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原卷版).docx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原卷版).docx

ID:83621016

大小:34.7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4-02-01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原卷版).docx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原卷版).docx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原卷版).docx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原卷版).docx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原卷版).docx_第5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原卷版).docx_第6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原卷版).docx_第7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原卷版).docx_第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原卷版).docx_第9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原卷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高2026届12月阶段检测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29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是含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为什么“家庭”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西洋社会那样像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全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所愿意交出的一份权利上控制个人。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材料二《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作为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这一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差序格局中的“序”,即有等级之意。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为注重人伦。“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君臣、父子、夫妇、政事、长幼、上下等都有着严格的伦理界限,不可逾越。“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型塑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已’作中心的。”在家族中,以已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依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言,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围中,更是“一表三千里”。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如“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作了生动的描攀。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垒性。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已”关系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究其实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外性。而在整个社会中,差序格局则成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的结构性壁垒。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有学者对费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作了拓展,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序格局、权力差序格局等。(节选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邀请友人来访常用“阖第光临”,却无法清楚知道到底会来哪些人,这说明家庭在乡土社会中是没有界限的。B.费孝通用“捆柴”做比喻,形象地说明西洋社会“团体格局”的界限是清晰的,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是相等的。C.中国乡土社会中,亲属关系呈现为水波纹似的同心圆,是以自己为圆心,根据血缘关系逐层向外推开的社会关系。 D.中国乡土社会是以“己”为中心的社会,从自己一圈圈推出去来构建圈子,圈子范围的伸缩由中心势力意愿决定。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的“十伦”作为儒家考究的人伦,是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B.材料二提及“差序格局”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呈现出的新特点,这是对费孝通相关理论在新时期的拓展与完善。C.“差序格局”强调社会关系的等级差别,与传统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二者相互影响,互为依存。D.“差序格局”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个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依然颇具启示意义。3.