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132-2021 智慧景区建设和评价规范(湖南省)

DB43∕T 2132-2021 智慧景区建设和评价规范(湖南省)

ID:83102998

大小:440.0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3-08-17

上传者:130****3912
DB43∕T 2132-2021 智慧景区建设和评价规范(湖南省)_第1页
DB43∕T 2132-2021 智慧景区建设和评价规范(湖南省)_第2页
DB43∕T 2132-2021 智慧景区建设和评价规范(湖南省)_第3页
DB43∕T 2132-2021 智慧景区建设和评价规范(湖南省)_第4页
DB43∕T 2132-2021 智慧景区建设和评价规范(湖南省)_第5页
DB43∕T 2132-2021 智慧景区建设和评价规范(湖南省)_第6页
DB43∕T 2132-2021 智慧景区建设和评价规范(湖南省)_第7页
DB43∕T 2132-2021 智慧景区建设和评价规范(湖南省)_第8页
DB43∕T 2132-2021 智慧景区建设和评价规范(湖南省)_第9页
DB43∕T 2132-2021 智慧景区建设和评价规范(湖南省)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43∕T 2132-2021 智慧景区建设和评价规范(湖南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03.080.30CCSA0143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T2132—2021智慧景区建设和评价规范Specificationofconstructionandassessmentforsmarttouristattractions2021-08-03发布2021-10-03实施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

2DB43/T2132—2021目次前言························································································································Ⅲ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缩略语··················································································································15建设要求···············································································································15.1基础设施·········································································································15.2智慧服务·········································································································25.3智慧管理·········································································································35.4智慧应用·········································································································46评价要求···············································································································46.1必备条件·········································································································46.2等级评价·········································································································5附录A(规范性)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要求························································6参考文献··················································································································11I

3DB43/T2132—2021II

4DB43/T2132—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中惠旅智慧景区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万卷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南省技术标准创新促进会、湖南师范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盛立新、张斌、徐启栋、程进、张杰、殷海雄、李聚谷、李艳红、彭涛、郑佳、蔡卫民、罗磊、王追、胡伟鹏、尹芝芳。III

5DB43/T2132—2021IV

6DB43/T2132—2021智慧景区建设和评价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智慧景区建设的基础设施、服务、管理、应用以及评价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智慧景区的建设和评价活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6766旅游业基础术语GB/T17775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3术语和定义GB/T1676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智慧景区smarttouristattractions运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主动、实时感知并采集、分析景区区域环境、资源特色、业务流程以及旅游产业活动等各项关键信息,实现智慧化管理、服务、营销及其他应用的旅游景区。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I: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PP: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AR: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OTA:在线旅行社(OnlineTravelAgency)VR: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5建设要求5.1基础设施5.1.1应配备能覆盖景区主要游览区域的有线局域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无线网络,能满足信号稳定的数据通讯服务。1

