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

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

ID:83556572

大小:34.54 KB

页数:9页

时间:2023-10-23

上传者:老李
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6页
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7页
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8页
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9页
资源描述:

《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年聊城市高考模拟试题(三)语文试卷本试卷共四个大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化空间是文化生存、发展与交流的场所,是特定空间、时间和其中一种或多种文化的统一体。传统村落是承载中华传统文明与悠久历史的重要载体,其文化空间是彰显传统文化深刻内涵的物质表现。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大量传统村落在现代生活与文化影响下开展文化空间更新与新型文化空间建设。但是,新建空间与设施往往趋于现代风格,缺乏地域特色,缺乏对历史空间营建经验与智慧的继承。一处村落是否能够防止自然灾害、避免外界侵犯是人们考虑的首要因素。古语有云,“高毋近阜而用水足,低毋近水而沟防省”“建邦设都,皆凭险阻。山川者,天之险阻也;城池者,人之险阻也;城池必依山川为固”。从功用角度思考,如此空间选址的本质源于先民朴实的生存安全需求与防御意识。历史上的沿黄地区长期处于战争纷乱中,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人们常受外来匪患侵扰,因而需要将村落设在不易被外界发现、易守难攻的环境中,借助自然这一天然屏障形成村落的第一道防御设施。村落街巷功能综合,一方面作为村落社会交往的主要媒介,通过线性连接将不同功能空间组织起来,提供可达路径实现人在空间与空间之间交流;另一方面则作为排水基础设施,将建筑单个空间的排水集中到街巷中,再经由街巷引导至河流或池塘中,避免降雨集中时期引发洪涝灾害;更有些村落借助复杂的街巷空间组织达到通风或防风目的,以适应当地的气候。沿黄不同传统村落的街巷组织总体上都与村落内外水流走势、地势高差等相匹配,同时又因局部地形地貌条件不一而有所差别,体现出因地制宜的布局思想。沿黄传统村落空间营建坚持“劣地有用” 的思想,以发挥土地的最优利用价值为导向,综合考虑周边山体、地势、河流等有利条件与不良影响,在借助优势、规避劣势的考量中展开具体功能空间布局。在黄河沿岸传统村落的建造中,人们利用多种空间建造手法应对黄河沿岸不同地段各异的地貌特征,由此呈现出窑洞建筑、关中合院建筑、防御堡寨建筑等多种建筑建造形制与空间形态特征。在我国乡土社会中,宗族礼制与儒家文化的影响始终是第一位的,两者的内在精神与秩序逻辑又是高度统一的。这种统一的精神文化思想使村落社会产生了明确的秩序结构,不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空间与空间之间,都具有明确的主次关系。不同于全域视角下的村落整体文化秩序轴线的构建,局部文化空间布局营建则将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生命活动紧密结合,实现了村落最高层面的礼制思想秩序与基础层面的生活空间功能秩序相统一。(摘编自逯倩倩《陕西沿黄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营建智慧与保护传承研究》)材料二黄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黄河流域河南段,是历史最悠久、文化积淀最深厚、精神涵养最丰富的地区。这里孕育的传统村落是黄河流域的重要遗存,包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生态的视角上看,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实施系统性的保护与发展工程,保护传承传统村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古迹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传统村落“文化一人一自然”的和谐共生。从宏观上讲,国家与河南省级层面应尽快建立和健全传统村落保护的制度保障体系。完善传统村落保护法规条例,尽快出台“河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条例”,真正做到传统村落保护有法可依,建立传统村落评审认定与退出机制,构建传统村落动态监测及公众监督体系。