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

ID:83565416

大小:471.8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3-10-23

上传者:用户名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6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衡阳市八中2024届高三暑期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考古资料显示,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遗址的数量较此前旧石器时代遗址明显增多,并且分布得异常密集,呈显出区域性人口的突然大幅度增长。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当时()A.氏族公社尚未产生贫富分化B.稻作农业快速发展C.长江流域各邦国的规模较大D.定居使生活渐趋稳定2.汉代太学创立之初即“设科射策”,对学生每年考试一次,考试合格的按成绩的高低除授不同的官职。“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据此可知,西汉太学()A.生员出仕需经过严格的考试B.是西汉官员选拔的唯一来源C.以分科目为主要考试形式D.考试内容为四书五经3.唐代大和四年(830年)以后,朝廷实行户帖制度。户帖由县一级政府下发给具体税收征管人员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户帖以登记的形式把每户的资产固定下来,使百姓能够以客观的载体寻找资产归属和所有者。据此判断,唐代实行户帖制度的背景是()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在加深B.租庸调制度的弊端已显现C.工商业者社会地位不断提高D.朝廷已经推广实施两税法4.在元代的三国戏中增加了很多有才之士渴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故事。如《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中张飞的唱词:“少不的一事无成两鬓斑,恁时节后悔晚。”《醉思乡王粲登楼》中王粲的唱词:“男儿自有冲天志,不信书生一世贫。”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A.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B.儒学始终受高度重视C.市民文化的日益流行D.社会阶层流动性减弱5.《荆州府志》记述:“后梁(南平王)高季兴大筑重城……”“郭外五十里冢墓多发掘取砖,以甃城。”荆州城墙11号马面“墙内之墙”发掘情况表明五代墙体有两汉、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墓砖。而包砖外墙发掘剖面的一层层夯土则能明确显示宋、明、清对城墙层层加高、加固的过程。这说明,荆州古城() 五代城墙的包砖外墙A.考古发掘证明了荆州刺史的设置B.后梁定荆州为新政权政治中心C.考古发掘与历史文献能互补互证D.证明了荆楚文化丰富多元特征6.道光咸丰之际,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非官非民”的绅董阶层。绅董须经过推选或选举,在各县设总局并享有薪酬。他们积极介入地方事务,逐步形成了“事由局而不由县,权在绅而不在官”的治理模式。绅董的出现()A.造成了中央权力下移B.扩大了地方政府的权力C.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7.1907年,《大清新刑律》草案告成,草案并未遵从道光年间对鸦片烟罪的严刑峻法和社会舆论对犯者杀无赦的呼声,而是对鸦片从业人员分类定罪,贩运、制造鸦片器具以及开烟馆者科刑最重,其中又以官吏犯法更重。这说明清政府()A.法制观念渐趋近代化B.继承了古代法家思想C.无力控制鸦片的流行D.法制建设背离自然法8.据国民政府统计,1912——1937的26年间我国机器、电器、化工、矿冶、交通、家具等各行业有专利总数275件。1938——1945年的8年间上述相关行业发明创造的专利则多达512件。这一现象反映抗战时期()A.政府军事装备和技术的极端落伍B.内迁的科技人员积极研发新产品C.西南地区工业基础的相对薄弱D.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成效显著9.1951年,政务院发布《关于戏曲改革工作指示》,提出“改戏、改人、改制”的号召,明确规定“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1952年,文化部陆续发出通知,禁演封建毒素严重的26出戏,同时大胆适当地改造了越剧《梁祝》等优秀传统剧目。这A.推动了三大改造的实施B.源于党的“双百方针”指导C.说明国家重视文化引导D.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实践10. 21世纪初,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本着构建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理念,描绘出一幅海陆交相呼应的新蓝图,开辟了沿线各国政策沟通、道路畅通、贸易联通、民心相通新途径,并开启了上海合作组织、亚投行、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等新合作模式。这些举措旨在()A.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完善B.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C.构建新型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D.贯彻落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1.古希腊城邦的领导人缺乏个人专断的条件。城邦不管实行什么政制,都拥有体制化的常设公民大会。在古希腊人眼里没有常设的公民大会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公民大会的设立()A.颠覆了少数贵族掌权的寡头政治B.成为公民集会与日常活动的场所C.推动了雅典城邦呈现小国寡民的状态D.使得公民可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12.罗马征服高卢后,蔑称高卢人为“鸡”。后世法国的领土主要在高卢地区,法王路易十四认为雄鸡团结且机警,便以雄鸡代指法国。法国大革命后,高卢人反抗罗马入侵时表现出的英勇气概,成为法国人抵抗反法同盟的图腾。普法战争后,法国政府多次以“我们古老的高卢”来代表法国。“高卢雄鸡”这一称号是()A.铭记屈辱以自强的符号B.