7DB43/T2132—20215.1.2应在景区核心区域配备视频监控设施设备,宜建有备用传输线路。监控设施设备应配置固定IP的地址。监控视频应清晰。视频数据能与行业管理部门对接,实现视频数据实时共享。5.1.3建有指挥调度中心。指挥调度中心设施设备齐全,宜建设综合管控平台,实现景区各业务系统集成,形成智慧景区综合管理门户。5.1.4配备或租赁计算、存储网络资源,能满足景区各类数据采集、存储、交换、运算等要求。5.1.5应配备不间断电源,能保障应急通信和指挥调度、公共广播等主要信息化设备断电运行2小时。5.1.6配备广播系统,广播系统能覆盖景区核心区域和交通要道,满足应急指挥、寻人寻物、宣传推广等方面的需求。5.1.7在景区配备信息发布设备和多媒体服务终端/数字文旅一体机,保障游客方便快捷地获得景区相关信息。5.1.8在景区核心区域的重要服务设施配备信息化装置,通过与物联网或景区信息化管理系统结合,实现智能化管理。5.1.9景区宜配备备用票务系统服务器和备用网络核心设备。5.2智慧服务5.2.1线上信息服务应建有多种官方在线服务平台。能实现在线预订、咨询投诉等功能,能向游客提供真实可靠、动态更新的景区相关信息。5.2.2线下信息发布服务在景区出入口、主要景点和活动区域、旅游集散中心等通过大屏、电子发布栏、多媒体服务终端或数字文旅一体机等实时显示景区相关信息,发布的信息准确且保持一致。5.2.3售检票服务5.2.3.1应提供线上、线下多种售票方式。宜在景区游客中心配备足够数量、满足需要的自助售取票机。人工售票窗口宜配置电脑、票务打印机或电子门票读写设备等。5.2.3.2应在景区入口处配置闸机设备,提供准确、快速通行服务。5.2.3.3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手持验证终端设备,以供人流高峰、闸机故障、紧急断电时应急备用。5.2.4导游导览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向游客提供自助导游导览及相关服务。提供景区的二维或三维电子地图,游客能通过电子地图定位和查找景点公共服务场所或设施。5.2.5交通服务5.2.5.1能通过官方门户系统、移动APP等提供停车场定位服务,发布动态车位占用情况。5.2.5.2景区停车场能提供自动缴费服务,并能提供电子发票。5.2.5.3景区内公共交通站点应配置显示屏,实时为游客提供公共交通服务信息,包括车船数量、票价、路程、时间等信息。5.2.5.4景区内公共交通车辆配备车载视频监控设备、卫星定位设备、限速设备。5.2.6餐饮、住宿和购物服务5.2.6.1景区内的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提供方宜配备信息化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2

8DB43/T2132—20215.2.6.2能实现景区特色商品、纪念品的在线销售。5.2.7结算服务支持多种支付方式,提供线上、线下良好购物体验。5.2.8咨询投诉应建设咨询投诉中心或窗口,统一接收来自电话、网络、终端设备等方面的咨询和投诉,实现快速的咨询反馈和投诉处置。5.2.9其他公共服务5.2.9.1景区主要景点等待人数、公厕的蹲位占用情况等信息宜实时通过信息化设备公布。5.2.9.2景区宜配备智能共享服务设施设备。5.3智慧管理5.3.1信息系统5.3.1.1建立景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模块齐全。5.3.1.2景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管理用户、角色和权限资源。5.3.1.3建立规范通用的数据共享接口,景区内各业务系统之间能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5.3.2数据资源5.3.2.1建立景区数据资源库,数据分类、结构、编码和描述统一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5.3.2.2数据资源库有效数据满足景区管理和服务的需求。5.3.2.3实现数据资源的本地、异地备份管理。5.3.2.4数据库预留数据接口,将应公开的旅游经营数据对接给有关行业主管部门。5.3.3指挥调度指挥调度中心有专职人员负责。能利用综合管控平台实现景区各要素的统一调度管理。5.3.4安全、应急与救援5.3.4.1建立自动探测报警系统,能实时接入指挥调度中心,并及时提醒游客及工作人员。5.3.4.2能通过综合管控平台实现景区内运行监测、应急演练等功能。应急状态时通过综合管控平台实现应急相关业务协同。5.3.4.3提供呼救快速响应系统,并与指挥调度中心联动。5.3.4.4在游客密集区、危险路段或易出现意外处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安装紧急求助按钮,能实时向指挥中心传送紧急信息,指挥中心能及时实施相应救助或救援。5.3.5信息安全运维5.3.5.1应制定有信息安全运维规范,建立数据安全防御体系。5.3.5.2应定期对重要数据和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并有相关运维记录,全年无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发生。5.3.5.3应配备或委托专业团队,对各信息系统、技术设备等进行常态化运行维护,保障系统、数据的正常稳定、安全可靠。3