要从制度、政策、法规等方面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真正让传统村落成为传承黄河文化、展现中华传统魅力的重要载体。从中观上讲,构建由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文化旅游业界、传统村落研究机构、高校学者等多方参与的传统村落研究智库,对传统村落蕴含的黄河地域文化进行挖掘,从而识别出河南省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在整个发展演变过程中蕴含的区域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俗信仰及艺术价值等重要信息,打造独具黄河文化内涵的特色符号。此外,沿黄省份及河南省沿黄县市应加强区域间合作,共商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发展大计,共同打造国内外知名的黄河文化品牌,形成黄河流域主题鲜明、内涵丰富、产品独特的精品古村落线路和特色村落旅游产品。从微观上讲,应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看待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重视人的地位,保护传统村落建筑以及周边的整体自然环境、人文等要素。能够留得住乡愁的传统村落必然是一个环境优美、适宜生活,并且充分尊重居民生存与生活权利的美好乡村。因此,传统村落的发展要注重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方位发展,在传统村落景观规划设计中,要促进传统村落“三生” 空间结构的优化,将传统村落打造成一个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空间,为传统村落居民、外来游客营造出宜居、宜游的人居与旅游环境。(摘编自屈小爽《文化生态视角下河南沿黄传统村落整体保护与发展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量传统村落在城镇化进程中追求现代化风格,失去了地域特色,也缺少营建经验和智慧。B.历史上沿黄地区的长期战乱,使得避免外界侵犯的安全需求成为这些地区村落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C.村落社会主次鲜明的秩序结构,体现了宗族礼制与儒家文化在内在精神与秩序逻辑上的高度统一。D.挖掘传统村落蕴含的黄河地域文化,打造黄河流域特色村落旅游产品,需要多方多地参与。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一项是()A.材料一第二段中引用古语是古代村落选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标准。B.材料一分析了“劣地有用”的思想,认为应从优势考量,展开具体功能空间布局。C.材料二认为,应从制度、政策、法规等方面建立健全传统村落保护的制度保障体系。D.两则材料都谈到了沿黄传统村落的保护问题,并提供了具体可行的保护举措。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河南信阳郝堂村把民间文化元素艺术化地融入乡村建设中,重塑了乡村诗意闲适的环境和原生态田园风光。B.大王庙村利用与河南大学的渊源,以及明代历史遗存,建设传统四合院民宿,通过旅游经济带动脱贫致富。C.王家村尝试政府引导、农户自主经营等模式,政府推动与村民自主保护相结合,兼顾了村落的保护与利用。D.黄墅村把老旧厂房改造提升为“匠心学社”,展示了独特的工匠文化,使其成为极具吸引力的“网红”村。4.两则材料都以沿黄传统村落为论述对象,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5.黄河流域的传统村落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价值非常高。就沿黄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与发展问题,材料二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南漳有条白起渠(节选)杨晓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治水史。自史书记载大禹治水起,人工大运河、都江堰、红旗渠、三峡水电站、南水北调工程等等一系列水利工程,几乎横跨整个中华文明。直至今日,有的仍然在泽荫百姓,造福人类。 然而,都江堰水利工程虽然闻名,可它的历史在中国却不是最悠久、最古老的。如今在湖北南漳,有一条比都江堰更古老,并且与都江堰同一时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人工渠——白起渠。假若从高空俯瞰,白起渠像一株枝干壮硕、瓜果累累的长藤,静静地匍匐在鄂西北大地上,构成这片土地的奇特景观,也让这片古老的土地有了数千年的传奇故事和历史烽烟。白起渠又名长渠,它西起南漳县的谢家台村,东至宜城市的赤湖入汉江,全长49.25公里,最大水流量为43立方米/秒,如今灌溉面积仍达30万亩。