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13179

大小:399.0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4-01-08

上传者:用户名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题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级高一上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6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3分,20个小题共60分)1.战国时期主要变法(部分)名称部分措施吴起变法封君子孙无功者,“三世而收爵禄”申不害变法建立“循劳功,视次第”的因功行赏制度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表中的变法运动()A.确立了郡县制B.推动了社会转型C.巩固了分封制D.维系了宗法秩序【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三世而收爵禄……循劳功,视次第……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可以看出战国时期,这些变法对于瓦解传统制度,创建新制度,推动社会转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项正确;仅从表格,不能得出确立郡县制,排除A项;变法运动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排除C项;这些变法冲击瓦解了原有的宗法秩序,排除D项。故选B项。2.下表为西汉政府与南越的相关史实。由此可见西汉政府对南越的措施目的在于() 时期史实汉高祖时期汉高祖十一年,汉高祖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接受汉王朝的封王,归化中央政权汉文帝时期赵佗除帝号复归汉朝,但是在南越国内,赵佗一直窃用皇帝的名号汉武帝时期平定南越,设置九郡,实行与内地一样制度法令A.保持边疆地区稳定B.实施民族和睦政策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强化中央集权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由西汉政府要求南越归化汉朝到汉武帝时期“平定南越,设置九郡,实行与内地一样的制度法令”说明西汉政府对南越的措施目的在于维护国家政治统一,C项正确;“保持边疆地区稳定”不是最主要目的,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西汉政府加强对南越管理,目的是维护统一,不是实施民族和睦政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维护国家统一,强化中央集权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3.唐代大运河漕运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唐高祖至唐中宗时期,每年漕运粮食一二十万石;第二阶段为唐玄宗年间,岁漕粮二三百万石;第三阶段为唐宪宗以后,漕运日益衰落,岁漕粮多则四十万石,少则十万石。经由大运河的漕粮数量越来越少的原因主要是()A.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B.黄河流域农业的恢复C.社会动荡和地方割据D.赋税制度的应时而变【答案】C【解析】【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大运河漕运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为唐玄宗天宝之后,唐宪宗则为唐中后期,随着安史之乱以及后来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后又爆发农民起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大运河漕运的发展,C项正确;漕运发展,南粮北运的基础是江南经济的发展,不是重心南移导致漕运衰落,排除A项;北方黄河流域在唐朝初期得到恢复发展,唐中期同样由于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农业生产遭到破坏,排除B项;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主要指两税法,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不是漕运变化的主因,排除D项。故选C项。4.隋唐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这是隋唐盛世催生的结果,也是一个王朝强盛的重要体现,下列有关科技成就说法正确的是()A.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B.唐玄宗时编订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布的药典C.孙思邈完成医学著作《千金方》D.唐朝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据所学可知,唐朝的孙思邈号称药王,他的医学著作有《千金方》,C项正确;贾思勰的不是南朝人,是北朝北魏人,排除A项;《唐本草》是唐高宗时期颁布的,排除B项;李春是隋朝工匠,不是唐朝工匠,排除D项。故选C项。5.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常出现了“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这一状况缘于()A.选官制度僵化B.财政体系滞后C.边防危机严重D.专制集权体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宋代经常出现“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可知宋初实行分权的同时,导致不同机构之间互不沟通,最终导致行政效率低下,行政不统一影响政府的运转,而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宋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过度分化事权导致行政效率低下,D项正确;材料主旨为:宋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过度分化事权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与选官制度无关,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财政体系滞后”,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边防危机”,排除C项。故选D项。6.宋代理学家反复强调,“天理”作为普遍绝对的本体存在,也是一种道德存在,“理”就是一个最高的道德原理。“天理”支配着世界的秩序和变化,不仅是一切自然物的内在法则,也是社会生活的规范与人文法则。这反映出当时()A.封建制度渐趋衰落B.儒学理论体系的重构C.儒学独尊地位加强D.儒学世俗化发展趋势【答案】B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理学家将儒家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上升到天理的高度,论证了天理的神圣性和至上性,体现了儒学的哲学化与体系化,是理论体系的重构,B项正确;宋朝仍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阶段,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未涉儒学的地位,排除C项;世俗化强调与百姓生活更加贴近,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7.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B.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C.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D.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从材料“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傣”“申时行只得遵旨”中可以看出,明朝内阁拥有票拟的权力,但必须服从皇权,A项正确;批红权主要是皇帝掌握的,排除B项;内阁没有决策权,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内阁是否参与决策政事,排除D项。故选A项。8.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A.B.C. 