9DB43/T2132—20215.3.6车流管理停车场能通过车牌识别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实现对游客车牌的自动识别、统计分析,车流状况、停车场空位信息实时发布,快速引导车辆出入。实现车辆、车位等数据与行业管理部门系统对接、实时数据共享。5.3.7客流管理5.3.7.1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游客总量实时统计、入口/出口及热点地区客流统计,实现总体客流量超限自动报警。5.3.7.2景区客流数据能实现追溯查询。5.3.7.3客流数据实现与行业管理部门系统对接和实时数据共享。5.3.8业务和财务数据融合实现旅游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充分融合。5.4智慧应用5.4.1营销有多个主流自媒体账号,保持账号的活跃程度,利用自有媒体、新媒体、短视频、电商平台等开展综合互动、宣传营销等活动。5.4.2在线交易宜扩大网上预订、网上交易和网上支付等在线交易方式在经营中的比例。5.4.3数据应用5.4.3.1能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消费和客流等趋势分析及预测,开展景区市场监测、分析与诊断,并为景区品牌营销、活动策划、危机公关或新品研发等提供支持。5.4.3.2利用云计算、物联网、AI、VR、AR或可穿戴设备等信息技术,在景区的管理、服务、营销或产品打造上开展创新应用,对景区自身经营管理提升有显著效果,对整个行业有示范引领作用。5.4.4数字文化平台应用对接数字文化平台,平台二维码置于显要位置,实现廉洁文化进景区。6评价要求6.1必备条件智慧景区应满足表1所示的必备条件。表1智慧景区必备条件序号必备条件1景区符合GB/T17775中AAA级及以上旅游区(点)的要求。2配备能覆盖景区主要游览区域的有线局域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无线网络,能满足信号稳定的数据通讯服务。4

10DB43/T2132—2021表1智慧景区必备条件(续)序号必备条件3配备不间断电源,至少保障应急通信和指挥调度、公共广播等主要信息化设备断电运行2小时。4在重点位置配备监控设施,并正常运行,能实时监控景区状态,保存景区核心位置近90日的监控数据。5建有官方门户系统,能向游客提供真实可靠、动态更新的景区资讯、天气、票务等信息,能提供线上售票服务。官方门户系统设置线上的咨询投诉入口,景区服务大厅建有线下的咨询投诉窗口,能为游客提供线上、线下的6信息咨询解答、投诉受理服务。7配备入园验证服务设施设备,能提供入园验证自助服务。8建有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全年无重大网络安全事故发生。6.2等级评价6.2.1应对必备条件逐项确认达标后,方可开展等级评价。6.2.2应按照评价指标逐条评分,评价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分值见表2,总分1000分。评价指标体系、评分方法见附录A。表2智慧景区评价指标及分值评价指标分值(分)基础设施220智慧服务320智慧管理310智慧应用1506.2.3用星的数量表示智慧景区的等级。星的数量越多,表示旅游景区的智慧等级越高。智慧景区分为三个等级,即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智慧景区等级对应分值见表3。表3智慧景区等级对应分值等级分值(分)三星级600(含)~800四星级800(含)~900五星级900(含)~1000(含)5

11DB43/T2132—2021附录A(规范性)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要求A.1应按照表A.1所给的评分标准和评分方法(依据)逐条评分。A.2若评价内容中某指标项在该智慧景区建设中不涉及时视为删减项(表A.1中标注“*”的为可删减项),删减项不做评定,剩余指标项即为涉及项。A.3当项目评价中无删减项时,总评分为各项指标得分之和。A.4当项目评价中有删减项时,评分计算方法为:总评分=实际得分/涉及项总分值×1000。表A.1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要求一级二级指标评分标准评分方法或依据指标1.1宽带网络接入500M(含)以上高速宽带信息网络得20分;100M(含)~500查看宽带接入合同,(20分)M得10分;未接入宽带不得分。并测试网速。景区核心区域每覆盖一家运营商的4G信号,且移动通信方便,线路1.2移动通信测试移动通信信号,顺畅、信号稳定的得5分,共15分。信号覆盖测试点不少于5个并景区核心区域覆盖任一运营商的5G及以上信号,且移动通信方便,(20分)具有代表性。线路顺畅、信号稳定的得5分。景区核心区域WIFI免费全覆盖,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方便、快捷、测试WIFI信号,测试1.3无线网络安全地将手机、电脑等终端连接上网,且信号稳定的得20分。未达点不少于5个并具有(20分)到全覆盖的酌情扣分。未安装WIFI审计设备,落实公共上网服务互代表性。查验安全设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的该项不得分。备和措施。景区核心区域的视频监控全覆盖得15分;覆盖主要景点和出入通道得10分;无视频监控不得分。景区核心区域主要包括:景区出入口、主要景点、交通枢纽、事故多发地、游客密集区等。查看和测试设施设1.4视频监控建有备用传输线路得5分。备,检查监控室的监(35分)视频监控系统选择200万以上像素的高清摄像头得5分。控视频。1.基础设施视频监控系统固定IP地址得5分。(220分)视频数据能与行业管理部门系统实时数据共享的得5分。建有指挥调度中心得10分。指挥调度中心配备了电子屏幕、调度台、电脑等设施设备得10分。指挥调度中心配备了会议系统、电话/视频对讲等设施设备得10分。1.5指挥调度查验场地和设施设指挥调度中心建有综合管控平台得10分。中心(50分)备。综合管控平台实现景区各业务系统集成,包括但不限于景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呼救快速响应系统、会议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广播系统、官方门户系统、信息发布系统、车牌识别系统、车位感应系统、自动缴费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每集成一个业务系统得1分,最高10分。查验场地和设施设1.6计算、存储配备或租赁计算、存储网络资源,能满足景区各类数据采集、存储、备,租赁计算、存储网络资源(5分)交换、运算等要求得5分。网络资源的,查验租赁合同。6