它始建于公元前279年,是中国古代兴建最早的伟大水利工程,被《中国水利之最》一书列为我国“最早的灌溉渠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湖北省修复的第一个大型灌溉工程。公元前279年,白起奉秦昭襄王之命,发动了攻打楚国的战争,从上庸起兵,沿着汉水南下,并且一路拆桥焚舟,怀抱着必死之心,把楚国军队打得节节败退。虽说是孤军深入却势如破竹,直至攻陷了邓城,对鄢城形成了合围之势。鄢城曾经是楚国的都城,为了保卫鄢城,楚王调动楚国主力部队全力坚守。面对坚固的城防以及誓死抵抗的楚国军队,白起想到了采用水攻这一办法。白起利用鄢城及其周围地理位置较低的特点,还有周围的河渠密布的有利条件,在距离鄢城差不多一百里的南漳县武安镇旁古夷水(今蛮河)河段上,拦河筑坝、引水,沿武安镇至楚鄢城一线开拓沟渠,将水引入鄢城外围西南一带容量较大的陂塘。一切就绪之后,白起便放水淹城,最终攻破了城池。史载:“白起引水灌鄢,溺死楚军民数十万,遂取鄢、邓、西陵。”当地还有地名“捞尸湖”。战事结束,白起渠被后人改造用于农田灌溉,这或许是秦国名将白起自己当初未曾想到的。但此类“歪打正着”的古代工程,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最著名的当属万里长城。作为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这样一道历经数个朝代修建,为此而牺牲无数平民百姓,最终形成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用于御敌的万里长城,如今不仅成为中华民族英勇抗敌、坚强不屈的伟大象征,而且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名胜景点和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外游客络绎不绝的打卡地,为中国当代旅游业源源不断地创造着巨大财富,这恐怕同样也是古长城历代的建设者们当初所没有料到的。《水经注·沔水》记载:“后人因其渠流,以结陂田。”虽说白起修建渠道的初衷是为攻城杀人,但战事远去之后,当地老百姓也很快发现了渠道的价值,在白起渠的基础之上,在渠道的周边连接起许多陂塘。到南北朝时期,这一带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几十万亩灌溉能力的区域。因此,白起渠被称为“化干戈为玉帛”“化剑为犁”的范例。 当地著名的文化学者、白起渠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功臣度先沮向我们一行兴致勃勃地介绍说,白起渠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伟大水利工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它始建于公元前279年,距今有2300年的历史,比四川的都江堰早23年,比陕西的郑国渠早33年,比广西的灵渠早65年,堪称“华夏第一渠”。白起渠之所以如此显赫,除了它的历史久远,还与它独特的结构和灌溉功能有关。整个工程由“拦河坝,引水口,干渠”三大主体构成。更重要的是白起长渠还开创了水利史上“陂渠串联”——蓄、养、提相结合的供水方法的先河,其先进技术在安徽、湖南、甘肃等地推广并沿用至今。此外,白起长渠还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以水代兵灭掉了楚国的鄢郢,消灭了楚国大量有生力量,加速了中国的统一;它的文化价值是多方面的,它留下来的众多纪念建筑物,如庙宇建筑文化,碑刻文化都十分可贵,现存的数十块碑刻,集文学、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堪称综合艺术的博物馆。新中国成立之初,正值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之时,湖北省政府即将兴修长渠工程作为重点工程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1950年,即报请中央水利部批准,并得到其重大政策财力支持。1951年,南漳、宜城两县的近十万水利大军奋战一年多,终于在1953年5月1日正式竣工通水。百里长渠终于历尽沧桑,成为新中国兴修最早的大型灌溉工程。建国后,白起渠灌区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吨粮田,年均产粮达2.5亿公斤,灌区宜城被称为“小胖子”县,白起渠也为襄阳市成为长江流域粮食过百亿斤大关市做出突出贡献。(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渠是公元前279年白起为攻取鄢城而开拓的一条沟渠,后来却成为“化剑为犁”的范例。B.同长城一样,长渠成为举世闻名的景点和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精神的伟大象征。C.距今2300年的久远历史,“拦河坝,引水口,干渠”的结构以及蓄、引、提相结合的灌溉功能使长渠显赫于世。D.