下列不能体现“差序格局”特点的一项是()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C.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4.请简要说明材料二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思路。5.在鲁迅的作品《故乡》中,小时候“我”和闰土一起玩乐,充满了快乐与童真;成年之后,“我”和闰土渐行渐远。“我”与闰土关系亲近,家里的东西任他挑选了拿走;而“我”与杨二嫂关系疏远,对她没什么印象,同时也看不惯她偷拿东西。请结合材料中“差序格局”的相关理论分析上述情节。(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青岛看房子梁衡①大家一到青岛,都说这里很美。其实青岛的美,依我看就美在她那些别有味道的房子上。②青岛的旧式建筑主要是德国式的。德国人在1897年入侵青岛后就作了永不离去的打算。殖民政策的目的当然是掠夺,占岛十七年间他们掠走无法计算的财富,也在青岛营造了安乐窝。大约为了缓解思乡之苦,或者出于对自己文化传统的骄傲,他们造了许多德式原版的房子。之后,其他国的殖民者也在这里造本国味道的窝。所以青岛的房子人称“万国楼”,这里有二十四个国家风格的房子,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建筑博物馆。殖民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留有这种痕迹,这就如野兽奔走觅食,无意中将粘在身上的花种草籽带到他乡一样。 ③德国人在青岛最大的建筑有三处,即提督府、提督楼和花石楼,分别是提督办公、住家和渔猎休息的地方。这三处我都仔细看过,全都是一色花岗石砌成。提督府是政权机构,楼高墙厚,风格雄浑凝重。花石楼紧邻海边,孤高如堡,颇多野趣。楼下有一片小松林,在林间听涛声起落,看潮水来去,足可忘尘脱世。最可看的还是提督楼,据说这楼是仿德皇宫的样子缩小而成,是一座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楼高三十余米,共三层,底层和顶层都用糙石穿靴戴帽。窗户都用粗石镶边,窄而高的玻璃窗如两只深陷进去的眼,中间窗框上鼓起的石头活像德国人的高鼻梁。一层有客厅,厅内家具一如往日,橱柜上的商标证明这是皇室用品。客厅东有一花厅,全部玻璃天棚,内有喷水。客厅北通舞厅,厅中央有一花篮吊灯,挑着三十八个灯泡。环壁有各式金属壁灯。最有趣的是小舞台两侧,各有一女子脸形的壁灯,头上伸出四枝花,挑着四盏灯。室内装修极豪华,室外野树杂花满坡绿风,树间还环坡散存着旧日监工护院用的废碉堡。游人不经意时,目光碰上它那只半睁着的“眼睛”,会打一个寒噤,惊忆起这是中国劳工在刺刀尖下的作品,想起这楼里碉堡护卫下的淫乐。隔着历史的风雨,这些都已经模糊,但在今日明媚的阳光下,这建筑群却渐现出它的美学价值。就如一般人游颐和园,并不经意研究慈禧太后是怎样挪用海军经费的。艺术和政治毕竟不是一回事。④在青岛小住的几天内,看房子成了我的第一兴趣。晨起我穿行小巷端详这些异国来的“老外”,去摸它花岗石的墙,去数它窗楣上的瓦。这些房子的美,首先在它的造型。它很少有如四方盒子或火车厢式的整齐划一的规格,轮廓少直线而多折线或弧线。屋顶无一平顶,或成哥特式的尖突,或成四棱四面的盔形。窗户很少开成方框,有的窄而细高,令你想起古堡的幽深;有的则鼓出一个兜肚,下圆上尖,像一滴半空中的垂露。屋顶则一色的红瓦,瓦又不是如现代建筑式的平摆或如中国宫殿式的斜铺,而是近乎垂直的立挂。建筑师在将要完成他的凝重的花岗石作品时,又用鲜亮的红瓦来做一“头饰”,将房子齐额一包,就像一位红布包头的锡克族武士挺立在海边的绿树下。有时我走得远一些,喜欢坐在海边的礁石上来回望全城。但见群楼鳞次栉比,衬着如云的绿树,像一簇簇跳动的火苗,在蓝天碧海间又似一抹烧红的晚霞。其实,如果单说青岛的洋房就是比北京的四合院美,比水乡竹楼美,或也未必,只是骤然于我稔熟的土地上飞来异国房舍,便如一篇散体白话文中偶然出现几个对偶句,有一种移花接木的新奇之效。又难得我们这个胸怀大度能兼容并蓄的民族,将这种建筑风格的异国种子保留下来,在华夏土地上终于蔚成一城。青岛便得了一种他山之美,也就美得有了个性。有时,我从饭店的高楼上推窗俯视全城,不由地记起卞之琳的一首名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青岛,你和其他城市一样生产、生活、建设,不经意中却装饰了多少人的梦。 ⑤我想一个城市的形成也如一处自然风景。我们有泰山的雄伟、黄山的浩瀚,也有北京皇宫的辉煌,苏州园林的精巧和青岛这些房子的绚丽多彩。凡美好事物的诞生都必经过痛苦的折磨,你看哪个名山没有经过火的熔炼和水的切割。青岛在经过历史阵痛之后而育成的这种美,我们要好好地保存她。(略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岛充满异域风格的建筑,其造型各异、色彩鲜明、错落有致,为我们展示了一座建筑的博物馆。B.青岛“万国楼”是殖民的产物,就好似觅食的野兽无意中带到他乡的花种草籽,属于“无心插柳”。C.文章通过写游人赏楼时“打寒噤”“惊忆”等反应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万国楼”背后屈辱的历史。D.作者认为青岛旧建筑的美是“经历过历史阵痛之后育成”的美,可见历史的积淀增强了建筑的美感。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善用比喻,多处以外国人形象为喻来描述青岛建筑,凸显了这些房屋的异域风格。B.文章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着重介绍三大建筑,又整体描绘了青岛“万国楼”美景。C.作者引用卞之琳的诗,意在赞美城市建筑带给人们审美的感受,建筑与生活融为一体。D.文章以名山、皇宫、园林与青岛的建筑进行对比,更加凸显青岛建筑超越历史的魅力。8.梁衡认为,散文应兼具形境与情境之美。形境之美要求写景清楚,如在眼前;情境之美要求情景交融,感染读者。请谈谈第四段是如何做到兼具这两种美的?二、古代诗文阅读(5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7小题,2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与元微之①书白居易四月十日夜,乐天白: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②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 。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节选自《白氏长庆集》。有删改)【注】①元微之,即元稹,元和十年,贬谪为通州司马。②出自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顷A所牵念者B今悉置C在目前D得同E寒暖F饥饱G此一H泰也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几何,指人生有多长。其中“几何”是古今异义,常指时间短暂。B.奈何,有“怎么办”和“为什么”两个意思,此处指“为什么”。C.