12DB43/T2132—2021表A.1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要求(续)一级二级指标评分标准评分方法或依据指标现场检查不间断电源配备不间断电源,能保障应急通信和指挥调度、公共广播等主要信1.7不间断设施设备,查看设施息化设备断电运行2小时(含)~4小时得5分;主要信息化设备断电源(10分)设备采购/安装合同电运行4小时(含)以上得10分。及技术资料。广播系统覆盖景区核心区域和交通要道得10分。1.8广播广播系统实现分段控制得5分。测试设施设备。(20分)广播系统声音清晰得5分。景区入口、主要景点和活动区域、旅游集散中心配备电子屏幕、电1.基础子发布栏等信息发布设备,且布置合理、显示醒目得10分,覆盖不设施1.9信息公示全、设置不合理、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酌情扣分。(220分)查看并测试设施设查询设备备。(20分)景区出入口、主要景点和活动区域、旅游集散中心配备多媒体服务终端/数字文旅一体机得10分,覆盖不全、设置不合理、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酌情扣分。景区核心区域的充电桩、垃圾箱、路灯、厕所坑位或游览车等重要1.10智能化查看并测试设施设服务设施通过与物联网或信息系统结合,每类设施实现智能化管理设施(10分)备。计2分,最高10分。1.11备用设备景区配备备用票务系统服务器得5分,配备备用网络核心设备(服测试备用网络设备。(10分)务器、路由器、宽带线路、基站等)得5分,共10分。自建或依托第三方平台建立官方在线服务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官方门户网站、手机门户网站、APP、网络商店和小程序等)每种得5分,最高20分。2.1线上信息在线服务平台实现在线预订得10分,实现咨询投诉等功能得10分,在线查验信息平台,服务(50分)共20分,功能缺失的酌情扣分。测试功能,查询信息。在线服务平台能向游客提供真实可靠、动态更新的景区资讯、旅游导览、人文故事、线路推荐、气象预报、营业时间、景点动态等信息得10分,出现信息不全、错误、更新不及时的酌情扣分。2.智慧服务在景区出入口通过信息公示查询设备实时滚动发布景区游览路线、(320分)景点开放情况、景区营业时间、景区运营活动等最新消息得15分,发布内容不全的酌情扣分。在景区主要景点和活动区域、旅游集散中心等通过信息公示查询设2.2线下信息备动态发布客流最大承载量、在园人数、天气状况、空气质量、节查看信息发布栏,检发布服务目演出、交通、重要公告、服务人员和车辆车位等信息并实时更新查信息发布内容。(50分)得20分,发布内容不全的酌情扣分。所有媒体发布信息准确、一致得15分。景区自行运营的官网、自助查询系统、各信息平台等媒体中发布的信息,关系到文旅行业时政信息有错误每处扣5分,发布虚假信息每次扣5分,扣完为止。7

