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08∕T 127-2022 佳木斯市水稻绿色优质栽培技术规程(佳木斯市)

DB2308∕T 127-2022 佳木斯市水稻绿色优质栽培技术规程(佳木斯市)

ID:83103347

大小:181.9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3-08-17

上传者:130****3912
DB2308∕T 127-2022 佳木斯市水稻绿色优质栽培技术规程(佳木斯市)_第1页
DB2308∕T 127-2022 佳木斯市水稻绿色优质栽培技术规程(佳木斯市)_第2页
DB2308∕T 127-2022 佳木斯市水稻绿色优质栽培技术规程(佳木斯市)_第3页
DB2308∕T 127-2022 佳木斯市水稻绿色优质栽培技术规程(佳木斯市)_第4页
DB2308∕T 127-2022 佳木斯市水稻绿色优质栽培技术规程(佳木斯市)_第5页
DB2308∕T 127-2022 佳木斯市水稻绿色优质栽培技术规程(佳木斯市)_第6页
DB2308∕T 127-2022 佳木斯市水稻绿色优质栽培技术规程(佳木斯市)_第7页
资源描述:

《DB2308∕T 127-2022 佳木斯市水稻绿色优质栽培技术规程(佳木斯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B05DB2308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地方标准佳木斯市地方标准DB2308/T127—2022佳木斯市水稻绿色优质栽培技术规程2022-12-06发布2023-01-05实施佳木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DB2308/T127—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丽敏、陈书强、赵海新、杜晓东、蔡永盛、薛菁芳、徐令旗、孙海正。本文件为2022年首次发布。Ⅰ

2DB2308/T127—2022佳木斯市水稻绿色优质栽培技术操作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佳木斯市水稻绿色优质栽培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育苗技术、施肥技术、灌溉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佳木斯地区的绿色优质稻米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6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产地环境3.1产地条件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土壤质量符合国家《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规定要求。3.2土壤条件耕层深厚、土质砂粘适中(中壤至轻粘土)、结构和耕性良好,养分丰富协调、供肥保肥性能好,pH值6.0~7.5,具有较高的保水力和适当的透水通气性,稻田日渗漏10mm~15mm,田面平整。4品种选择以“熟期适宜,抗逆性强”为原则,选用经审定通过的、具有多抗性的高产优质品种。选用外观米质佳、产量高、食口性好,同时在大米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优质米品种是水稻绿色优质栽培生产的先决条件。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5育苗5.1壮秧标准1

3DB2308/T127—2022秧龄3.1~3.5叶,育苗日数为30d~35d,百株地上干重3g以上,苗高13cm。叶挺色绿,生长整齐,茎基节宽,盘根好。5.2苗床地选择苗床地应选择在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地势较高、排水良好、杂草较少、土质肥沃疏松的中性、偏酸性园田地或无残留农药的旱田地做育苗田。秧田长期固定,连年培肥,消灭杂草。秧本田比例为1:80~100。5.3整地做床秋整地秋打床,秋施农肥,床土细碎、床面平整、土质疏松,每10m2内高低差不超过0.5cm,置床上实下松、松实适度一致。盘土在秋季以无残留农药的旱田土3份,腐熟草炭或腐熟有机粪1份,混拌均匀堆积备用。第二年育苗前一周,将堆积好的盘土过筛,与壮秧剂混拌,再用塑料布覆盖待用。底床一定要在整平的基础上进行摆盘,装土每盘厚度2cm~3cm,进行浇透水播种。5.4种子处理浸种前3月下旬选晴暖天气晒种2d~3d,每天翻动3次~4次。用比重为1.13的盐水选种,即50kg水加10kg盐,捞出秕谷,再用清水冲洗种子2遍~3遍。把选好的种子用含有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脂等成分的水稻种衣剂包衣,再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2000~2500倍液浸种5d~7d。将浸泡好的种子涝出,在25℃~32℃条件下催芽,当芽长1mm~2mm时晾芽待播。5.5播种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6℃时开始播种。播量为每盘80g~100g芽种,毯式育苗每盘125g芽种。覆土厚度0.7cm~0.8cm。出苗80%时立即撤掉地膜,防止烧苗。5.6秧田管理5.6.1温度管理播种至出苗期,增加覆盖,密封保温。出苗至1叶1心期,注意开始通风炼苗,棚内温度不超过28℃。秧苗1.5~2.5叶期,逐步增加通风量,棚温控制在20℃~25℃,注意防御夜间冻害,严防高温烧苗和秧苗徒长。秧苗在2.5~3.0叶期,做到昼揭夜盖,棚温不低于20℃。遇到低温冻害时,要及时保温,遇高温大风天气,采取遮荫通风。5.6.2水分管理出苗前保湿不积水,如发现积水、干裂及时揭布晾床或浇水。根据床土的干湿程度开始浇水,但避免浇水过勤。2叶1心期以后,早晨叶尖不吐水珠及时补水。要选择在早晨浇水,一次性浇足浇透。5.6.3苗床灭草在秧苗1叶1心期,每100m2苗床用敌稗150g兑水5kg喷雾防除禾本科杂草,间隔7d后用杀草丹50mL兑水10kg防除阔叶杂草。农药使用应符合GB8321、NY/T1276和NY/T393的规定。2