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封建社会初期曾出现了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导致地方权力的强弱出现过多次反复。如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导致“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后最终解决。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也与此相似,只有选项C能体现出多次反复,正确。A强调地方势力不断壮大,B说明地方势力没有变化,D强调地方势力先弱后强的变化趋势,即A、B、D三项均与中国历史的发展史实不符,均必须排除。所以选C。【详解】9.下表是明清江南部分市镇的记载,它反映了明清时期乌青镇各处大郡商客投行收买濮院镇客商来自闽广、两湖,北方各地朱家角镇京声标客往来不绝罗店镇镇上商贾凑集,大多徽商,贩卖棉布A.商业发展依赖商帮B.长途区域贩运盛行C市镇主导经济发展D.全国形成统一市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客商来自闽广、两湖,北方各地”等信息可知,江南地区市镇商业联系已经可以到达全国各地,说明当时长途区域贩运盛行,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帮的信息,故A项错误;市镇主导经济发展无法依据表格信息佐证,故C项错误;全国形成统一市场的说法绝对,故D项错误。10.美国历史学家弗兰克在其著作《白银资本》中说:“16、17世纪,欧洲人在与中国人的贸易中,不得不向中国支付白银。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据此可知,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实行赋税制度改革B.欧洲生产技术的落后 C.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中国传统手工业发达【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可以看出中国手工业具有优势,说明中国传统手工业发达,D项正确;材料主要讲述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与中国的赋税制度改革无关,排除A项;欧洲手工业技术落后不合符史实,排除B项;闭关锁国限制了中国对外贸易,排除C项。故选D项。11.下表是17-19世纪中国部分文献对“夷”内涵的解读。据此可知时期“夷”的解读1643年版《辟邪集》“夷族”、“夷类”,指责传教士们包藏祸心,妄图“以夷变夷”1832年《中英外交文书》“barbarians”(野蛮人)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序》瀛寰之奇士,城外之良友1858年《天津条约》将“夷”改称为“洋”A.战败促使国人观念转变B.向西方学习成为了主流C.传统夷夏观念土崩瓦解D.近代外交意识逐渐萌发【答案】D【解析】【详解】17-19世纪中国部分文献对“夷”内涵的解读经历了由“夷类”“野蛮人”到“洋”的转变,这体现了中国近代外交意识逐渐萌发,故D正确;这是文献中的称谓,不能反映出国人观念,故A不合适;材料不是说明向西方学习,故B错误;“土崩瓦解”一词不合适,故C错误。12.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主题是A.新兴力量的崛起B.政治民主化的尝试C.国家出路的探索D.清政府权威的丧失 【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不同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努力,C项正确;《海国图志》反映的是鸦片战争之后,一部分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向西方学习的探索,他们称不上是新兴力量,农民阶级也不是新兴力量,排除A项;《海国图志》《资政新篇》均无法体现政治民主化尝试,排除B项;D项表述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3.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业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说明洋务运动A.将外商企业排挤出中国市场B.掌握了西方先进经验和管理制度C.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侵略【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可知洋务运动期间,外国公司在中国的贸易下降,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侵略,故选D;洋务运动期间外商企业在中国实力强大,A说法明显错误,排除;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据此判断()A.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B.进化论推动了维新变法的进程C.戊戌变法推动了思想启蒙D.民主思想推动了民主革命进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可知维新派人士就是这些人转化而来,他们借用进化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来推动维新变法,推动思想启蒙,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的人士大部分原来就是具有新思想的人而非传统士人转化而来,材料反映的不是新文化运动,排除A项;进化论仅是利用工具,维新派人士借用进化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来推动维新变法,排除B项;革命派人士大部分原来就具有新思想的人而非传统士人转化而来,排除D项。故选C项。15.1909年许指严在其创作的科幻小说《电世界》中写道:“西历二千零九年,中国盛强。‘电器大王’黄震球发明各种高科技武器,带领人们打败前来侵略的西威国……建立大同世界。”该作品() A.意在为清末新政营造舆论B.有利于白话文的使用和推广C.折射出危机下的民族自信D.推动了近代科学技术的普及【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西历二千零九年,中国盛强”,可以看出小说作者对中国未来的自信,恰恰反映出当时有着严重的民族危机,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对中国未来的自信,排除A项;白话文的推广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时间不符,排除B项;“推动了近代科学技术的普及”,属于夸大表述,排除D项。故选C项。16.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清政府虽然每次战败后均与侵略者签订了割地、赔款、开放商埠或允许在华建厂等丧权辱国的条约,但就其主要倾向来讲,仍是“仇外”“排夷”的。然而,自《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对外国的侵略就再也不抵抗了。这一变化()A.催生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出现B.加速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使列强侵华经济方式发生了转变D.使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日益合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抵御外辱的态度日益消极,这促使中国社会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合流,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就随之出现,排除A项;《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B项;《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侵华方式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排除C项。故选D项。17.