13DB43/T2132—2021表A.1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要求(续)一级二级指标评分标准评分方法或依据指标提供人工购票、自助机购票、官网购票、OTA购票等多种购票方式,每提供1种购票方式得6分,最高24分。2.3售检票测试购票功能,现场服务提供游览票、二维码、身份证、人脸、掌纹或指纹等自助识别入园查看票务服务设施设(70分)服务,实现快速入园,每提供1种快速入园方式得6分,最高30分。备。每配备1个手持移动验证终端设备得4分,最高16分。游客能通过景区APP、二维码、小程序或自助语音讲解器等任意方式,在景区核心区域能随时随地获取自助导游导览服务得30分,能获取游客互动服务得10分,共40分。测试服务功能,测试2.4导游导览游客在景区核心区域能通过二维或三维电子地图能随时随地获取点不少于5个并具有服务(60分)实时定位服务得10分。代表性。游客在景区核心区域能通过二维或三维电子地图查找已建的景点、医疗点、商户、餐馆、公交站、停车场、公厕、ATM等场所或设施得10分,场所或设施未显示或出现错误的每处扣1分,扣完为止。游客能通过官方门户系统、移动APP等查询景区的停车场位置得5分,能查询动态车位占用情况得5分,共10分。景区停车场能提供自动缴费得5分,能提供停车电子发票得5分,共10分。2.5交通服务查看设施设备,测试2.智慧(30分)*景区内公共交通站点配置显示屏,实时为游客提供车船数量、票服务功能。服务价、路程、时间等公共交通服务信息得5分,公共交通车辆配备车(320分)载视频监控设备、卫星定位设备、限速设备得5分,共10分。信息显示、设备配备不全的酌情扣分。注:待评价景区为博物馆、艺术馆、纪念馆等室内小型场馆,无景区内公共交通服务时,该项为删减项。景区内的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提供方配备信息化管理系统、视2.6餐饮、住宿频监控系统得5分。查看设施设备,测试和购物服务服务功能。(10分)依托主流电子商务平台、门户网站、移动APP等渠道,实现景区特色商品、纪念品的在线销售得5分。2.7结算服务支持电子支付得10分。测试服务功能。(10分)建设咨询投诉中心得5分。2.8咨询投诉咨询投诉中心能统一接收来自电话、官方自媒体、终端设备等渠道查看设施设备,测试(30分)的咨询投诉,每个渠道5分,最高15分。服务功能。能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快速的咨询和投诉处置得10分。景区主要景点等待人数、公厕的蹲位占用情况等信息能实时通过信息化设备公布的每项得2分,最高4分。2.9其他公共查看场地和设施设服务(10分)备,测试服务功能。配备充电宝、雨伞、储物柜、自行车等共享服务设施设备,每项得2分,最高6分。8

14DB43/T2132—2021表A.1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要求(续)一级二级指标评分标准评分方法或依据指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且功能完备,功能模块宜包括但不限于办公自动化(OA)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酒店管理系统、餐饮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客服系统、监控管理系统、统计分析系统、计划与调度系统、进销存系统、安全预警系统等。每建成一个功能模块得3分,最高30分。测试信息系统功能,3.1信息系统并查验信息系统建(50分)景区信息化管理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管理用户、角色和权限资设、运维合同。源得10分。建立规范通用的数据共享接口,景区内各业务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得5分,实现业务协同得5分,共10分。建立了标准化景区数据资源库,数据库有效数据每项得5分,最高25分(数据资源库有效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地理数据、景区人文故事数据、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客流统计数据、车辆统计数据、财务数据、舆情数据、线上销售数据等)。查验数据库建设合3.2数据资源同,查看数据展示、(40分)实现数据资源的本地备份管理得5分,实现异地备份管理得5分,应用平台。共10分。数据库预留数据接口,将应公开的旅游经营数据对接给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得5分。指挥调度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得10分。查看专职人员合同。3.3指挥调度3.智慧利用综合管控平台实现景区游客、车辆、缆车、游船、商户、讲解(20分)管理员和工作人员等要素的统一调度管理得10分,要素不全的酌情扣测试调度管理功能。(310分)分。建立非法闯入、火险等自动探测报警系统,且报警系统覆盖景区核心区域和关键位置,每个报警系统得5分,共10分。测试报警系统功能。已建的自动探测报警系统实时接入指挥调度中心,探测到异常状态时能及时提醒游客及工作人员得5分。日常状态通过综合管控平台实现景区内视频监控、热点标注、应急3.4安全、应急演练等功能得10分,功能缺失的酌情扣分。与救援(50分)功能测试。应急状态通过综合管控平台实现应急点定位、预案调取、一键报警、区域通知、广播分流、大屏提示、救援队伍安排、线上调度、接警上报等业务协同得10分,功能缺失的酌情扣分。提供呼救快速响应系统得5分,呼救快速响应系统能够与指挥调度中心联动得5分,共10分。查验设备和功能测试。安装紧急求助按钮,能实时向指挥调度中心传送紧急信息得5分。具有数据灾备中心得10分制定信息安全运维规范得10分。查看安全运维相关文3.5信息安全建立数据安全防御体系得10分。件和合同,查验近12运维(70分)个月的运维数据。定期对重要数据和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并有相关运维记录得20分。9

