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1∕T 1086—2022 甜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南京市)

DB3201∕T 1086—2022 甜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南京市)

ID:83102554

大小:238.99 KB

页数:9页

时间:2023-08-17

上传者:130****3912
DB3201∕T 1086—2022 甜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南京市)_第1页
DB3201∕T 1086—2022 甜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南京市)_第2页
DB3201∕T 1086—2022 甜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南京市)_第3页
DB3201∕T 1086—2022 甜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南京市)_第4页
DB3201∕T 1086—2022 甜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南京市)_第5页
DB3201∕T 1086—2022 甜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南京市)_第6页
DB3201∕T 1086—2022 甜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南京市)_第7页
DB3201∕T 1086—2022 甜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南京市)_第8页
DB3201∕T 1086—2022 甜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南京市)_第9页
资源描述:

《DB3201∕T 1086—2022 甜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南京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20CCSB313201南京市地方标准DB3201/T1086—2022代替DB3201/T191-2012甜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raisingseedlingsbygraftingofmelon2022-03-15发布2022-03-18实施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

2DB3201/T1086—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3201/T191-2012《甜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与DB3201/T191-201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范围(见1,2012版的1);b)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2012版的2);c)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3);d)更改了育苗环境(见4.1,2012版的3);e)增加了保护设施及苗床(见4.2、4.3);f)更改了育苗基质(见4.4,2012版的4.2、4.3);g)删除了介质消毒(见2012版的4.4);h)删除了装钵待用(见2012版的4.5);i)更改了播种时间(见5.1,2012版的5.1);j)更改了品种选择(见5.2,2012版的4.1);k)更改了种子处理(见5.5,2012版的5.2);l)删除了播种方法(见2012版的5.3);m)增加了接穗播种与管理(见5.6);n)增加了砧木播种与管理(见5.7);o)更改了嫁接前准备(见6.1,2012版的6.1);p)增加了插接法操作方法(见6.2.1.2,2012版的6.2.1.2);q)更改了温度管理(见7.1,2012版的7.3.1);r)更改了光照管理(见7.3,2012版的7.3.3);s)删除了通风(见2012版的7.3.4);t)更改了除萌(见7.5,2012版的7.3.5);u)删除了成活后的管理(见2012版的7.4);v)更改了炼苗(见7.7,2012版的7.5);w)更改了成苗标准(见9.1,2012版的7.6);x)更改了主要病虫害(见8.2,2012版的8.1);y)更改了化学防治(见8.5,2012版的8.5);z)增加了出圃和生产记录(见9.2,10)。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英、唐懋华、戴惠学、魏猷刚、黄少华、尹德兴、赵俊杰、李玉玲、卢绪梁、孙雪花、缪其松、徐明喜。本文件及其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2年首次发布为DB3201/T191-2012;——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

3

4DB3201/T1086—2022甜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甜瓜嫁接育苗技术术语和定义、育苗环境与设施、播种、嫁接、嫁接苗管理、成苗标准、病虫害防治、生产记录。本文件适用于甜瓜嫁接育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10-2018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GB16715.1-2010瓜菜作物种子第1部分:瓜类NY/T391-202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嫁接grafting将植物的芽或枝接到另一植物体的适当部位,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3.2接穗scion嫁接时被接上去用作生长结实的芽或枝。3.3砧木stock嫁接时承接接穗的实生苗。4育苗环境与设施4.1育苗环境应符合NY/T391-2021的要求。4.2保护设施早春育苗采用连栋塑料大棚+小拱棚+电热线或加温温室+小拱棚或大棚膜+小棚膜+电热线;夏秋育苗采用大棚膜+遮阳网覆盖或温室+遮阳网+风扇湿帘。棚四周应有排水设施。1

5DB3201/T1086—20222长年使用的育苗设施需提前15d进行消毒,每667m使用1000g的45%百菌清烟雾剂进行熏蒸,密闭棚室7d~10d,播种前2d~3d通风。4.3苗床温室内苗床宽度175cm,纵向放置6个50孔穴盘;大棚苗床宽120cm,低于地面10cm,整平拍实床面,表面铺设8丝薄膜,横向放置2个50孔54cm(长)×28cm(宽)穴盘。4.4育苗基质购买专用育苗基质或提前3d自行配制,泥炭、珍珠岩、蛭石(体积比3:2:1)均匀混合,喷水使基质含水量达60%,用薄膜盖好备用。5播种5.1品种选择接穗品种应选择品质优、产量高、抗病性强的品种,如东方蜜一号、甬甜5号、玉姑等。砧木品种可选用白籽南瓜、黑籽南瓜等专用型砧木,应与接穗亲和力强,抗病、对甜瓜品质及商品性无不良影响。5.2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1-2010规定。5.3用种量所需种苗数量的1.2倍~1.3倍。5.4种子处理用10%磷酸三钠消毒30min,或者高锰酸钾100倍液消毒10min,洗净。春季浸种10h~12h,夏季55℃温汤浸种6h~8h,洗净粘液后用毛巾或纱布包好,放入塑料袋内半扎口或置于铁盘上用塑料膜覆盖,置于25℃~28℃恒温箱内催芽20h~24h,70%露白时播种。5.5播种时间早春育苗1月下旬~2月上旬;夏秋育苗7月上旬至中旬。使用插接法嫁接时,砧木比甜瓜接穗早播5d~7d;使用靠接法嫁接时,甜瓜接穗比砧木早播种3d~5d。5.6接穗播种与管理54cm(长)×28cm(宽)的平盘内装3cm~4cm蛭石,每盘播种600粒~800粒,用蛭石盖种,厚度为1cm,覆盖地膜。白天温度28℃~30℃,夜间18℃~20℃,60%以上种子出土时去掉地膜,并适当降低温度,白天20℃~25℃,夜间15℃~18℃。5.7砧木播种与管理2