以下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与解读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史实解读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领土为22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民族平等原则得到了法律认可B“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之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与被选举之权利”国家依法组建责任内阁制政府C 全国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临时大总统总揽全国政务”“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三权分立机制依法得以确立D“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从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通过观察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临时大总统总揽全国政务和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目的在于使三权分立机制得以依法确立,C项正确;“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和“领土为22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等,体现的并不是民族平等原则,排除A项;“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之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与被选举之权利”强调的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并非组建责任内阁制政府,排除B项;仅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的规定,不足以说明《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8.“带着辫子没法混,割了辫子怕张勋。总统皇帝同时在,百姓难知哪头沉。”这首民谣反映的是()A.辛亥革命移风易俗作用有限B.北洋时期政局动荡不安C.“府院之争”引发了思想混乱D.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民心【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割了辫子怕张勋。总统皇帝同时在,百姓难知哪头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张勋复辟,对应的时间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府院之争”引发的思想混乱,主要是政局动荡,排除C项;此时袁世凯已经逝世,复辟帝制已经失败,排除D项。故选B项。19.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迅速生成”。下列史实最能印证此说法的是A.北洋军阀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群众运动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学生的示威游行C.各革命阶级表达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并取得初步胜利D.壮大起来的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答案】C【解析】【详解】五四运动中各革命阶级空前广泛的团结在一起,表达了彻底的反帝反封的主张,并取得初步胜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因此是现代民族主义生成的标志,C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是国内矛盾激化的产物,排除。B选项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只显示了学生的爱国先锋作用,排除。D选项也只是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排除。20.美国著名学者杜威在20世纪初访问中国时说:“(如果)没有一场基于理念转变的社会转型,中国是不可能改变的。(中国)政治革命是一场失败,因为它是外部的、形式上的,只触动社会运作机制,而没有影响实际控制社会的生活观念。”下列项中,与上述观点相契合的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救亡图存,君主立宪C.民主科学,伦理觉悟D.国共合作,国民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据本题材料“基于理念转变的社会转型”可知,该运动是学习西方的是思想文化运动,据材料“20世纪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反对儒家伦理道德,C项正确;据所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维护封建统治,不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排除A项;据所学,“救亡图存,君主立宪”是19世纪末维新派的主张,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不是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排除B项;“国共合作,国民革命”是反帝反封的国民大革命,不是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21题14分,22题14分,23题12分。)21.纵观中国政治文明历史,如何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材料二1911年11月,孙中山在与《巴黎日报》记者谈话时说:“中国由于地理上分为二十二行省,加以三大属地即蒙古、西藏、新疆是也,其面积实较全欧为大,各省气候不同,故人民之习惯、性质亦随气候而为差异。似此情势,于政治上万不宜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最相宜。”但在实践中,……武昌起义后,不到两个月,内地18个省中即有14省与上海一地举起义旗,脱离清廷,宣布独立。在这种“独立”中,不少军政府、都督受地方主义影响,拥兵自重,有割据之意。 ——辛向阳《百年博弈: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100年》(1)根据材料一,分析古代中国选择中央集权政治道路的合理性。结合所学知识举二例进行说明。(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主张及其结果。(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认识。【答案】(1)合理性:符合当时的国情和民情,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说明:秦朝推行郡县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汉朝推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汉朝大一统政治的发展。元朝实行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也可以从反面进行说明,比如郡国并行制、藩镇割据的消极影响。任意两个例子即可。)(2)主张:反对中央过分集权,主张学习美国的联邦制度。结果:辛亥革命后,各省形成了军阀割据之势。(3)认识: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要符合自己的国情和民情;要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和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合理性:据材料“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可得出符合当时的国情和民情,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说明: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角度回答,如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汉朝推行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实行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管理;也可以从反面的郡国并行制和藩镇割据的消极影响来分析。【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11年(中国)。主张:据材料二“于政治上万不宜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最相宜”可得出反对中央过分集权,主张学习美国的联邦制度。结果:据材料二“不少军政府、都督受地方主义影响,拥兵自重,有割据之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辛亥革命后,各省形成了军阀割据之势。