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563736

大小:352.7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3-10-23

上传者:老李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阳泉一中2023年高二分班考试试题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在原始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私有制、阶级产生,最终国家形成,人类文明产生。人类文明产生之初A.同一地点扩散,多元一体B.基本独立发展,明显多元C.都是大河文明,中央集权D.都是城市国家,商业发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几大早期文明由于交通的局限性,各文明之间基本上独立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B正确;早期人类分布在亚、非、欧等大洲,不是同一地点,A错误;古代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C错误;人类早期文明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不是所有早期文明都是城市国家、商业发达,D错误。故选B。2.秦统一以前,粮价较稳定,大致粟石三十钱左右。秦朝统一全国后,粮价急剧上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六年(前216年),关中“米石千六百”。这一变化可能是源于()A.农民起义导致社会动荡B.法家统治思想阻碍农业发展C.大兴土木使得民失农时D.长期战乱后的社会经济凋敝【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大兴土木,征发了大量的徭役,这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因而带来了秦朝的粮价急剧上涨,C项正确;秦朝的农民起义爆发是在秦始皇去世后发生的,此时尚未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排除A项;法家思想强调重农抑商,因此粮价上涨与法家统治思想本身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了秦统一前,粮价较低,因此战国时期的战乱并不是秦朝统一后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3.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此次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有利于江南的开发和民族交融C.为东晋门阀政治奠定了基础D.南方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北方【答案】B【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西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及所学可知,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动乱,引发了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这有利于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交融,B项正确;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代中期以后,排除A项;魏晋时期,北民南迁和门阀政治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北民南迁促进了江南的开发,有利于缩小了南北经济差距,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排除D项。故选B项。4.如图是中国某一时期的地方机构设置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政治()A.充分吸取了秦汉以来地方机构设置的教训B.有效改变先前武将擅权、藩镇割据的状况C.分化事权、相互监督,有效加强君主权力D.为此后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埋下制度伏笔【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推断题,时空是:北宋时期。根据材料中“转运使司”“文官知州”“通判副属”,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宋时期的地方机构设置情况,北宋这样的地方机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有效改变了先前武将擅权、藩镇割据的状况,B项正确;北宋的地方机构设置充分吸取了唐朝中后期以来的地方机构设置的教训,而不是秦汉以来,排除A项;北宋的地方机构设置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而非加强君权,排除C项;北宋中后期的积贫积弱局面是由于中央到地方各领域制度设计、重文轻武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材料只反映了北宋的地方机构设置,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5.清帝所主“大一统”,将“中国”的政治与疆域版图扩展到长城以外的“三北”及各边疆地区;乾隆帝也认为“天朝疆界严明,从不许外藩人等稍有越境搀杂……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这反映出清朝的疆界观()A.体现了专制皇权已达到顶峰B.有利于明清中国版图奠定C.体现对“华夷之辨”的继承D.导致了地方叛乱的风起云涌【答案】B【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从不许外藩人等稍有越境搀杂……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反映了清朝时期领土主权意识浓厚,有利于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边疆问题,而不是专制皇权,另外,体现了专制皇权已达到顶峰是军机处的设立,排除A项;“华夷之辩”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但材料没有相关内容,排除C项;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清朝的疆界观导致了地方叛乱风起云涌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D项。故选B项。6.鸦片战争前,《泰晤士报》对华报道重点从“经济”和“法律”两个维度出发,将中国描绘成一个“残暴”“无法制”的异质经济体,而在此过程中,中国几乎处于“失语”的状态。这种报道()A.反映了中国的真实状况B.加剧了中英之间贸易摩擦C.助推了鸦片战争的爆发D.推动中国对外政策的转变【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情景是鸦片战争前《泰晤士报》将中国描绘成一个“残暴”“无法制”的异质经济体,中国几乎处于“失语”的状态,这样的宣传会给英国人带来误导,英国人看到的中国是一个负面的形象,从而会赞成和支持“教训”中国,助推了鸦片战争的爆发,C项正确;《泰晤士报》的报道带有故意误导的目的,将中国描绘成一个“残暴”“无法制”异质经济体,这种报道不能反映中国的真实状况,排除A项;报道不能直接影响中英之间的贸易,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中国的对外政策,《泰晤士报》的报道也无法推动中国对外政策的转变,排除D项。故选C项。7.为筹措镇压太平军的军费,清政府接受地方官员的建议,开征厘金。户部初定的费率为“百取其一”,但各省督抚和统兵大员们以“就地筹饷”为名各行其是,厘金抽取的费率低的仅有0.45%,高的则达10%之多,抽取办法也是五花八门并无规制。这表明()A.开征厘金解决了军费问题B.地方督抚的离心倾向加剧C.清王朝中央权威面临挑战D.