乐观主义历史观的表现C.法国大革命传统的延续D.法兰西民族精神的象征13.下图两千年来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它可以用来说明()A.重视农耕保障了人口稳定增长B.哥伦布大交换促进人口增长新高C.工业革命时期人口增长率最快D.两次世界大战造成全球人口骤减14.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上述现象表明A.内阁对议会起到了限制作用B.代议制民主丧失存在基础C.英国政治制度正在发生变化D.行政权呈现日益膨胀趋势15.1897 年,印度国大党的提拉克在其创办的《狮报》上撰文说:“我们的喊声同蚊子的嗡嗡声一样不能影响政府。我们的统治者不相信我们的话,或者故意这样。现在,让我们用强大的宪政手段,把我们的不满硬往他们的耳朵里灌。”这反映出()A.提拉克质疑舆论宣传的作用B.印度社会上层不愿倾听人民呼声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始兴起D.英国文化影响印度民族斗争方式16.21世纪以来,非洲经济增速一直保持中高水平,但经济结构单一。2012年南非通过的《2030年国家发展规划》和博茨瓦纳政府正在实施的“加速经济多样化”战略(EDD战略)聚焦五大重点领域:钻石、旅游、牛肉、矿产和金融服务,旨在()A.对接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B.通过经济转型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C.终结欧洲列强的殖民帝国统治D.联合非洲其他国家共同实现现代化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唐社会是“头枕三河(指司马迁所说的河内、河东、河南),面向西北草原”,运行在大陆帝国的封闭轨道上。汉唐时期沟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尽管驼铃悠扬,商旅不绝,但这并不能改变当时中国的封闭性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性质。这种主要为社会上层服务的、以奢侈品和土特产为主的长途贩运型商业,与宋以后兴起的主要为黎民百姓服务的、以日常生活用品(如粮食、布匹、陶瓷、茶叶等)和生产资料(如农具、煤炭、木材、土地等)为主的规模型商业不可同日而语。晚唐以后,经济重心由于向东南方向移动而更加靠近拥有优良海港的沿海地区,为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过渡提供了某种历史机遇,加之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鼓励,我国社会开始脱离了原先内陆帝国的运行轨道,出现“头枕东南,面向海洋”。——改编自张全明、李文涛《宋史十二讲》材料二明中期时,郑和下西洋之事因前人转述或记载失真、变形,在世人认知中已与史实大相径庭。例如陆容《菽园杂记》对郑和下西洋航行次数、航行年代、随行人员等的描述都与史实有出入。世人对郑和下西洋的认识也多有异议,此时黄省曾广泛涉猎古今文献,尤其是随郑和下西洋人员马欢编写的《瀛涯胜览》等,如实记载了郑和下西洋时南海二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如《三佛齐国》生擒陈祖义、满剌加建碑封城、《苏门答剌国》生擒苏干剌等事。这不像同时代其他人因郑和是刑余之人而贬低他,反而称赞郑和是不辱君命、智勇双全的航海英雄。在“论曰”还肯定了明朝“王者无外,怀远以德”、公正平等“一视同仁”以及宽猛相济、恩威并用的对外策略,成为郑和下西洋史实的重要印证与补充,还原了郑和下西洋的原本面貌。——改编自陈丹丹《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的史论价值》(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唐以后我国从“头枕三河,面向西北草原”转向“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的史学价值。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事件大公报标题及刊登时间江阴西门外某校女生,秘密创立“立志不嫁会”,规定:“以立志不嫁终身自主为目的”“凡会员均有劝人立志不嫁之义务”“既入本会当不参与人之婚姻事”《异哉女学生之立志不嫁会》1917—03—21湘潭东区某女,因父母亲意见不合许配给两户人家,结婚时发生了抢亲闹剧,上告县政府,但“官不能决”《抢亲之大笑话》1917—03—22常宁曾广厚临死前,仍以遗嘱的形式嘱其妻廖氏为其守节《死人令妻守则》1917—03—231917年3月25日的《观剧联姻》载某男女双方“交换相片而订婚焉”,不用三媒六证;10月8日《圣诞节嫁娶忙》;11月2日《新嫁娘英语演讲》某棺材店老板娘因其十三岁的童养媳吴女“忽触妇怒,乃以毒手相向,击伤要害、并烙其下部周身,几无完肤。十三日,天将破晓,即告绝命”《虐毙养媳之惨闻》1918—08—29长沙小西门外某男与同街某娃女,在无媒妁之言、无父母之命的情况下自由恋爱,缔结连理《洞房香结自由花》1918—10—031919年3月29日《自由嫁人之招贴》载,王小风,女,年约十八岁,“情愿自由出嫁”,但要求“一不作妾;二不作婢;三不作娼”。4月27日的《公主下嫁挑夫》更是轰动一时的新闻黄庭辉离婚1919年12月22日《我对于黄君庭辉改嫁的感想》;1920年2月10,11日连载《黄女士庭辉改嫁之原因》等改编自宋银桂、陈海燕《从长沙<大公报>(1917—1925)看湖南近代婚恋状况 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对材料有关湖南近代婚恋状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美洲某岛)岛民们也用一种小米容易地制成面包,该小米类似于米兰人和安达卢西亚人大量存在的那种。该小米棒比手掌略长,一头略细,约有手臂的上半部那么粗。该谷粒具有豆粒的形状和大小。当它们生长时为白色……磨成粉时雪白。这种谷粒叫“玉米”。我的信使也将带给阁下一些他们用以做面包的那些种子。——参与过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的安格勒利亚,于1494年5月3日致罗马教廷国务大臣的信件材料三1542年出版的《植物志》中记述:“它现在生长在所有的庭院中,几乎到处都是。”材料四1582年威尼斯贵族孔塔里尼家的一份“田地播种计划”表明,他们家的佃农已在一块夏季遭涝的田地上种玉米。1584年,玉米出现在威尼斯一个农民死后的农场财产清单中。1588年,玉米成为一个农场主送给罗维戈的圣巴托罗缪修道院礼品的一部分。1601年的一份威尼斯市场交易所的官方文献载,“玉米被最贫穷可怜的人们购买,对于他们来说玉米是一种具有便宜市价赖以维生的资源”。(1)根据材料,概括玉米在欧洲传播过程中体现的特点。(2)指出材料二、三、四各涉及哪种类别的文献史料,并分别说明其对研究玉米在欧洲传播的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