【小问3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结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结合国情,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的角度思考。22.成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唐中期至宋,当时的人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要数扬州和益州(成都)。唐开元年间,成都府的人口户数为137046户,在当时位列全国第二。宋代时,成都为西南大都会,素号繁丽、百货川委。宋人田况有诗写到:“蜀虽云乐土,民勤过四方……所以农桑具,市易时相望”。——据何一民、王毅《成都简史》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口号的洋务运动不断发展。1877年四川总督丁宝桢从欧洲购买机器设备,创办西南地区第一家机器厂——四川机器局,四川开启了早期现代化进程。四川机器局管理上采用封建官僚社会的管理方式,早期主要生产机器、枪炮、火药等,后期还增加了电灯等民用产品。在四川机器局的带动下,一部分官僚绅商等投资现代工业企业,到1911年四川近代工业企业遍及矿业、印刷、纺织等20多个行业,还对云南等周边省区的现代工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据何一民、王毅《成都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宋时期成都城市经济繁荣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四川机器局创办的特点,并分析四川机器局创办后的积极作用。【答案】22.表现:人口众多;商贸发达;西南大都会原因:社会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迁入,劳动力不断增加;自然条件优越;兴建水利工程;农耕经济发达;南方丝绸之路的推动;前代奠定的良好经济基础;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23.特点: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色彩(或兴起较晚;技术力量薄弱;依靠西方技术;管理方式落后;采用封建管理方式)。西南地区首创;带有近代性质(或采用机器大生产);主要生产军工产品。作用:有利于加强西南地区的国防建设;提高了四川及西南地区的近代化水平;推动了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成都府的人口户数为137046户,在当时位列全国第二”,得出人口众多;依据材料“当时的人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要数扬州和益州(成都)”,得出商贸发达;依据材料“宋代时,成都为西南大都会,素号繁丽、百货川委”,得出西南大都会。原因:从社会稳定分析,得出社会相对稳定;从人口迁移分析,得出北方人口大量迁入,劳动力不断增加;从自然环境分析,得出自然条件优越;从水利工程分析,得出兴建水利工程;依据材料“所以农桑具,市易时相望”,得出农耕经济发达;从南方丝绸之路的作用分析,得出南方丝绸之路的推动;从前代奠基分析,得出前代奠定的良好经济基础;从劳动人民角度分析,得出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 特点:依据材料“四川机器局管理上采用封建官僚社会的管理方式”,得出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色彩(或兴起较晚;技术力量薄弱;依靠西方技术;管理方式落后;采用封建管理方式);依据材料“创办西南地区第一家机器厂”,得出西南地区首创;依据材料“从欧洲购买机器设备,创办西南地区第一家机器厂——四川机器局,四川开启了早期现代化进程”,得出带有近代性质(或采用机器大生产);依据材料“早期主要生产机器、枪炮、火药等,后期还增加了电灯等民用产品”,得出主要生产军工产品。作用:从国防建设分析,得出有利于加强西南地区的国防建设;依据材料“还对云南等周边省区的现代工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得出提高了四川及西南地区的近代化水平;从对洋务运动的影响分析,得出推动了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发展;从对中国近代化影响分析,得出有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整理的历史年表。时间事件1840年6月英国政府派全权代表懿律率领海陆军,开进珠江口1842年魏源写成50卷的《海国图志》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1857年冬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城19世纪60年代奕近、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发起洋务运动1898年6月-9月康有为辅助光绪帝推行了维新变法I900年义和团运动达到高潮:八国联军侵华1915年9月阵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1945年9月2日中国代表参加东京湾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新中国的成立(1)为进一步充实该年表,请为其补充两条内容。(2)从该兴趣小组整理的年表和你补充的内容中,提取相关信息确立一个主题,并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阐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1)示例如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署《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1919年5月4日北平爱国学生掀起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31 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等等。(2)示例1主题: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1840年-1842年和1856年-1860年由西方列强发起的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批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结果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后,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运动。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总之,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近代中华民族的屈辱。示例2主题:近代中国史是一部探索史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源,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先后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虽然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却冲击了旧的封建体制,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思想的传播和社会风俗的进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基于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反思,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从创办《青年杂志》开始,发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总之,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先进的中国人从“器物”到“制度”再到“观念”,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解析】【小问1详解】补充内容:根据题干材料,表格中呈现的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些历史事件,因此补充的内容只要是中古近代史中的其他历史事件即可,如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署《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1919年5月4日北平爱国学生掀起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等等。【小问2详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