太平天国加速了清朝灭亡【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的时空是:近代中国。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厘金的推行过程中,地方各省并未严格遵守中央的决定,反而出现了各行其是的问题,这说明中央政府的权威面临着下降的危机,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且夸大了厘金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地方督抚有分裂的倾向,因此,B项离心倾向加剧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主旨并非突出太平天国运动与清政府灭亡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8.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认为“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国民党则在抗战建国纲领中提出“欲求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固有赖于本党同志之努力,尤须全国人民戮力同心,共同担负”。可见国共两党 A.都强调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B.都实施了全面抗战路线C.都注意到抗日战争是持久战D.都认为兵民是胜利之本【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共产党强调民族战争必须依靠人民,国民党也指出,建国和抗战“须全国人民戮力同心,共同负担”,可知国共两党都强调了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A选项符合题意;国共两党强调民众和民众抗战的重要性,不能说明其实施了“全面抗战路线”,B选项错误;认识到民众对抗战重要性的,不能说明两党都注意到了战争“持久”性,C选项错误;认识民众重要性与“武装民众”争取抗战胜利的含义不同,D选项错误。9.1985年,天津市十二个工业企业试行承包责任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企业对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经济承包;企业内部职工实行“包”“保”结合的经济责任制;企业内部针对薄弱环节、关键工序实行单项经济承包。这些承包责任制的实施()A.以激发企业活力为出发点B.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C.推动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D.缩小了我国城乡间的差距【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85年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985年,天津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试行承包责任制,扩大了企业自主权,激发了企业活力,A项正确;21世纪初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承包责任制只是企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了城市国有企业,没有提及农村,排除D项。故选A项。10.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些著名的帝国,如下图所示,它们都()A.曾大力推广希腊文化B.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 C.控制了东西方商路并对过境商品征收重税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结合所学可知,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曾拥有过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疆域,由于疆域辽阔,促进了东西方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D项正确;大力推广希腊文化的是亚历山大帝国,排除A项;拜占庭、阿拉伯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亚历山大帝国是君主专制政体,排除B项;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商路并对过境商品征收重税,排除C项。故选D项。11.乔尔·科特金在《全球城市史》中说:“(中世纪)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躲在安全城墙后面,他们享受到的独立性是东方居民所无法想象的。这里既没有皇帝、哈里发和苏丹限制私有财产权,也没有商人阶层的行业协会特权。”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是()A.城市自治斗争的结果B.等级君主制形成的结果C.封君封臣制度的影响D.君主立宪制形成的结果【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这里既没有皇帝、哈里发和苏丹限制私有财产权,也没有商人阶层的行业协会特权”可知,当时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西欧中世纪各国通过金钱赎买、武装斗争的方式争取自治权,形成了市民阶级,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了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世纪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等级君主制的形成背景下君主的权力在强化,地方城市的自治权就会弱化,显然不利于商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也没有体现等级君主制,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封君封臣制度的影响,材料体现的是在城市自治斗争的背景下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题干涉及信息是中世纪,显然君主立宪制还未出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图为16世纪新兴的太平洋贸易路线示意图。这一贸易() A.促进了西班牙的社会转型B.推动了罪恶三角贸易的发展C.有利于中国商品经济发展D.加速了葡萄牙资本原始积累【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次题干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16世纪(太平洋)。据图示信息可知,材料中的贸易线路是“马尼拉大帆船”,经营者是西班牙,连接了亚洲和美洲,尤其是中国东南沿海都在贸易范围内,这一贸易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推动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所得主要用于奢侈享乐,并没有转化为资本促进社会转型,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太平洋贸易,并不是三角贸易,排除B项;材料所示贸易经营者是西班牙,并不是葡萄牙,排除D项。故选C项。13.某校一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方案中出现了“经济危机”工资微薄”“失业”“环境恶劣”“宪章运动”“欧文”等词语。该学习小组最有可能探究的主题是()A.工业革命的兴起B.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工人待遇不佳,工作环境差,英国爆发了宪章运动,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由此可知探究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项正确;这些词语出现在工业革命后,排除A项;材料中的词语没有涉及国际工人运动,排除B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4.