15DB43/T2132—2021表A.1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要求(续)一级二级指标评分标准评分方法或依据指标全年无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得10分。查看安全运维相关文3.5信息安全件和合同,查验近12运维(70分)配备或委托专业团队,对各信息系统、技术设备等进行常态化运行个月的运维数据。维护得10分。实现车辆、车位等数据与行业管理部门系统对接,实时数据共享得5分。3.6车流管理实现车牌自动识别得5分,实现车辆统计分析得5分,共10分。查看相关设施设备,(30分)实现车流状况实时发布得5分,实现停车场空位信息实时发布得5测试车辆管理功能。分,共10分。3.智慧实现车辆快速引导得5分。管理(310分)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游客总量实时统计得10分。实现入口、出口客流统计得5分,实现热点地区的分区域客流统计3.7客流管理得5分,共10分。查看相关设施设备,(40分)测试游客管理功能。景区客流数据实现追溯查询得10分。客流数据实现与行业管理部门系统对接,实时数据共享得10分。实现旅游业务数据(旅游企事业单位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类市场营销3.8业务和财活动数据,在线化办公数据,经营资源的进销存数据,对客服务数查看系统报表和数务数据融合据)与财务数据(旅游企事业单位的收入数据、各类支出成本数据据。(10分)等)的充分融合得10分。有主流自媒体账号,每个账号3分,最高12分。查验活动记录文件或4.1营销利用自有媒体全年开展宣传营销活动每次得1分,最高9分。合同,查看自媒体账(30分)综合运用新媒体、短视频、电商平台等开展综合互动营销或活动,号。每项得3分,最高9分。*支持网上预订、网上交易和网上支付等,在线交易额占营收额的4.2在线交易比例小于20%得10分,20%~40%得15分,40%以上得20分。查验统计数据。(20分)注:待评价景区为公益性景区,无在线交易时,该项为删减项。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游客的年龄、性别、地域、交通工具、时间等要素在线统计分析,每个要素得3分,最高15分。利用大数据能进行消费趋势分析及预测得10分,能进行客流趋势分4.智慧析及预测得10分,共20分。查验应用分析材料。应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景区口碑、舆情、曝光度、关注度、搜索热度(150分)等市场监测、分析与诊断每项得5分,最高20分。4.3数据应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制定品牌营销、活动策划、危机公关或新品研发的,(90分)每项得5分,最高15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AI、VR、AR或可穿戴设备等信息技术,在查看新设备,测试创景区的管理、服务、营销或产品打造上开展创新应用,对景区自身新服务、新功能。经营管理提升有显著效果得10分。查看相关媒体报道、创新应用成果被省级权威媒体报道,或者获得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推推荐证明、奖励证明荐或奖励,对整个行业有示范引领作用得10分。等。4.4数字文化测试平台对接和廉洁对接数字文化平台,平台二维码置于显要位置得5分,实现廉洁文化平台应用文化宣传效果,查看进景区得5分,共10分。(10分)二维码设置情况。10

16DB43/T2132—2021参考文献[1]GB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2]GB/T30225—2013旅游景区数字化应用规范[3]GB/T37043—2018智慧城市术语[4]LB/T034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5]DB32/T3585—2019智慧景区建设指南[6]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7]中央网信办关于印发《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中网办发文〔2017〕4号)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