防治。8.6.5霜霉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8.6.6白粉病发病初期用小苏打500倍液,或用多菌灵、大黄素甲醚等,每周1次,连喷2次~3次。8.6.7蚜虫用黄板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6d~7d喷一次,连喷2次~3次。8.6.8瓜绢螟用性诱剂诱杀。8.6.9蓟马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溴虫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6d~7d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3次。8.7生产档案应建立完整、真实的生产档案,包括土地种植历史记录,种子、肥料来源及数量,施肥、用药时间、种类、数量、施用方式等。生产记录档案宜保存2年以上。━━━━━━━━━━━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