英国作家约翰凯尔蒂在1895年曾写道:“直到十年前德国进入了竞争市场以后,自鸣得意的英国资本家们才开始环顾周围,瞻望未来。”而到那时则只剩下非洲“尚可逐鹿”,于是“就在非洲出现了一场世界史上空前未有的争夺战”。推动这场争夺战走向高潮的是()A.葡萄牙在巴西设立总督制度B.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部领土 C英法争夺苏伊士运河使用权D.英法、德等国召开柏林会议【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1895(英法德、非洲)。材料表明了1885年前后西方国家加大了非洲的殖民掠夺,据所学可知,1884年英法德等西方国家召开了柏林会议,确定了“有效占领”原则,会后,西方国家瓜分非洲的速度加快,D项正确;A项与题意不相关,题干涉及非洲,排除A项;材料涉及西方国家在非洲的殖民扩张情况,不涉及印度,排除B项;英法争夺苏伊士运河使用权并没有将西方国家瓜分非洲的速度推进,排除C项。故选D项。15.20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学者分享了关于一战研究的新视角。如表选取了其中四种新视角,据此判断其研究分别是()研究视角主要观点视角一平等的脚步没有跟上自由的步伐;殖民主义的恶性膨胀视角二英国在欧洲大陆推行均势政策,法国推行霸权政策,两种大战略差异导致协约国在战争初期合作但不紧密视角三1914年圣诞节,英国士兵和德国士兵在比利时的弗兰德斯地区踢球视角四一战为中国民族主义的崛起提供契机A.影响分析—有关事件—战时政策—起源探究B.有关事件—起源探究—影响分析—战时政策C.起源探究—战时政策—有关事件—影响分析D.战时政策—影响分析—起源探究—有关事件【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一战期间(世界)。据材料“平等的脚步没有跟上自由的步伐;殖民主义的恶性膨胀”,可知是从一战爆发的原因进行分析问题的,属于起源探究,“英国在欧洲大陆推行均势政策,法国推行霸权政策”,可知是从战时政策考虑问题的,“英国士兵和德国士兵在比利时的弗兰德斯地区踢球”,是从有关历史事件分析问题的,“一战为中国民族主义的崛起提供契机”,是从影响分析问题的,C项正确;视角一属于原因探究,并不是影响,排除A项;有关事件属于视角三,排除B项;战时政策属于视角二,排除D项。故选C项。16.方框甲和方框乙中的文字分别是对苏俄(联)不同时期经济政策特征的描述(     )据此,经济政策由甲到乙的调整表明A.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形成B.农业集体化方针业已推行C.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意图D.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答案】C【解析】【详解】政策“乙”的内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强调单一的公有制,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C项正确;当时还没有斯大林模式,而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A项;B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排除B项;D项是新经济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17.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唐代、两宋、元代)的科举状元籍贯部分统计柱状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1、图2、图3对应的历史时期,并说明理由。 【答案】图1:两宋时期。北方省份河南录取人数高居榜首,这与两宋重视文官,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北宋时经济重心尚未完成南移,河南开封又是北宋都城和政治中心有关;南方录取人数明显增加,尤其是浙江高居南方各省榜首,南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都城迁至杭州城等因素相关。图2:元朝。科举录取人数最少,南方录取人数少但又占有一定比例。这与元代统治时间较短,科举一度停考,歧视“南人”,但经济重心和教育重心早已南移的状况吻合。图3:唐朝。录取总人数不多,且主要集中在北方省份。这与唐代科举制初创,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均在北方的状况吻合。【解析】【详解】本题是列举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两宋、元代的中国。第一小问历史时期,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图2、图3分别是两宋时期、元朝、唐朝。第二小问理由,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两宋时期、元朝、唐朝时期科举制的知识思考。首先,据图1中的信息可知,北方省份河南录取人数高居榜首、浙江高居南方各省榜首,结合两宋时期的知识,从北宋时期、南宋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思考。北宋时期,北方省份河南录取人数高居榜首,从政治方面分析,这与两宋重视文官,科举制进一步完善,河南开封又是北宋都城和政治中心有关;经济方面,北宋时经济重心尚未完成南移,北方文化较为发达;南宋时期,南方录取人数明显增加,尤其是浙江高居南方各省榜首,从政治和经济方面看,与南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都城迁至浙江杭州城等因素相关。所以图1是两宋时期。其次,据图2中的信息可知,科举录取人数是三幅图中最少的,南方录取人数少但又占有一定比例。结合元朝史实可知,这与元代统治时间较短,科举一度停考,歧视“南人”,但经济重心和教育重心早已南移的状况吻合。所以图2是元朝。【点睛】最后,据图3中的信息可知,录取总人数不多,且主要集中在北方省份。结合唐朝知识可知,这与唐代科举制初创,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均在北方的状况吻合。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代以来我国工业空间格局材料 ——摘自王军等《我国工业空间格局演化的脉络特征与启示》对近代以来我国工业空间格局演变进行阐释。【答案】【示例】近代我国工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东北的少数大城市,工业布局严重失衡,带有鲜明的半殖民地色彩。建国后工业布局由东至西逐渐转移,工业分布从东部扩展到广大中西部地区,布局趋向合理均衡。受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开放较早,最早开始了近代的工业化,出现了一批工业城市。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战略,“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起来一批基础工业设施,迅速涌现出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20世纪60年代前期受国际形势影响,我国开展“三线”建设,由此工业化扩展到广大中西部地区。工业布局的优化,促进了经济均衡发展,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近代以来我国工业空间布局演变的过程,与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建国后工业布局的演变是党和政府重视工业发展,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表现。【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以来(中国)。分析近代以来我国工业空间布局演变的表现或特征、主要原因及影响以及对近代以来我国工业空间布局演变的认识即可。