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重庆卷历史(原卷版)

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重庆卷历史(原卷版)

ID:83474636

大小:1.17 MB

页数:5页

时间:2023-06-20

上传者:老李
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重庆卷历史(原卷版)_第1页
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重庆卷历史(原卷版)_第2页
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重庆卷历史(原卷版)_第3页
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重庆卷历史(原卷版)_第4页
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重庆卷历史(原卷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重庆卷历史(原卷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重庆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荀子入秦国,语秦相范雎曰:“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这反映了秦国()A.等级森严B.古朴和谐C.严刑峻法D.礼乐蔚然2.《史记·吕太后本纪》:“……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材料的主旨是()A.“汉承秦制”下皇权专制B.“白马之盟”后的君臣制衡书C.“郡国并行”导致皇权架空D."民贫国弱"下的无为而治3.下图为《唐代小麦分布图》由图可知()A.唐代经济重心仍然停留在北方B.山东地区农业经济开发程度不均衡C.小麦成为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D.南方经济开发相对北方而言稍缓慢4.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及其他一些诗文中,用语暗藏讽刺朝政、针砭新法内容。此案中,苏轼险丧命牢狱,最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这就是历史上的“乌台诗案”。材料体现了()A.“乌台诗案”开“文字狱”先河B.北宋王安石提倡的变法斗争激烈C.宋代“重文轻武”治国方略调整D.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5.1793年9月,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出的马戛尔尼使团以为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出使中国。使团在觐见乾隆皇帝时在礼节上与清廷产生了分歧——英国使节坚持行单膝下跪礼,而清朝认为应该行三跪九拜礼。最终结果是个折中方案,英国人下跪但不磕头,而清朝官员则上奏皇帝说洋人的膝关节和中国人不同,无法磕头!访问也未达成任何实质性的谈判成果。材料说明()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A.中英两国外交观念迥异B.中英两国政体根本不同C.晚清政府天朝心态自居D.礼节纠缠导致谈判失败6.1860年6月,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任命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节制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并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江南军务。从此湘军以两湖地区为募兵之源,以苏、皖、赣三省为粮饷保障。1861年又成立安庆内军械所,仿制开花炮、弹药及轮船,为湘军提供武器装备。材料反映了()A.洋务运动由此发轫B.清朝统治福祸相依C.形成近代军阀割据D.清朝中央集权削弱7.公元前5世纪至1世纪古希腊部分大事表时间希腊世界公元前460年—公元前446年;公元前431年一公元前406年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爆发两次战争公元前379年—公元前371年底比斯与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公元前338年马其顿与雅典、底比斯之间爆发战争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4年亚历山大东征,建立起希腊化的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23年—公元31年亚历山大病逝,帝国分裂;巴尔干半岛混战重启,最终被罗马人征服分析上表,可知古希腊被征服的根本原因是()A.战争频繁、政治动荡B.外族入侵、战败而亡C.各地孤立、差异性大D.重视自治、离心力强8.中世纪后期的西欧,城市获得各种不同程度的自治权成为普遍现象,许多城市经过反复的斗争与谈判,最后总能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和自治权。造成这一普遍现象的时代因素是()A封建制度特点B.城市工商经济繁荣发展C.民主传统深厚D.皇权与教权的矛盾尖锐9.下图是第一幅以美洲命名的世界地图,由德国人瓦尔德泽米勒于1507年绘制完成。该图制作精准,甚至对南美洲西海岸的太平洋也做了详细的勾勒。这份地图在当时()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A.反映了现代测绘技术成熟B.受到了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影响C.体现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D.冲击了人们对现有世界的认识10.如图∶图片内容反映了()A.世界政治民主化法治化趋势B.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形成C.世界历史的近代化趋势D.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11.“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史诗有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印度的《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这些史诗都是由游吟诗人歌唱、口耳相传留下来的。也就是说这些诗是变化的,是根据时代和听众的反映不同而发展的。”据此可知,古代史诗()A.准确传递过往历史B.符合当时时代特征C.体现各地文化交流D.拥有极高史料价值12.“拜占庭拥有强大的地中海舰队,这对于控制地中海运输,打击海上行掠者,威慑沿海国家……起了重要作用。”材料反映了拜占庭帝国()A.保护了传统商路的畅通B.维持了罗马帝国的强大C.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D.