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沿革及经验启示.docx

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沿革及经验启示.docx

ID:83547503

大小:17.7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3-10-23

上传者:151****8026
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沿革及经验启示.docx_第1页
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沿革及经验启示.docx_第2页
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沿革及经验启示.docx_第3页
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沿革及经验启示.docx_第4页
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沿革及经验启示.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沿革及经验启示.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沿革及经验启示[摘要]我们党自成立伊始就注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经历了探索、调整、完善三个时期的历史沿革,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考察和总结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轨迹及基本经验,有利于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劳动教育提供重要启示和参考。[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历史沿革;经验启示;劳动价值观[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并要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1]。高等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开始逐渐成为劳动教育的关键实施场所。本文通过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历程,明晰我国发展各个阶段高校劳动教育的地位、思想、实施方式,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以期对新时代我国高校实施优质高效的劳动教育提供启示和借鉴。1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沿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就已经贯穿大中小学教育体系。在不同历史时期,高校劳动教育呈现出阶段性特点,根据国家教育改革进程和劳动教育形态变迁,将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进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1探索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国家百废待兴,亟须恢复社会秩序并发展工农业生产力。为改变当时人们“重智轻劳”的社会思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爱劳动”列为国民五项公德之一,倡导人民从心底里热爱劳动,以此激发人民的劳动积极性。195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尽量让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将努力培养知识劳动者作为一项教育发展目标。这是毛泽东同志根据我国当时的国情提出的教育目标,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为之后我国劳动教育的开展明确了目标。与此同时,国家对于学校教育的高度关注,使得我国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更多的青少年选择接受学校教育,但也随之出现了教育资源紧张、毕业生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对此,教育部相继颁布多份文件,将高校学生参观实习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方针。随后又将参加体力劳动作为毕业实习的主要方式,且毕业实习不得少于八个月[2]。通过劳动实习这一教育实践,力图转变毕业生的就业思想,促进毕业生尽快就业,减轻教育资源负担。 高校劳动教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就开发了许多新的实践方式,形成了勤工俭学、生产实习等诸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但高校在劳动教育上多以实践为主,且在实践中偏向简单的农业劳动、机械体力劳动,缺乏劳动技术和观念的学习。1.2调整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高校劳动教育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形态,在思想上更注重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方式方法。这一时期劳动教育在高校中被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劳动教育的新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课程包含了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这一阶段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主要是从劳动技术课过渡到综合实践活动。1981年,教育部提出了一项重要政策,即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三年之后,高校劳动教育已小有规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公益劳动、生产实习等各种劳动,并对学生参加劳动的时间进行严格规定,每学年不少于两周的生产劳动。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在学校的教学中,要有劳动教育的内容,并逐步制度化和系列化。新型的综合实践活动逐渐代替传统的勞动技术课,成为进行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方式。这一时期,为适应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党和国家及时将教育培养目标调整为“一专多能”人才。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还是内容都在向技术创新进行倾斜,教学形式也多以教师讲授为主,比较注重理论学习。1.3完善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各个行业领域都实现了创新突破。在这一阶段,高校劳动教育重新回归育人本质,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帮助青年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早在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在许多场合多次围绕劳动和劳动教育做出一系列重要阐述,并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首次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引导学生重视劳动的价值[3]。这些论述明确指出了我国当前的教育目标,为我国在新时期全面推进劳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2020年我国颁布的重要教育文件中,从观念、精神、劳动习惯三方面对当前我国各个教育阶段中的劳动教育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些讲话和论述初步形成了新时代劳动观的主体内容,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对以往劳动教育的进一步升华与完善,是新时期劳动教育的理论指导。此外,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实施方式上也是百花齐放。2020年7月,教育部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具体包括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四个方面[4]。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以习近平的“劳动观”为理论指导,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5],将劳动的传统形态与新形态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科技,创造性地提出新型服务性劳动。 2高校劳动教育的基本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1重视劳动育人的独特地位劳动的育人价值是不会因为个人的意志而改变的。劳动可以帮助青年大学生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有综合育人之效[6]。劳动与教育二者本身并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于劳动育人价值的高度肯定。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劳动教育逐步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受教育者身上,在教学过程中,开始注重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也会根据教育对象的学科背景和年龄段等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劳动实践,从而让劳动教育真正回归育人的本质[7]。2.2坚持教育目标与时俱进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变化,国家对于每个时期的教育目标也因时而变。从高校劳动教育目标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培养发展工农业的知识劳动者,改革开放以来培养“一专多能”的劳动技术人才,进入新时代则是培养“五育”并举的时代新人,以便于实现创造性劳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方式等各不相同,也是我国通过全面、准确、科学地分析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因素,及时进行调整,使其与我国的实际经济社会情况相适配[8],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当下最需要的对口人才。由此可以看出,劳动教育方式要融合时代因素,劳动教育目标要坚持与时俱进这一历史经验。2.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劳动教育倡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生产劳动课被列为正式课程,主要侧重实践;改革开放后的劳动教育逐渐发展成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侧重理论;到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劳动教育是育人体系的重要一环,教育课程中要求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高校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作为理论保证,一步步地对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在高校劳动教育实践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将正确的理论与充足的实践结合起来,劳动教育课程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3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启示高校在遵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方针前提下,渐渐明晰了劳动教育的目标与实施路径。通过总结七十余年高校劳动教育的经验及教训,为当前进一步在高校中实施劳动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 3.1引导青年树立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观,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新时代劳动价值观,要从道德、教育、法律等多个角度,全面贯彻“以劳育人”的教育理念[9]。例如,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邀请当地的劳动模范在校园中进行演讲,通过了解他们的真实经历,让大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新时代劳动观,从而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此外,高校可以邀请专业律师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劳动法的知识普及,让更多的大学生意识到新时代劳动的复杂性,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3.2帮助新时代青年培育正确择业观青年擇业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青年群体是否可以进行创造性劳动,实现高质量就业。因此,引导新时代的青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加强新时代青年的择业观教育:从社会角度来说,政府要采取多种措施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为大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充分发挥其就业调控方面的职能;从学校角度来说,高校应将职业规划课程纳入公共课当中,用科学的方法论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处理好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之间的关系,同时学校还可以加强校企合作,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实习的机会,让大学生提前了解专业岗位的工作状态,增加思考工作匹配度的时间;从家庭角度来说,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应对孩子期望过高,不要让孩子背负过大的心理负担,积极主动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选择;从青年自身角度出发,大学生应从自身寻找问题,在大学期间应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就业过程中要学会客观、理性地分析问题,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最终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3.3深化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当前高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体系中,设立成一门独立课程,让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能得到系统、规范的劳动教育,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所需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从而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其次,高校可以开展一些与劳动有关的知识技能比赛、成立劳动兴趣小组、社团组织等活动项目,也可以依据大学生的不同专业在校外的实践基地展开有针对性的劳动。第三,要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确保设置的劳动教育课程具有多维性、生活化、个性化的特点,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后,为了将劳动教育在课程评价中的地位凸显出来,高校不仅要在课业成绩中体现出劳动教育的成效,更要重视大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理解和收获,并引导他们在劳动创造过程中获得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对劳动创造的热情与兴趣,在此基础上实现“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4结语对自身而言,劳动教育是促进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社会而言,劳动教育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对国家而言,劳动教育是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只有重视劳动教育,才能形成人人爱劳动的良好社会风气,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