阐释:首先,据图示“近代以来我国工业空间格局”,结合图示可知近代我国工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东北的少数大城市,工业布局严重失衡,带有鲜明的半殖民地色彩。建国后工业布局由东至西逐渐转移,工业分布从东部扩展到广大中西部地区,布局趋向合理均衡。 其次,说明近代以来我国工业空间布局演变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列举近代西方的入侵、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建设以及三线建设分析原因,并说明工业布局的优化,促进了经济均衡发展,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即可。最后,说明对近代以来我国工业空间布局演变的认识,得出近代以来我国工业空间布局演变的过程,与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建国后工业布局的演变是党和政府重视工业发展,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表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这是民族独立运动席卷整个非洲大陆的时期。非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互相支持,并得到世界的同情和支持。1957~1968年的12年里,非洲诞生了32个独立国家。新型的非洲独立国家在联合国占了近1/3的席位,成为一只重要的反帝反殖民力量。——摘编自段炳麟《世界当代史》材料二2000年10月12日,中非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本着“平等协商、增进了解、加强友谊、促进合作”的宗旨,通过了《北京宣言》和《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双方一致决定在21世纪建立和发展南南合作框架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大力推动中非在经贸、金融、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合作,促进中非共同发展。从此,中非合作论坛这一对话平台和合作机制正式建立,开辟了中非关系发展的新纪元。——摘编自齐建华《中非合作论坛充满生机前程无限》(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新中国为促进中非友谊做出的努力。【答案】(1)波及范围广;非洲各国互相支持;得到世界的同情和支持;推动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的瓦解(2)1955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中非友好关系提供了指导原则。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中国给予了多方面的帮助,出现中非建交高潮。两极格局结束后,多极化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中国顺应潮流提出中非合作论坛,其宗旨符合各方共同利益,有利于促进中非的共同发展,为世界提供了处理国际关系新范例。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真实亲诚”的中非关系理念,形成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中非友好合作关系。【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从“席卷整个非洲大陆”得出波及范围广,运动互相支持,得到世界的同情和支持,成为重要的反帝反殖力量得出特点。小问2详解】 本题是历史事物阐释题,据题干可知是评析类。准确时空是2000年。本题首先概括出中国为促进中非友谊做出的努力,然后阐述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做出这些努力的,以及这些努力对中非、对世界有什么重要意义。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章节标题部分内容的陈述及说明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内容:新航路的开辟。说明:15—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新航路的开辟后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参照第三单元,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四单元内容的陈述及说明。【答案】示例一:内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说明:17—19世纪,英美法等国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确立;1721年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国王逐步统而不治;随着议会改革的进行,英国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完善。示例二:内容: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确立。说明:17—19世纪,英美法等国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787年,美国通过联邦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制约平衡下的联邦制和共和制国家政治结构;19世纪60年代林肯总统颁布《废除黑人奴隶宣言》,经过南北战争,北方取得胜利,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奴隶制障碍,巩固了联邦共和制度。【解析】【详解】示例一:内容:据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上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是英国,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故其内容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说明: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17—19世纪,英美法等国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确立;1721年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国王逐步统而不治;随着议会改革的进行,英国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完善等方面说明。示例二:内容:据材料“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上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之一是美国,通过独立战争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确立,故其内容为: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确立。说明: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17—19世纪,英美法等国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787年,美国通过联邦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制约平衡下的联邦制和共和制国家政治结构;19世纪60年代林肯总统颁布《废除黑人奴隶宣言》,经过南北战争,北方取得胜利,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奴隶制障碍,巩固了联邦共和制度等方面说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