既是我国“最早灌溉渠道”,又是新中国最早兴修的大型灌溉工程,长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将长渠比作“长藤”,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长渠弯曲绵长的特点。B.文本将长渠的开发时间与都江堰、郑国渠等作比较,突出其历史的悠久。C.文本用具体的数据科学而准确地介绍了长渠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历史价值。D.文本引用《中国水利之最》和《水经注·沔水》的论述,增强了材料的可信度。8.文中提到,“此类‘歪打正着’的古代工程,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请分析长渠是如何“歪打正着”的。9.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由国际灌排委员会于2014 年设立,目的是保护、挖掘、推广具有历史价值的可持续灌溉工程及其科学经验。2018年8月,长渠被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请结合文本概括长渠被列入名录的原因。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洪武二年)三月癸卯,常遇春、冯宗异等帅师发陕西,进克凤翔。初,李思齐之奔凤翔也,上以书谕之曰:“前者遣使通问至今未还岂所使非人忤足下而留之与抑元使适至不能隐而杀之若然亦时势之常。大丈夫当磊磊落落,岂以小嫌介意哉!朕知足下凤翔不守,则必深入沙漠,以图后举。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倘中原相从之众,以塞地荒凉,一旦变生肘腋,妻孥不能相保矣。且足下本汝南之英,祖宗坟墓所在,深思远虑,独不及此乎?”思齐得书,有降意。丁丑,冯宗异师至临洮,李思齐穷迫,举城降。临洮捷奏至,上览毕,即遣使谕徐达曰:“李思齐既降,宜进攻庆阳、宁夏。张思道兄弟多诈,若来降,当审处之,勿堕其计也。”辛丑,元将张良臣以庆阳降。初,张思道在庆阳,闻王师克临洮,惧走宁夏,而使其弟张良臣、平章姚晖守庆阳。思道至宁夏,与金牌张等俱为扩廓帖木儿所执。良臣以其兄被执,遂以城降。戊申,良臣复据庆阳叛。达闻,语诸将曰:“帝明见万里外,今日之事,果如前言。然良臣之叛,祗取灭亡耳,当与诸公戮力剪之。”秋七月辛亥,宗异复与徐达谋曰:“今大军围庆阳,张良臣虽困,未能遽下。王保保欲为良臣声援,故令札儿攻原州,欲以救庆阳。请得移军逼关,以扼原州,彼无所施矣。”达然之,宗异遂以其军西临驿马关,去庆阳三十里而军。八月癸未,徐达克庆阳,良臣父子俱投井中,引出斩之。(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略定秦晋》)文本二谷应泰曰:高帝起淮右布衣,定鼎金陵,削平吴汉,奄有荆楚。固已志清中原之民,气吞大河之北矣。盖论事者动言高皇之英武,而不知平生之谨慎也。(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北伐中原》)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前者遣使通问至今/未还/岂所使非人/忤足下而留之与/抑元使适至/不能隐而杀之/若然亦时势之常B.前者遣使通问/至今未还/岂所使非人/忤足下而留之与/抑元使适至/不能隐而杀之/若然/亦时势之常C.前者遣使通问/至今未还/岂所使非人/忤足下而留之与/抑元使/适至不能隐而杀之/若然亦时势之常 D.前者遣使通问至今/未还/岂所使非人/忤足下而留之与/抑元使/适至不能隐而杀之/若然/亦时势之常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帅师发陕西”的“发”是进发,与《赤壁怀古》中“雄姿英发”的“发”意思不同。B.“足下”,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高帝在信中用“足下”表达了对李思齐的尊重。C.“遣使谕徐达”的“谕”指皇帝对下告知,和诏、诰、敕等均特指皇帝的命令。D.“当审处之”的“审”指审慎,与《归去来兮辞》中“审容膝之易安”的“审”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思齐逃奔到凤翔后,皇上写书信对其进行晓谕,李思齐得到书信后,产生了投降的念头。B.张思道逃往宁夏后,被扩廓帖木儿逮捕,张良臣因此献城投降,但是不久便据城发动叛乱。C.冯宗异认为,庆阳城不能在短时间内攻克,为了阻止元廷进行救援,应当转移军队扼守原州。D.谷应泰认为高帝英明神武,具有安定中原百姓的志向,吞并黄河以北的恢弘气势。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达然之,宗异遂以其军西临驿马关,去庆阳三十里而军。(2)高帝起淮右布衣,定鼎金陵,削平吴汉,奄有荆楚。14.文本二中,谷应泰评价高帝“平生”“谨慎”,“高帝”即文本一中的“上”,请结合文本一中的一处事例分析高帝的这一特点。(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微雨中赏月桂独酌①陈与义人间跌宕简斋②老,天下风流月桂花。一壶不觉丛边尽,暮雨霏霏欲湿鸦。