6DB3201/T1086—2022播种前1d铺好穴盘,铺满基质抹平浇透水,多余水分及时排出。在孔穴中央压出1.5cm深的孔洞,将发芽的种子平放,芽尖朝下或侧放,覆盖育苗基质或蛭石后抹平,浇透水,春季覆盖塑料地膜,夏季覆盖遮阳网。砧木生长过程中根据种苗长势补肥1次~2次,使用专用育苗肥料800倍液~1000倍液均匀喷施,肥料标准需符合NY/T496-2010的要求。6嫁接6.1嫁接前准备嫁接工具,包括双面刀片、嫁接签、嫁接夹等。嫁接前一天砧木苗浇透水,并喷施250g/L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1000倍液和30%甲霜•恶霉灵水剂1500倍液1次。6.2嫁接方法6.2.1插接法6.2.1.1时期接穗2片子叶完全展开,真叶未露尖,苗高4cm~5cm,大约播后5d~6d。砧木2片子叶完全展开,真叶直径1cm~2cm,苗茎高4cm~6cm,大约播后10d~12d。6.2.1.2操作方法先将砧木真叶及生长点全部抹去,嫁接签顺着子叶方向呈30º~45º斜扎入0.5cm~0.8cm深,暂不取出嫁接签。接穗苗保留2.0cm的下胚轴,放入装有1000倍50%多菌灵溶液的盆中浸洗2遍。嫁接时,取出接穗苗,用刀片在距子叶1.2cm~1.5cm处斜切0.5cm~0.8cm,长度与角度与砧木刺孔相同。迅速取出嫁接签并插入接穗,使接穗子叶与砧木子叶方向呈十字交叉。6.2.2靠接法6.2.2.1时期接穗的子叶完全展开,第一片真叶已开展一半,苗高5cm~6cm,大约播后13d~15d;砧木苗的子叶完全展开,第一片真叶正要发出来时,苗茎高4cm~6cm,大约播后10d~12d。6.2.2.2操作方法砧木去掉生长点,在子叶下0.5cm~1cm处用刀片以45°向下斜切一刀,深度为茎粗的一半,切口长1cm。接穗在相应部位向上斜切一刀,深度为茎粗的2/3,然后将切口嵌合在砧木的切口上,用嫁接夹固定。7嫁接苗管理7.1温度管理3

7DB3201/T1086—2022早春育苗及时加盖小棚和遮阳网,并开启电热线加温,夏秋育苗加盖遮阳网并通风。嫁接后3d内,保持昼温25℃~27℃,夜温18℃~20℃;第3d~第7d,夜温不低于18℃,白天保持25℃左右;7d后夜温不能低于15℃,白天保持在22℃~25℃。7.2湿度管理嫁接后3d内,棚内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95%;第3d~第7d白天逐渐揭除覆盖物;7d后进入正常管理。7.3光照管理嫁接后第1d,覆盖遮阳网严格遮光,第2d早晚给予散射光,3d后逐渐增加见光时间,7d后不再遮光。成活后多见光,连阴雨时需人工补光;久阴转晴时,适当遮光。7.4肥水管理嫁接苗成活后每5d~7d使用专用育苗肥料溶于水后补充肥水,根据商品说明使用,肥料标准符合NY/T496-2010的要求。7.5除蘖嫁接成活后尽早除蘖,3d~4d进行1次。7.6断根靠接后7d左右,及时切断接穗根系。7.7练苗春季定植前需练苗,温度控制在10℃~15℃,控制水分,增加光照,练苗时间5d~7d;夏秋育苗时应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和温度。定植前喷1次广谱杀虫剂及杀菌剂。8病虫害防治8.1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8.2主要病虫害苗期常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虫害有白粉虱、蚜虫等。8.3农业防治科学灌溉,严防积水,降低环境湿度,及时拔除病株。8.4物理防治药剂浸种杀菌;防虫网阻隔,色板和灯光诱杀害虫。8.5化学防治4

8DB3201/T1086—2022药剂防治按照GB/T8321.10-2018的规定执行。苗期病虫害防治见表1。表1主要病虫害防治防治时期及病虫害种类农药有效成分含量、名称及剂型使用浓度(倍)用药间隔期(d)最多使用次数施用方法30%甲霜•恶霉灵水剂15005~71猝倒病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5~711000亿/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5005~73立枯病30%精甲•恶霉灵可溶液剂1000~15005~73始发期;喷25%溴菌腈乳油1500~20005~73炭疽病雾,交替使17%唑醚•氟环唑悬乳剂800~12007~103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000~1500052蚜虫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000~150073白粉虱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1500~20007~142烟粉虱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500~2000519成苗9.1成苗标准春季育苗苗龄35d左右,夏季育苗25d左右。嫁接苗高12cm~15cm,3叶1心,叶色正常,节间短粗,根系发达,健壮,无病虫害。9.2出圃根据订单及生产计划,宜选择晴天及时出圃。10生产记录对生产过程进行记录,记录档案保存不少于2年。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