削弱了地中海沿岸小国13.“欧洲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对于完全由宗教培养起来的群众感情来说,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现。”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文艺复兴企图解放群众思想B.宗教改革采用宗教异端形式C.启蒙运动借助教权抨击王权D.罗马教廷自我改革争取信众14.如表是16至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席的情况,材料内容反映了()时间大学增设的教授席位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1546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1619年牛津大学萨维里几何学教席1621年牛津大学色德来自然哲学教席、萨维里天文学教席1663年剑桥大学卢卡西数学教席1669年牛津大学植物学教授席位1702年剑桥大学化学教授席位1704年剑桥大学天文学教授席位A.英国近代自然科学世界领先B.英国日渐成为启蒙运动中心C.光荣革命推动了科研的发展D.自然科学教育日益受到重视15.1895年恩格斯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暴力革命方式已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修正主义出现是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C.恩格斯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D.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11世纪到12世纪,在西欧各地的城堡、主教堂、大修道院附近地区出现了许多新兴城镇。第一类城市如英国的约克和法国的奥尔良等,它们的产品主要满足地方市场的需要;第二类城市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它们主要生产和经营某些专业产品,与国内外市场都有密切的联系;第三类城市如意大利的热那亚等,它们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并从中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级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广大西欧城市开展了争取自治权利的斗争,并制定自己的法律,建立自己的武装,向封建王权和各级封建主发起挑战。一些城市中,如法国的巴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还建立了大学,成为著名的大学城。到14-15世纪,从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的中等阶级,已经与封建社会制度水火不容,成为欧洲反封建王权的强大革命力量。——摘编自侯建新《西欧城市的兴起》等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材料二“我刚刚从英格兰回来。在那个国家,伟大的成就(我或许该说是难以置信的成就)已经取得。英国的经验成功证明了被灌输同样精神、抱定同样目标的个人联起手来一同工作会造就何等伟业。但是,这幅图景还有另一面:商品实际生产者(那些真正的工人,而不是坐在办公桌后面的人)的处境,并不值得羡慕,尽管他看上去可能薪水高。成千上万的英国工厂工人没有一个拥有哪怕一小片土地。他们不能享受大自然千姿百态的美(但我们可以)。即使这些美存在于英格兰,它们也会被从成千上万的烟囱里冒出的烟雾给遮蔽。”——摘编自韩德森《费希尔和他的工业英格兰日记(1814—1851)》(1)结合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的特征。综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发展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提炼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影响。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立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地改革法》就是基于这一总路线制定的。按规定,土地改革只“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这五大财产,而对“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对地主亦分给同样的一份,使地主也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1950年12月8日,中共华东局向中共中央报告,试点地区土地改革完成后,“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美籍华裔学者黄宗智认为,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是有序和温和的。从1949年到1952年,全国耕地面积,由0.98亿公顷,增加到1.08亿公顷;人均粮食占有量,由208.95公斤,提高到288.12公斤。农业生产要素产出率实现快速提升,全国粮食平均每公顷产量,由1949年的1029.3公斤提高到1955年的1416.7公斤,提高了37.6%,年均递增5.5%,这是在传统农业技术下实现的(也有恢复性增长因素)。正是土地改革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土地改革总路线的精神,有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发动群众的工作,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了一条伟大的反封建统一战线,因此保障了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摘编自郑有贵《新中国土地改革开辟现代化通途》(1)根据材料概括土地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所产生的影响。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当年发生战斗的菲律宾马克坦岛有两座纪念碑,一座是麦哲伦纪念碑,建于1866年,一座是拉普拉普纪念碑,建于1933年。后来当地又建了一个双面碑亭专门纪念这两位历史人物。双面碑的正面刻有这样的文字∶“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推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综合以上信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多种角度分析解读菲律宾人民纪念敌对双方领导人的行为。(要求∶全面、客观、条理清晰。)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