4DB2308/T127—20225.6.4预防立枯病水稻叶龄在1.5~2.5叶期,喷施土壤杀菌剂30%甲霜·噁霉灵1.5mL/m2~2mL/m2,苗床土壤pH值适应范围在4.5~5.5,当达到6以上时应进行调酸。农药使用应符合GB8321、NY/T1276和NY/T393的规定。5.6.5苗床追肥秧苗2叶1心、叶色表现落黄时施硫酸铵20g/m2,施后浇水。5.6.6移栽前准备插秧前1d~2d施磷酸二铵150g/m2,48%噻虫胺微囊悬浮剂3000mL/360m2,兑水喷雾,带肥带药下田。6整地移栽6.1整地先进行旱整地(旋耕或平地),然后实行花达水泡田、花达水整地。放水泡田3d~5d,垡片泡透后即可进行水整地,水整地要求达到早、平、透、净、大、齐、深、匀,做到池内水高低不过寸,寸水不露泥,肥水不排出,单排单灌。6.2移栽插秧前一天把格田水层调整到1cm~2cm进行机械插秧,插秧深度控制在1.5cm左右。行株距为30cm×14cm,5~6株/穴,移栽质量要求机械插秧标准为早、密、浅、正、直、满、齐、扶,插后同步补苗。7施肥肥料施用应符合NY/T394有关规定,使用符合生产绿色水稻允许使用的肥料。7.1施肥量施肥总的原则是因地因土施肥,土地肥沃、地力条件好的地号少施,尤其是氮肥;地号瘠薄、肥力较差的多施。全年计划施肥量为磷酸二铵100kg/hm2~150kg/hm2,尿素150kg/hm2~200kg/hm2,硫酸钾150kg/hm2。绿色优质栽培最好有机和无机肥料配合施入。7.2施肥时期7.2.1基肥氮肥原则总量的30%~40%、磷肥100%、钾肥50%做基肥,于最后一遍水整地前施入,随着搅浆整地耙入土中0cm~10cm。7.2.2蘖肥在返青后立即施用氮肥总量的30%~40%,促进早生分蘖发生。7.2.3穗肥在水稻倒2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施用氮肥总量的20%,钾肥总量的50%。7.2.4粒肥3

5DB2308/T127—2022在齐穗、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1200g/hm2~1500g/hm2,可适当配施硼肥。如田间出现明显落黄现象时,可以施总氮量10%做粒肥。8灌溉灌溉用水应符合GB5084、NY/T396中对灌溉水质的要求。8.1返青期返青成活后,灌水层2cm~3cm,以提高水温、地温促进早生快发,浅水层一直保持到分蘖高峰期。8.2分蘖末期进入有效分蘖末期(6月25前后)要提前停灌或排水晒田5d~7d,来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和理化性状,促进根系活力,使叶片耸立,株型挺健,茎秆粗壮,抗倒性能增强,功能叶片不早衰,达到活秆成熟、籽粒饱满的目标。8.3孕穗至抽穗开花期从孕穗到抽穗开花期,灌水保持3cm~5cm水层。水稻减数分裂期如遇到17℃以下低温,田间要灌水护胎,要求灌水深度18cm~20cm,水温18℃以上。8.4乳熟至黄熟期从乳熟到黄熟期,实行浅湿交替的间歇灌溉,干干湿湿,前期以湿为主,后期以干为主,到黄熟期停水。9病虫草害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GB8321、NY/T1276和NY/T393的规定。9.1病害防治9.1.1稻瘟病在破口期和齐穗期喷施稻清(9%吡唑醚菌酯)900mL/hm2或用40%富士1号乳油1500mL/hm2、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75g/hm2防治稻瘟病。9.1.2纹枯病喷施噻呋酰胺300mL/hm2防治纹枯病。9.2虫害防治利用灯光、颜色诱杀、机械捕捉害虫等物理措施;利用生物多样性生态措施;选用低毒生物农药,释放天敌等生物措施防治害虫。用吡虫啉+呋虫胺防治稻飞虱,具体用量参考产品标签说明。有限度地施用部分化学合成农药,每种农药在水稻生长的一季当中只允许使用一次,使用要求、用量、方法等按NY/T1276、GB8321(1~6)执行,把病虫害危害降低到最低允许阈值以下。9.3草害防治插秧前5d~7d进行,施入25%噁草酮1800mL/hm2,保留水层5d~7d。插秧10d~15d后用30%莎稗磷乳油750mL/hm2~900mL/hm2,与10%吡嘧磺隆1504

6DB2308/T127—2022g/hm2~225g/hm2混配,兑水225kg/hm2甩施。水稻移栽后15d~20d,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混合发生地块,可使用25g/L五氟磺草胺1200mL/hm2~1500mL/hm2+3%氯氟吡啶酯525mL/hm2~600mL/hm2茎叶喷雾。10适期收获期水稻黄化完熟率95%以上即可收获。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