芙蓉陈与义白发飘萧一病翁,暮年身世药瓢中。芙蓉墙外垂垂发,九月凭栏未怯风。【注】①该诗是诗人暮年所做。作为南宋诗人,作者历经仕途坎坷、战乱悲辛,晚年做此诗。②简斋:作者的号。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雨中赏月桂独酌》笔调轻淡,但蕴藉丰厚,与“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抒情笔调相似。 B.《芙蓉》一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九月里墙外的芙蓉生机勃勃,而诗人却年老身衰,对比强烈,令人感慨。C.诗中的“月桂”“芙蓉”都被赋予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月桂的风流,芙蓉的生机也是诗人内心的追求。D.诗人饱经世事沧桑,暮年内心已完全平静,以一种更为静穆的眼光,更为冷静的心态来审视人世沧桑。16.《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陈与义战乱期间的诗歌具有含蓄蕴藉的特点,请从两诗中任选一首对陈诗的这种特点加以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在《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中有“湓浦沙头水馆前”一句,“湓浦”就是指他在江州的所居之处。在《琵琶行》中他也曾交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处地势之荒僻,环境之恶劣,可见一斑。(2)在《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澄清了自己不是怀念旧朝,没有“忠臣不事二君”之心,打消了晋武帝的疑虑。(3)“颜”意思非常丰富,指两眉之间,亦指额头或脸面,后引申为面容、面色。“颜”字在古诗文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适地绿化,就是①。在选择树种时,要“以土定绿”,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以及适应性强的树种;还要“以水定绿”,根据水资源的情况选择树种。城市不仅要绿起来,②。园林绿化部门除考虑景观和绿化效益外,还要日益重视鸟类等野生动物的取食、栖息环境的营建,多多种植食源树种、蜜源植物,给鸟类、昆虫、小型哺乳动物提供花蜜、果实、种子等“口粮”,从而使区域生物多样性这汪水“活”起来。③,也是当前造林绿化需要注意的问题。由于杨柳树苗期雌雄辨别极其困难,而且过去没有判断杨柳树雌雄以防止飞絮的意识,导致北京等地居民年年被飞絮困扰。在造林绿化中应做到无飞絮,甚至有絮不成害,植物更好地为城市景观增色,服务于居民健康。18.文中“口粮”一词可否改为“食物”?为什么?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路上千般景,最美是文明。漫步①之间随手带走垃圾,排队候车候场时遵守秩序,参观文化遗址时爱护文物……“五一”假期,文明旅游成为旅途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文明旅游,你我同行。文旅部门提醒游客“健康文明出行”,推动文明旅游工作;旅游景区制作“假期参观攻略”,呼吁游客向不文明行为说“不”;许多志愿者主动作为,参与景区景点的文明引导、秩序维护。通过示范带动、各方推动,文明旅游、绿色旅游等理念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人人支持、人人参与文明旅游这件事在国内已经②。遵守文明旅游行为规范,弘扬文明旅游新风尚,才能收获更多旅行幸福感和安全感。无论是在假期,还是在平时,愿你我都能多些“举手之劳”,并能③,让文明出行成为自觉与习惯,以健康文明的出行方式,与更多美好相遇。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2.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国青年》杂志创刊于1923年10月,是共青团中央机关刊,以“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前行”为办刊宗旨。作为创刊的第一篇文章,陈独秀的《青年应当怎样做》一文指出,“第一,要明白他责任重大,而不可自弃”,“第二,要明白他力量微弱,而不可自恃”。《新时代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国家事业的“大蓝图”。今年是《中国青年》创刊100周年,学校团委将召开以“青年·人生·时代”为主题的交流会,并邀请你作为学生代表进行发言。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个人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立意,主题明确,内容充实,不少于800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