方寸,一寸见方,此处用以借指内心、心思,比如“方寸大乱”D.顿首,古代跪拜礼之一,在书简表奏中用作致敬。此处为后者。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阔,指离别、分离,与《短歌行》中“契阔谈讌”中的“阔”意思相同。B.题,写字,与成语“金榜题名”中的“题”意思相同。C.胜,美景,与《岳阳楼记》中“予观夫巴陵胜状”中的“胜”意思相同。D.弥,指满、遍,与成语“欲盖弥彰”中的“弥”意思相同。12.下列对文中画双横线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足下,在古代最初表示下对上的尊称,后来演变为平辈或朋友之间的敬称。B.胡越,胡地在北,越地在南,比喻疏远隔绝,亦泛指北方、南方各民族。C.二十二郎,“二十二”表示在同家族同辈人之中,不分男女,依年龄的排行。D.司马,唐时为州长官刺史的佐官,多以贬官充任,属闲职,一般不参与公事。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艺术手法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每次吟咏元稹病中所作《闻乐天授江州司马》,都会因担忧其病况而悲伤不已。 B.白居易倾吐贬官后的“三泰”,笔触细腻,真情流露,以此告慰知己,显其恳挚体贴。C.白居易用“笼鸟槛猿”比喻自己和友人均遭贬谪的困顿处境,寄寓内心抑郁不平之气。D.信的开头和结尾,反复呼唤“微之微之”,既亲密真切又沉痛凄楚,充满强烈抒情意味。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2)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15.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写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选文中有具体的表达,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病马【注】杜甫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注】这首诗大约写于乾元二年(759),当时诗人流寓泰州(今甘肃天水,当时属唐朝边境地区)。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一首“咏物诗”,本诗表现了诗人“爱物之心”;又以独特视角,用第二人称抒情达意,将马人格化,生动而有情味。B.前两联语意紧密相承,“老”承“久”,“岁晚”承“天寒”。交代了马与自己患难相依的关系,也写出了其老病的状态。C.颈联写马的毛发、骨相等资质绝非平常之辈,但它在我面前却十分温顺驯服,对我非常忠诚,表达出对病马的浓浓深情。D.曹操在《短歌行》中因思慕贤才而沉吟,杜甫因感动于此马为物虽微但对我情意深厚而沉吟。同是“沉吟”却意味不同。17.如同闻一多借“红烛”来写自己,杜甫所写的“病马”也实为诗人自己。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病马”与诗人的相似之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7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从仰视和俯视的角度写出了橘子洲动态秋景。(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乐曲演奏结束后听者依旧沉浸在音乐中,从侧面表现出乐曲的美妙。(4)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地描写了天色昏暗之后,山间传来动物的吼叫声,令人惊心动魄。(5)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片中“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形容南朝刘裕军队的浩大气势,下片中“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好大喜功的刘义隆的惨败局面。“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四十三年前自己抗击金兵的惨烈场面。(6)《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曹植曾发出“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的感慨,感叹岁月就像天地一样没有终点,而人的寿命就像早上的霜露一般短促。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8)在文人墨客的心中,绵绵雨丝往往牵动着诗人的情思。唐诗宋词中常出现“雨”这个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冷冻一般指将食物放入冰箱冷冻区保存,而速冻则是指快速地把食品温度降低到远低于水的冰点(通常在-18℃以下)。速冻和冷冻都会影响食物的口感吗?事实证明会影响,但是冷冻相较于速冻,①。如果速冻,食物中的水分则会进入一个“过冷”的状态。此时食物中形成的冰晶很小,不会破坏食物的细胞结构,因此食物细胞中的各种物质不会从细胞中流出。所以,速冻能够最大程度保证食物的营养及口感。但是对于冷冻来说,因为食物温度降温慢,即使能降到冰点以下,食物中的水也会形成大块冰晶,②。再者,因为家庭制作条件所限,会存在一定的微生物污染。而且,因为家用冰箱还装有其他食物,可能存在交叉污染。相较而言,速冻食品在原料、加工、运输等步骤都必须符合卫生规范,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并减少营养成分的流失。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冷冻食品如果经过反复解冻、冷冻,③,危害人体健康。比如研究人员曾经将同一块鲜肉反复解冻、冷冻了4次,并在每次解冻后进行采样,分别检测样品中的菌落总数。结果发现,经过解冻、冷冻的鲜肉菌落总数竟然达到了最初的15倍。19.下列句子中的“交叉”和文中加点处的“交叉”,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说,梁山港正是瓦日铁路与京杭大运河的黄金交叉点。B.谁都能看出来他双臂交叉是为了掩饰自己担心害怕的情绪。C.此次降雨是南下的冷气流与北上的暖气流交叉碰撞的结果。D.歌舞和时装表演交叉进行可以增强晚会的多样性和趣味性。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四、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认为,人生活在自然之中,自然也早已融入人的精神世界,滋养了人的生命,抚慰着人的心灵。但也有人认为,其实还是人自己丰盈了自己,自己拯救了自己。还有人说,自然如此,社会亦如是。以上材料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